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本站首頁 佛學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文章>>專題欄目>>索達專欄>>密宗斷惑論(校訂本)
        密宗斷惑論(校訂本)
        2007年04月07日23:45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2500 字體: 繁體

        頂禮普賢王如來! 
        頂禮大恩金剛上師!
        顯密深廣虛空中,傳承加持集濃云,
        放射教理巨雷聲,遇癡邪眾當躲避。
        前世宿緣雖成熟,亦于密法具正見,
        無力遮止邪說者,歡喜諦聽我宣說。

            我等大師如來正等覺釋迦牟尼佛為度化無邊的有情,適合種種不同的根基而宣說了八萬四千法蘊。《普作續》云:“為調貪惑之對治,宣說二萬一千律,為調嗔惑之對治,宣說二萬一千經,為調癡惑之對治,宣說二萬一千論,為調三毒之對治,宣說二萬一千密。”如是根據所化眾生的界、根性、意樂的不同,佛宣說了三藏十二部及密續部等無量殊勝法門,后來以印、藏、漢為主的高僧大德們又在此基礎上創立眾多教派而饒益無邊有情,如雪山之水分流四方,普澤了大地。對各宗各派的如來清凈教法本應普皆推崇,然有少數人或基于凡夫情見,除自己的宗派外不承認其余宗派是正教,尤其對無上密宗多有疑惑,甚至誹謗。為了昭明正理,故于此簡略闡述涉及到密宗的有關問題。

            謗法的過失
           
            行文之前,首先有必要來認識一下對佛法輕易評論甚至誹謗的過失。佛法是佛陀從大覺智海中流露出來的度人方便,是蕓蕓眾生離苦得樂的唯一津梁,佛陀甚至把佛法比喻成諸佛的“法身舍利”,來顯示其重要。不管我們是出于有心還是無意,如果對佛法說上一些與其相違的話語,無疑將斷送自他的慧命,障礙解脫,,其果報至為嚴重。
            我們知道,六道輪回是佛為我們揭示的,因果緣起也是佛開示給我們的,在這輪回苦海的對面,有究竟安樂的涅槃彼岸也是佛給我們指明的。出家修道、守持戒律同樣也是佛賜予我們的教誨。我們在學佛之前,對這些卻完全是一無所知。佛所說的種種法門,凡夫以分別心根本無法揣度衡量,即便是十地菩薩也無法完全測度佛的密意。因此,我們又怎么可以用自己庸俗的分別心,去對遠在我們認知能力以外的佛經論典說三道四呢?即使諸大班智達與諸大尊者著書立說、講經說法也必遵循嚴格的規范。比如,以前印度那爛陀寺等有一明確的規定,只有經所有大班智達同意后,才能著書造論,以此來確保所造論典與佛法不相違背。而且,即使地上諸大菩薩也須借佛力說法,而無完全憑自己說法的能力。歷史上龍樹菩薩等親得佛的授記,顯現了甚深的證悟、無礙的神通與辯才,也是依*圣教正理而宏揚教法。藏地直到如今仍然保持著這一良好傳統,凡堪布們講法時要陳述一個觀點,必定引用經論作為依據。而沒有傳承,沒有圣教依據的論點根本不可能受到大眾許可,因此也確保了藏地佛法的純正性。
            在顯宗經典里,佛陀多次強調了謗法的過失。如《寶性論》中說凡以嗔恚心誹謗佛法的人,無法得到解脫。《涅槃經》云:“迦葉,世間眾生有三種病,極難消除,一謗大乘法,二造五無間罪,三生邪見。此三病,于此世間,極難對治,聲聞、緣覺及菩薩亦不能除之。”《諸法攝要經》云:“文殊室利,若有人思維佛說之法中,或為勝妙,或為不勝妙,則彼舍正法也。若說此法為應理,彼法不應理,則彼舍正法,并已誹謗善逝,詆毀僧眾也。”《般若八千頌》云:“何人若造五無間,不及相似謗佛法。舍利子,若以舍法心云:‘此法非為汝與吾等應學,因此法不應理,此法非能調伏,此法非本師之教,此法非佛說之語。’如是說已,自己舍法,令他人不起信,毀壞自他之心,擾亂自他之心……舍利子,吾不愿聞彼人之名,況復與其相觸。”及“其謗法者,舍棄一切三時如來正等覺智,又舍一切種智,是故損毀諸正法。以此業感,于地獄中焚燒俱胝萬年也。其后雖從彼地獄中解脫,又轉移他方世界之地獄,此獄壞時,又遷往他方世界之地獄而受焚燒之苦也。復次轉生傍生界與閻羅世界,彼等處盡業已,一旦轉人生,然以往昔種種謗法、舍法之罪成熟,無論生于何處皆成盲者、糞掃者、劣種者、竹工者、瞎眼者、鼻舌手足不全者、麻瘋病者、癍病者、駝背者等,或生于不聞三寶名之地也。”
            謗法罪中,相比之下,誹謗密宗則更為嚴重,因為密宗是成佛的最大方便,三世諸佛心血的精華。誹謗密法的人因為前世福報淺薄,今世又沒有獲得灌頂、修行密法的緣份,或者形象上雖然好象是在修學密法,但其實密法的法義并沒有深入其心,因此,往往輕易作出了結論,這樣不但摧毀了自己的善根,同時也損害了無量的信眾。
            如果人們聽到一位法師講法時說:“密法不殊勝,現代人修不出來”后,便不加思索,貿然接受,那就顯出那些人如墻頭的蘆葦,就象《格言寶藏論》中云:“智者自己能觀察,愚者總是隨聲行,如同老狗狂亂吠,群狗也是隨聲奔。”這樣他們學密的善根就因此而中斷。而且因為讓他人退失信心并轉學相對低等的法,講法者也違犯了菩薩戒。若原來已進入了密乘的人,則違犯了密乘根本戒第一條“不舍無上”、第四條“不間斷密咒手印”,而破了密乘根本戒又不懺悔的人則必定會墮入金剛地獄,那時即使再修顯宗的念佛坐禪等什么法門都是無法挽救,即使十方諸佛現在他面前也無濟于事。佛法與世間法不同,世間上工作不適意了,可以改行,而佛法則自有其原則,學了密乘后,則不能再舍棄上師和密法。智悲光尊者說:學密者的未來只有兩種可能性,要么解脫,要么墮入金剛地獄。密乘之所以特別強調在學密法或依止上師前進行觀察也就是上述這個原因。那些拋棄了密宗,以為學顯宗更適應、更有把握的人,其實是很危險的。但接受了密宗灌頂,進入了密乘的人,如果因條件所拘,一時無法深入修行密乘,也可確立以修學顯宗念佛法門等為主,同時守持密乘戒律,不斷增上對金剛上師與密法的信心,這樣一方面增長了顯密的善根種子,另一方面也不至于犯舍法罪。因為誹謗顯密佛法的罪過無量無邊,而其中誹謗密法的罪過更是無法揣測。《空邊平等續》云:“若于勝密之密法,何人舍棄并誹謗,則彼舍棄佛勝密,永時遠離解脫道。”《智慧深圓續》云:“心違密法造惡者,定墮地獄真可愍。”《意護續》云:“若謗普賢密意法,乃至虛空之邊際,死后墮入金剛獄。”《眼珠續》中云:“濁時眾生增盛煩惱及邪見,以嫉妒心舍棄佛法,尤其誹謗密法者,盡管此人已對輪回生厭離心,趣入佛門并恒時修法,然以彼舍法罪,墮入無間地獄、金剛地獄等無邊惡道受大苦楚。”《文殊根本續》云:“此乃殊勝最妙法,勝者所供之法藏,世上若人舍此法,則彼墮入無間獄”。《金剛薩埵灌頂續》云:“曼殊室利,未來有諸惡業深重之有情,于此理不起深信……彼云此法非佛陀之說,彼等損毀自他二眾,吾言彼等之人,定無密宗之成就也。”《毗盧遮那菩提續》云:“將來諸未證心性而迷亂者或云:此法并非佛說之語,乃由臆造者所造。秘密主,彼等愚人,將入二道,一為地獄,二為傍生。秘密主,吾言彼等無有稍許善根也。
            經常有一些法師,在受到一些弟子的恭敬供養承事后,便飄飄然自鳴得意,似乎所行所為都已不必再受因果的制約了。有的還因此刻意詆毀密宗,其實他還是原來的他,既未經過廣泛的有傳承的聞思,自相的煩惱也未曾減輕過多少,佛曾說不精通佛法的人說法,唯有造業而已,如《龍王鼓聲經》云:“愚人說法者,摧毀諸善法,甚多有情眾,地獄受痛苦。” 此有諸多教證理證,此不贅述。
            我們要評判密宗,首先必須對此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而了解的依據應該是浩瀚如海的顯密經續和祖師大德們的論著,而不應盲從對密法一無所知的人的話,也不能依據沒有傳承,經多方抄襲拼湊而成的書籍。
            密宗除了十七大續部及其注疏等無量典籍之外,還有后代祖師所著的大量論著,如《無垢光尊者全集》、《全知麥彭仁波切全集》、《珠慶仁波切全集》、敦珠法王匯集的五十六函寧瑪教藏等等(遺憾的是很多典籍至今尚未譯成漢文)。假如獲得了灌頂,并有緣深入密續,必定會認識到密法的殊勝性,那時便無論如何也不敢誹謗了。太虛大師在《斗爭堅固中論時輪金剛法會》中說∶“密宗之經咒及儀軌,緣為佛地自受用法樂之事,皆為如來果分不可說之說。”當年律宗大德弘一大師已經為我們做了這方面的示現,他曾說:“ 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為高深,修持最為真切。常人未嘗窮研,輒輕肆毀謗,至堪痛嘆!余于十數年前,唯閱密宗儀軌,也嘗輕致疑議,以后閱《大日經疏》,乃知密宗教義之高深,因痛自懺悔。”
            我們平時不應該以嗔恚心來否定他宗他派,他宗也有甚多不共殊勝的竅訣值得我們學習;同時我們也不應以貪心來贊揚自己的宗派,如果我們沒有如理如法地修持,盡管法很殊勝,自己也不一定能開悟。因此學佛的人,首要的是經常觀察自己的過失,而不能輕毀其它的宗派。續部中云:“何人偏執自宗派,輕易誹謗諸他宗,罪障之中最深重,彼人不得諸果德,死后墮獄感痛苦,此乃等同無間罪。”若自心不清凈,也不應對他派作辨論,如布頓仁波切云:“自欲得勝毀他宗,狡詐行為惡心語,種種綺語焚他續,今此辯論地獄因。”無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論》中云:“護持自宗破除他宗者,雖思辯論清除教法塵,依彼生起煩惱之因故,禁止自語即是吾忠告。”阿底峽尊者云:“不得誹謗諸正法,何法起信求彼法。”
            從《釋尊傳》中可知道,釋迦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曾多次以外道的婆羅門、仙人等形象來渡化眾生。因此若沒極大密意,對外道也不能毀謗。《毗盧遮那菩提續》云:“不能詆毀外道宗,若人詆毀外道者,遠離毗盧遮那因。”《月燈經》云:“世上其余外道者,不應于彼起嗔心,而應發起大悲心,此乃第一忍耐法。”
            以前格魯派有一位精通顯宗,非常著名的帕翁卡巴大格西,他因前世業力所感,經常誹謗寧瑪派大圓滿密法,而且還砸毀了拉薩附近的蓮花生大師等密宗佛像,后來他和眷屬們一起活活陷入地獄。此事五世達賴喇嘛經常引用,并載于《協慶加查佛教史》等眾多史書中,其所陷地獄之處至今遺跡尚存。又一位法師常說密宗不殊勝,并對雙修法生大邪見,到晚年時,舌頭糜爛,遭受極大痛苦,這時他才知道謗法造不善口業的果報。瓦忙格西造論誹謗密法,后墮落成豹狼。此類報應實例俯拾皆是,有智慧的人,自能觸類旁通,希望諸位定要鄭重謹慎,反省自知。
            謗法的罪過不可思量,誹謗說法師的罪過也同樣如是。如《不舍佛陀經》云:“曾于陽焰世間,毗婆尸吼佛出世時,有五十位男子,每人造五百個經堂,每經堂各供養一千僧眾,爾時,彼等多說,說法師慧積破戒之過失,以此惡業成熟,彼等墮于地獄達九萬年,其后,五百世生于人中,或成石女,或生邊地,或持邪見,又六百年,成為盲人,或無舌者,再七百世中,雖成出家,而及至晚終,也未得陀羅尼。以彼業障,遮蓋彼等善業也。善男子,當應深信,當應了達此理,聽聞此法之后,現見說法師破戒,亦不應說之,何況聽聞而說。善男子,若人挖出一切眾生之眼,何人以惡心蔑視說法師,此過勝過前者,若人殺害一切眾生,何人見說法師時,與彼背向而坐者,此罪百千萬十萬乃至無數倍、亦不及前者。若人誹謗說法師,彼人誹謗一切諸佛故,若欲承事佛,彼應承事說法師也。”
            又《大寶積經》二十五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中,記述了佛在世時,有眾多菩薩退失菩薩行,彌勒菩薩起大悲心,將其中六十位菩薩帶到佛前,請佛調化。佛于是為他們講說了下面的往昔因緣:在俱留孫佛時,他們曾出家修道,雖然多聞精進,行頭陀行,但執著于這些功德,心生傲慢。當時有二位說法比丘,親友眾多,名聞一方,引起了他們的嫉妒,而誹謗這二位比丘有淫欲事,使其親友遠離,中斷了善根。以此惡業,他們已在六萬歲中,墮于阿鼻地獄,又在四萬歲中,生等活地獄,又在二萬歲中,生黑繩地獄,又在六萬歲中,生燒熱地獄。罪業稍輕后,五百世中轉生為人,但常有諸根不具、貧窮下*等諸多不吉祥事。此后又將在末世五百歲中生于邊地,饑寒交迫,修行多有障礙,雖暫生起智慧光明,頃刻又消失無余。經過如此眾多的罪苦磨難后,先前誹謗二位法師的業障才得以清凈,那時才能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得受菩提記別。
            《大智度論》卷六記載,無量劫前,“爾時有二菩薩比丘,一名喜根,二名勝意。是喜根法師容儀質直,不舍世法,亦不分別善惡。喜根弟子聰明樂法,好聞深義,其師不贊少欲知足,不贊戒行頭陀,但說諸法實相清凈。語諸弟子,一切諸法淫欲相、嗔恚相、愚癡相,此諸法相即是諸法實相,無所掛礙。以是方便,教諸弟子入一相智。時諸弟子,于諸人中,無嗔無悔,心不悔故,得生忍,得生忍故,得法忍,于實法中不動如山。勝意法師持戒清凈,行十二頭陀,得四禪四無色定,勝意諸弟子鈍根多求,為分別是凈、是不凈,心即動轉。”但勝意不能理解喜根的境界,而興誹謗,后“勝意菩薩身,即陷入地獄,受無量千萬億歲苦。出生人中,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謗,無量劫中不聞佛名。是罪漸薄,得聞佛法,出家為道,而復舍戒。如是六萬二千世常舍戒,無量世中作沙門,雖不舍戒,諸根暗鈍。”這時佛告訴文殊菩薩說,當時的勝意比丘即是佛的前世。文殊菩薩并且贊嘆喜根菩薩的說法是“如是等名巧說諸法相,是名如實巧度。”

            密法是清凈佛法

        又有些人說:“密法不是由佛親口所說,而是由后來的印度或藏地人所創造。”密宗續部有些是釋尊涅槃時作授記,后來才現于世間的,有些則是釋迦佛住世時親口所說,如印度南方米積塔前所說的《文殊真實名經》、《時輪金剛續》等。《二觀察續》云:“如來先說有部、經部、唯識、中觀之法門,此后宣說密宗金剛乘。”《時輪金剛后續》云:“具德米積塔之前,法界十力大尊者,宣說諸佛之密續。”如今藏文《大藏經》(德格版)僅經、續部就有一百零三函,其中二十多函是密宗續部。有些密續是蓮花生大師等大持明者以神變從龍宮、烏金、香巴拉等剎土迎請到這個世間的。當年阿底峽尊者來到藏地時,看到桑耶寺里藏有豐富的密宗續部后感嘆地說:藏地密法遠比印度殊勝,印度也見不到這么多的密典。在漢傳《大藏經》中也有很多唐密續典。又據唐密傳承,大日如來于法界宮說《大日經》、《金剛頂經》等。金剛薩埵結集并于南天竺鐵塔,待人弘揚。其后釋迦佛滅后七百年時,龍樹開鐵塔,親禮金剛薩埵,受金胎兩部大法,傳之弟子龍智,龍智傳給金剛智、善無畏等廣弘。是故應知密法并不是后來的印度僧人或藏族喇嘛們所發明的一種法門,而是十方諸佛菩薩千經萬論的究竟精華,一切天龍護法恒時守護的如意寶。密宗的見修行果,并不與顯宗相違背,而在顯宗中也有間接的宣說,麥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作了詳細的論述,本文也已在下文分成了幾個方面進行闡述。而且藏地顯密圓通的高僧大德比比皆是,眾多成就者廣大的弘法事業,奇跡般的修證經歷以及不共同的瑞相顯現也是密法殊勝的一大明證。他們弘法的足跡已經遍布全球。
            但是在末法時代,佛教中既有證悟又能宣說的大德日漸減少,人們對佛法的深義越來越生疏,對佛為不同根機人所說的法漸覺混淆,于是以分別念抉擇圣教密意的現象逐漸滋生和蔓延,其中遺患較大的是某些根據有限的史料考證以及根據他們所理解的尚未達到究竟了義的知見,便動輒否定這個,質疑那個。在顯宗中,有人否定第三轉法輪如來藏光明的甚深見解,還提出大乘教法非佛所說,乃是后來的龍樹菩薩等論師們所造。他們還用《阿含經》等第一轉法輪的經典為教證,來否定無上密乘的見修行果,這是以凡情測圣意的典型例子。我們試舉一個比方,有人以教給小學生的一些知識,去硬套大學里的教材,并說大學教材中許多地方與小學生教材不符,因而必有錯誤,這樣誰聽了都會啞然失笑。同樣,佛陀因材施教,為上根利器者直接宣說了大乘的無上密法,為中根者宣說了大乘顯宗,而為小乘根器的人暫時先說了相應的小乘教法,再逐漸將他們引向大乘。如果拿佛陀暫時的一些不了義的教法去硬套了義教法,無異于同拿小學知識硬套大學教材一樣可笑。不僅如此,并且佛陀還明示謗法過失的嚴重,因此,他們不但自趨惡道,同時也斷滅了其余眾生的善根。
            又有人以發現婆羅門教也有一些類似于密法事續部的儀軌,如燒護摩等等,便斷定密法是從婆羅門教發展起來的一種外道教派。此言委實可笑,密法自有其嚴密的傳承系統,并且以無上見解的攝持,眾多方便都可轉為無上道用,它是甚深微妙的法門,凡夫分別心難以窺其堂奧。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想,佛所說的人天乘的教法中,有許多的內容也可在外道典籍中找到,那么是否就可以因此而斷定人天乘佛教就是外道了呢?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可惜就有人一直在牛角尖里鉆不出來。其實出此言者也情有可原,因為條件所限,他們對無上密法知之甚少,藏文《大藏經》中二十多函的密續至今才開始有人將其中少數翻譯成漢文,系統的密宗論典也少見翻譯。只聽說了一些雙運、降伏、護摩等的甚深行為,便作出了如此大的判斷,即使從世間“治學”角度講,也有失偏頗,更何況針對的是凡夫難以測知的無上密法。 
           考證到底適不適合于佛教?我們試作一分析。首先,從它的過程來看,人們是以有限的手段,而得到有限的發現,再經過帶有個人主觀傾向的推理,而得出了某些結論。這中間的三個環節,都明顯存在著局限性,使它無法準確地還原出歷史的真相,因為一段時間后,隨著實踐手段的更新、新發現的補充,推理者思維定勢的改變,舊有的結論必然面臨著被新的結論替代的命運。新的結論又同樣受著上述三個局限的制約,而又將被更新的結論推翻,現在新被發現的人類出現的時間正在不斷向前推進,生物進化論地位的動搖,都是最好的例證。
            而將考證加之于佛教則更不合理。無論借助于什么先進的儀器,人們考證的手段歸根結底是通過人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來獲得相應的資料,五根暫時在人界范圍內可以無誤地攝取名言外境,但對上面的天界或下面的餓鬼界、地獄界等已無能為力,更何況對勝義實相,相對出世間的羅漢、菩薩、佛來說,五根所獲取的實際上正好是錯誤的信息。佛的殊勝妙好的報身與遠離形相的法身、無量神變等等無法用五根觀察得到。《四十二章經》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眾生在未證圣者果位之前,心為妄想所蔽,因此所見皆為迷亂,不足為憑。故必須依*上師三寶的教言,依教奉行。《等持王經》也云:“眼耳鼻根非正量,舌身意根亦非量,設使此根為正量,一切圣道有何用?” 人的第六意識的推理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個人的見解、感情傾向等因素,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前后不同的時期里可能會從同一根據推出完全不同的結論的現象,而對已遠離了分別念的出世間法,更是如聾如盲,無從下手。比如,佛菩薩們可以“一身復現剎塵身”,同一時間內可在多處幻化示現,如蓮花生大師到藏地后顯現眾多事業,不同眾生所見非盡相同,后世發掘出的有關蓮師傳記的伏藏品中的記載也各有差異。若以只能有一種蓮師歷史的觀點去考證研究,在凡夫分別心看來似乎合理,但顯然與歷史不符。有人從考證的立場出發,竟然提出了“龍宮何在?”的荒謬問題。豈能以現代科技水平尚未足以發現龍宮,而質疑佛經中關于龍宮的論述?現代科技的前沿尖端,如宇宙探測、“克隆綿羊”無一不證明了佛經的準確,而成為佛經的最好注腳。而且發出這樣的疑問,表明其已對佛寶、法寶狐疑不信,因此于皈依戒上也已經違犯。簡言之,考證很難作為評判佛教的依據。

            學密者的資格

            有法師根據《大寶積經》中佛言菩薩攝取生死 “非諸聲聞緣覺境界”而推導出“八地不動地菩薩以下尚無資格修學密法”的結論。
            這一結論將許多眾生唬在了密宗門外,其實因為小乘是斷生死后取涅槃,大乘密咒見乃直觀生死輪回本性,證悟其本性,了知一切輪涅所攝的諸法,皆地取舍、無賢劣,因此此見已遠遠超越了聲聞境界。以前也雖有到八地后方可學密的說法,但這八地并非指真正超凡入圣的不動地,而是根據印度圣天論師的《明燈論》,在加行道的暖位、忍位、頂位,世第一法位中各安立上中下三地,八地即是指中頂位,意即到此時便可相應行使密宗的甚深行為,此說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早已進行了解釋。況且修學密法的人也并不是一開始就無取無舍,直接攝取生死,而是相續中已產生智慧后,以智慧的深淺相應地攝取生死,未有智慧攝持時,一切身口語仍在無欺的因果范疇之中,因此學密乘的人對小乘別解脫戒、大乘菩薩戒同樣特別防護,藏地自從有佛法起,便有靜命菩薩等祖師們在宏揚密宗的同時弘揚顯宗的經律論三藏,直到現在,藏地通達顯宗三藏的大德仍到處可見,他們對顯宗的精通熟稔程度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因此完全沒有必要以怯弱的心遠離密宗。
            又既然承認密宗是了義佛法,那為何又不承認密續中佛所宣說的圣教量呢?普賢如來明確說明了密續乃為凡夫宣說,《時輪金剛續》中有六瑜珈的修法,全為凡夫地所攝,只有在第六瑜珈修圓滿的同時,才超凡入圣,證入初地。又無上瑜珈中的有相生起次第是佛為眾生免墮入六道輪回而宣說的修法,初地菩薩已不需要再修有相生起次第,因已圓滿具足了這些功德,如果八地才能開始學密,則密宗中根本沒有宣說時輪金剛與生起次第的必要了。又密續中明顯建立了五道十地,若八地后才能學密,那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的二地到七地又是為誰而安立?密續中廣說了密乘戒律,例如把誹謗上師與金剛道友等作為根本戒,如果已是八地菩薩,則根本不可能生起此類煩惱,那為何又要安立戒律?密續中還具體廣說了弟子應具備的法相,若是八地菩薩,已是諸根清凈,何須作此繁瑣規定?又弟子若是八地,則灌頂上師無疑需在九地以上,而密續中關于金剛上師的法相根本沒這么高的要求。
            此出言者,若是成就者,為度化相應弟子的一種權巧示現,自當別論。但若其自相續尚未證悟,則不免在后世墮入泥犁,親消此業。

            密宗與上師

        有人認為,密法是四歸依,在歸依三寶前,先要歸依上師,故與顯宗相違。
        依止上師是修學密宗的關鍵,但這不只是密宗的特色,在顯宗中要取得成就,同樣也須歸依上師。因為上師不是個人,而是將佛法僧三寶總集為一身,佛在多處強調了依師規則,如《彌勒菩薩請問經》中云:“當于是人而生佛想,作教師想,亦于是人聽受其法。何以故?是人所說,當知皆是一切如來之所宣說。”顯宗經云:“阿難尊者,請勿憂愁,我將現師相,饒益汝等。”《二思維續》云:“于后末法五百歲,我將化現上師相,心中認定為我者,于彼當生敬仰心。”不必說廣得灌頂、傳承、引導的上師,甚至僅得四句經偈的上師也應該誠心尊敬,否則有極大的過失。續中云:“若人聞一偈,不敬上師者,彼轉數百犬,后成有痣者。”若犯了四墮罪,五無間罪等大罪,通過入密法懺悔可消盡,并能成就,但誹謗上師不但成就無望,且必墮地獄。《金剛心莊嚴續》云∶“若人詆毀金剛師,雖棄睡眠遠憒鬧,精進修持深密法。專心修持一千劫,亦成反修金剛獄。”《密集金剛 》云:“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其注疏中說毀謗上師者不但不成就,甚至親近他的好友等人亦不成就。《句義寶藏論》云:“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時輪金剛》云:“于師生嗔一剎那,則毀一劫諸善行,數劫墮入地獄等,惡道遭受深痛苦。”密續中云 :“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金剛藏續》云:“已受灌頂之弟子,若違上師之教言,今生遭受多災難,來世墮入地獄中。”德洛巴云:“不聽師言教,不會得成就。”嘎當派先輩們曾云:“不敬上師者、雖通三藏法、亦無稍許用。”依止了上師后,無論他做得如不如法,也不應對其生起邪見,也不能輕易毀謗。若已得灌頂傳法,爾后才發現此上師不具足上師的資格,然而此時,因其已成為你上師之故,唯有發清凈心,而不能說上師過失,也不得生起邪見,否則自己反而墮落。如續中云:“依止上師后,是否是正士,勿違諸教言,若破師教印,生金剛地獄。”又如續中云:“雖不具功德,依止上師后,若人舍彼師,則謗諸上師,亦謗三世佛,彼過不可言。”卡饒公瓊云:“開示大乘之上師,外相雖現不如法,其內境界難測故,于師不得生疑惑。”其實若弟子具信心,受上師打罵也得加持,大成就者藏巴嘉熱云:“師打即灌頂、由此得加持,師罵即猛咒、由此除魔障。”
        密宗上師必須其足灌頂傳承圓滿、戒律清凈、精通續部竅訣、修行得到正量境界、誦咒圓滿等條件。如今有些連灌頂儀軌也不懂,可到處傳授密法,實是非理。信徒們也不經觀察,盲目依止上師,猶如盲人騎瞎馬,然后再觀察上師有沒有法相,并講說上師的各種過失,由此而造了無量的嚴重罪業。又有些愚笨的人說:某某師父是我灌頂傳法的上師,而不是我真正的師父,我真正的師父是我的皈依師上某下某等。此類人顯然不懂佛法,既然你已得密法,豈有不皈依而得?其連皈依的含義也沒弄清,真是可嘆!

            信心與成就

            有些人說:“呀!無上密法是上等根機人的境界,是象往昔蓮花生大師和密勒日巴等高僧大德才能證悟的深法,如今象我們這樣的凡夫劣根人怎么可能依其證悟呢?”這句話的前一段是正確的,后一段則完全錯誤。請問這有什么教證根據?我們應該站在公正的立場上,依據教理進行詳細的觀察和思維,而不能隨意便下結論。以為密法的成就者只有蓮師、密勒日巴等少數幾位的人只是一知半解,可能他們僅僅讀過蓮師、密勒日巴傳記的漢文譯本的緣故。就象一位只讀過印光大師傳記的人,說凈土宗只是以前的印光、弘一等大師所修的法,現在的人不能依此修行成就一樣荒唐可笑。一般的凡夫只要具有信心,也照樣能證悟本性。密宗所要求的上根利器,不一定是早已經為成就者的先天慧根,而是佛教中共同的涅槃五根(信、精進、念、定、慧),而其中又以信根為主。尤其密宗的即生成就,對上師的信心極為重要。《時輪金剛》云:“三時多劫中,供養諸三寶,放生百萬眾,即生不成佛,若于恩師前,起信令歡喜,即生定獲得,共不共成就。”《大威德續》第三品云:“或是愚笨堅信者,彼修近得諸成就。”及“上師隱密深竅訣,弟子若無猶豫心,敬稱師之勝竅訣,珍愛修持定成就。”又云:“信心佛寶信法寶,信心僧寶信心田,信心上師信心父,信心大道信心舟,信心即是如意寶,信心密咒之悉地,信心福德之圣財,是故修持密咒者,是為自心起信心,應當誠心敬他眾。”蓮花生大士云:“汝意清凈得加持,心若離疑所思成。”薩迦班智達云:“數劫苦修般若行,施舍身首手足等,師道剎那皆圓滿,故應樂修事師法。 ”果倉巴大師云;“一生成佛道、不在法殊勝、在于虔誠信。”《般若經》中云:“舍利子,言勝義者,唯是正信之所證得。”若具有上品正信,則得上品加持和證悟,諸佛菩薩恒時不離而加被。如頌云:“誰深信作意,如來住彼前,灌頂垂加持。” 德洛巴云:“若欲今生獲得金剛持,究竟之道即為上師道,究竟恭敬乃為敬上師。”密宗大師嘉揚親則汪波經常說:“修密法的上根,是指信根上等,也就是對佛法和上師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人。”《杰珍大圓滿》、《空行心滴引導文》和《文殊大圓滿發愿文》中也有同樣的論述。而《大圓滿心性休息》、《句義寶藏論》等密宗論著中則強調以精進根為主。如果自己信心具足,縱然是充滿了煩惱的凡夫俗子,也能以上師和密法的不可思議加持力和自己信心增上力的因緣聚合,而即刻證悟一切諸法的本來自性。因緣聚合,必然產生其果,這樣的因果規律,誰也無法駁斥。
            不僅修密法的人需要上等信根,修顯宗凈土宗也同樣需要這種上等根基的條件。雖然修凈土宗是“萬修萬人去”,但是若信根不具足,則往生西方極樂凈土的最起碼條件已經失去,依然生西無門。藕益大師云:“往生與否,全憑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低,乃依念佛之深淺。”因此無論修顯或學密,只要是具備上等信心,凡夫俗子同樣能夠成就。若自己無有正信,那任修何法都不會成就,如同種子為火燒焦,再不能生長綠芽。佛經云:“諸無信心人,白法不生起,種子為火燒,綠芽如何生?”此人縱遇真佛也無多大利益,就象善星比丘、提婆達多等,以及現代有些對上師佛法毫無正信,而依然欲望求得正果的人一樣。若具正信,則證悟極易,如漢地智者大師對《法華經》起信而頓悟。六祖慧能大師以對五祖弘忍與《金剛經》的極大信心而證悟無相法門,并得到了五祖弘忍的衣缽,他的弟子法海又以無比的信心而將他的事跡法語集成了《六祖壇經》。法王如意寶在15歲時,以對上師與大圓滿極大的信心而在讀《直指心性》時開悟,并作了《直指心信大疏》,寧瑪派祖師華智仁波切也對《勝乘寶藏論》生起信心而開悟,并因此造了《七寶藏贊》的贊誦偈。
            學密成就并非只是一種古代的傳說或是現代人的吹噓標榜,而是確鑿有據的事實。有關印度、藏地密宗行人成就的實例在《西藏佛教史》等典籍中有詳細記述,本人也專門編撰了《密宗虹身成就略記》,相信閱讀之后,自然能堅定對密宗的信心。

            密宗與顯宗

            又有些人認為,藏傳佛教純粹是密宗,與漢傳、南傳佛教完全不同。此言實屬荒唐,他們未曾看過一本正規的藏傳佛教的書籍,也未實地調查一番,便作此斷語,與事實完全相悖,根本不值一駁。其實稍具常識的人,便知道藏地的寧瑪、格魯、嘎舉等各家宗派,都是顯密并弘,顯宗的典籍,其豐富程度實不亞于漢傳與南傳佛教。藏地在蓮花生大師入藏前,便已迎請了那爛陀寺的顯宗大師靜命菩薩,從那時起,以因明、戒律、俱舍、中觀、般若五大部為主的大小乘顯宗的弘傳便常盛不衰。五明佛學院九個大班中,有五個便是學習上述五部的顯宗班,平時也經常念誦顯宗的《普賢行愿品》、《隨念三寶經》、《心經》、《金剛經》、《藥師經》等等經典。此外,藏地大成就者如麥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師等著述了大量顯宗論著,如《澄清寶珠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等等,又如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心性休息》中從小乘的出離心到大乘的菩提心直至密乘的大圓滿,都有極為詳盡的修法引導。能海上師云:顯是密之顯,密是顯之密。有則雙存,無則并遣。若不知顯,則不了密之性相;若不知密,則不知顯之作用。”因此學習藏傳佛教也就意味著同時學習了漢傳與南傳的佛教,如此將各宗各派攝為一體而普皆弘揚,無疑是藏傳佛教最鮮明的特色之一。
        現在世界各地以一己之見誹謗他宗的現象屢見不鮮。泰國、斯里蘭卡等地的有宗不承認大乘經典是佛所說,徒造無邊罪業。中國漢地的有些學佛人不承認密宗,也有誹謗、輕慢小乘教法的。甚至在國外有些人妄說《阿彌陀經》等是偽經,似乎他們智慧超群,玄奘法師、鳩摩羅什法師等先賢反倒辨別不出佛經的真偽。造這些深重罪業的人,應該虔誠懺悔,多念“嗡班則爾薩埵吽”。他們雖然得到了極不容易的人身,又遇上了萬劫難遇的佛法,卻因一時的愚昧無知,不但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反而造下彌天大罪,實在可悲可嘆!
        但又有人走向了一個極端,認為只有顯宗修學圓滿后才能修學密乘,殊不知顯宗修學圓滿即已經究竟成佛,與修密宗所證得之佛無二無別,已無需要再借助于密宗的方便。又比如證悟必須建立在清凈戒律的基礎上,但并不意味著只有戒律完全清凈后才有機會證悟,因為實際上只有證到大乘二地菩薩時持戒度才得以圓滿。若依前說,則有第三地以下無有證悟的過失。經論都有外、內、密義,也有一般與特殊的用法,總說和別說等等的差別,而不能僅僅從字面上去判斷,死在了句下。
        類似這些言論都是聞思不夠,見識不廣所致。《華嚴經·普賢行愿品》云∶“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學故。”佛對我們指出的修行道路是聞思修,因為既然是眾生,內心充滿的只能是迷亂的分別念,而佛經記錄的是佛陀的智慧,猶如暗夜的明燈,能照亮我們成佛的路程。現在有人提倡似是而非的“專修”,即只用研讀單一的某部經論,不必廣學多聞,這實在非明智之舉,彌勒菩薩指出,如果不需要廣泛的聞思,佛陀就沒必要廣轉法輪。《格言保藏論》云∶“淺學寡聞愚者云,修習不需廣學法,若無聞法僅修習,再勤亦成傍生因。”如果只局限在某部經論中,人們就缺少圣言量的指導,這時出現這種臆測杜撰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同時許多蠱惑人心的外道邪說也就因此乘虛而入,社會上只念佛不學教理的人大量地轉向“****”、“清海無上師”等已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這種專學單一經論的作法,對有的人適合,對另一部分人則不一定有利。

            密咒功德
           
            又“密宗里面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號,所以念密咒,常常把些鬼神都找來,我們中國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你把鬼神都招來了,你再沒有本事把他送走,這以后就很麻煩,所以學密的人著魔的機會多。”
            說出這番話的人實在缺乏對密宗的基本知識。《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解釋密咒時云:“梵語幔達,譯為救識或救意之義,立名密咒,即是識為智慧,救為方便故,此二雙運者,或此安樂速時能救護意識者,總之是一種殊勝方便名為密咒。”密咒祈禱的大部分是佛菩薩,也有的是已皈依了三寶的世間善神,他們的時時隨身護持正是自己迅速證悟的保證,豈還有因害怕而躲避的道理?至于一般的狐仙之類,與密法無任何瓜葛,且正好可以用密宗的方便進行對治。還有一類咒語則是事業咒語,如迎請咒、緣起咒、灌頂咒等。又不知“學密人著魔的機會多”這一結論有什么事實根據。其實不論學密學凈,參禪學教,只要修學的人見地不到,執著深重,都會使魔得便,產生著魔的機會,而不在所學的是哪一種佛法。而且恰恰相反的是,修學密宗著魔的機會更少,因為密宗里有著許多降魔的殊勝方便法。各個儀軌中都有不同的降魔咒、驅魔咒、止魔咒等,密法中還有諸佛菩薩變化成金剛橛、馬頭金剛、大威德金剛等憤怒本尊護持行者。即使沒有很高的等持,僅僅是作觀想、念心咒,依憑心咒的巨大加持力也能遣除邪魔的撓亂。當年靜命大師建桑耶寺受到外魔的阻撓,以寂靜方法無法調伏時,也是迎請密咒大師蓮花生大師入藏后才將外魔收服。密宗的這些方便,就象一個安全裝置,把修法者很好的保護了起來。只要行者真有正規師承,又如理如法的修習,即使即生不證悟,也能增加許多世出世間的不共功德。我們在解釋甚深的顯密經論以及評判別的宗派時必須有教證與理證的根據,以及掌握因明、中觀的基本推理方法,而不能以有些無信仰人的民間說法破斥佛語,否則民間中有對念佛參禪說為“迷信無智”,是否也應該承認呢?這樣就真的很麻煩了。薩迦班智達曾說:“沒有教理而喜歡辯論,就象沒有雙手的人歡喜打架,最終還得失敗。”在此我恭敬合掌,衷心希望諸位千萬不要師心自用,依據自己的感覺而評判些佛法中的事,不但自己造業,也會使許多不明就理的無辜信眾誤入舍法謗法的歧途。
            佛在顯宗中也講述了密咒不可思議的功德。《首楞嚴經》云:“若不持咒而坐道場 ,令其身心 ,遠諸魔事,無有處事。”又云:“若未能誦 ,寫于禪堂或戴身、一切諸魔所不能動。”因此欲成就者,持咒無疑十分重要。《觀音密藏經》云:“若有受持神咒者,凡有所作,必得成就,唯必深信,不得生疑。”《光明經》云:“十地菩薩,尚以咒護持,何況凡夫?”佛在《小般若經》中介紹釋迦牟尼佛心咒:“達亞他,嗡牟尼牟尼 嘛哈牟尼耶所哈”時說:“依此咒之力,釋尊的成佛,觀世音證為菩薩,僅聞此咒,亦得無量福德,并除一切業障。”又在其他經中說:“此咒誦一遍,能除八萬俱胝所造之惡業”等。各個密咒的殊勝功德,麥彭仁波切在《咒藏》的著作中作了廣說,然于此不便公開,灌過頂的人,可詳加研習。對具如此殊勝功德的密咒,不欲承認,則我不知其是否己是著了魔了。還有些人自作聰明,把《心經》里的密咒等意譯出來。如果密咒能翻譯,玄奘法師等早就已經翻譯了,不會拖到現在。而且如果密咒意譯出來后,其意義則已掛一漏萬了,失去了原有的加持。《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介紹了密咒具有四種成立的特點,即法界本性、有法自性、如來加持、無欺無礙之能力,故不能意譯,無垢光尊者也說密咒不能翻譯。《心經》的密咒翻譯后,那經文里的“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又將如何解釋?密咒的功德與加持不可思議,如《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中,佛對除蓋障菩薩說,當時佛為求得“嗡嘛呢巴美吽”六字真言,在無量世間中,供養萬千俱祗如來,尚未求得,后來承事供養勝蓮如來后,方才得到,而勝蓮如來也是承事供養了無量如來后才得到。持誦六字真言有消除惡業,究竟六度等無量的功德。
           
            密宗與凈土

            又有人認為密宗與凈土宗如同水火,互不相容,若選學一種則必須舍棄另一種。
            須知其實密宗中也同樣包含了凈土宗,在法王如意寶的《文殊大圓滿》、無垢光尊者的《四心滴》等眾多大圓滿法中,都有具體的往生極樂世界的修法。密宗中還有破瓦捷徑往生法。伏藏大師列繞朗巴等大成就者的著作中就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凈土灌頂與修法儀軌,嘎舉派的恰美仁波切等許多密宗行者臨終時也都往生極樂凈土,寧瑪派大祖師麥彭仁波切專門造了《凈土教言》來論述極樂的殊勝,勸導世人往生極樂。宗喀巴大師、恰美仁波切以及麥彭仁波切都造了《極樂愿文》。如今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顯密并弘,平時一再強調弟子們應發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并以自己發愿往生而為表率。法王指出修密法者必須同時兼修凈土,修大圓滿的人應在大圓滿的基礎上往生西方,既可確保往生,了生脫死,同時又可獲得極高品位。并倡導每位弟子念滿100萬阿彌陀佛名號及30萬阿彌陀佛心咒,對圓滿這兩個數目的弟子,法王以其加持力保證他們即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每年秋季五明佛學院都要舉行往生極樂大法會,促成廣大眾生的往生順緣。如果我們各宗各派的弘法大德,都能這樣顯密圓融,不取此舍彼,那該有多好!往昔大德如諾那上師說:“修任何本尊,皆必須兼修西方凈土。”貢噶呼圖克圖也說過:“往生極樂世界即是密宗的即身成佛。”此句的密意為宣說顯宗的往生凈土與密宗的即身成佛互不相違之義。《凈土資糧》云:“凈土宗及密宗均為果教,從果起修,故稱易行道。”及“就我所見,兩者咸為無上殊勝究竟方便妙法,行者只需發菩提心,隨修一門,皆有所成。”圓瑛老法師云:“密凈兼修好,萬修萬人去。”
            有人在宏揚凈土宗的同時,對密宗多有輕毀,甚至說有多少愚昧的人被密宗騙了,此非誹謗,還有什么能算作是誹謗?此不但誹謗了宣說密法的佛陀與無量的密續,也誹謗了從極喜金剛到蓮花生大師、密勒日巴、宗喀巴大師等所有大成就者。《無量壽經》指出,往生極樂的條件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誹謗正法之人無緣往生極樂,如此宏揚佛法,是將人引向凈土還是引向地獄?誠請三思。

            即身成佛

            有些人說:“顯宗最利根者需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佛果,密宗宣說即身成就顯然不應理,因兩者觀點相差懸殊。”
            之所以產生這種疑惑實際上是沒有了知如來的密意而造成的。釋尊為了度化不同根基的眾生而宣說了種種法門,粗略看去,似覺多有相違之處。比如有些經典說有我,有些經典又說沒有補特迦羅之我,有說涅槃諸法為空性,有說如來藏成實不空等等,但只要真正具有正規傳承,或經過長期聞思修的人,便可知彼等不但互不矛盾,且隱含有極大的密意。佛在《解脫經》中云:“所謂的無數大劫(阿僧祇劫)是指眾生無量界、根、信解不同而說。”《金剛頂五種密經》云:“于顯教修行,須經三大阿僧祇劫,然后證果。”及“若依密教,則由加持威力故,于須臾頃,當證無量三昧耶,無量陀羅尼門。”一般的眾生成佛需經三大無數劫,若特別利根者或具足善巧方便等則可極快成就。比如坐火車從成都到北京需兩天兩夜,但乘飛機只需兩小時即可到達,我們便不能因極大多數人坐火車而否定有人坐飛機可快速到達的可能性。同樣,因眾生中不同因緣的聚合,有些鈍根者需經長時修證,但也有些利根者僅憑自己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和通過修了義教法而疾速成佛。此有佛陀親口宣說的許多教典來作證明。《普作續》云:“人天諸眾異根基,有為天生利根者,有為修學之根基。”《等合續》中也云:“眾生有本來的利根和其余根基。”顯宗經論中對此也有明說。《解深密經》云:“有者自性利根眾,有些鈍根而安住。”《俱舍論》也云:“有者天生之種姓,有者修學而成也。”此上根利智即是指信根或精進根之力具足,此理前已宣說。
            顯宗了義經典也明示利根者不一定需經三大阿僧祇劫,可見即生成就的捷徑大道在顯宗中也應承認,只是顯宗沒有廣泛宣說即身成就之法。《大密方便經》中云:“證一地后,若欲成就者,七日便能成佛。”《楞嚴經》云:“不歷僧祇獲法身,”《摩訶止觀》云:“利根者圓教下一生頓超十地。”達摩祖師在《破相論》中,將三大阿僧祇劫釋為三大恒沙毒惡之心。《宗鏡錄》云:“一念成佛。”《法華經·法師品》云:“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說八歲的龍女因獻上寶珠,剎那間便已成佛,圓滿相好,并立即前往南方無垢世界,坐上寶座,為眾生說法。又《頓悟入道要門論》中云:“若悟道,現前身便解脫。”此外,釋尊在世時有位老人,佛講述他八萬劫前,身為樵夫在山上砍柴時,遇到一老虎,當時驚慌中喊出一句“南無佛”,以此善因,而于現世出家,并證得羅漢果。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中指出以不凈心見到佛像也是證菩提之因。《法華經》中云:“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又“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由此可見,以散亂心等,念佛頌佛,也能得這樣殊勝的加持,那么以一心一意來修持無上密法,為何不能迅速成就呢?
            又有認為密宗之即身所成之佛是羅漢,只要稍為涉足密續,便可知此言大謬。舊譯派的九乘佛法、新譯派的六乘佛法中聲緣羅漢都在最初的外三乘內,而且羅漢只證到人無我的空性,對法我尚有執著,對究竟的光明更是如聾如盲,而密乘最終所證的已是覺空無別的佛的境界。連大小乘的基道果也分不清楚,還為人講經說法,可能是閉眼專修的原因,若追求自己的解脫,則專學一門,或可成功;要攝收弟子,則必須廣聞多學,方能調化不同根基的眾多有情。即使未皈依佛門的人,也不會誤認為密宗只證得羅漢果位。大部份眾生需經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利根者短短時間內即可成佛,這些都是佛為不同根機的人而宣說的法,我們都應該承認。需要再三強調的是,當我們在遇到觀點不同的佛經論典時,千萬不要以一已之私見對自己不太理解的那一部份,遽然斷定為非理。若立為非理或斷定是邪道,那必須有真實的教證與理證。有人偏激地說學密是乃即身墮地獄,此言出自學佛人之口,實在令人痛心。即身成就,是佛親口宣說,并已由眾多高僧大德所親證的事實,一個既然是相信因果的人,怎么能對此無上法要信口雌黃?若破了密乘戒,則即身墮地獄是無可挽回,但顯宗中也同樣如此,若犯了謗法、五無間罪等,除非發心改過,猛勵懺悔,否則還不是在臨終直墮地獄!密宗即生成就,是佛的教言,凈宗即生往生,也是佛的教言,對于一個佛教徒,怎么能對佛的教言作一取一舍呢?佛在《楞嚴經》中云:“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又陳那論師曾說:“邪道極無邊,一一難破盡”。若憑自己感覺測度圣意,建立一家學說,難免在因果上自招過愆,也必將受到方家的取笑與歷史的唾棄。

            五毒與五智

            又有些人說:“密宗將煩惱宣說為智慧,五毒宣說為五智,因此無法為顯宗所接受。”
            此實是未領會到煩惱即智慧的深意,《大圓滿心性休息》中明確指出并非煩惱的現象,而是它的本性是智慧。而這并不是密宗所獨有的見解,顯宗中也同樣可找出類似的教證。《文殊游舞經》云:“諸煩惱為菩提金剛之基。”《文殊幻化經》云:“非除輪回而修涅槃,是緣輪回即是涅槃。”龍樹菩薩在《中論》中也說輪回和涅槃無有稍許差別。《無垢稱經》云:“諸煩惱即是善逝舍利”,《六祖壇經》云:“煩惱即是菩提”。禪宗五祖弘忍在《最上乘論》中廣說了本來清凈之見。無垢光尊者在《大幻化網廣釋》中引用顯宗的教證說:“若食牛犬馬,人肉象肉等,則成諸功德,吾等之誓言。”《攝乘論》云:“若見諸大方便者,煩惱即成菩提支。”《華嚴經》中論述云:“吾與一切佛,自性平等住,不住亦無取,彼等成善逝,色受想行識,無數善逝眾,彼成大能仁。”《摩訶止觀》云:“若達諸惡非惡,皆是實相,即生于非道,通達佛道。”《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人離貪欲,而更求菩提,譬如天與地,貪欲即菩提。”《維摩詰所說經》云:“為增上慢,說離淫怒癡名為解脫;無增上慢者,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一切塵勞,即如來種。”密宗是建立在顯宗的基礎上,并且把顯宗中隱含的最了義觀點加以明顯宣說。與顯宗并無沖突。如果上述密宗中的“煩惱即菩提”、“輪回與涅槃平等”不能成立,則顯宗中類似的觀點又該如何解釋呢?
            密宗中“眾生即佛”的見地,也是直接從勝義實相而作的宣說。若從名言現相上講,眾生則還是眾生,仍被煩惱障和所知障所障蔽,與佛有別。如《喜金剛續》云:“諸眾生為佛,然被客塵遮。”《時輪金剛》云:“諸眾即是佛,于此世間中,余無大正覺。”《瑜伽母續》也云:“此等眾生五佛性,如現舞者及畫師等。”顯宗大乘經典中也云:“一切諸法,于諸時,圓滿現前菩提也。”《圓覺經》云:“此之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維摩詰所說經》云:“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即涅槃相,不可復滅。”《圓覺經》云:“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凈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因此說顯密的見解在究竟上并不矛盾。 


            雙運與降伏

        有些人認為∶密宗里的雙運和降伏與顯宗相違,讓人無法理解與接受。
        大凡沒有依止過具德善知識或未廣泛學習過佛法的人,難免對佛教中許多觀點感到無法理解。比如從來未學中觀的人看到《心經》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時,會對空與色這種關系感到矛盾,而已通達經論的人,則知道不但并不矛盾,而且揭示了諸法極為深奧的本性。同樣,從未修學過密法的人,對雙運與降伏產生疑惑也實屬自然。但明智的人只要堅信佛陀圣言量的正確性,了知這些行為雖不為自己的分別念所理解,但必有其殊勝真實的含義,這樣自然可避免謗法的無邊罪業。實際上密宗的雙運和降伏并不是一般凡夫的淫樂和殺生的行為,諸佛菩薩早已斷除了此類習氣,但在渡化眾生中,有必要時也會本無貪心而示現貪欲相,本無嗔心而示現憤怒相。如顯宗的《父子相會經》云:“雖無貪欲現貪相,雖無嗔恚示怒相,本無愚癡現愚相。”及“彼等幻變種種身,調伏一切諸有情。”因此看到密宗的雙運佛像,或雙運修法時,不能生起貪等煩惱,更不能生起邪見,雙運的真實含義是指現空無二或智慧方便無別,《金剛鬘續》云:“世俗勝義諦,遠離二分別,何時正相合,說彼為雙運。”同樣,降伏并非惡劣的殺生手段,而是瑜伽士以無上的大悲心來調化業力深重的有情的殊勝方便。《紅大威德續》云:“奇哉殺成善,殺眾未殺彼。”
            雙運和降伏在顯宗中也有隱含式宣說,如《女身令佛歡喜經》云:“菩薩者,為令諸佛生喜,將自身化為女身,常行于善逝之前。”又說:“以大悲心降伏損法者等等。”《釋迦牟尼佛傳·白蓮論》中論述: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曾經是一位名叫其吾嘎瑪的婆羅門,已出家修梵行多年,后來進城時,有一商人的女兒對他生起了貪愛之心,幾欲死去,為此婆羅門生起了極大的悲心,便舍戒與其結婚作不凈行,以此功德,頃刻圓滿四萬大劫的資糧。又釋尊曾作大悲商主時,與五百商人一起乘船入海取寶,天神告知其中有一人欲殺死五百商人,此商主思惟,其余商人均是不退菩薩,若那人殺業成功,必墮無間地獄。因此發起了大悲心,寧可自己下地獄,而殺死了那個圖謀不軌的人。以此大悲心驅使的行為,圓滿了八萬大劫的資糧。
        故此小乘中本為根本重罪的殺生與淫業,只要由大乘的大悲心或由密乘的大智慧來攝持,也可成為積累資糧的殊勝方便。密法有以方便法借助空行母而成就,也有直接依解脫道而成就,無論方便道還是解脫道,都是無上的成佛妙法,因此應切切注意,不要因一時誤聽他人錯誤的言論而誹謗了正法。一分鐘時間,造了謗法的口業,將招來無量劫的地獄中的痛苦。猶如俗話所說的“度日如年”,地獄中的一天,就等同于人間的漫漫千年。到時,即使再多的弟子眷屬也難以救撥,法王如意寶也示現了在幾十年講法中唯恐有出錯的地方,而經常念心咒懺悔,更何況一般的人。如果以教理對照,發現了錯處,猶如弘一大師那樣及時懺悔,也仍不失為合格的佛弟子,大家也會深感隨喜,共同光大佛教。佛經中也云:“從來不犯過失者是高舉佛教幢幡者,若犯而知懺悔者也能摧毀魔幢,犯而不改,則是舉魔幡者。”如果人們發心清凈,確立依據教證,理證的標準,則佛理會越辯越明。如果唯恐損害自已的名聞利養,唯恐臉上無光,不以理智抉擇,而因辯論而生起了嗔恨心,則去道不知已有多遠了。

            密宗行為與小乘戒

            有人認為藏地修密者,別解脫戒并不清凈,這種觀念實是很大的誤解。藏地雖然密法興盛,但僧人所行持的主要還是清凈的小乘戒律。明朗仁波切也曾根據續部說:在吃毒不致中毒時,方可行持密宗行為。無論何種續部與論典,都沒有對凡夫俗子開許雙運、降伏、飲酒等。《時輪金剛》云:“凡夫人不能作瑜珈士的行為,瑜珈士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為,大成就者不能做佛陀的行為。”阿日大班智達云:“無論聲緣乘、菩薩乘與密乘都未開許自自相煩惱(即未有方便法所攝之貪嗔癡等 )。”
            藏王赤松德真當時作了規定:“藏地僧俗今后見解依龍樹菩薩,行為依靜命大堪布。”麥彭仁波切也曾說:“希有薩霍堪布之行為,無等龍樹菩薩之見解,彼二一味傳承所印持,愿盛前譯勝者之教法。”在歷史上,舊密的祖庭拉薩桑耶寺曾集會七千余持清凈小乘戒律的僧眾,歷來也經常有聚集數千持小乘戒僧眾的寺院。1982年法王如意寶在整頓四川、青海一帶藏區的佛教時,教誡說:“夜空的星星雖然繁多,但啟明星只有一顆,除大瑜珈師和大成就者外,所有僧尼必須以別解脫戒律為首,破別解脫根本戒者不得與僧團共住。”在如今的密法中心喇榮五明佛學院,六千余僧眾也皆是持清凈的小乘戒律。世俗中因果不虛,蓮花生大師給我們作了極好的教言:“見解之高猶如虛空般,取舍因果當如細粉。”若沒有相應證悟的凡夫人也行持密宗行為,其結果唯墮落而已。學密宗的人中出現幾個相續中沒有證悟,但平日又渴望有家室等的僧人,應知是這些人沒有如理行持,而不是密法的過失,這些現象在顯宗中也同樣不可必免。我們不應把人的過失加在法上,《彌勒請問經》云:“不以憎嫉人故而憎嫉于法,不以人過失故而于法生過,不以于人怨故而于法亦怨。”
        顯密圓融是成佛的捷徑,蓮花生大師教誡說:“外面行為依小乘經部道,此有細致取舍因果的必要,內行為依無上密咒道,此有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雙運的必要,密行為應依大密大圓滿法,此有即生成就虹身的必要。”以此教證可以了知密宗并沒有說學密就不必守小乘戒律,密宗行者乃至成就前都會受持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或居士等戒律。如果已證得成就,則可以作各種方便示現。蓮花生大師在有些眾生面前顯現小乘比丘相,在有些眾生前顯現密乘瑜珈師相。不丹的國師嘉揚欽哲仁波切出家后,又娶有空行母,一生顯現了極大的事業與成就。龍樹菩薩的上師薩饒哈娶了空行母后,說今天以前還不是比丘,今天起正式成了比丘,然后給龍樹菩薩傳了比丘戒。德洛巴祖師是位乞丐,常吃活魚,十世班禪大師也娶有空行母,同時享有崇高的威望,一生為國家為佛教作出了巨大貢獻,布瓦巴飲酒不醉,且飲后酒又從其指尖流出,大成就者大譯師饒在娶空行母后,傳了比丘戒等,作種種梵行。同樣根據《五燈會元》等禪宗典籍記載,漢地禪宗二祖慧可大師晚年經常到酒肆、屠場去,有人不解,二祖便說,“我自調心,何關汝事?”后來有禪師經常到*院去調化眾生,又如趙州禪師不喜聞“佛”字,南泉斬貓、丹霞燒佛等也都是一般人以淺顯之見難以接受的行為。又根據《晉書》等史料記載,歷史上鳩摩羅什大師晚年時另辟居所,置有妻室,有弟子欲效仿,一日大師上堂,手持一碗,碗里裝滿小針,并說有誰若能象我一樣將針吞下,即可學我行為。于是將針悉數吞下,并又一一從全身毛孔中出來,于是眾人愧服。還有濟公和尚吃肉喝酒、不守清規,金山活佛行為詭異、常現神通,但卻也都受到大德們的推崇。
        他們的雙運、降伏等因以智慧攝持,故不成障礙,酒飲得再多,也不會對神智有絲毫影響 (關于藏地僧人食肉,已于《放生功德甘露妙雨》中作了論述),但凡夫不能簡單地效仿,如孔雀吃毒物越多羽毛反而更加鮮艷,但烏鴉食毒無疑只會喪失性命。
              
            摸頂與灌頂

            有法師說∶“若真的摸摸頭就可以得度了,當初佛陀何必講經說法呢?四十九年說法是何等的艱辛,他老人家給人摸摸頭豈不輕松省事?所以諸位千萬不要迷信,不要被人騙了。”
            佛陀度化眾生有無量的方便法門,摸頂便是其中一種,佛經中經常可見到佛給弟子摸頂的例子。《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在參訪文殊菩薩時,“是時文殊師利遙伸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法華經》“囑累品”中云:“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楞嚴經》中也有數處摸頂加持的記載,如在阿難遇摩登伽女,行將破戒,佛敕文殊師利持神咒將兩人提來后,“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并開演了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摩地。后又有“于獅子座,摩阿難頂。”、“至第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鏡交光處,承佛摩頂。”及“十方如來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頂授記。”宣化上人在解釋摩頂時說:“摩頂在佛教里是表示慈悲愛護之意,并使其消除魔障。”恰美仁波切的《極樂愿文》云:“爾時阿彌陀,伸右手摩頂,愿受菩提記。”麥彭仁波切在《凈土教言》中云:“佛經云:‘阿難陀,成熟業感,現行業力,皆可得不可思議,如來出有壞之諸善根、諸神變、諸加持等亦是不可思議,誰亦不能行衡量彼邊、了知彼量及思維彼理,否則如來之境非不可思議也。’如是所說。譬如行者以密咒而成就天尊時,其天尊之手,置于行者之頂,于此剎那,行者即獲得諸神通。”上師身體有無量的壇城和空行護法,摸頂是給弟子加持的一種方式。歷史上就曾經有具足信心的弟子,合掌祈求上師摸頂而開悟,麥彭仁波切就是通過上師嘉樣欽哲汪波的摸頂而證悟。也有些精神病患者通過有修證人的摸頂而霍然痊愈。以前十世班禪大師經常以這種方式給眾生加持,1986年前后,十世班禪大師視察四川、青海、云南等地的藏族地區時,經常舉行大法會并給信眾摸頂。授記中班禪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豈有佛菩薩做騙人的事情?又出此言者的上師也經常給人摸頂加持,那是否他也騙了眾生?一位做弟子的給師父的行為做出了這種結論,又會給人以何種感想?又如果廣泛提倡只念一句佛號,那佛說法不也就沒有必要了嗎?他老人家給人念念佛號,豈不輕松省事?四十九年說法何等辛苦呀!但本人不敢如是承認,念佛、摸頂都是度眾的方便法。
        以前也曾有一位大德說過:“如今噶瑪巴到處灌頂灌腳。”言下之意密法并非有如此殊勝。這也應屬于一種未經觀察的偏執之詞。密宗當然沒有灌腳儀式,灌頂是密宗的一種最殊勝的儀式,《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云:“依甚深之密咒灌頂儀軌,即能驅散或洗凈弟子之三門及平等俱之諸障垢,于自相續中注入或種植能顯現智慧之力,并令成熟四金剛也。”在歷史上記載,釋迦牟尼佛給恩扎布德國王灌頂后,立即證悟本性,獲得佛位。續部中云:“灌頂后,不修亦成就。”其實灌頂在顯宗中也屢見不鮮,如《十地經》中說,十地菩薩最后獲得十方諸佛的大光明灌頂而證正等覺。《集密意經》也云:“若證佛陀之密意,復次明示于他眾,此乃一切勝灌頂,彼得三有諸灌頂。”又《大乘無量壽經》在開篇介紹預會的十六大菩薩的功德時,也有“升灌頂階,授菩提記”之說。《楞伽經》云:“一切佛剎,所有如來,皆舒其手,如轉輪王子灌頂之法而灌其頂,超佛子地獲自證法,成就如來自證法身。”若聽到灌頂的字眼便心懷不悅,則不免造下舍法罪,而無法解脫。

            社會流弊

            隨著密法在漢地的逐漸興起,以及唯利是圖之風的逐漸蔓延,不少人將致富成名的眼光轉到無上密宗,在社會上借助密宗而謀利的現象層出不窮。
            有人從未得到過任何灌頂,也未依止過密乘金剛上師,而只是搜羅了一些密法書籍,以研究考證的方式編寫密法書籍,書中內容也多是密宗的不共極密修法,并公開出版,使成千上萬從未皈依佛法的人,也能輕易得到一本。此泄密的罪過,誰能承當?本來密宗的歷史和道理可以講與他人,但是密法的不共甚深見解、行為、修法等,只有獲得了金剛上師的四種灌頂,圓滿修完加行,并對密乘具有不共信心的弟子才能聽聞,除此以外,于他人不能隨意宣說。其實一般的讀者僅僅是看書也不可能得到成就,因為修密法必須得到上師的傳承和竅訣,否則,如同閱讀小說那樣怎能證悟無上菩提?又有不少以借密宗之名,行以氣功追名逐利之實。還有不少人不擇手段抬高自己的身價,吹噓他的修證已超越了諸佛菩薩的無上智慧,真是邪說無邊,罪業無盡。
            現在漢地營建佛教景觀,借以招攬游客的作法蔚然成風,其中有按佛教規定而建的,也有存在著不少急功近利,草草上馬,結果所表現的已與佛教完全違背的現象。比較典型的是四川樂山東方萬佛城,在那里的天樂宮中看到有許多赤身裸體的男女擁抱像,打的卻是密宗的旗號,旁邊的石碑上還赫然寫著“信欲派”、“對生殖器的崇拜”等等字樣。真讓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憐。佛教中對塑造佛像有嚴格的尺寸比例要求,顯密都有這方面的專門經續,這些不著衣裝的男女像,雖然套上了神圣密宗的名號,卻與莊嚴的佛像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這在間接上也違反了國家宗教法規。又“信欲派”、“生殖器崇拜”這些強加在密宗頭上的字眼是從哪里找來的?是你們發明的,還是你們本身就是崇拜生殖器的信欲派?
        要介紹一件事物,首先必須了解事物本身,尤其是介紹博大精深的密宗,必須求教于密宗典籍以及如法修持密宗的人,而不應該憑自我想象或依*那些外行人的評論,否則難免漏洞百出,與事實不符。所有的密續以及歷代傳承祖師都從未講過密宗崇尚性欲以及對生殖器的崇拜,恰恰相反,這些庸俗的世間執著正是學密人必須以無上方便加以對治凈化的,否則耽著于其中,怎能生起修道的功德,證得無上的佛果?這是每個學密人所深知的道理。佛教是神圣的,佛像是圣潔的,借佛像斂財的做法必須受到譴責,尤其象天樂宮那樣的不顧佛門教理,粗制濫造的做法必須予以制止。天樂宮的“密宗佛像”已引起了以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為主的廣大佛教弟子的強烈不滿,此風不止,勢必造成難以估量的惡劣影響。
        隨著西方文明的東進,以及人們對傳統文化修養的不足,有不少人把佛教等同于迷信看待。其實即使從西方哲學來看,佛教也是一門深奧莫測的學問。黑格爾的辯證思想,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學說,就已經受到了佛法的影響。又恩格斯曾說∶人類到釋迦牟尼佛時代,辯證思維才得以成熟。由此也可見佛教是真正的智慧。還有社會上經常有人干涉他人信教自由,對此國家法律早已作出規定,例如《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非法剝奪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密宗的功德

            佛在顯宗第二轉法輪中著重宣說諸法的般若空性,在顯宗第三轉法輪中宣說了空性基礎上的光明,但是多采取隱含、譬喻的方式。密乘的見解是在綜合了顯宗的第二、三轉法輪的基礎上,進而以直接、詳細、廣大的方式把諸法實相和盤托出,并且在具體修行上增加了顯宗中所不具的許多方便。《三相燈火續》總結密宗的特點云:“一義亦不昧,不難方便多,是為利根故,極勝密咒乘。”又據《諸天積聚續》中說,五濁越熾盛,時代越趨末法,無上密法的加持就越強烈。噶托度達仁波切云:“五濁黑暗越深之時,蓮師加持之月越明。”眾多的續部、論部與諸多大德的教言都曾宣說,末法時期,眾生煩惱熾盛時,其余八乘(外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乘;內三乘:事部、行部、瑜伽部;以及密三乘中的瑪哈約嘎與阿努約嘎)已無力調伏,唯有九乘之巔無上密法大圓滿才能調伏。如法王仁波切的《忠言心之明點》中說,在五濁黑暗極為深重的末法時代,前八乘猶如星光,很難遣除眾生的煩惱,而大圓滿則如麗日中天,最善對治眾生煩惱。我們通過自己的修行實踐也可了知,當煩惱生起時,其他許多對治法不能直接斷除,而以密法的最深竅訣,不須勤作,直觀心的本性,一切煩惱頃刻消散于法界中。而這些殊勝竅訣,也只有對上師生起正信的人才能運用自如。進入密乘后只要自己沒有退失信心并嚴持密乘戒律,縱然今生沒有證悟實相,但以聽聞加持力也能盡快成就。無垢光尊者云:“若男若女已入此勝密,并獲得傳承教言,雖其未證悟,然以聽聞之功德力,決定速疾解脫,因彼相遇無上果法之故。”《日月吻合續》中云:“學密利根者即生成就,中根者中陰,下根者來世幻化界得解脫。”確確實實密宗里有見解脫、聞解脫、系解脫等一般凡夫所無法想象的眾多方便加持法。因此蓮花生大士也云:“現見畫物即成佛,身觸彼者即成佛,聽聞彼聲即成佛。”甚至傍生聽聞密法也照樣能得到成就,譬如前幾年,法王在給一只老山羊傳了《七寶藏》等的傳承,老山羊臨終后便往生到了東方現喜剎土。密宗祖師極喜金剛云:“若僅聽受此密法,七世之前定解脫。”
        又有人認識到密法的殊勝性后,對自己是否有福報與緣份修學無上密法產生了疑懼。其實這完全屬于不必要的非理猶豫,《勝乘寶藏論》已對此作了明確的答復:“凡是相遇無上極密乘的人,往昔必定已供養過無數佛陀,并成過普賢王如來的眷屬。”因此,已經受到了最無上灌頂的人,必定已有殊勝的宿業因緣,應對自己也生起堅定的自信心,此世認真修學無上密乘,必能迅速證果,早日完成度生大愿。
        總之,宗喀巴大師曾云∶“若知異宗無相違,一切經論知竅訣,則易證悟佛密意。”我的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一生中最深的竅訣是在善良的人格,遠離世間盛事的出離心,廣度有情的菩提心三者的基礎上,勤修無上大圓滿密法,最后一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普愿天下有情,共遵此道,同趨無上菩提。
        有緣修行密宗者,為斷彼等諸疑惑,
        造此拙論奉信眾,或許能成正信因。
        此善回向諸有情,愿我生生世世中,
        不離上師深密法,廣渡邪見愚昧眾。

        以上所作簡略論述,并非出自破斥他宗之發心,而實欲救度眾多蒙昧之人于欲墮之間,并澄清密宗的一些難題。依據教理辯論是佛教里拔開迷霧、遣除疑惑的殊勝方便。若仍認為密宗有不應理處,待日后再作探討論辯。密宗弟子索達吉著于普賢大樂宮。愿增吉祥!

         

                                                     一九九八年三月十日

        上一篇:略說佛教各派互不相違
        下一篇:密宗虹身成就略記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支持:易點內容管理系統(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 性欧美18一19sex性高清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在线观看福利网站| 欧美一级黄色片视频| 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免费| 欧美黑人两根巨大挤入| 星空无限传媒好闺蜜2|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 恋男乱女颖莉慰问军营是第几章| 国产一区美女视频| 中文在线三级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97 |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蜜柚 |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翁虹三级伦理电影大全在线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合租屋第三部小雯怀孕第28章| 一级做性色a爰片久久毛片| 男人的j进女人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日本高清色www网站色|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听了下面湿透的娇喘音频| jizz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美女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青娱乐国产在线|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1024手机在线播放视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