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佛學研究的著作林林總總,禪宗研究也不例外,出現了一些有廣泛影響的學術專著,如南京大學洪修平先生的《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蘇州大學潘桂明先生的《中國禪宗思想歷程》、武漢大學麻天祥先生的《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社科院杜繼文、魏道儒合著的《中國禪宗通史》等。最近,陜西師大吳言生先生的《禪宗思想淵源》等三部著作的出版,無疑是對佛學研究的豐富。
吳言生先生曾在陜西師大追隨知名學者霍松林先生在職攻讀文獻學博士學位,又受陜西帥大委托,于2000年6月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等三部約85萬字的著作是他自攻讀博士學位以來的主要科研成果,短短幾年成就煌煌巨著,可見其治學之辛勤。
考察禪宗思想淵源的著作并不鮮見,上述幾部著作都對禪宗思想淵源作了必要的考察,皆成一家之言,特別是麻天祥先生的《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從思想的源頭來考察,認為稗宗思想與中國的老莊哲學有一定的聯系。吳言生博士的著作另辟蹊徑,充分利用自己在文獻學方面的特長,從佛教經典的研究中來考察禪宗思想的淵源,作者立足于禪宗哲學的本心論、迷失論、開悟論、境界論,具體分析了《楞伽經》、《起信論》、《心經》、《金剛經》、《楞嚴經》等佛經對禪宗思想的影響,這種創新精神是很可貴的。
禪宗詩歌是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有數萬首之多。誠如著名學者方立天先生之言,此前的禪詩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文人創作的有禪意的詩歌,或是禪宗與詩歌的關系方面,而對禪宗詩歌本身則較少涉及。吳言生的著作把作者的文獻學功力和對禪宗的理解結合起來,無疑是一種新的嘗試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