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代圣賢留下許多人生寶典確實值得我們深長思之,僅僅就“隨遇而安”這個十分淺顯的人生哲學,有多少人能夠讀懂弄明白呢?在我的生活中沒有“安于隨遇。的,倒是留下不少遺憾。
我有一位表兄,他就曾經慨嘆過這樣的遺憾。他為獲得一份能夠自食其力的工作而高興時,卻失去人生能夠獲得更為輝煌的機會,至今仍然后悔莫及。人到中年百事衰啊,回頭看時不忍思,這些都是因為不能夠隨遇而安造成的。
當時“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時,盡管處在還是應該享受,現在稱之為的義務教學的時代,他看不到讀書的前途,也不相信“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為”,他通過父母的關系,因此能夠在城市工廠謀到一份工作。盡管是三班倒,少小的年齡的他,已經成了工廠活動的機器,他也樂得其所。他看到他的同學,依然無助地在學校浪費著大好的光陰,也看到同學們到農村接受再教育所經受的苦難,他感覺到自己的生活雖苦還甜,畢竟自己還算安穩,并做著還算有意義的事情,也自得其樂。
幾年過后,昔日在學校“浪費光陰。的同學已經是大學畢業生,成了工廠所仰仗的專業技術人才時,我的表兄十分失落。一是過去無所作為的同學,現在成為工廠的頂梁柱,關系工廠生存與發展的前途,可謂舉足輕重;二是初來乍到的同學,他的經濟收入已經與自己早是天壤之別了,永遠也不能再相提并論;三是這位同學前途無量,自己倒是有下崗之憂。經受苦難返回城市的同學,他們也能夠早先踩著堅實的土地,幾年來有了自己的事業,能夠經受得起風吹雨打,開辟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我的表兄,也只能夠一切從頭開始他曾經想回避的工作,下崗之后,還得自謀職業,最后自己創業,謀求生存與發展的空間。
今年,我的兩位剛到及冠之年的外甥,面對尋找工作的壓力,也有悔不當初之憾。外出打工成為當時農村青年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機會,真有巨大的誘惑力;更兼他們的家庭也是不算富裕,在校讀書確實有許多困難。于是,就有了畏學情緒,向往能夠外出打工,自食其力,能夠獲得自由的好時光。這種心情,我是十分理解。可“隨遇而安”也是人生的規律,是不能夠違背,否則就會在不久的將來,會遭到懲罰。我苦口婆心、耐心勸說,還是隨遇而安,能夠克服眼前的困難,渡過難關,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下自然直,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我因為工作方便的原因,盡管能夠為家鄉不少適齡青年在城市找到一份工作,但拒絕為這兩位外甥找工作,他們可能還對我生出埋怨的情緒。
我也不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人生的每個階段必須經過,不能夠有插隊走捷徑的思想,這叫作欲速則不達。我的勸說未能起作用,他們在外面流浪了幾年,到處尋找工作,難苦的工作他們年輕吃不消;技術性的工作他們又沒有本領做,真的讓他們苦惱不堪。盡管我能夠為自己的學生介紹比較滿意的工作,但想為自己外甥介紹工作,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我的兩位外甥,就是犯了這樣的錯誤,到現在很想能夠回過頭來再去學校學習的想法。現在,我的一位外甥又重新從頭再來學習電腦技術,另一位學習了駕駛技術,希望能夠開拓出新的人生之路。
人生之不如意常有十之八九,我們何不再想一想還有一、二呢?這幾年盡管荒費了學業,但也增長了見識。人生是不可能再走回頭路,假若的事情幾乎是沒有用的,我們還是安住當下,隨遇而安,也不失為人生的亡羊補牢的智慧。我覺得我的表兄與兩位外甥就是沒有能夠隨遇而安,想走一些捷徑,到頭來得不償失,該走的路還得再走一遍;如果堅持不走該走的這一遍,只能夠嘗固執的苦果!
這就引出一宗禪宗公案“那就洗碗去”。一次,一個和尚問趙州從諗禪師: “佛是什么?。趙州說: “就是殿里的東西。。和尚說: “殿里的東西不都是泥土塑的像嗎?”趙州說: “是的。”和尚聽了很吃驚,百思不得其解,又問:。師父,到底什么是佛?。趙州還是平靜地說: “就是殿里的東西。。和尚只好說: “師父,我剛入佛門,聽不懂您說的意思,請您詳細解說一下。。趙州問題: “你吃飯了嗎?。和尚說: “吃過了。”趙州說: “那就洗碗去。。
在這則公案中,和尚最后破除了迷霧,悟出和道理就是:原來佛的最高智慧“道”就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之中。但卻有許多人天天生活在“道。中而不會領悟,唯有真正悟出“道”的人才能夠腳踏實地、自自然然地生活。
我們能夠從這則禪宗公案得到的啟示就是:最好的生活就是安住當下。吃飯之后,就去洗碗;睡覺的時候,就只能夠睡覺。守住自己清凈自然的本心,不被外境所迷,不被妄念所轉。安住當下是一種非常好的生存理念,它包含了樂觀的心態和變通的智慧。隨遇而安,也就是遵循自然規律,不能夠做拔苗助長的蠢事。五心不定,就會輸得千干凈凈。
我的表兄與兩位外甥,就是不能夠安于當下,末能隨遇而安,總想做出超越的事情,這無異于猴子撿苞谷,撿一個又丟失一個,沒有獲得實在的東西。人生之路,還需要按部就班行走,不可能通過捷徑跨越一些階段的,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走完全程,才能夠感悟人生的意境。當然,我們說安住當下、隨遇而安,并不是否認人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夠把有些路走得平坦一些,便捷一些,提高前進的速度,遵循自然的規律,才能達到理想的境地。
安住當下,就能夠不被外面各種誘惑所迷;隨遇而安,就能夠以平常心重視當前的一切。我們要堅信,我們只有忘記昨天,才能看重當下的今天;我們只有堅守住了今天,才能夠把握住明天。生活疳關閉了一氓窗戶,必定會為我們打一扇大門;在順境的時候,我們要感恩生活給了我們這么多的賀滿和幸福;在逆境之時候,我們能夠感恩生活給了我們這么多的磨練和生機。
隨遇而安,安住當下,是以不安穩制妄動,以逸待勞,確實是人生最妙智慧!我們能夠安住當下,面對撲朔迷離、五彩濱紛、眼花繚亂的社會現實,不能夠迷失了本性。首先,要能遵循自克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其次,面對困難與挫折的時候,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能夠氣餒,要能夠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與智慧;第三,能夠經受得起困難與挫折的考驗,做好不能夠戰勝艱難險阻的心理準備,我們也要相信,人不是萬能的,科學昌明到了今天,仍然是匍匐在大自然的腳下,個人戰勝不了的困難,這是不可避免的。為此,我們能夠用樂觀而坦然的心態引導人們鑄就陽光明媚的生活,也就是隨遇而安的生活。
“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惻人情。” (《菜根譚》)我們安住當下,隨遇而安,就是把握好現在的生活,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每一刻,按照客觀規律,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能夠被外界所迷惑,不要見異思遷,要能夠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夠取得實際效果。我們也能夠接受,有些事情,僅僅依靠自己的努力有時候也不可能達到,還是善待身邊的人,也要善待自己,好好地生活,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浙江新昌大佛寺山門有一幅對聯別開生面: “處己何妨真面目,對人總是大肚皮。”這一改
“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做人規范。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它微笑的時候,它向你報以微笑;你對它皺眉時候,它絕對向你皺眉。隨遇而安就是一個幸福,安住當下就是一種智慧。這種幸福也可能不是現實,而是一種感覺;這種智慧不一定能夠引導你走向成功,但是一定能夠讓你快樂!隨遇而安,這才是大智若愚的崇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