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烹飪者,在于具有美與柔和的心。能將一粒米、一棵蔬果,視同自己的生命,平等對待。尊重菜蔬的原味與本來面目,將快樂與喜悅的心情灌注在烹調過程中,如此便能使享用者也能感受到食物所被賦予的正性能量。 做人有幾種境界,賺來的錢只夠吃素就吃素;賺來的錢夠吃肉就吃肉,夠吃魚翅就吃魚翅。但素食主義一般是指有吃魚翅的能力,但偏偏要吃素。素食主義,不僅僅是健康的選擇,更重要的,它還是一種道德選擇:自古以來,許多人為了尊重生命而選擇食素。大戴禮記曾云:“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慧而巧。”所以,請不要把素食主義簡單地看成是一種限制性的飲食,不要以為那只不過是列了一張食品和成分清單讓你去回避。實際上,素食主義是一種肯定的、富有同情心與愛心的生活哲學的一部分。素食主義是非暴力的化身——敬畏和愛護一切有情眾生。事實上,素食主義最本質的東西就是尊重、敬畏每一條生命。作為世間萬物靈長的人類,的確有智慧也有能力駕馭一切低于我們的動物,乃至發生食其肉、吸其血、寢其皮的事。但是,來自我們心底的道德感和自省意識告訴我們,如此做并不是一件好事,而是一件殘忍的行為。動物之于人的關系,雖然不是同類的關系,至少是“朋友”的關系,人并不能脫離動物界而獨立存在。 今天的素食主義已淡去了宗教的味道,而體現著現代人類文明的進步與道德感的升華,講求效率的現代人,在擁有了營養均衡的健康飲食的同時,又讓人性的光輝沐浴了世間一切生靈,履行了作為人類保護所生存的地球家園所應負的責任與使命,選擇這樣一種兩全其美的生活方式——素食主義,應該是我們最時尚與完美的行為。去嘗試的改變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其實素食不光是青菜+豆腐,其實素食也可以變換出如此多的花樣,其實素食也是如此的鮮美,吃素嘛,實在是樂事一樁。 荷塘月色,第一家配有書屋的素食坊;第一家素形、素名、素味的素食坊;曲徑通幽,陽光長廊,坐賞春花秋月、夏涼冬雪。習慣了大魚大肉?那就嘗嘗這里結緣長生果,荷塘伴月、珠簾疊翠……不但好看,而且絕對滿足你的味蕾。 心靈的純凈起源于肉體的純凈,在物欲橫飛的都市里,能夠找到一個無染的地方,可能是很多人的愿望。美艷如戴安娜王妃;瀟灑如里奧那度·迪卡普里奧;聰明如愛迪生、愛因斯坦;高貴如托爾斯泰;浪漫如泰戈爾;慈悲如釋迦牟尼佛祖;理性如畢達格拉斯;感性如羅曼·羅蘭……他/她們都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素食,那么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