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本站首頁 佛學(xué)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xué)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xué)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jīng)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xué)文章>>專題欄目>>了凡四訓(xùn)>>改造命運心想事成—了凡四訓(xùn)講記04
        改造命運心想事成—了凡四訓(xùn)講記04
        2007年04月09日10:36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shù):2237 字體: 繁體

        改造命運心想事成—了凡四訓(xùn)講記04

        凈空法師講述

        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了凡四訓(xùn)講記新版略序

        又思血氣之屬。皆含靈知。既有靈知。皆我一體。縱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親我。豈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無窮也。一思及此。將有對食傷心。不能下咽者矣。

         

        ‘血氣之屬’是講動物,動物都有靈知。我們知道物質(zhì)是有界限的,靈知沒有界限,沒有界限就是一體。因此,虛空法界是我們心的體,也就是心顯現(xiàn)出來的樣子。我們的妄想、分別、執(zhí)著變現(xiàn)出來的樣子,就是眾生、國土、自然現(xiàn)象。凡夫粗心大意,很難覺察到虛空法界與自己是一體。正因為它本是一體,所以一切眾生彼此之間都有感應(yīng)。感應(yīng)的靈敏程度與眾生的清凈心、染污心成正比,心愈清凈,感應(yīng)的靈敏度愈強(qiáng)。所以,整個虛空法界所有一切眾生都跟佛菩薩起感應(yīng)道交的作用,就如同佛菩薩的接收器非常靈敏,極微弱的波動都能夠收得到。

         

        凡夫的接收能力差。實在講我們的接收能力與佛菩薩原本是相同,現(xiàn)在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差距?他們的接收器保持的非常完整,跟新的一樣;我們不知道愛惜保護(hù),染污了許多塵垢,臟亂不堪,所以接收的能力差。我們只能覺察到大的波動,微細(xì)的波動完全接收不到。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做修養(yǎng)功夫,把心地的穢垢洗刷清除,恢復(fù)我們的本能,我們接收的能力就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虛空法界,過去、未來,所有極其微弱波動的現(xiàn)象,我們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這個接收的工具不需要機(jī)械,不需要肉體,而是靈知。靈知有沒有相?靈知沒有相,這是對具備這個程度與常識的人說的。在佛菩薩則是‘靈知有相’,這個色相稱無表色。換言之,我們的眼、耳、鼻、舌,乃至于意,都無法感受得到,所以說無色。其實,無色還是有色,但是我們見不到這個色,佛菩薩能見到。

         

        譬如作夢,夢中有沒有色相?不能說沒有色相,因為夢醒之后,回憶夢境清清楚楚,我夢到哪些人物,夢到他在做些什么事情,夢到生活環(huán)境的狀況,就像真的一樣,怎么會沒有色相?既然有色相,你在作夢,旁邊的人為什么看不到?于是我們就能體會到佛講的無色界,就像夢中的境界、定中的境界,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別人覺察不到。別人跟我們在一起,無論他是醒或是睡,他都無法進(jìn)入到我的夢中,他見不到我夢中的境界,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是有功夫的人,也就是心地清凈到一定程度,你作夢,他在旁邊能看見。傳奇小說《黃粱夢》中,秀才在旁邊打瞌睡,做了一個夢。老道有定功,秀才在夢中做了什么事情,他全都知道。怎么知道的?夢中的境界是心變現(xiàn)的,他看到了。

         

        從這些地方,我們就能了解色有粗色、顯色、極微細(xì)色,凡夫無法體會。佛菩薩清凈心的純度,我們無法想像。我們信得過佛菩薩甚深禪定,在佛菩薩的境界中,一切眾生極其微細(xì)的念頭、現(xiàn)象,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所以,靈知與我是一體。既然是一體,色相也是一體。

         

        ‘縱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親我’。縱然不能把自己的道德水平修到究竟圓滿,使這些小動物尊敬我,親近我。印光大師七十歲之后,房間里的蚊蟲、螞蟻、蟑螂、跳蚤,一個都找不到,他的道德修養(yǎng)達(dá)到這個水平,這些小動物對大師敬仰,都來保護(hù)他,怎么會來干擾他?所以,我們有德行去感化它們,它們決不會來干擾我們。

         

        我們見到了、聽到了,自己也要加功修德,斷惡修善。我們認(rèn)真努力做,心地一天比一天善良,一天比一天誠懇,一天比一天清凈,一天比一天慈悲。從什么地方看?從居住環(huán)境里的小動物上看。它的數(shù)量少了,騷擾次數(shù)少了,這是我們值得安慰的,自己的善德在進(jìn)步。但是還不夠,為什么?沒斷絕。因此,我們每天讀經(jīng)、念佛,修積功德都回向給它們,我們要把它們看成自己的兄弟姊妹。我們照顧它、尊重它,它也尊重我們;我們敬愛它,它也敬愛我們。

         

        不僅是動物,連植物,樹木花草都有感應(yīng)。我們愛護(hù)它、照顧它,它長得好,花開得美,開得香,這是它回報供養(yǎng)我們。我們種的菜、花果,需要的時候去采來吃,它是甘心情愿供養(yǎng)我們。外國人講植物喜歡音樂,確實是如此。所以,我們的菜園播放音樂,播放佛號,播放講經(jīng),它們也會聽。植物都有靈性,何況是動物?

         

        我們要懂得,一定要生活在愛的世界,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生活在互助合作的世界,這個人生多美!‘真、善、美、慧’不是口號,我們可以做得到,能夠契入這個境界,何樂而不為!

         

        為什么天天要殺害生命來養(yǎng)活自己?這些動物不是甘心情愿來給你吃的,你殺害它,它恨你,你跟它結(jié)冤仇,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佛在經(jīng)上提醒我們,‘吃它半斤,來世要還它八兩’,‘人死為羊,羊死為人’,生生世世互相酬償,多么可怕的事情!

         

        一個人修行,在菩提道上障礙很多。障礙從哪里來的?都是無量劫來,以及這一生中,跟這些有情、無情結(jié)下的冤仇,造成許多的障礙。我們幸虧還有一點善根、福德,讀圣賢書,聞圣賢教,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老實努力去做,才能證明古人的教誨真實不虛。佛教導(dǎo)人‘信、解、行、證’,最后一定要證實,于是事實真相才大白。所以,我們在飲食的時候,能夠想到這些事情,就不忍心吃眾生肉了。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與。本無可怒者。

         

        我為什么會發(fā)脾氣?看到別人把事情做錯了,得罪于我,我才會發(fā)脾氣。別人為什么會做錯事情?為什么會得罪我?要多想一想。這個人毀謗我、侮辱我、傷害我,他為什么會有這些行為?他對我不了解,對我有誤會,我們彼此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管道,所以才有這樣的現(xiàn)象。這不能怪他,我自己也有不是之處。或是自己沒有錯,過失都在他那一邊,與我毫不相干,那就更沒有理由發(fā)脾氣了。

         

        有時看到許多人為非作歹,我們確實不能忍受。這些人為什么會有這種行為?《無量壽經(jīng)》說:‘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佛說話多溫和!這是他的父母、長輩不懂得仁義道德,沒有好好的教導(dǎo)他,所以他才犯過,才做一些違背法紀(jì)的事情。我們看到了、聽到了,應(yīng)當(dāng)原諒他,不能夠責(zé)怪他。這樣心多平和,心量多偉大!我們應(yīng)當(dāng)要學(xué)習(xí)。即使教導(dǎo)他,他還犯過失,我們也要回頭反省,我教導(dǎo)的不夠好,我教導(dǎo)的不夠圓滿?不要把過失推給別人,應(yīng)當(dāng)回過頭來自己好好想想。

         

        有很多父母告訴我,現(xiàn)在兒女不聽話。有很多作老師的告訴我,現(xiàn)在學(xué)生不聽管教。我說:‘你的子女、學(xué)生沒有過失,是你沒有教好,你怎么能怪他?’不錯!現(xiàn)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非常惡劣,邪知邪見,導(dǎo)致邪行充斥世間,年輕人哪有不受薰染的道理?這是現(xiàn)在年輕人難教的一個外在因素。

         

        我們?nèi)绾斡脙?nèi)在的方法去克服?古人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連蚊蟲螞蟻、花草樹木都能被感動,人豈能不被感動?不能感動,這是我們的精誠沒有達(dá)到。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反省,自己的德行一定會向上提升。唯有提升自己的道德,才能感化現(xiàn)代這些年輕人。我們自己沒有清高的道德,一味去責(zé)怪年輕人,懲罰年輕人,這不是辦法。

         

        懲罰不是最好的手段,最好的手段是感化,用真誠清凈平等的愛心去感化一切眾生。佛菩薩對于地獄、餓鬼、畜生都能感化,引導(dǎo)他們回頭是岸,何況世間有情眾生?我們應(yīng)當(dāng)要怪自己的功夫、德行不夠,決定不能怪別人還沒有接受感化,這樣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他人。

         

        佛說:‘未能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所以,你要想度化別人,必須成就自己的德能。唯有自己的德能才能感化別人,度化眾生。佛在經(jīng)教上說得如此圓滿究竟,我們讀誦經(jīng)典不能疏忽了。

         

        又思天下無自是之豪杰。亦無尤人之學(xué)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

         

        天下沒有自以為是的豪杰。凡是自以為是、剛愎自用之人,決不是英雄豪杰;稱贊他是英雄豪杰,那是有名無實。真正的英雄豪杰,決沒有自以為是。

         

        供養(yǎng)佛像的大殿,稱為‘大雄寶殿’。我們稱佛是大英雄,佛有沒有自以為是?沒有。佛跟眾生講經(jīng)說法,佛說他沒有說一句話。沒有說一句,一大藏教說了四十九年,這是什么緣故?他所說的都不是自己的,全是古佛所說。孔老夫子一生教學(xué),他說他一生‘述而不作’,沒有他自己的意思,所說的都是古圣先王的教誨。如此的謙虛,絕不自以為是,這是真正的英雄豪杰。這是從‘人’上說。

         

        ‘亦無尤人之學(xué)問’,尤是怨恨。圣賢人的學(xué)問,決不會引發(fā)人的自私自利、貪嗔癡慢,也決不會教你去害別人,利益自己。這是從‘學(xué)’上說。

         

        我們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確確實實自己真誠不夠,道德沒有修,所以我們的感化達(dá)不到效果。

         

        吾悉以自反。則謗毀之來。皆磨煉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

         

        我們自己要認(rèn)真反省,幫助社會安定和平,使一切眾生幸福美滿。從哪里做起?從修德做起。自己沒有真正的德學(xué),放不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yǎng),如何能感化眾生?如何能行菩薩道?所以,我們想幫助世間減少災(zāi)患,就要先修養(yǎng)自己的道德,自己有能力超越了,方能幫助廣大苦難眾生。如何幫助他們?以德行、學(xué)問感化,讓他覺悟明了,讓他懺悔,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世間的災(zāi)難就可以化解。縱然不能完全化解,也可以把災(zāi)難的程度減輕,或是縮短災(zāi)難的時間。

         

        如何修養(yǎng)自己的德行,本書舉的例子很多,要細(xì)心體會,反覆推敲。譬如,‘則謗毀之來,皆磨煉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我們與人相處,能不能做到別人對我惡意的毀謗,而無絲毫怨恨心,這是功夫。

         

        有同修告訴我,某人說你的壞話,毀謗你。他一開口,我就制止他。他非常驚訝!我告訴他,我希望對那個人永遠(yuǎn)保持最好的印象,我永遠(yuǎn)記人家的好處,記人家的善處,放眼看天下都是好人。我不希望把別人不善的種種言行放在我的心里。若把別人的不善放在心上,把我的心變成不善,這個損失就太大了。那個說我壞話的人,破壞我的人,從前對我很好,我永遠(yuǎn)感恩戴德。以后種種不善,那是別有因素,多半是誤會。他為什么從前對我好,現(xiàn)在對我不好?從利害上說,從前我對他有好處,現(xiàn)在我對他沒有好處,所以他的心理、態(tài)度、言行都改變了。這個改變,我清楚,我過去對他好,現(xiàn)在對他更好。為什么?他的心目當(dāng)中只有名聞利養(yǎng),我在道德上已經(jīng)向上提升了,名利我放下了。我對他的好,他不了解,產(chǎn)生誤會,我應(yīng)當(dāng)要原諒他。說原諒他,我的心胸已經(jīng)很小了,已經(jīng)錯了。這個事情,在別的地方可以發(fā)生,在我的心中永遠(yuǎn)沒有發(fā)生過,這才能回歸自然,回歸天性。

         

        所以,心地不夾雜絲毫不善之念,我的心只容納一切眾生的善心、善行、善德,這才是修養(yǎng)自己的道德。因此,遇到人家毀謗、侮辱、陷害,心存感激。為什么?從這個境界來勘驗自己功夫究竟到什么程度。如果還有一念厭惡的心,自己要立刻回過頭來懺悔,我的德行不夠,為什么禁不起考驗?決定是‘歡喜受賜,何怒之有’。人家這樣對我,我用歡喜的態(tài)度對他,慢慢傳開,對方會感激,回頭是岸。我救了自己,也救了別人。如果一聽到別人毀謗,我就發(fā)怒,存報復(fù)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自害害他。多想想,多思惟,我們就能夠自救救人、自度度他,何樂不為!

         

        人在世間,希望一生都保持著真誠心、愛心,愛一切眾生。人愛我,我愛他不難;人恨我,我愛他,這才是真功夫、真德行、真學(xué)問。造五逆十惡罪業(yè)的眾生,我還是真誠、平等的愛他,因為我知道他有佛性。《三字經(jīng)》云:‘人之初,性本善。’我知道他的真心真性本善,我尊敬他、愛他。他染上一些不良習(xí)氣,那不是真的,都是可以改的。所以,只要一念回頭就是善人,恢復(fù)到本善。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

         

        又聞謗而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

         

        聞謗要若無其事。去年,有些人寫長篇累牘的文章,刊登在報章雜志上,指著我的名字毀謗我、侮辱我,說我提倡《無量壽經(jīng)》會集本是很大的罪過,誤導(dǎo)念佛人。悟道法師把這些報紙傳真給我,說要寫文章來反駁。我告訴他:‘隨他去罵,一句話都不要說。’為什么?他罵累了就不罵了,與我不相干!文章隨他寫,他總有寫累的一天。我們毫無反應(yīng),現(xiàn)在不就沒事了。

         

        要知道,兩個人愈罵愈起勁。如果一個人罵,一個人不吭氣,到最后他罵累了,自然就不罵了。旁觀的人會說:‘某人有修養(yǎng),某人風(fēng)度很差。’所以,哪個人高,哪個人低,不就很清楚了。由人批評,我們何必說一句話?何況罵人發(fā)脾氣,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嚴(yán)重,三天都不能恢復(fù)。

         

        你為什么要發(fā)脾氣?他罵你,你很難過;他罵別人,你為什么不難過?他罵我‘凈空’,凈空是假名,很多人都可以叫凈空,我何必要接受?人家罵你,你就接受,是你傻、你愚癡!你聽他罵像罵別人一樣,與自己不相干,心平氣和,冤就化解了,誤會也化解了。

         

        打架也是如此,兩個人愈打愈起勁。如果一個人打,一個人不還手,那個打的人打幾下就下不了臺。這個方法對于喜歡打架的人很有效果。我在年輕的時候,遇到一些朋友發(fā)脾氣,他打我,我不還手,他把我推倒,我就倒在地上不起來。旁邊人看到,他在那里很難看,下不了臺。要打,打不下手;不打,好像也沒有辦法收回。所以,不要跟人爭,要保持好的友誼,幫助別人,成就自己,這是做人的道理。一切讒言,愈辯愈黑,不辯駁自然化解。

         

        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其余種種過惡。皆當(dāng)據(jù)理思之。此理既明。過將自止。

         

        這一樁事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自己要提高警覺,萬萬不可被境界所轉(zhuǎn)。發(fā)一次脾氣,不論時間長短,即使是一分鐘,我們的心理、生理上的傷害,需要三天的時間才能恢復(fù)平靜。如果每天發(fā)一頓脾氣,對你的健康損失太大了,這是非常不值得。

         

        ‘聞謗’,別人對我們的毀謗,在所難免。我們與大眾相處,實在沒有方法能令一切大眾對我們的言行都感到滿意;不但我們做不到,就是釋迦牟尼佛也做不到。世尊在世時,常常找麻煩、毀謗侮辱、甚至于陷害的有提婆達(dá)多,內(nèi)部僧團(tuán)有六群比丘,外面有六師外道,這都是世尊當(dāng)年在世給我們做的榜樣。佛如何處理這些毀謗、陷害?不動心,用真誠、平等、慈悲來處理,這是我們應(yīng)當(dāng)要學(xué)習(xí)的。所以,如果我們聽到別人毀謗,還會發(fā)脾氣,甚至于極力為自己辯護(hù),這是自尋煩惱。因此,了凡先生在此地舉了一個比喻,‘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

         

        ‘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這是至理名言。因此,我們要是希望自己一生生活得幸福美滿,就要記住,如何能在一生中不發(fā)脾氣,這是修養(yǎng)功夫到家了。發(fā)脾氣,對自己身心有害,對方也有害。如果我們能夠忍受,能以不動心來處理,自他都得利益。自己得什么利益?定慧增長。定慧增長就是福德增長,定慧是因,福德是果。我們沒有怨恨心,沒有報復(fù)心,不跟他結(jié)冤仇,所以自他兩利。這是菩薩道,這是菩薩學(xué)處,我們應(yīng)當(dāng)努力學(xué)習(xí)。當(dāng)然,初學(xué)時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一定要懂這個道理,最初是極力的忍耐,若干年后就趨于自然。

         

        ‘其余種種過惡,皆當(dāng)據(jù)理思之。此理既明,過將自止’。我們?nèi)粘I睿瑢θ藢κ聦ξ锓N種的過失、惡行,總得要想想道理,原因明白了,過失自然就消失。這是改過的第二個方法,比前面殊勝多了。

         

        何謂從心而改。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

         

        這是究竟改過的道理,從心上改。人的過失,說之不盡!過失不必等到造作,起心動念時,過失已經(jīng)形成了。我們從早到晚起了多少個妄念,多少個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這些過患都是唯心所造。所以,佛法的修行樞紐就是禪定。

         

        無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無量法門,總而言之,都是修禪定。禪定是佛家修行共同的原則,只是修禪定的方法不相同。譬如,密宗用持咒的方法修禪定;凈土宗是以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修禪定,有持名、觀想、觀像的方法;教下用讀誦經(jīng)典的方法,有用持戒的方法。方法很多,無一不是修禪定。如果不是修禪定,那就不是佛法。何謂‘定’?心在一切境界里,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禪定。

         

        ‘吾心不動,過安從生’。起心動念就是過失,所以要在一切境界里,對人對事對物練習(xí)不起心,不動念。實在講,在所有方法里,念佛的方法最方便、最容易。為什么?念頭才動,立刻‘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把念頭打下去,念佛的用意在此地。如果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就全錯了。念佛無非是用佛號把妄念打掉,也就是用一個念頭取代一切妄念。念頭不會不起,如果念頭不起,你就是圣人了。凡人面對境界,哪有不起念的道理?古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要覺悟得快,就是要把念頭制止。不要管念頭是善、是惡,立刻用‘阿彌陀佛’取而代之,讓心里只有這一念,不容許第二念,這叫念佛,這叫功夫。久而久之,念頭自然不起,功夫就得力。如果念頭還會起,功夫就不得力。修行就是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行為,因此我們采取持名念佛的辦法,在一切時一切處保持清凈心。

         

        學(xué)者于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種種諸過。不必逐類尋求。

         

        ‘學(xué)者’,學(xué)佛的人,釋迦牟尼佛的學(xué)生。釋迦牟尼佛現(xiàn)在雖然不在了,他的經(jīng)典還留在世間,我們依照經(jīng)典的理論、方法來學(xué)習(xí),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學(xué)生。‘貨’,物質(zhì)享受。這些事情,凡人在所難免。這種境界現(xiàn)前,我們貪心起來了,貪色、貪名、貪享受;嗔恚心起來了,發(fā)脾氣。貪嗔癡現(xiàn)前,就是過失,就是造業(yè)。這時怎么辦?才有這個念頭,馬上換成‘阿彌陀佛’,把好色的念頭打掉,好名的念頭打掉,貪圖享受的念頭打掉,發(fā)脾氣的念頭也打掉,念佛的功德在此地。用其他的方法當(dāng)然也可以,但是念佛的方法最方便、最簡單,也最有效果。許多的宗派法門,我也稍微涉獵,最后還是選擇念佛法門,就是把妄想念頭用一句佛號取而代之,把它換過來,逐漸妄念就少了。

         

        境界現(xiàn)前,不是眼不看耳不聽,而是眼看耳聽,接觸之下不動心。所以,種種過失不必一樁一樁去想,一樁一樁去改,那個多麻煩、多費事!六根接觸境界,就如同看電影,‘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這就是佛教給我們從理上觀,從心上改,非常有效。

         

        但當(dāng)一心為善。正念現(xiàn)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陽當(dāng)空。魍魎潛消。此精一之真?zhèn)饕病?/FONT>

         

        我們要保持‘一心為善’。什么是‘為善’?念念為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就是一心為善。如果夾雜著利益自己的念頭,你的善就不純。自己的心純善,行為當(dāng)然純善;要做到純善,決定不能有絲毫自私自利的念頭。

         

        ‘正念現(xiàn)前’,正念是對邪念說的,邪念就是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錯誤的行為,這一種錯誤傷害社會,對自己也非常不利。傷害社會,傷害別人,將來果報在三途。眼前縱然得一點小利,與往后所受的果報相比,得不償失!你得到的太少,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不值得!所以,時時保持著正念。純正之念就是前面講的‘吾心不動’,外面境界了了分明,這是正念。

         

        如何修正念,舉例來說。現(xiàn)在每個家庭都有電視,看電視能不能修行?能。《金剛經(jīng)》教導(dǎo)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我們以此偈來看電視,就是修行。電視畫面看得清清楚楚,電視音響聽得清清楚楚,你在這里面學(xué)如如不動,不要被他轉(zhuǎn)了。演喜劇,他笑,你也跟著笑;演悲劇,他哭,你也跟著哭。你就完了,自己做不了主,你被電視轉(zhuǎn)了。修行人看電視不被電視轉(zhuǎn),能轉(zhuǎn)電視,你就成功了。《楞嚴(yán)經(jīng)》云:‘若能轉(zhuǎn)境,則同如來。’境界現(xiàn)前,你不被他所轉(zhuǎn),你就能轉(zhuǎn)他。轉(zhuǎn)他,就能教導(dǎo)他、改變他,幫助他改邪歸正。如果你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定力、智慧,自己都保不住,如何能轉(zhuǎn)別人?我們?nèi)粘I畹狞c點滴滴,無一不是菩薩學(xué)處,處處成就無上菩提,問題就是你會不會。

         

        禪宗大德測驗學(xué)生,常常問學(xué)生:‘你會么!’這個意思無盡深廣。如果你真會了,點點滴滴都是佛法,這才是真正成就。宗門講‘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教下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宗門教下語雖有異,意實無殊。因此,所有宗派法門殊途同歸,我們都要以恭敬心對待,絕不可分高下。若認(rèn)為我念佛很高,你參禪不如我,念咒不如我,這就錯了!心不清凈、不平等。真正覺悟的人,‘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假如每個人都能一心為善,正念現(xiàn)前,社會上哪里會有邪教?哪里會有邪知邪見?古德常言:‘破邪顯正’,我們今天把這句話反過來說,‘顯正破邪’,正法顯揚(yáng)了,邪就不能存在。邪知邪見之所以充斥社會,就是因為沒有正知正見的教學(xué),于是邪知見一出來,大家好奇就向它學(xué)習(xí),這是盲從。所謂‘只怕不識貨,不怕貨比貨’。如果正法能夠提倡,教人辨別哪些是邪法,哪些是正法,大家認(rèn)識了,自然就會選擇了。

         

        儒家是正法,教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教人五倫八德。但是這個時代要打倒孔家店,正法不要了。佛法是正法,教人‘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大家認(rèn)為佛法是迷信,破除迷信,打倒迷信,產(chǎn)生了很大的誤會。佛不迷信,佛的口號是‘破迷開悟’,把破迷開悟當(dāng)作迷信打倒了,那怎么叫不迷信?當(dāng)然一窩蜂都學(xué)邪教去了。因此,我們要多想想,如何能‘顯正破邪’,這在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qū)都用得上。

         

        ‘如太陽當(dāng)空,魍魎潛消。此精一之真?zhèn)饕病!枴茸髡ǎ汪u’是妖怪,比作邪法;‘精’是精純,‘一’是唯一。光天化日之下,妖怪自然不能存在,這個道理是相同的,這是自古以來圣賢之真?zhèn)鳌?/FONT>

         

        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

         

        改過要從根本改,才能改得究竟徹底。譬如,砍掉一棵有毒的樹,不必尋枝摘葉,只要從根斬斷,枝葉自然就枯萎了。前面講改過的方法,從事上改,就像從樹葉上下手。從理上改,就像從樹干上下手。從心改,就是從根下手,這是究竟改過之法。

         

        大抵最上者治心。當(dāng)下清凈。才動即覺。覺之即無。

         

        我們學(xué)佛用功要抓綱領(lǐng),從根本上起修就不難了。佛經(jīng)浩如煙海,大藏經(jīng)有三萬多卷之多,如果這么多典籍都要去研究學(xué)習(xí),那就是尋枝摘葉,不知到哪一年才能入門?所以,要從根本學(xué)。

         

        我學(xué)佛五十年,講經(jīng)四十二年,總結(jié)佛法的精髓二十個字,‘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用什么心?用‘真誠心’,真則不假,誠則不虛;用‘清凈心’,清凈決定沒有污染;用‘平等心’,平等沒有高下;用‘正覺心’,決定沒有迷惑;用‘慈悲心’,愛護(hù)一切眾生,沒有自私自利。這五種心就是大乘佛法講的‘大菩提心’。我們的生活行為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佛是覺的意思,念念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就是念佛,這是念自性佛。抓住這個綱領(lǐng),修行就容易了。果然能夠契入境界,所有經(jīng)典都能通達(dá)、學(xué)習(xí)。因此,世出世間法都要知道根本,抓住精要綱領(lǐng)就容易學(xué)習(xí)。

         

        最上的從根本修是‘治心’,效果是‘當(dāng)下清凈’。‘才動即覺,覺之即無’,心才動,立刻覺察到;一覺察到,念頭就息了。正是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要覺得快,不要讓惡念相續(xù);惡念才起,第二念就是正念,這是最好的方法。

         

        茍未能然。須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須隨事以禁之。

         

        假如做不到從心而改,不得已而求其次,就是要‘明理’;道理明白了,惡念邪思自然就離開了。如果其次的功夫也做不到,就只好在枝枝葉葉上下功夫。這三種改過的方法,就是佛家講的三種不同根性,上根的人從根本下手,從起心動念處斷一切惡;中等根性的人,用‘明理以遣之’;下根之人,只有‘隨事以禁之’。

         

        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為失策。執(zhí)下而昧上。則拙矣。

         

        上根之人雖然從起心動念處改起,但是也決定不能疏忽事相,不能認(rèn)為我的心很清凈,戒條可以不必遵守,這是錯誤的。錯在哪里?有真功夫的人,一定慈悲;慈悲是做出榜樣,這是自利利他。引申而言,世尊所制定的戒,包括國家的法律,我們都要遵守。《梵網(wǎng)經(jīng)》講菩薩‘不謗國主’,國主就是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瓔珞菩薩戒經(jīng)》講‘不漏國稅’,自古以來,不論中國、外國,國民對國家有納稅的義務(wù),不能偷稅,這些都是屬于持戒。國家的憲法、法令規(guī)章是有形的,無形的,如道德觀念、風(fēng)俗習(xí)慣都要遵守。現(xiàn)在由于交通便捷,資訊發(fā)達(dá),常常有機(jī)會到國外去旅游。到國外,他們的法律、風(fēng)俗習(xí)慣跟中國不一樣,我們要入境隨俗,要遵守。因此,戒律的含義,廣大無邊。

         

        ‘執(zhí)下而昧上’。如果執(zhí)著法令規(guī)章,而不明理,又不懂得從心改過,這樣改法就很笨拙。但能這樣遵守也是好辦法,縱不能避免過失,亦能減少過失。

         

        下面是改過之法的第二段,‘改過效驗’,就是說過改之后會有什么樣的效果。

         

        顧發(fā)愿改過。明須良朋提醒。幽須鬼神證明。一心懺悔。晝夜不懈。經(jīng)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驗。

         

        ‘顧’,但是。‘明’,明顯。凡發(fā)愿改過,需要有真正的好朋友時時刻刻提醒你。為什么?凡夫健忘,一轉(zhuǎn)眼就忘掉了,如果有好朋友常常提醒,又會嫌啰嗦。怎么辦?釋迦牟尼佛有聰明智慧,他用什么方法?名號,這是藝術(shù)的教學(xué)。譬如,‘釋迦牟尼佛’是梵文音譯,‘釋迦’翻作仁慈,‘牟尼’翻作清凈。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缺乏仁慈,心不清凈。所以,佛用‘釋迦牟尼’這個名號來提醒我們,待人要仁慈,舍己為人,對自己心要清凈。我們念這個名號就是提醒自己,聽到別人念也是提醒自己。所以,我們看到寺院大殿的幢幡,上面寫的都是佛菩薩名號,這都是教學(xué)工具。

         

        供養(yǎng)佛菩薩像,用意也是如此。釋迦牟尼佛代表仁慈清凈,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無條件愛護(hù)一切眾生。眾生有苦有難,全心全力幫助,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看到觀世音菩薩像,就要想到我要向觀世音菩薩學(xué)習(xí),以無條件的愛心幫助一切眾生。若能如是用心效法,自己就是觀世音菩薩。

         

        地藏王菩薩代表孝親。‘地’是大地,‘藏’是寶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不能離開大地,我們食衣住行都要*大地來供養(yǎng)。大地生長五谷雜糧等,供養(yǎng)我們所日常生活所需;地下埋藏金銀珠寶這些資源,提供我們物質(zhì)資具。‘地’代表我們的心地,‘藏’是我們真心含藏著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需要去開采。我們用什么方法開采?‘孝親尊師’,這是供奉地藏菩薩的用意。因此,我們看到或是聽到地藏菩薩名號,就要懂得‘孝親尊師’。

         

        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我們要求智慧。普賢菩薩代表實行,我們要把釋迦的仁慈清凈,觀音的慈悲,地藏的孝敬,文殊的智慧,落實在自己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上,這就是普賢。彌勒菩薩代表歡喜心,佛法講平等、慈悲,生平等心,成呈喜悅相。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心要平,色要端莊、歡喜,這是教我們?nèi)绾闻c大眾相處。全是表法。所以,供奉佛像功德很大,意義在此。

         

        既使出家人的名號都不例外,譬如我叫‘凈空’,人家一提到這個名字,我就想我有沒有清凈?我有沒有放下?放下就是空。我有沒有做到名符其實?如果名實不相符,要生慚愧心,精進(jìn)用功。你們看到我,這個名號也是提醒你們,聽到別人念也是提醒你們。

         

        佛的名號無量無邊,代表我們真心本性的性德無量無邊;菩薩名號無量無邊,代表我們的修德。我們是凡夫,迷失了自性,所以性德不顯,要*修德。修德有功,性德就現(xiàn)前。這是佛教的教學(xué),真是妙極了!所以,佛教里所有佛菩薩形像以及護(hù)法神形像,都具有教學(xué)表法的意義,絕對不是迷信,絕對不可以當(dāng)作神明來供奉。

         

        不僅名號、造像是表法,所有一切設(shè)施、建筑無不表法。寺院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大殿,稱為‘大雄寶殿’,這個建筑外面看是兩層,里面是一層。這是教我們對外要隨俗,‘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外面兩層代表社會秩序,可以不平等,因為外面平等了,社會秩序就破壞了。外面一定有尊卑、有父子、有兄弟、有長幼的秩序,不能破壞;自己內(nèi)心要平等。

         

        香代表‘戒定真香’,燃香供佛,就要發(fā)愿‘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戒定慧是自性真心之香。

         

        供佛最重要的是水,水代表清凈心、平等心。看到這杯水,就要想到我的心是不是像水一樣干凈,一塵不染?是不是像水一樣平等?諸位要記住,佛前不能供茶,茶有顏色,代表污染,一定要供清水。水代表清凈、平等,提醒我們要修清凈心、平等心。

         

        這是佛苦口婆心,用種種善巧教導(dǎo)我們。由此可知,佛對我們恩德之大,設(shè)想之周到,我們不能不佩服得五體投地。哪里有迷信!懂得這些表法的意義,就是‘明須良朋提醒’,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所以,佛門教學(xué)的設(shè)施,真正了不起!在幾千年前,佛就用藝術(shù)的方法來教化眾生。

         

        ‘幽須鬼神證明’,‘鬼神證明’就是感應(yīng),這是需要鬼神來幫助我們。感應(yīng)的事情太多了,我在這一生親身體驗的,還有同修們的感應(yīng)太豐富了。佛法的修學(xué)就是學(xué)做個好人、明白人,還是要有善根、福德、因緣。你要是不具足這三個條件,這一生沒有緣遇到佛法;你有這個機(jī)會遇到,證明你過去生中有善根、福德、因緣。

         

        美國‘達(dá)拉斯佛教會’會長蔡文雄居士,長住在外國,不相信鬼神。有一年他的父親過世,他回臺灣奔喪。他的父親臨終前,他看到有一尊佛像在窗戶里面,窗戶就好像佛龕一樣,佛像在當(dāng)中。他至少看了十五分鐘,這么長的時間,決定不會看錯,他的印象很深,非常驚訝!他問別人有沒有看到?別人看不見。他學(xué)佛的信心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是佛來度他。以后他做生意賺了錢,有次逛古董店,看到一尊石雕的佛像,就是他父親走的那一天現(xiàn)在窗口的那一尊佛像,他立刻就請回去。最先供在家里,后來把這個事情告訴我,我勸他把這一尊佛像供在道場,因為他是會長。這是他學(xué)佛的因緣。

         

        他還告訴我一樁不可思議的事情。有一次在舊金山,他跟幾個朋友開車走錯了路,走到一個小鎮(zhèn),這個小鎮(zhèn)他從來沒去過。車接近小鎮(zhèn)的時候,他突然感覺很熟,他把這里的道路、建筑狀況跟同車的人講。開車進(jìn)去之后,跟他所說的完全一樣。他非常驚訝,多年以來得不到答案。后來問我,這是什么緣故?我跟他說,大概你前生住在這個城市,而且住的時間相當(dāng)長;否則,你不可能知道小鎮(zhèn)里面的狀況。他一想有道理。很可能他前生是中國人,在舊金山作礦工,生活在這個地方,死在這個地方。還算不錯,沒做什么壞事,這一生又得人身,生意也做得不錯,又能夠?qū)W佛。這證實了他前世的業(yè)因。

         

        像這一類的事情,我遇到的太多了。我自己本身也有好多次,到外國某個地區(qū),從未去過,一去突然感覺很熟悉。如果沒有前世,怎么講都講不通。你說這是突然之間有靈感,為什么到其他的地方?jīng)]有這個感應(yīng)?由此可知,人決定有過去生。既有過去生,肯定有來生,因果通三世。

         

        ‘一心懺悔,晝夜不懈’,這是做功夫。‘懺悔’就是改過。我們念念都有過失,一不覺就迷了,迷了就是過失,一定要時時刻刻提醒,晝夜不間斷。真正下定決心改過自新,要效法佛菩薩,學(xué)習(xí)佛菩薩。

         

        ‘經(jīng)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驗’,這是講克期取證。若能真正精進(jìn)努力,晝夜不懈,經(jīng)過七天,或者十四天,乃至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鍥而不舍,就有感應(yīng)。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圣先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種種勝事。皆過消罪滅之象也。然不得執(zhí)此自高。畫而不進(jìn)。

         

        哪些感應(yīng)?舉例來說。‘冗沓’,事務(wù)繁忙。在從前總是不開心,郁悶不樂,現(xiàn)在心胸開闊,常常歡喜。或是從前處事待人接物,總覺得糊里糊涂,沒有智慧;現(xiàn)在經(jīng)過斷惡改過修持之后,覺得自己有智慧,處事待人接物不迷惑。或是從前事務(wù)繁忙,就會感覺很累、很疲倦,提不起精神,處處有障礙;現(xiàn)在經(jīng)過這樣修持之后,處理這些繁雜事情,一切順利,再繁再忙的事都感覺有頭緒、有條理,輕而易舉,不覺得繁雜,也不會厭倦。或是從前遇到冤家對頭就討厭、恨他,總想罵他幾句;現(xiàn)在看到這些冤家對頭,不但不會罵他,還歡喜跟他行禮,以善心、禮節(jié)來對待。這都是好的吉兆,這是在人事上說的。

         

        還有一些是夢中的境界。‘黑’,臟東西。或是夢中吐出黑色的東西。我自己有這個經(jīng)驗,在學(xué)佛之前惡夢很多,常常在夢中驚醒。學(xué)佛之后,前十年還有惡夢,十年之后,惡夢沒有了。這都是好的預(yù)兆,好的感應(yīng)。或者夢到往圣先賢。我是因為常常講經(jīng),所以夢到不少次參加佛菩薩講經(jīng)法會。佛菩薩在夢中跟你說法,幫助你,教導(dǎo)你。這是一類。還有一類,或是作夢的時候飛起來了,在空中飛行,騰云駕霧。或是夢到天宮,夢到佛國,這都是非常好的勝事。這些種種勝事,都是改過修行的預(yù)兆,這是消除過失、滅除部分罪業(yè)的現(xiàn)象。


               ‘畫’是終止。不能因為得到這些好現(xiàn)象,就停止不進(jìn)。雖有種種瑞相現(xiàn)前,一個真正用功的人,見如不見,亦不必說與人知,或炫耀自己的成就。應(yīng)當(dāng)緊記,‘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放在心上,自己依舊要一心懺悔,晝夜無間。如果得此境界,自己以為了不得,比別人高,心生貢高我慢,不但不能提升,立刻往下墮落。所以,這些殊勝的境界現(xiàn)前,若無其事。縱然覺得自己智慧開了,還是作未開想,功夫才會進(jìn)步。

        上一篇:改造命運心想事成—了凡四訓(xùn)講記05
        下一篇:改造命運心想事成—了凡四訓(xùn)講記03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guān)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wǎng)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shù)支持:易點內(nèi)容管理系統(tǒng)(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一级呦女专区毛片| jizz日本免费| 美国十次啦导航网| 抵在洗手台挺进撞击bl|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免费观看黄色的网站| 欧美xxxxx性视频|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www.5any.com| 皇上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h|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免费超爽大片黄| freesexvideos糟蹋hd| 男人边吃奶边激烈摸下面的视频 |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午夜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三上悠亚ssni_229在线播放|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欧美日韩小视频| 小呦精品导航网站|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 两个美女脱了内裤互摸网沾|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小蝌蚪视频网站|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91久久打屁股调教网站|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1300部真实小u女视频在线| 杨幂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风间由美juy135在线观看| 把她抵在洗手台挺进撞击视频| 再来一次好吗动漫免费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狂野欧美性猛xxxx乱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