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偈
五祖法演
庭前金菊宿根生,來雁新聞一兩聲。
昨夜七峰牽老興,千思萬想到天明。
品析:
這首詩,若不注明是禪師所作,放在《唐詩三百首》中,其韻味亦不稍讓。“庭前金菊宿根生,”,是宿根生的,當然就不是新栽的了。金菊再發,秋風已到,不是嗎?聽吧!“來雁新聞一兩聲。”那一群秋雁,已越長江南下了。
“昨夜七峰牽老興,千思萬想到天明。”春情秋思,人之常情,但必須知情達意者方能詠唱得妙。禪師的情懷,既與常人異,也與常人同。這個“千思萬想”,想的是什么呢?原來是“昨夜七峰牽老興,”白云山的七峰,是法演禪師多年的道伴,是芒鞋拄杖常到之處。但如今人老了,還能如壯年時那樣不避崎嶇,常來常往嗎?
這是一首“上堂偈”,是對參禪者的開示,當然是別有所指。指的是什么呢?金菊,雁聲、七峰、老興和那“千思萬想 ”的情懷,人們能在這“見、聞、覺、知中悟到背后還有什么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