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尊精美的十八世紀的銅鎏金四臂觀音佛像,上手仔細觀看,尺寸雖不大,只有16厘米高,但份量很沉;工藝精湛,只見四臂觀音全身鑲嵌各色寶石,頭戴裝飾華美的寶冠,結跏趺于雙層束腰蓮花座上,胸前飾有雕琢精細的項圈、瓔珞,主臂雙手合十,身后兩臂左手持蓮花右手持念珠,面露微笑,表情慈祥,金色飽滿。此佛像乃典型的康熙時期宮廷造像。
鑒定康熙宮廷造像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手感均較沉,仰覆蓮座呈半月型。
2、蓮瓣裝飾華麗,蓮肉中間凸起的部分,尖端起翹,頂部和兩側裝飾有卷草紋。
3、通常有垂搭佛座兩端的帔帛,寫實且有細膩的鏨刻紋飾。
4、全身通常嵌有各色寶石。
5、造像衣飾的邊緣和佛座均有鏨刻細膩的裝飾紋樣。
6、頭冠、寶繒、耳環、瓔珞和各種釧飾的手法細膩,工藝非常精細,部分工藝傳承了永宣宮廷造像的風格。而此后傳世較多的乾隆宮廷造像上就看不到永宣風格了,更少了康熙宮廷造像的細膩精湛。
總而言之,雖然康熙在位時間很長,但因早期有戰亂且早期有“禁銅令”,故康熙的宮廷造像基本上是在康熙中晚期由造辦處制作的,流傳于世的較少故而顯得彌足珍貴。(稿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