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本站首頁 佛學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文章>>佛學文庫>>禪 宗 篇>>望禪宗之峰,息浮躁之心——走近禪宗
        望禪宗之峰,息浮躁之心——走近禪宗
        2008年11月05日14:55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1370 字體: 繁體

         

        作者: 楊學義
          我一向對佛教、對禪宗知之甚少,只覺得那是法師們的事,在吳老師的教導下,對禪似乎有了些微的認識。待到聽了幾場報告,逐漸產生了探究禪的興趣,于是便找來幾本有關的書來讀,艱難地啃完了吳老師的《禪學三書》之《禪宗詩歌境界》后,不料對禪宗竟有些悠然神往了。我有時很詫異自己思想上的這種變化,常覺得有疏理一下的必要。
          我讀的第一本佛教典籍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初讀時,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對《金剛經》三句話頗多疑惑,但對其“無住而生其心”的說法卻似有所悟,覺得人生就應是這樣的態度。到后來讀到《禪宗詩歌境界》對惟信三階段的比較分析,頓覺豁然開朗,對《金剛經》三句話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潘宗光教授的《心經與生活智慧》、吳言生老師《禪宗哲學象征》的開示,以及明奘法師極有親和力的演講,在我的眼前仿佛呈現出了一個神秘但并不玄奧的祥和世界,讓我驚詫不已;禪宗竟是這樣的貼近人生,禪理竟然如此的涵容一切,禪境竟是這樣的令人迷醉。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下我對禪宗的理解。
          第一,禪宗對人明心見性的終極關懷。我在第一次的作業《佛教與民眾的距離》中較概括地描述了世人沉湎于紅塵,迷失自我的種種行狀,認為人人皆不信佛,人人不可能信佛,所以佛教與民眾之間存在著太大的距離,言下頗有佛教無用論的意味,現在知道這種認識實在淺薄可笑。且不說佛教作為一個延續了上千年的文化現象必有其現實的合理性,必然蘊含著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人類都能理解接受的智慧的結晶,單說禪宗以明心見性為宗旨的對世俗人生的終極關懷,也可見出禪的慈悲,禪的熱忱、禪的靈智,見出其永久存在的光輝價值。
          考察禪宗五家七宗的精髓,我們都可看出各宗各派對入世的重視。禪宗讓人徹見本來面目,在禪宗看來,本來面目,“超越時空,不受污染,它純潔、清靜、永恒,凈裸裸,絕承當;赤灑灑,無回互。踏著本地風光,明見本來面目”。但人生在俗世,人生而有欲,這個本來面目是不可能長期停留在清純無染的狀態。所以就要通過“休歇”,不思善,不思惡以重現人人具足的純真的人性。
          禪宗各家都倡導日用是道,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開了日常生活,就早坐在黑山鬼窟里,溺在一潭死水里。所以修行既可在遠隔人煙的高山之巔,更可在紅塵滾滾的十字街頭。“平常心是道”,禪宗正是以這種方式把佛的光輝遍灑蕓蕓眾生。
          第二,禪宗與時俱進的內在品質。
          佛門中大和尚竺道生(即有名的生公)曾說:“理不可分,悟語極照,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謂之頓悟。”他在佛法中驚天動地的“頓悟”之說。就是根據在中華傳統思想的理不可分的觀點上。而唐代的華嚴宗,又據此演變出事理無礙,事事無礙的理論來。實際上,從佛種東傳,遍灑華土之后,它就與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相雜交,經過選擇、淘汰、同化、變異,在中國思想、文化、藝術領域綻開了繽紛的花朵,。就禪宗說,它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教人靜觀清修的消極意態,而呈不斷發展的姿態。很明顯,無論是禪宗典籍記載的禪宗發展史,還是禪宗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發展史,都是對印度佛教瑣繁經義的背叛,對印度佛教所提倡的苦行、戒律、禁欲等以艱苦磨難為解脫途徑的方式的背叛。這種背叛的實質就是禪宗與時俱進,勇于革新的內在品質的表現,正因為有了這種品質,中國禪宗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因之獲得了生命力。這種從世俗生活中體會宗教感情,從審美過程中獲得神學感悟的特色,也使禪宗從一開始就染上了神秘的詩意色彩,從一開始就和詩學結下了不解之緣,也因此而創造出了幽深靜寂、圓融無礙的禪宗詩歌境界。正是在禪宗與傳統文化互融這一意義上,我們可以說,不了解禪宗,便不可能深徹地領悟中華傳統文化,對欣賞最精美的文藝——詩歌來說也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缺失。
          第三,詩禪互通所創造的詩歌境界。
          宋代“學詩渾似參禪”一說影響甚廣。周裕鍇先生在《中國禪宗與詩歌》這本書里探討了詩禪相通的內在機制,他從四個方面分析,價值取向的非功利性,思維方式的非分析性,語言表達的非邏輯性,肯定和表現主觀心性。詩禪相通不僅表現在詩歌創作上,也表現在詩歌欣賞上。我自己讀詩經常是在看了一遍兩遍,疏通了文字之后,再去高聲朗讀詩歌,有時會突然忘懷一切,詩境詩情,似清風徐來。雖說這只是一剎那的功夫,但對詩歌美的理解,似又深了許多。據朱光潛先生的說法,詩歌欣賞同創作一樣,也是審美,是斷絕名理的一種絕緣狀態,我覺得這恰和禪宗的頓悟一致。
          最后想引無可的《隕葉》詩來具體說明禪詩的境界:
          繞巷夾溪江,蕭條逐北風。別林遺宿鳥,浮水載鳴蟲。
          石小埋初盡,枝長落未終。帶霜書麗什,閑讀白云中。
          這首詩細致描寫落葉的形象,強調落葉具有自由的特征,它隨北風飄揚,不受樹林的束縛,也不受宿鳥的限制。落葉像白云那樣的自由自在,因此詩人借以象征自由的境界,這個境界正是隨緣任運,事事無礙,理事無礙的禪的境界。

         

        上一篇:禪是一枝花
        下一篇:我的快樂“開悟”論——聽明奘法師講座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支持:易點內容管理系統(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日韩中文字幕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视频| 好男人电影直播在线观看 | 大香焦伊人久久|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成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站| 谷雨生的视频vk|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黑人操日本美女| 正在播放宾馆露脸对白视频| 成人无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啊灬嗯灬快点啊灬轻点灬啊灬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老湿机香蕉久久久久久| 成人在线第一页| 免费看污成人午夜网站|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七次郎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调教办公室》在线观看| 精品不卡一区中文字幕| 天天躁日日躁aaaaxxxx|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你懂得视频在线观看| 热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忘忧草www日本|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99久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