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重要的經典經文之一
金剛二字。解者。都以堅利能斷為義。此泛說也。然西域實有金剛寶。此寶最堅不可壞。且能壞一切物。謂取此寶以喻般若能斷煩惱。此雖近理??偡欠鹨?。特尋常宿習知見耳。蓋般若。此云智慧。乃是佛的心。所謂佛智慧也。波羅蜜。義云到彼岸。乃指此心極盡處也。今題云金剛般若波羅蜜。標此經所說。特顯佛一片金剛心耳。且金剛心。乃佛修因證果之本心。今出世教化眾生。全用此心。今教菩薩以金剛心為本修因。為入大乘之初門。故特示之以斷疑也。以此心不是世間眾生常情。故舉世不能知佛。且佛原不是世間人。而今平空走到人間來。則人人見而生疑矣。及其日用行事。件件不與人同。說話不同。規矩不同。事事法法。與世間相反。故動而見疑。宜其諸天魔王皆欲害。調達阿阇皆要殺。而一切人皆生謗也。故曰。我出世間。一切天人阿修羅外道魔王。皆當驚疑。是也。不但天人生疑。即弟子中上首如迦葉等。舉皆疑佛。以所說法。乍空乍有。乍是乍非?;蛸澔虺?。全無一定之言。而諸弟子。聞者皆疑而不信。故曰。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上首尚乃如此。則新學可知。以佛所說法。難信難解故。然佛出世。一番說法。則今已三十年矣。弟子猶且懷疑而不信。是則佛之含冤。蓋已久矣。今日幸喜空生(空生即須菩提也)有些見處。窺見世尊一斑。忽生贊嘆。故世尊因其疑而決破之。乃披露自己一片金剛真心。表白與他。使其了悟不疑。令諸聞者。群疑頓斷。故此經。乃佛的示自心。以斷弟子學佛者之疑。不是說般若能斷眾生煩惱也。如其不然。但看經中一一皆是空生之疑。疑佛之心。佛表此心以破彼疑。何嘗說以智慧斷眾生煩惱耶。故此經題。單是法。非以喻也。但斷得眾生疑。就斷得眾生煩惱。此經一味。只是斷疑生信為主。以學道之人。以信為本。以疑作障。故疑有三種。謂疑人。疑法。疑己。疑人謂認人不真。即如弟子聞佛說色身法身。大身小身。不知那個是真佛。此疑人也。且其說法。方才說有。卻又說空。方才說空。卻又說不空。以其言不一。故最可疑。此疑法也?;蛴新劧苄?。不疑于法。又見其法大。則疑自己根小。不堪領荷。不能修行。此疑己也。今此經中。三疑都有。佛隨空生所疑處。即便逐破。頓斷彼疑。所謂疑悔永已盡。安住實智中。此經之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