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谷等五位大德悟道后, 行腳參方, 以資增益。 時天熱口渴, 見路旁有一婆婆賣茶, 乃喚婆云: “請來五杯 茶。”婆乃對五位和尚問云: “大德何往?”曰: “參善知識。” 婆送上茶后曰: “我這里茶要有神通才能喝, 無神通不能喝! ” 五位大師雖已開悟, 但神通未發, 面面相覷, 不敢舉杯飲茶。 婆見狀哈哈大笑云: “五個呆鳥看老婆子逞神通喝茶! ”舉 起杯來, 一一飲盡。 五人看罷恍然大悟, 齊聲道: “今日才是我等真正悟道時! 我等時時在神通中, 不知是神通, 還向外馳求。今日不逢婆婆, 又幾錯過一生! ” 這雖是觀世音菩薩化身指點彼等, 又何嘗不是指示我們的迷 津哩! 發通與否, 不足說明是否悟道。一者, 通有多端, 有借密 法修得者, 有依神鬼附身告知者, 有靠夙世薰修報得者, 等等不 一, 不可謂是等人均已悟道。因此等神通, 或有所依, 不是真通, 或僅相似通, 一旦色身敗壞, 失其所依, 即消滅無有。二者, 古 德謂有先悟后通和先通后悟之別, 不可謂一經發通, 即系悟道。 如明破山禪師在天童修道時, 未發悟前, 即能出神偷鄉人之鴨, 作游戲三昧。后事發, 被密云悟禪師訶曰: “子游戲神通雖不無, 但佛法未夢見在! ”破山跪請開示, 再經力參, 方始開悟。 降及近代, 眾生根器更劣, 習障更重, 欲先通后悟, 千萬人 中不得一人。故我人須于悟后, 依悟而修, 漸除習氣, 漸發神通。 以上先圣歷代祖師, 無不如是。故頓悟漸修二門是佛徒的軌范, 各宗行人俱應奉行遵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