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乘建立了五佛部,并又配合了于五智、五大、五毒的含義。于灌頂時,又配合于五種灌頂。此一教授的目的,即是明了這種配合也是一種內在巧妙的轉化方便。 東方不動佛,于五大里配合的是水大。五毒里配合嗔。灌頂里配合水灌,則可轉嗔為大圓鏡智。 南方寶生佛,于五大里配合的是地大。五毒里配合慢。灌頂里配合寶冠灌頂,則可以轉化慢煩惱為平等性智。 西方阿彌陀佛,于五大里配合的是火大。五毒配合貪(此貪也包含了淫欲,是以淫為貪之首)。灌頂里配合金剛杵灌頂,則可以轉化貪煩惱為妙觀察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于五大里配合的是風大。五毒配合嫉妒。灌頂里配合金剛鈴,則可以轉化嫉妒煩惱為成所作智。 中央毗盧遮那佛,于五大里配合的是空大。五毒配合疑(即終生流轉于生死的煩惱)。灌頂里配合名灌,則可以轉化疑煩惱為法界體性智。 其中名灌頂即是授與弟子法名,而各依四級別的灌頂所賜之名又不相同。而四級之名即是弟子成佛之名。 依無上瑜伽(qie)中之識大又分為,不動佛轉第八識;寶生佛轉第七識;阿彌陀佛轉第六意識;不空成就佛轉眼耳鼻舌身五識;毗盧遮那佛轉第九庵(AN)摩羅識。 若依顏色則中央毗盧遮那佛白色;東方東方不動佛蘭色;南方寶生佛黃色;西方阿彌陀佛紅色;北方不空成就佛綠色。 此些分法,各依密續而有表意。此教授著重于明確相互之間的配合,至于具體的表相則要依據上師的講說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