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本站首頁 佛學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文章>>專題欄目>>了凡四訓>>了凡四訓講記(改過之法)02
        了凡四訓講記(改過之法)02
        2007年04月09日10:24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2216 字體: 繁體

        了凡四訓講記(改過之法)02

        凈空法師講述

         

        但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一息不屬。欲改無由矣。

         

        這四句是勸勉我們要把握時間及時改過。世間無常,佛經上講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就是隔世,想改也來不及了。知道這確實是人生第一樁大事,就要認真的去做、把握機會、把握時間、天天反省、天天改過,才是真正的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行為,就是把自己錯誤的行為都修正過來。現在許多人,以為修行就是每天念念經,拜拜佛,念念佛就叫做修行。這樣做、與自己的惡習氣毫不相關,完全流于形式,不起作用。我們念經是修行,念一個鐘點,這一鐘點沒有妄想,精神集中在經文上。甚至連經文的意思都不要去想,因為想還是打妄想。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修清凈心,把妄想止住而已。念經、念咒、念佛都是這個目的,這是修心。心清凈了,身就清凈。

         

        我們這些年來,真正體會到心清凈、身清凈,就不會生病。平時飲食起居要謹慎,身清凈就不生病;境界清凈,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所以年歲雖長,不會有疾病。不會衰老,李炳南老居士是最好的榜樣,他天天講經說法,還有很多應酬,這就是說明,能這么大的年歲還保持健康長壽而不生病,六根聰明不輸給年輕人,就是他的心清凈,身清凈。

         

        明則千百年擔負惡名。雖孝子慈孫。不能洗滌。

         

        一個人作惡,不知道懺悔,不知道改過,惡名流傳到后世,孝子賢孫都沒有辦法為他洗刷。像中國歷史上,大家曉得曹操不善,其實秦檜才是真不善。這個惡名,后世子孫怎么好,也不能從歷史上替他洗刷掉。

         

        幽則千百劫沉淪獄報。

         

        這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惡業必墮地獄,墮地獄是很可怕的事。佛經上講地獄,時間長短有很多種的講法。最淺顯的,像李老師在[十四講表]里所列的,那是我們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懂的,也是根據佛經上說的,地獄的一天等于我們人間兩千七百年。中國人常自夸有五千年歷史,若在地獄才不過兩天。你想地獄有多么可怕!地獄的壽命,短命的都有一萬歲。也算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地獄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兩千七百年,可不得了!這個苦日子沒有出頭的時候,真是百千萬劫難出頭!在這一生當中,造作地獄罪業很容易,可是墮落下去之后想出來,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們要是深信佛講的是真實話,我們怎么敢輕舉妄動,造作一切重罪!

         

        雖圣賢佛菩薩。不能援引。烏得不畏。

         

        墮落在地獄,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也沒有辦法度脫。地藏菩薩雖然是幽冥教主,能度得了嗎?度不了!墮落在地獄里,實在講是要有非常善根、福德的人,地藏菩薩才能幫他的忙,跟他說法,他即能悔改,徹底的悔改,這就超越地獄了。人在受非常苦難時,往往什么好話都聽不進去。愈是受苦,惡念愈是增加,愈是不平,愈是怨天尤人,好話怎么聽得進去。說了好話,他反而說你諷刺他,更恨你。人間受苦難的人尚且如此,何況地獄!所以往往受地獄苦,又造重罪,因此地獄果報很難超越,道理在此!地藏菩薩能度的是什么人?是真正有善根有福德的人,這些人以一念差錯,墮到地獄去了。這種人還有救!地藏菩薩勸他,他肯聽,后悔覺悟了,就容易出來。若不是善根深厚、一念差錯的人,是沒法子救的,佛菩薩救不了的。看到這樣子,想到這件事情,怎么會不害怕?

         

        第二、教我們要有畏懼之心。知道我們絲毫的過失,瞞不過天地鬼神,諸佛菩薩們人人皆知道。所以縱然在暗室,起心動念都不可有邪念。沒有邪念,自然就不會做惡,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改過要從心上改起。心善了,言語、行為自然都善;心不善,言語、行為裝得再善,也是假的,不是真的。

         

        第三須發勇心。

         

        勇于改過。前面第一條講知恥近乎勇。知恥是開悟自覺;不知恥是迷惑顛倒。所以知恥是開悟的條件,勇猛是功夫的條件。知恥是從內心里覺悟,內心里真正覺悟了。畏懼是外力的加持,使我們不敢做壞事。就是自性里面的甚深慚愧。知恥是真正[慚心所],畏懼是[愧心所],慚愧是兩個[善心所]。[百法明門]里十一個善法,就有慚愧。人能有慚愧心,必定有成就。

         

        印光祖師一生自號[常慚愧]。就是他常常懷著知恥畏懼的心情來修持,所以才能勇猛精進。真正做,須發勇心。

         

        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

         

        [因循]就是得過且過,我們常說混日子,混時間。“因循退縮”,不進則退,這是一定的道理。不求長進,沒有進取的心。進取須是在德行上。現代人也是勇猛精進,他是求五欲六塵,在貪、嗔、癡、慢上勇猛精進,而未知后果之可畏。世出世間圣人教我們要在道德學問上精進。道德學問比學術還要高。學問和學術不一樣。學問是智慧,是從真如本性流出來的,就是佛法講的[般若智慧]。學術在佛法講是[世智辯聰]。我們今天勇猛精進錯了方向,往六道、往三途里去了。世出世間圣人教我們的方向是超越三界,永脫輪回。與諸佛菩薩看齊。這就對了!所以[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必須奮然振作,要奮發,要把精神提起來,勇猛精進。不要懷疑,不要再拖時間。現在就做,不要遲疑,不需要等待,說做就做,就從現在開始,絕無退縮。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

         

        [抉剔],[剔]就是拔掉。小過失就好像“芒刺在肉”。我們身上若有個刺,就很痛苦,總想盡辦法趕快把它剔掉。過失在心里比這個更痛,我們不能不覺察。不覺察就是麻木不仁,刺進去不知道痛就是麻木。我們現在皮肉沒有麻木,良心麻木了。

         

        大者如毒蛇嚙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

         

        大的罪惡,就好像毒蛇咬了我們的手指。毒蛇咬了手指,沒有猶豫,趕緊把手指斬掉!為什么?不斬掉,毒一散開,必死無疑,就沒救了。這是要下定決心,斷一切惡。每一天昏沉,提不起精神,是業障現前。妄念很多,煩惱很多,憂慮很多,牽掛很多,樣樣不能順心,不能稱意,都是業障現前的相。佛門常講‘業障’,什么是業障,我們自己要知道,自己要看得清楚。晚上睡覺做惡夢,是業障;生活習慣沒有規律,是業障。要認真反省要警惕,能把這些過失都改過來,業障就消除了。業障少的人,必然法喜充滿,身心輕快,沒有負擔,這是業障少。業障少就是煩惱少。煩惱少,心地自然清凈,常生智慧,于世出世間法,身心世界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要有決心,要能省察,先要把自己的過失找出來,勇敢的去把它改正過來,不要憂慮,不要害怕。

         

        [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末后這一句是引用[易經][風雷益]這個卦相。[易經]六十四卦,[風雷]這個卦相就是利益,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果斷、決心。人能有果斷決心,改惡修善,說做就做,這才能得到真正利益。沒有猶豫,立刻改過自新,就是[易經]里風雷這一卦里所顯示出的卦相。

         

        具是三心。則有過斯改。

         

        改過自新必須要具備這三心:知恥心,敬畏心,勇猛心。知恥是自覺,[慚心所];敬畏是[愧心所];具足慚愧,才產生出勇猛心來改過。由此可知,過失為什么改不掉?原因就是沒有恥心與畏心,沒有力量產生勇猛心。勇猛心是從知恥、敬畏里生出的。人不知恥也不怕別人笑話他,就沒有辦法修善了!

         

        如何培養三心?我們現在為什么在一切經典里選擇[無量壽經]來讓大家受持?一切經不是不好,沒有[無量壽經]講得圓滿。[無量壽經]是事、理,因、果面面都說到了。分量也不多,現代人容易受持。何況這是一切經典的精華。

         

        我們現在[早晚課誦],是專為凈宗學會同學重訂的課誦本。以前的課誦本是古德所編的,他們編的課誦本對治當時人的毛病,果然有效;我們現在人的病跟從前人不一樣,所以早晚課我們要修訂。早課念[無量壽經]第六章,以求與佛同心同愿。晚課念三十二到三十七章。這六章是講五惡、五痛、五燒,就是改過自新。每天念一遍,反省我們現在的毛病,認真的改過自新。念此六章經就是懺悔文。念了要警惕,要覺悟,要痛改前非,以求與佛同解同行。這樣課誦就得到效果。所以要具足三心。

         

        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具足三心,有過即改。就像春天的冰。春天天氣暖和了,冰薄了,沒有冬天結得那么厚。[遇日,何患不消乎]?太陽出來冰就化掉了。就是智慧增長,業障消除了。

         

        然人之過。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驗亦異。

         

        [發恥。畏。勇三心為改過之因。示事理心三路詳改過之法]。前面說的是理論,現在給我們講方法。方法歸納起來有三大類,這三大類功夫不一樣,改過的效果也不相同,先講[事],從事上改。

         

        如前日殺生。今戒不殺。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

         

        [怒]是發脾氣,[詈]是罵人。喜歡發脾氣,喜歡罵人,惡言侵犯別人。“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這完全是從事相上改,把毛病找出來一樣一樣的改過。了凡先生從前也是在事上改。你看他行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圓滿,那么長的時間,收到的效果也不太大。第二次他用了四年的時間行三千善事,求得一個兒子,費的時間還是長,實在講,得效果如愿所求。這皆是從事上改的。

         

        佛門里面,從事上改的就是[持戒]。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大小乘的修學都是從戒行上做起,是從事上修的。尤其是小乘戒,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

         

        大乘戒就不一樣了,大乘戒如梵網戒。[梵網經]并沒有完全翻譯成中文。這是一部很大的經,傳到中國來也就是只翻了全經最重要的一品│[心地戒品]兩卷:上卷是講菩薩心地,下卷是講菩薩戒行。實在講,重要的是在心地,上半部改過自新,從心上改;下半部是從事上改。當然從心上改,而能兼事是最上乘的。

         

        強制于外。其難百倍。且病根終在。東滅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病根是心![東滅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不是[廓然之道],這不是根本之計。這是治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病根還在,沒有拔除。換句話說,身很像那么一回事了,心不清凈。外表像樣,心地不然;這在佛門里講是小乘人。所以小乘人很固執,確實妄想可以伏住一些,分別、執著相當堅固,沒有辦法舍掉。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過在殺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戀命。殺彼養己。豈能自安。且彼之殺也。既受屠割。復入鼎鑊。種種痛苦。徹入骨髓。己之養也。珍膏羅列。食過即空。疏食菜羹。盡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損己之福哉。

         

        這一段是從理上改。我們要知道事實真相,想想它的道理,我們自然就不忍心吃眾生肉了。前面不明道理,很勉強的做,這勢必很難,強制執行,心不悅服,自己跟自己在斗爭,相當痛苦。明理就可以將之化解。

         

        所以常常要想到,“上帝好生”,這是自然的。尤其現在科學也逐漸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講自然生態平衡。自然生態就是此地講的上帝好生之德,自然生態一定是均衡的。自然生態若被破壞,整個世界眾生都遭難。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破壞自然生態。

         

        其實人在一切動物中是最壞的、最殘忍的、最惡的。老虎、毒蛇只有在饑餓時,才傷害其他的動物。它吃飽了,別的動物在它旁邊走來走去,它動也不動。由此可知,它是不得已。人不一樣,人并不是到逼不得已才殺害眾生,是任意的殘殺。畜牲實在很少造惡業。所以我們想想,人造的惡業是一切畜牲都做不到的,造的罪業太大了!所以在六道中我們有什么值得驕傲!

         

        墮畜牲道很苦。但它不造業,它在消業障。我們得人身若不學佛,人身有什么好處?天天在那里造罪業。畜牲消業,我們造業。它的罪業消了,它就出頭了,生三善道;我們造業,業果熟時我們入三惡道。它們準備出來,我們準備進去。有什么值得驕傲的?這些都是事實真相,我們一定要明了。何況一切眾生都貪生怕死,我們殺害它,是它沒有能力抵抗。所以說弱肉強食,因為沒有法子抵抗。雖然不能抵抗,它能甘心嗎?它要是不甘心,怨恨一定存在。能免得了冤冤相報嗎?

         

        有一位同修來問我超度[墮胎]嬰靈,問我有沒有效?我就告訴他沒效。你以為超度就沒事了?他說那萬一這小孩生下來是個殘障,那不是很痛苦?不如就叫他不生。我們要曉得,生一個小孩殘障,那是來討債的。你欠他的債,還不讓他來討,還要殺他一條命。換句話說,你過去欠他的債,現在再加上命債,以后更不得了!現在科學家只看到眼前這一段,不知道后世的因果。因果通三世,這決定是大罪。他說小孩還沒有成形,只懷一、兩星期。我說不行,神識一投胎他就來了,成形不成形沒有關系。他一投胎,他就找上你了,你跟他過去世就有瓜葛了。所謂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他是來報恩的,你把他殺害,恩將仇報,以后變成仇人。明明是孝子賢孫來報恩的,你殺害了他就變成仇人了,冤家了。這還得了?不得了!你做一點功德,花幾個錢,安個牌位就能超度?沒這種事!那是騙自己,安慰自己。不是事實!

         

        所以諸位能真正看到前后因果,太可怕了!不可以不慎重,不能不明理,不可以不曉得事實真相。殺害眾生來養自己,這是大過失;現在人認為這是正常的。有些宗教還認為是上帝供給他吃的。如果說這些眾生都是給我們吃的,上帝就不稱其為上帝了,上帝又那里談得上有好生之德呢?談不上了!這一個錯誤的觀念,使我們造作許多的罪惡,自己都不知道。這就是知見上的錯誤。一切眾生被殺害時,被屠割時,你看到那狀況,慘叫的音聲,這就是他不服氣。佛經里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生生世世互相殺害報復。所以說吃它半斤,還它八兩;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這是因果定律。

         

        我們真正的相信,真正的肯定,我們決定不會有一念殺害眾生之心。為什么?我不希望將來世世償命。我們決定不會貪圖不義之財。為什么?知道將來世世要還債。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人自然就安分守己,本本分分了。這絕不是消極,絕不是退轉。奮發精進,創造自己美好的前途。這一世好,來世更好,求得生生世世都好。沒有智慧,不知道事實真相,是決定求不到的。

         

        這一段文講肉食,我們看到眾生被殺害,那種痛苦的狀況[徹入骨髓]。拿來養自己,怎么能忍心?何況[食過即空]。眾生貪圖美味,怎樣去烹調。知道味道,享受味道的,就是舌頭。舌頭下面就不知道了。為了三寸舌不知殺害多少眾生?不曉得造多少罪業?

         

        所以說[疏食菜羹,盡可充腹]。要是素食沒有營養,吃素食長壽的人很多,吃素食健康的人很多。從小吃長齋,出家人肥肥胖胖的,滿面紅光多的是!怎么可以說沒有肉食就沒有營養?這都是錯誤的觀念。殺害眾生,吃它的肉養自己,不但跟眾生結冤仇,還損自己的福報。一個真正的聰明人,絕對不肯干這種事情。

         

        又思血氣之屬。皆含靈知。既有靈知。皆我一體。

         

        一切動物不但有生命,也有靈性,跟我們人沒有兩樣。除了佛菩薩之外,誰知道“皆我一體”。

         

        縱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親我。豈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無窮也。一思及此。將有對食傷心。不能下咽者矣。

         

        了凡先生一定是全家吃素,因為他曉得道理,他知道事實真相。現在人還有些錯誤的觀念,我們大人吃素;以為小孩太小了,怕他營養不良,還要多多給他一點肉食。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這是怕他的業障太少,怨家債主太少了,多跟他結一點怨業,如此而已。跟他講他不相信,還毀謗我們頭腦太舊了,不懂得科學,不懂得營養,還在毀謗造業。其實不然。真的錯了!所以覺悟要趁早,愈早愈好。小孩愈小吃素愈好,他的福德根基厚。這正像[無量壽經]和[阿難問事佛吉兇經]所講的[先人無知]。[先人]就是長輩,沒有智慧,使我們不知不覺中犯下了過失,造了很多的罪業。就飲食這一條就不得了,罪業就很重了。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與。本無可怒者。

         

        過去喜歡發脾氣,嗔恚心重。如果自己能認真反省,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別人有過失,我自己也有過失。我不能原諒別人的過失,別人能原諒我的過失嗎?想到這個地方,就不會有責備人的心了,反而有憐憫之心。[矜]就是憐憫。他無知、愚昧,才會犯過。對于真妄、邪正、是非、利害,沒有能力分辨,所以不能改過自新,不能斷惡修善。應當要憐憫他。不要去責備他,這是佛菩薩處世、待人、接物的態度。

         

        [悖理相干,于我何與]?即使是無理的冒犯,其實與我也不相干。

         

        [本無可怒者]。即使相犯,我這個身,身不是我。我們的清凈心永遠不接受侵犯的。清凈心里本來無一物。我們今天處世、待人、接物,可惜沒有用清凈心,用的是妄想心。妄想心不是自己。佛門所求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真心,是清凈心。清凈心里一念不生,清凈心決定不受外境的干擾。所以與我無關,何必去計較,何必去執著?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諸位想想,那一物與我們相干?所以[本無可怒]。

         

        這都是從理上去觀察。所以說[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心就安了,不會受外境所動了。外面什么境界,內心都不為所動。順境里不起貪心,逆境里不起嗔恚心,順逆境界里都能夠保持自己的清凈、平等、慈悲。這是真正的改過。

         

        又思天下無自是之豪杰。亦無尤人之學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則謗毀之來。皆磨煉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

         

        這是教我們從心地上改。在方法上,這是最上乘。[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歷事煉心,就是從心地上改過修行。所以要自己認真去反省。

         

        [天下沒有自是之豪杰]。英雄豪杰在佛門里就是稱的佛、菩薩。佛是英雄,菩薩是豪杰。出人頭地,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夠做得到,這叫英雄。所以佛的大殿叫[大雄寶殿],雄是英雄,大英雄寶殿,就是這個意思。常人做不到的,不能改過自新;佛能改過自新,佛能把所有的毛病都改正了,這才是英雄,這才叫豪杰!所以沒有自以為是的佛菩薩,大圣大賢沒有一個不謙虛的,沒有一個不忍讓的。謙敬是性德的流露。

         

        [亦無尤人之學問]。真正有學問的人不會怨天,不會怪人。學問是智慧。是從真性里流露出來的。儒、佛都是如此。儒家講智慧也是從本性里流露出來的。所以儒家講[誠意正心]。誠意就是真心,是從真誠心里流露出來的。這是智慧,這叫學問。所以一個有學問有智慧的人不會怪人,不會怨天尤人。

         

        [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德]就是成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言行還會有人批評,還會有人毀謗,這就是無德。不要怪別人,反過頭來想自己,是自己的德學沒有成就,還不能感動那些人。

         

        所以[吾悉以自反],人家罵我、誹謗我、批評我,都接受過來。不但沒有報復的意念,還生感激之心。為什么?他提供這些寶貴資料讓我回過頭來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我沒有過,也不怪他。如果有的,趕緊改過自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就用這方法,把一身的毛病改得干干凈凈,最后成佛了。

         

        五十三參講[歷事煉心],事就是日常生活,與一切人、事接觸,這一切的一切,都提供自己反省。把外面的境界,無論是任何人,都看做老師,都看做佛菩薩,給我的教訓。我要認真去反省,認真去修學。學生只有自己一個人,除自己之外,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善知識,都是佛菩薩。他們沒有過失,只有我一個人有過失。善財童子是這樣即身成佛的。你看[華嚴經],善財童子并沒有換一個身,他是肉身成佛!從凡夫一直修到究竟圓滿的佛果,一生究竟成佛。他怎么修的?就是這么修的。如果我們學會這個本事,學會這個方法,我們這一生當中也必定是肉身成佛。修行首先決定不怨天,不尤人。看別人不順眼,就是自己業障現前。別人是佛、是菩薩,沒有一點毛病。我看不順眼,是我的業障,是我的毛病。

         

        六祖大師講得很好:[若見他人過,自過則相左]。[左]是墮落。[右]是升,[左]是降。是自己的業障現前,就要墮落。又告訴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善財童子是真正修道人,沒有見到一個人有過失。他只見自己的過失,反省改過自新都來不及了,還有什么時間看別人的過失?看不到!所以眼睛看到一切人都是賢人,都是諸佛,都是菩薩。自己也就成佛成菩薩了。看到別人還有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現形,自己的業障現形。所以佛眼睛里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看諸佛菩薩都是凡夫,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最上乘的改過自新是從心地上改。

         

        “毀謗之來”是好事!自己有毛病,自己不容易發現,自己找都找不到,別人替我們找到,告訴我們。你看省了多少事!所以應當把他接受過來,這就是我[磨煉玉成之地]。他來幫助我,他是善知識。我們要用這樣心態來接受。[何怒之有],你怎么可以憤怒,怎么可以不接受,還要生報復的心?罪過大了!他對你是大恩大德之人,你還要用報復心來對待他,這個罪過重大!

         

        我們中國,圣人講孝。說孝道就會想到舜王。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不承認他是大孝,孝感天地。他這大孝,是什么人成就他的?他的父母兄弟成就他的。他母親死了,父親娶了一個后母。后母虐待他,父親又聽后母的話。后母以后生了一個弟弟,一家三個人欺負他。不但欺負他,時時刻刻都想置他于死地,這樣的狠毒。他沒有變心,總是自己常常反省,為什么我得不到父母弟弟的歡心,總是想自己有過失,沒有見到別人有過失。天天在反省自己的過失,如何改過自新,到最后終于把一家人感化了。他沒有想逃家,出離,沒有想到將來要報復。念念反省總是自己不對,從來沒有想到他父母,他弟弟存心不好,對不起他。以后堯王知道他這些事情,把王位讓給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他,請他來繼承王位。他能感動一家人,將來就能感動天下。

         

        在佛經里我們看到[忍辱仙人]。忍辱仙人誰成就他?歌利王成就了他。[金剛經]上雖然說到,但沒說清楚,[大涅槃經]里講得清楚。

         

        [歌利王]是梵語,翻成中文是[暴君]。所謂的無道昏君,梵語就叫歌利王。仙人在山中修行,他無緣無故的發脾氣,把仙人凌遲處死。忍辱仙人絲毫怨恨的心都沒有。忍辱波羅密圓滿了,看不到外面惡人,看不到外面有一樁惡事。諸位想想,他的心清凈到什么程度,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學佛學什么?就是學這個。

         

        也許你說我們連善惡都不分,不是麻木不仁了?十法界因因果果擺在面前,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心里面沒有,心里頭干干凈凈,一點執著都沒有,不是對外頭不清楚。樣樣清楚,可是絕對沒有絲毫分別、執著。所以在他,[自受用]里是萬法皆如;[他受用]時,因為眾生有煩惱,必須要跟他講層次,跟他講原則,那是對眾生說的。對自己,我人眾壽四相皆無,一切平等,決定沒有一絲毫差別。從平等法里面建立差別法,是為了幫助別人的。所以差別就是無差別,因為差別不是自己用的,是他受用。他沒有見性,要叫他斷惡修善;自己入這個境界了,無有惡可斷,也無有善可修,自己得到清凈平等,契入一真境界,無修無證。無修無證里面,修證的事還照做,這就是空有兩邊都不住。如果入了這個境界,事相上的修持都沒有了,就落在[空];執著在事相上不明究理,不見本性,就落在[有]。他空、有兩邊都不住。像大勢至菩薩所示現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不落有邊,凈念相繼不落空邊,這叫中道。空有兩邊不著。所以心地清凈平等,萬法一如,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天到晚還是不中斷,還是照念不誤,空有兩邊都不住。這是我們要學習的,這是真正修行,真實的修行。

         

        又聞謗而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

         

        這不但是理,也是事。別人誹謗我們,侮辱我們,我們如果心不動,不理會,自然就沒有事了。他罵我們,我們不要回答他。他罵,我就聽;罵了幾個鐘點,罵累了就不罵了。誰吃虧?他吃虧。他口不斷在動,很疲倦了;我們心清凈,若無其事。這個方法對治是非常有效的。

         

        我十幾歲在學校念書,就學會這套本事。我這套本事實在是跟我一位同學學來的。因為我年輕在學校念書時跟了凡先生一樣刻薄,喜歡挖苦人,喜歡戲弄人。可是我遇到一位同班同學,這位同學是我的大善知識。我處處欺侮他,大庭廣眾之中常拿他來取笑,他從來對我一句話不回。整整過了一年,我被他感動了。這個人真正了不起,真是打他不回手,罵他不還口。我從他那里學到這套本事,一生都得受用。所以不管人家怎么樣毀謗,怎么說,到最后都煙消云散了。對自己內心的修養增加了。如果講福報,一般人對你更加贊嘆,某人真有修養!如果不是這些人來侮辱誹謗,你的忍辱功夫就不能現前。他是來成就你修功的,何必不收?是送好禮來給我們的。

         

        我們在一個機關團體里面,有這樣的人對付我們,我們能以很清凈心應他,長官也欣賞你,同事也佩服你,你的升遷機會也就提早了。他送這么多好處給你,你為什么不要?你要對他惡言相報時,則兩個人程度一樣高。

         

        我們從前在學校里,兩個同學吵架。老師往往是一齊處罰,兩個都跪著!我們心里很不服氣。明明我有理,為什么老師也叫我跪?到以后才曉得,凡是會打架、會吵罵的程度是一樣高,一個高一個低的絕對打不起來,罵不起來的。這個很有道理。遇到這個情形,修養程度的高下馬上看出來。

         

        所以遇到這些事,要曉得他是來送好禮給我的,他是我們的恩人,不可以恩將仇報。第一、是來測驗自己修養功夫。第二、很現實的福報馬上就來了。你將得到大眾的贊嘆,禮敬。所以他是來送禮的,他不是壞人,是好人,是真正的好人,不要錯怪了他。自己要曉得。

         

        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

         

        這一段所說的不但是世間法,出世法里也非常重要。菩薩六度,有兩條是關鍵:第一、是[布施]。布施是修福。人不能沒有福,佛是更不可以無福。我們稱佛為二足尊,[足]就是滿足、圓滿,佛是智慧圓滿,福報圓滿。世出世間論福報沒有超過佛的。所以求福、求慧是應當的。我們自性里本來具足了無量無邊的福慧。布施有三種:就是[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都是一切眾生所追求的。佛告訴我們種善因必定能得善果。

         

        第二、是[忍辱]。忍辱能夠保持。如果只有修施福,而沒有忍辱,修積的福德保不住。[金剛經]上說[一切法得成于忍]。這一切法是指世間法、出世間法。你要想保全,忍辱波羅密就不能不修。這一段就是講忍辱波羅密。

         

        經上常說[火燒功德林]。什么火?嗔恚之火。若一發脾氣,功德就沒有了。所以功德的修積相當不容易。如果你想你的功德修積有多少?想想上次是幾時動過嗔恚心。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念佛人若在臨命終時發脾氣,那就完了。這就是說明為什么人臨終時,佛法教我們八個小時內不要去碰他。他雖然斷氣了,八個小時之內,神識沒有離開。你去觸摸他,怕他發脾氣,就是這個道理。這時若發脾氣,絲毫的功德都沒有了,所以功德很難修積。福德則不會失掉;功德隨時可以失掉。

         

        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清凈心,是定、是慧。諸位想,一發脾氣那有定和慧?定、慧都沒有了。至于福德,我們講財富、聰明[世間的聰明是法布施的果報]。我們念佛,所修積的功德就是一心不亂,功夫成片。一發脾氣,功夫成片沒有了,一心不亂更沒有了!所以要曉得功德是很難保持,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覺。

         

        我們修行在菩提道上│就是修行過程之中,冤家債主常常來作對。為什么?他們的報復心很強烈。看到我們修行要成就了,成就之后他就永遠不能再報復了,所以總是想盡方法來障礙,來阻擾。這些障礙、阻擾的方法,就是叫我們自己把自己的功德毀掉,[火燒功德林]。自己要不肯毀掉,任何外面的境緣對我們是無可奈何。

         

        所以有些人有[境緣]。[境]是環境,[緣]是人事。物質、人事環境常常叫我們不滿意,不滿意就發脾氣,一發脾氣就把自己的功德燒掉。誰叫我們不滿意?可能都是冤親債主在那里作祟,藉著人事、物質環境的緣,他在挑撥。所謂說話的人也許是無心的,我們自己聽了有意,自己聽了就不舒服,就難過。不要說表面上發作,你心□/span>稍有恚意,功德就沒有了。只是小小的嗔恚,為什么功德沒有了?因為清凈心失掉了,這是必須要明了的。所以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在忍辱,都在定功。定、不但是出世法修行的樞紐,世間法也少不了的。

         

        [聞謗不怒],這是定,這是智慧,定慧現前。[聞謗而怒],那是業障現前。從這可見到,我們是定慧現前?還是業障現前?自己要清楚。

         

        這些境界好不好?對修行人來講,是好的!常常有人來找麻煩,有些事叫自己不如意,這是好境界。若不從這種境界里去修,定從那里修得成功。所以逆境、逆緣現前,正是自己修[忍辱波羅密]的時候,修[忍辱波羅密]的機會來了。所以前面講,感謝都來不及,怎么可以抱怨?怎么可以發脾氣?正是鍛煉自己功夫的時候。

         

        古人鍛煉一個學生,首先用的方法,就是教他修[忍辱波羅密]。看到這個人是個法器│就是可以教的學生,對他就沒有好臉色,會處處有意去找麻煩,好像很討厭,這是看他能不能忍受。有意折磨他,他若不能忍受,離開了,就算了。不能忍辱就不能成就。雖然其他的方面很優秀,不能忍辱其成就也有限。

         

        我們在[禪林寶訓]里看到。有一位老和尚折磨他的學生,就是完全不講理的,一見面就罵,就呵斥。有一次洗腳,洗腳水就潑在學生的身上,學生還是不走,還是要賴在這個地方。以后他實在生氣了,趕走,遷單,不讓他住在這里。學生沒法子,不能住了,于是他住在遠遠的走廊下。老和尚講經說法時,他在窗戶外一心諦聽,不讓老和尚看到。過一年了,老和尚要傳法,要退休,推選一位新的住持來繼承他,大家不曉得老和尚要選什么人?老和尚要大家把在外面聽經的那個人找過來,傳法給他,把住持的位讓給他。大家才曉得,這么多年老和尚是為了要鍛煉他。如果我們遇到小小不如意,就想掉頭而去,不愿接受磨煉也就決定不會有成就。即使其他方面再優秀,也不能成就。世出世法成敗關鍵就是忍辱。他能忍,他就有定;他有定,他就有真智慧,不會被外境所動搖。

         

        有時候,我們看某人很優秀,在這兒住了沒多久他走了。常住的人笑笑無所謂。受不了折磨,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人在常住多一個、少一個,一點關系都沒有。所以有些眼光短淺的人認為某人是個人才,走了可惜,這是看得近。往深遠處一看,不是如此。真正是人才,他有定功,有智慧。唯有定、慧才能續佛慧命,才能住持佛法;沒有定絕對沒有慧,定的前方便是[忍辱波羅密]。先有忍而后才有定。沒有忍那里來的定?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知道這是個真正道場,是有道學可以學的,打都打不走。他沒有學到手,怎么肯走?什么樣的侮辱都甘心承受。為什么?必須學到手之后才肯走,沒有學到手是決定不肯走的。這是真正求學的人!假使小小的一點不如意,他就掉頭就走,不能忍辱,沒有用處的,不必去留他。

         

        這一段的文字非常的重要。息謗息爭的妙法,就是根本不把它放在心里,再怎樣的誹謗也就消失了。所以誹謗來,不可以爭,不可以辯,愈辯就像此地講的[春蠶作繭,自取纏綿]。用不著辯的!冤枉了,冤枉也用不著辯。

         

        所以說[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害是太大太大。如果做事,上司對于一個易怒之人不會重用的,也不會提拔的。所以一個長官考核部屬,往往在生活中,從他待人、接物之處觀察。這個人值不值得栽培?這個人有沒有前途?他看到心里有數。易怒之人沒有什么大前途,不值得栽培的,因為怒會害事。

        上一篇:了凡四訓講記(改過之法)03
        下一篇:了凡四訓講記(改過之法)01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支持:易點內容管理系統(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天堂五月天|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 大陆老太交xxxxxhd在线| 午夜影院app|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7|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图片| 欧美人与动性xxxxx杂性| 女皇跪趴受辱娇躯|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www.精品视频| 胸奶好大好紧好湿好爽|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国产成人AV综合色| 亚洲综合第一区|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下载 | 免费va在线观看| chinesestockings国产| 波多野结衣中文无毒不卡|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欧美成人黄色片| 国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试看120秒视频|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你懂得视频在线观看| 97人妻天天爽夜夜爽二区|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亚洲国产最大av|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免费被黄网站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