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認為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怎樣才能做到心安以求得真正的幸福呢?這就必然要求之于般若了。般若對人生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解脫自在,提升境界。由于“萬法唯心造”,“心生世界生”,在生生不息的宇宙之中,人生的一切活動都須以智慧為向導,用于根塵而不迷于根塵,不為物宥,不為事累,以清凈之心行于萬物,心得自在解脫,行得圓通無礙,證得人空法空,有如真如。人生自在解脫就是心靈的自由,它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畢竟空之無余涅盤。
人生的自在解脫是對生死而言,因為眾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必須正視此痛苦,解決此痛苦。眾生的生死煩惱根源于無明貪愛,有執有取,所以才有依戀痛苦。只有般若空觀才能斷此貪愛,不取不著,我空法空,最終超脫生死苦海,達到極樂凈土之彼岸。所以般若的妙用在于初斷煩惱,使人不受煩惱之苦,繼而以三乘空義,漸斷我人之煩惱習氣。因為雖然煩惱習氣不是煩惱,但是煩惱習氣是凡夫愚人作惡犯罪的種子,佛道之成就也因此而有損傷。因此,斷煩惱是愚者之勝境,斷煩惱習氣是智者之勝境;煩惱斷可由凡入圣,煩惱習氣斷就可真正達到佛的境界。是故斷絕煩惱就人生境界而言,只是自覺圓滿;斷絕煩惱習氣,則是自覺覺他之圓滿。而般若的妙用,即在此自覺覺他之境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