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本站首頁 佛學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文章>>佛學文庫>>禪 宗 篇>>讀壇經之啟示
        讀壇經之啟示
        2007年10月09日14:21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1186 字體: 繁體

        作者:徐福山

        研讀禪宗經典《六祖壇經》,學生時常拍案驚奇,感受至深,法喜充滿。現將學習體會匯報如下:
          讀《六祖壇經》讓我明白了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真理,從而更加堅定了自己學習佛法的信念,更加增強了修行的信心。經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本自凈,萬法(盡)在自性”。當五祖為慧能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自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在《六祖壇經》中,自性佛性、般若之智和菩提之覺是一而三、三而一的概念,人人本具,“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人人平等,“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而且“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大丈夫天人師佛”,即人人皆可成佛。
          說到此,人們不禁要問,既然佛性人人本俱,人人皆可成佛,為什么這么多人都在輪回受苦,未能成佛呢?《六祖壇經》進一步明確回答了這一問題。經言:眾生之所以未能成佛,“只緣心迷,不能自悟”,“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這就是說,眾生之所以雖本具佛性卻未能成佛,長期輪回受苦不能解脫,皆因“世人愚迷,不見般若”。換句話說,即凡夫因其有妄念浮云遮掩了人的清凈佛性,使佛性無法顯現,故不得成佛。記得世尊當年于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成佛時慨嘆道:“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妄想執著即是愚迷,這與《壇經》所講的道理一脈相承。
          那么怎樣才能成佛呢?《六祖壇經》指給我們學人一條最直接、最了當、最保證的道路。
          《壇經》指明了修行成佛之路,這就是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的實修方法。既然眾生之所以輪回受苦不得成佛的原因是由于“愚迷”,妄想執著,是妄念的浮云遮住了本自清凈的佛性,那么,必須吹散妄念浮云,才能使佛性顯現出來。為此,必須“無念”。經言“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即并非木石頭那樣無有靈知,而是雖然生活在萬事萬之物之中,但不要執著他們。要在舉手投足、語默動靜之日用中保持“無念”、“禪定”的狀態。“禪定”者,“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也。這里,慧能大師把“無念”的理論與《金剛經》中“無相”、“無住”結合起來,提出“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的頓悟修證學說。所謂“無念”者,即“于念而不念”,“于一切境上不染”,就是不起雜念而保持正念,不染著于外境,以吹散于妄念浮云。所謂“無相”者,即是“于相而離相”,離是不著義,無相就是不著于相,以把握諸法的本性。所謂“無住”者,即“于一切法上無住”,無執著,無系縛。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為學人開示了一條直指人心、頓悟成佛的修行之路,即“于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正如《壇經》所言:“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是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這是何等直截了當的高妙法門,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永嘉禪師云“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也即指此法門。我輩必須十足珍惜、信受奉行。也正是因為此法彌足珍貴,慧能大師在其臨入寂前諄諄告誡弟子:“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后,依此而行。”說到此,六祖大師還是不放心,“復說偈言: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真是叮嚀又叮嚀,囑咐又囑咐,如母送子遠行前的再三告誡,其慈悲之心溢于言表,感人肺腑。我輩學人如不精進如法修持,實在愧對祖師。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這是《壇經》又一開示學人不要把佛法與生活隔開,以免步入那種逃避現實、躲入深山古洞之中、只求自了的二乘學人所走的“焦芽敗種”之路,而是要在現實生活中修不取不舍、無念無相無住之大乘頓悟般若行。
          古往今來,諸佛菩薩無不是依現實生活而證菩提。《金剛經》卷首敘述如來的身教云:“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飲食訖,收衣缽,敷座而坐。”此段恰好說明如來是“不舍道法,現凡夫事”。因為凡夫要穿衣吃飯,走路睡覺,應事接物,而圣者就是在這些凡夫事中,無念無相無住,如如不動,故能在凡夫的日常生活上不起我法執著,而自在解脫。所以藕益大師說:“迷即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也就是說凡夫是在圣者悟的地方迷,而圣者恰在凡夫迷的地方悟。故凡夫迷而不覺,則長墮苦海,不能解脫;而圣者大覺不迷,則遠離苦海,究竟解脫。既然圣者在生活中悟,而凡夫是在生活中迷,那么,眾生若欲破迷開悟,轉凡成圣,也只有效法圣者在現實生活中無念無相無住、不取不舍、即哪里迷從哪里悟才能有成。故《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經言:“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這一切均說明修學佛法不能離開現實生活,只有依此現實生活中無念無相無住、觀空譴相、不取不舍,按照《壇經》所開示的修行法門去真修實證,方無愧于六祖慧能大師的開示之恩。“不離見聞緣,超然入佛地”,這是《壇經》中的名言。我想,這不僅是學佛者所追求的目標,也是為達到這一目標所必經的途徑。學生將此指導自己的修學實踐,以期早有成就,以報師恩。

        上一篇:石邊添個看云僧
        下一篇:圣解凡情俱坐斷 曇花猶放一枝新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支持:易點內容管理系統(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宝宝你里面好烫很软不想出来|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美女扒开尿口直播| 奇米影视四色中文字幕| 亚洲手机中文字幕|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免费看欧美一级特黄a大片一 |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美三级91|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动漫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免费看| 另类视频色综合| 97色伦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黄肉动漫在线观看| 四虎影片国产精品8848| 97视频资源总站|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 公交车忘穿内裤被挺进小说白| 91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日韩欧美黄色片| 免费看黄色网页| 亚洲成年www|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自拍明星换脸| 高清午夜看片a福利在线观看琪琪| 影音先锋男人天堂|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91东航翘臀女神在线播放| 欧美乱子伦xxxx| 日本哺乳期网站xxxx|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www..com色| 欧美性色黄大片www喷水|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