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需要鼓勵的掌聲,我也一樣!
有一位先生,在結婚后,每天都會回家吃飯。他特別喜歡吃太太做的一道菜——鹵水板鴨,先生還特別愛吃鴨腿。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先生發現一件奇怪的事,因為先生每次只吃到一只鴨腿。
先生就問太太:“為什么我們家的鴨子只有一條腿呢?”
太太說:“鴨子就是只有一條腿的。”
先生不相信。
太太說不信的話,你到后院的池塘邊去看看。
先生和太太來到池塘邊,中午鴨子都在休息,鴨子休息的時候是以一條腿著地休息的,另一條腿蜷縮著。
先生看到就笑了,用雙手拍了幾下,鴨子聽到掌聲后,都嚇跑了,蜷縮著的那條腿也就露了出來。然后先生轉過頭對太太說:“你看鴨子不是有兩條腿嗎?”
太太說:“鴨子也是在聽到掌聲后,才變成兩條腿的。我天天為你做飯,你可曾稱贊過我,為我鼓掌?”
夫妻之間,同事之間,是需要一些鼓勵和贊美的。
有居士問:“大師談到人心好比工廠,有好的心境自然會產生好的東西,有時外境會左右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煩惱無比,又怎么對治呢?”
星云大師開示:宋代的大學問家蘇東坡,對佛學很有研究。他被貶官之后,與佛印禪師關系很好,經常向佛印禪師請教佛法。蘇東坡悟性很高,見解超脫。他的詩詞文章中,常滲露出很多禪機。有一次,他打坐下來,覺得自己好像開悟了,他寫了一首偈頌:“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天中天”就是佛,“稽首”就是頂禮。“毫光照大千”就是說佛的光明普照大千世界。“八風”就是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稱是當面稱贊,譏是當面譏諷,毀是背后詆毀,譽是背后贊揚,利是有利益的事,衰是倒霉的、衰敗的事,苦是苦惱的事,樂指快樂的事。實際上,我們整天都在八風中打圈子。蘇東坡當時覺得自己已經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端坐紫金蓮”,就是端正地坐在紫金色的蓮花座上,如如不動。這首偈頌從文辭上看,十分出色,在歷來稱贊佛的偈頌中,也算得是杰作。香港天壇大佛落成,趙樸初老居士題詞還是用的這一首。當時蘇東坡很得意,派人過長江把偈頌送給佛印禪師看。佛印禪師是非常有境界,有證悟的人。他一看就知道蘇東坡仍有我相,自以為了不起,實際并沒有真正證悟。于是便在偈語后面批了“放屁”兩個字,叫來人帶回去。蘇東坡一見,火冒三丈。他認為,這個偈頌這么好,怎么能用這樣粗魯的語言來侮辱人呢?這還了得!他立刻過長江找佛印禪師評理。佛印禪師知道他來了,就迎接上來,笑嘻嘻地說:“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面對外在紛擾的環境,我們把它想成那一股“屁”,不久就會煙消云散,自然我們心境就不會被其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