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本站首頁 佛學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文章>>專題欄目>>太上感應>>集福消災之道——感應篇匯編白話精簡本
        集福消災之道——感應篇匯編白話精簡本04
        2007年04月11日09:42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3052 字體: 繁體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匯編白話精簡本04

        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解釋】
        嗜好飲酒而常醉,違背情理而亂性。
        【分析】
        酒能亂性,如果一個人嗜酒成性,那么他所遭受的損害就非常的大啊!酒醉的人,善念都不見了,而惡念卻是熾然的勃發;清醒時絕不敢做的事情,也絕不敢說的話,在醉的時候,就全都敢做敢說了;所以飲酒而能夠節制的人,就稱酒為太和湯,或是忘情友;而飲酒不能夠節制的人,就應視酒為柔魔,或是甘毒了。
        在大智度論中,列出了飲酒有卅五種的過失:一、現世的財物空虛耗盡。因為酒醉之后,心沒有節度限制而花費無度的緣故。二、產生眾病的根源。三、打斗諍訟的根本。四、全身赤裸,就如同牛馬一樣沒有羞恥心。五、醉后跳舞罵座,惡名在外,令人討厭嫌棄,不尊敬他。六、蒙蔽了智慧。七、應該得到的東西而卻得不到;已經得到的東西,而又遺失了。八、匿事全都說了出來。醒了之后,則又追悔。九、種種的事業因而荒廢做不成功。十、醉酒為憂愁的根本。因為醉中造了許多的過失,醒了之后,則又覺得慚愧憂愁。十一、身體變得軟弱無力。十二、身體的健康臉上氣色都變得很差。十三、不知道要尊敬父親。十四、不知道要尊敬母親。十五、不知道要尊敬沙門。十六、不知道要尊敬婆羅門。十七、不知道要尊敬伯叔及尊長。都是因為醉了以后,精神恍惚,無法分辨的緣故。十八、不尊敬佛。十九、不尊敬法。二十、不尊敬僧。二十一、與惡人結黨鬧事。二十二、疏遠賢明善良的人。二十三、變成破戒的人。二十四、沒有慚愧之心。二十五、喜怒哀樂愛惡等六種感情,沒有辦法控制。二十六、放縱色欲而無節制。二十七、為眾人所厭惡,大家都不喜歡見到他。二十八、被家族之中重要的親屬和世間的善知識們所共擯棄。二十九、做了不善的事情。三十、舍棄了善法。三十一、不為有智慧的人所信任,就是因為酒后放逸的緣故。三十二、遠離了涅槃。三十三、種下了癡狂的惡因。三十四、身壞命終之后,墮入了三惡道,乃至地獄中。三十五、若是得而為人,精神時常狂亂。酒醉之后,就會有像上面所說這樣種種的過失發生,所以不能飲酒啊!
        【故事】
        酒后失言,每每常會得到大禍。從前江蘇無錫縣有一位名士,年紀很輕,才華又高;有一次,他在酒醉之后,當面揭發別人閨房的丑事;而那位被他當面羞辱的人,卻是坦然的笑著說:‘他喝醉了,說的是醉話啊!’露出一副毫不計較的樣子。在座的人看到了,都非常佩服這位受辱人的心量;但是在場有位老成之人,等到受辱的人走了以后,就跟同桌喝酒的人說道:‘像剛才這樣的被人羞辱,會生氣則是正常現象;不生氣反而笑的人,那就令人莫測高深了啊!’這事過了半年之后,那位年輕多才的名士,竟然被人暗中謀害了;因此大家都懷疑,操刀殺他的人,就是從前曾經被他當面羞辱過的人。
        【嘉言】
        古人說:‘酒是一種觸媒,若是接觸到好事,就會成就了好事;若是接觸到壞事,就會成就了壞事。酒也是一種造作善惡的因緣,若是造作善的因緣,就會成就了善事;若是造作惡的因緣,就會成就了惡事;對酒而言,酒的本身不能夠決定人的是非善惡,而是人自己決定是非善惡的啊!’所以節省兩個字,對酒來講,怎么可以省略呢?
        骨肉忿爭。
        【解釋】
        父子兄弟骨肉至親,在忿怒的爭吵。
        【分析】
        唐朝的張公藝,九代同堂住在一起,*得只是一個忍字;而忿怒爭吵,就是因為不能夠忍的緣故;父子兄弟骨肉之間,若是執著道理,便會傷到感情,而傷到了感情,也就不是道理了啊!所以骨肉之間,怎么可以隨便的忿怒爭吵呢?
        男不忠良。
        【解釋】
        男的不忠厚善良。
        【分析】
        盡己謂之忠,方正稱為良;人是萬物之靈,而人又是以男子為尊貴;既然得到這個男子靈貴的身體,而卻*佞不忠,不能夠盡到自己的本分;險僻不良,不能夠方正的做人;這樣不但是辜負了己靈,更是辜負了上蒼啊!
        女不柔順。
        【解釋】
        女的不溫柔和順。
        【分析】
        禮記曰:‘男子率領女子,女子跟從男子。’又說:‘女子年幼,跟從父兄;出嫁之后,跟從丈夫;丈夫死后,跟從兒子。’顏氏家訓說:‘婦人的責任,只是主持家中的飲食與服飾的禮節;如果女子具有聰明才智,則只應當輔佐丈夫,幫助丈夫的不足;若是凌駕在丈夫之上,干預外面的事情,便如同早晨鳴叫的牝雞,長舌多嘴的鴟鸮;家道之所以不振,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啊!’
        不和其室。
        【解釋】
        丈夫與妻子不和。
        【分析】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古人講:‘夫婦和而后家道昌。’婦女若是未曾讀書明理,若有不對的地方,丈夫便應該明白的為她開導解釋;固然不可以放任妻子,也不可以立刻就生嗔嫌。
        不敬其夫。
        【解釋】
        妻子不尊敬丈夫。
        【分析】
        古人說:‘夫者婦之天。’丈夫是妻子終身所依*的人,因此妻子怎么可以不尊敬丈夫呢?不尊敬丈夫的妻子,不是悍婦,就是蕩婦;或是惡言抵觸丈夫,或是咒詛丈夫;卻不知道,凡是投胎作女人,多是因為在過去生中造作惡業的緣故;若是再欺侮丈夫,來生就會墮入三惡道啊!至于丈夫剛剛過世,尸骨未寒,便想要改嫁的婦人,視自己與丈夫所生的子女,如同路人一般;甚至連丈夫死了,都不會感到哀傷的妻子,那么她在丈夫在生的時候,又怎么會尊敬丈夫呢?
        每好矜夸。
        【解釋】
        每每喜歡驕傲自夸。
        【分析】
        老子說:‘不自以為是的人,他的思想才能夠顯著;不自夸的人,他的功勞才會被肯定;不驕傲的人,他的事業才能夠持續的發展。’大禹不驕傲不自夸,并且說:‘就是愚夫愚婦,也有長處勝過我啊!’所以大禹不驕傲不自夸,終于能夠排除萬難,疏通江河,整治了洪水,而功被萬世;而周公才華蓋世,不但不驕傲不吝嗇,而且還非常的謙卑恭敬勤政愛民,終于完成東征的統一大業,為周朝奠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所以說真正的大圣大賢,都是從戰戰兢兢臨深履薄的地方,一點一滴做出來的啊!例如大禹和周公都是圣人,他們何曾以自己的道德向人矜夸呢?然而現在的人,隨意的就向別人驕傲自夸,不知道是何用意?事實上,也只是被別人見到他不過是夜郎自大而已!
        常行妒忌。
        【解釋】
        經常爭寵妒忌。
        【分析】
        男人女人都有妒忌之心,男人見到別人有功名就妒忌,見到別人富貴就妒忌;別人的位子逼近了自己就妒忌,才能勝過了自己就妒忌,這些都是因為自己心胸狹窄所造成的啊!至于婦人為了爭寵而結怨,往往會給家庭帶來了災禍,甚至會絕嗣,這種的罪過,就更加的嚴重了;以至于在世的時候,人人都對她切齒痛恨;死了之后,更是永遠的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以償還他所造的孽債;所以正心修身、為人表率,難道都是男人的責任嗎?
        【故事】
        晉朝賈充的妻子郭氏,天性善妒,她曾生了一個兒子;有一天,乳母正抱著兒子,賈充就乘機吃乳母的豆腐,剛好被妻子撞個正著,郭氏就用鞭子把乳母活活的打死。而兒子因為想念乳母,竟然哭死了,賈充因此而絕嗣。
        無行于妻子。
        【解釋】
        丈夫對待妻子不義不慈。
        【分析】
        對待妻子的態度,應該要和氣尊敬;對待孩子的態度,應該要嚴肅端正;若是對妻子不能夠以禮相待,則失去了夫唱婦隨的義理;若是不能夠用道理來教導孩子,則傷害了父親生育子女的恩德;而不義不慈,就叫做無行;今天許多做丈夫的人,對待妻子,不是刻薄寡恩,就是褻狎無禮;對待孩子,不是姑息太過,就是苛責太甚,自己本身就不義不慈了,又如何能夠去責怪妻子呢?
        【故事】
        史堂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娶了妻子,后來考上功名,就常常的恨自己不能夠娶到有錢人的女兒為妻,因而感到非常的后悔;于是就不再理會妻子,也不再跟妻子同房;史堂的妻子因此而悶悶不樂,久而久之,就生病了;一病就病了幾年,史堂連看都不看一下;妻子因而感到非常的痛心。在她快要死的時候,就在隔壁呼喚史堂說:‘我都快要死了,難道你忍心不看我最后一面嗎?’史堂竟然狠心到連最后一面都不去看妻子。妻子死后一年,冥司因為史堂對待妻子刻薄寡恩,無情無義,就削去了他的壽命和福祿,史堂突然的就病死了。
        失禮于舅姑。
        【解釋】
        媳婦對待公婆,不孝順不恭敬。
        【分析】
        媳婦事奉公婆,就像兒子事奉父母一樣;態度要和顏悅色,柔聲下氣;要關心公婆的冷暖疾病和痛癢,出入也要相扶持,對待公婆稍微有些失禮,就是不孝;而且這種不孝的罪惡通天,甚至會遭到雷火殛斃的報應。唉!媳婦與公婆的關系,是因為和丈夫結婚所形成的;而兒子和父母的關系,則是天生血緣的親情啊!自古以來,兒子不孝父母,而媳婦卻會孝順公婆的,恐怕沒有這種的道理吧!所以凡是媳婦失禮于公婆,這都是兒子造成的;所以鬼神豈會只是專門責罰媳婦不孝而已;希望做人家兒子的,一定要深思啊!
        輕慢先靈。
        【解釋】
        輕視怠慢祖先之靈。
        【分析】
        祖宗、父母死了以后,他們的陰靈常在,就叫做先靈。凡是殯殮無禮,居喪違制,安葬不迅速,齋祭不誠懇,拜掃不勤勞,祠堂不整潔,香火斷斷續續,這些都是輕慢先靈。水有源頭,木有根本,為人豈可忘記先人之靈呢?若是于此而有失,那么就不足以稱為人了啊!
        【故事】
        鄧左名每次掃墓的時候,必定會留連在墓地,直到第二天才回來。他說:‘一年之中,到墓地的日子沒有幾天,所以我不忍心隨便的看看就離開了啊!’
        違逆上命。
        【解釋】
        違背了上面的命令。
        【分析】
        凡是一切處在下位的人,受命于上,都叫做上命;例如臣子受命于君王,兒女受命于父母,弟子受命于先生。而這些上對下的命令、指示、吩咐、差喚等,若是不合道理不可行的,也應當要婉轉的說明,先期的勸諫,表明自己不敢受命的原因;若是合乎道理應該做的,而奉行不力,尚且有罪,更何況是違逆呢?而違逆上命的人,也就是將來成為亂臣賊子的開端啊!
        作為無益。
        【解釋】
        所作所為對自己毫無益處。
        【分析】
        世間的萬事,轉頭就空了;惟有自己積德行善,為社會興利除害等等的事情,自己才能夠世世生生,隨身受用而沒有窮盡,這才是有益的事情。若是建大的房屋,買好的田地、衣服、車子,以及收集一切的詩畫古玩等等的事情,都是無益的作為,而且還會喪志累身,一點益處都沒有;至于張燈結彩、歌舞演戲、喝酒抽煙、賭博嫖*等等的事情,不但沒有益處,而且還有很大的害處啊!
        懷挾外心。
        【解釋】
        暗中懷藏著外心。
        【分析】
        臣子欺騙君王,子女違逆父母,妻子背叛丈夫,兄弟彼此賊害,朋友互相傾陷,這些行為都是懷藏著外心所造成的啊!然而懷藏外心,并不需要等待形諸于事實;只要這種的心念一動,別人雖然不知道,然而鬼神早就已經在譴責他的心了啊!
        【故事】
        宋朝的*相秦檜,企圖與金人暗中串通,所以極力的主張和議。只要宋朝的將領與金人作戰的時候,稍微有點勝利,他就下令班師回朝;因此宋軍所占領的城市,隨即就失守了。又將岳飛害死在獄中,后來有人到地獄,見到秦檜在無間地獄受苦。
        自咒咒他。
        【解釋】
        自己詛咒自己,而又詛咒他人。
        【分析】
        這句是說詛咒而又沒有正當的道理可以訴求的人。凡是心中怨恨難平,而自己詛咒自己死,而又詛咒別人死,這就是小人、女子招來災禍的先兆;往往就會在還沒到死的時候,卻如自己所詛咒的,馬上就死的情形發生了,所以怎么能夠不謹慎呢?
        偏憎偏愛。
        【解釋】
        所憎所愛,有了偏差。
        【分析】
        偏憎或偏愛,所指的范圍很廣,凡是君王之于臣子,父親之于兒子,丈夫之于妻妾,主人之于仆人,這種的情形,常常都會有;而惟獨婦人對于前妻所生的孩子,和自己所生的孩子,偏憎偏愛的情形,特別的嚴重。所以從前曾子在他的妻子死了之后,終身都不再娶,就是恐怕自己會有偏憎偏愛的過失,而能夠保全為人父親恩德的最佳典范啊!
        【故事】
        東海人徐甲,與前妻許氏生了一個兒子,名叫鐵臼;許氏死了之后,徐甲就再娶了陳氏為妻,陳氏的個性兇悍又妒忌,想要殺掉鐵臼;自己生了一個兒子,因此就取名叫鐵杵,意思就是要以杵來搗臼;鐵臼因為常常的被陳氏毒打,挨餓受凍而死;死的時候,才十六歲。鐵臼死了十多天,他的鬼魂忽然回家說道:‘我是鐵臼啊!我媽媽已經向上天訴冤了,而且得到天庭的符令回來報仇,要使鐵杵也病死,并且跟我受痛苦的時間一樣長啊!’陳氏用盡了方法祈求鬼神消災,但是卻都無法解除這個仇恨;到了鐵杵六歲的時候,忽然肚子就脹了起來,全身感到疼痛,并且變成了青紫的顏色而死。
        越井越灶。
        【解釋】
        跨越了井灶。
        【分析】
        井對人類的利益甚為廣大,并且有泉神在負責職掌,泉神名叫觀,長得就跟美女一樣;而且井水可以供給人類和動物禽鳥飲用,更可以用來祭祀神明供養佛菩薩,怎么可以褻瀆輕慢呢?而且在五種祭祀的神明中,灶神是其中的一位,也就是太乙火神,姓張,名卓,字子郭。負責掌管一家人命運的好壞,專門察查善惡長短,預先知道吉兇禍福;若是跨越了井灶,則是輕慢侮辱了神靈,罪過非常的大;而且不只是跨越而已,例如坐在井欄上面,或是用腳踏踩灶門,以及在灶的上面烘烤污穢的東西等等的行為,都是觸犯污辱神明啊!
        【故事】
        張孝先每次喝酒喝醉了,就喜歡跟人玩跳井的游戲。有一天,井中有一位金甲神,拿矛刺了他一下,張孝先就感到肚子痛得不得了,好像是槍在戳一樣的難受,于是就虔誠的祈禱,肚子才不痛了。
        跳食跳人。
        【解釋】
        跳過食物和跳過人的身體。
        【分析】
        食物為養活生命的資糧,而人為三才之一,與天地并稱為三才(因為人能夠參贊天地化育萬物的功德,才能夠與天地并稱為三才),所以跳過食物和人的身體,都是有罪過的啊!
        【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一位官員,進入山中,走到了人煙絕跡的地方,忽然見到一間酒店,就買酒來喝;賣酒的婦人先向他收錢,再進入屋內打酒;過了很久,方才提酒出來,酒的顏色,就跟血一樣的殷紅,喝起來非常的甘美;官員喝完之后,還想再喝,婦人就哭著向他說道:‘我不是陽世間的人啊!因為我在生的時候,奢侈浪費,飲酒沒有節制,吃剩的飯菜,就用腳踐踏之后,再給別人吃,所以才受到這個報應;每次遇到有人來買酒,我就擠出身上的血,供給客人當酒飲用!’官員聽了大吃一驚,嚇得立刻下山,急忙的返回家中。
        損子墮胎。
        【解釋】
        損害已經生下來的小孩,墮掉仍在胎中的胎兒。
        【分析】
        人的身體至為尊貴;得到人身,更是非常的困難。而且人當出生的時候,諸天的天神稱慶,司命之神定算,可以說是驚天駭地,實在尊貴的難以形容!而且小孩剛剛出生,到底虧欠了父母什么?但是有的狠心父母,竟然敢把嬰兒殺掉。又與人淫奔的女子,懷孕之后就墮胎;這種的行為簡直就連禽獸都不如,沒有辦法開導曉諭啊!至于有人因為家中貧窮,而厭惡孩子生的太多,就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而溺殺,或是在未出生的時候就墮胎;要知道殺人的罪業,是莫可懺贖的啊!物命至為微細,尚且想要放生戒殺,況且是自己的兒女啊!凡是今生沒有孩子,或是生了孩子養大就死了,或是臨老的時候,孩子反而先死;這些都是過去生中,造下了這種的惡業,所招到的果報啊!
        【故事】
        從前郭印的女兒郭引鳳,被兩個鬼追攝她的魂魄,□歷了十八個地獄;她看到最后的一個地獄,有位冥王坐在殿上,大殿的下面,則有數百名的婦人,依序排列的站著;而且每個人都有小孩,抱著她們的腳在哭泣號叫:‘還我命來!還我命來!’這些婦人,有的是因為女兒生多了,就把女嬰溺死;有的是因為家里貧窮,生了孩子養不起而殺掉;有的是因為妻子妒忌妾有身孕,就把妾腹中的孩子打墮掉;有的是因為懷了私胎,于是就把胎兒毒死;有的是因為爭執打斗,觸動了胎氣而使胎兒流產;有的是因為討厭孩子啼哭,毆打或丟摔孩子,至使孩子死亡;有的是因為照顧孩子不謹慎,而使孩子死于非命;冥王都一一的加以詰問。每位婦人的身上,都被戴上了枷鎖,而且面容憔悴,身體瘦弱,看起來十分的可憐。郭引鳳返回陽間之后,就把看到的情形,都告訴了父親。郭印就把這件事情,寫在天寧寺的墻壁上,以警惕世人。
        【結語】
        文昌帝君說:‘兒女不孝父母,自然會有天律來責罰誅戮;兒女無罪而父母卻殺掉兒女,這就等于是殺天下的人民啊!而且父母欲殺兒女,為何不節制自己的欲望呢?竟然敢殺人而不顧天理;今世像這種的人,怎么能保證沒有呢?我看在酆都鬼城中受罪的人,有很多都是犯了這個罪啊!因此盼世人要急急的反省覺悟,不要使自己加速的招到天譴啊!’
        行多隱僻。
        【解釋】
        行為多是不光明不正大。
        【分析】
        行為隱僻,例如*盜邪淫等類的事情,凡是不可與天知,不可對人說的都是啊!然而其中比較大的,必定是屬于淫穢的事情;所以太上把行多隱僻,寫在損子墮胎之后,是有祂的道理啊!
        晦臘歌舞。
        【解釋】
        在晦臘之日,唱歌跳舞演戲。
        【分析】
        晦是陰歷每個月的最后一天,乃是司命灶君向上天奏報世人功過的日子。臘有五臘,乃是天神校定世人善惡罪福,榮祿壽算,和吉兇生死等事情的日子。正月初一是天臘,五月初五為地臘,七月初七叫道德臘,十月初一為歲臘,十二月初八為侯王臘。凡是遇到這些日子,萬一有了過失,被天神記在黑簿上面,就很難贖罪了啊!況且酆都北帝,太陰天君,也是在這些的日子里,引出了陽間世人久遠的祖宗父母和眷屬,乃至于幽獄的鬼魂,詢問他們住在陰間年代的遠近,以及犯了什么罪才到陰間受罪,和所埋葬的墳墓現在在何處?子孫的姓名是什么人?既然得到了子孫兄弟親戚九族的名和姓,就開始攢集校定,以為陽世子孫的罪狀。如果是久遠劫以來,陽世的子孫還沒有超薦的話,則一定會連累到陽世的子孫。況且在這些的日子里,祖先和眷屬的陰靈,都被釋放出來,各自的回到本來的家中,受領子孫的祭祀;而作為子孫的人,自然應當憑仗著法力,來祭祀先靈,追贖先人以往所犯的罪過;若是任意的唱歌跳舞,就是得罪天地祖宗了啊!
        朔旦號怒。
        【解釋】
        在每月初一和每天清晨的時候,大聲的呼號,忿怒的叫罵。
        【分析】
        一月之中的所作所為,是以初一為基礎;一日之中的所作所為,是以早晨為基礎;在這個時候,正應當要澄凈心思,才能夠與道相應;如果大吼大叫憤怒生氣,則濁氣就會隨著肝火而升起,真氣就會隨著聲音而散掉;于是人就會變得神昏氣濁,善念都消失了啊!
        【故事】
        陳英的妻子趙氏,個性強悍喜歡爭執;每次遇到初一的時候,情況就更加的嚴重;在她家進出往來的人,多只聽到她呼喊叫罵的聲音不絕于耳。忽然有一位道士來到她的家中,趙氏就向道士說:‘你來我家做什么?’道士說:‘我是來賣靈丹的,只要服下我的靈丹之后,就可以長命百歲啊!’趙氏聽了非常歡喜,就買了靈丹,吞了下去,于是趙氏立刻就變成了啞巴。
        對北涕唾及溺。
        【解釋】
        對著北方擤鼻涕、吐痰、吐口水、小便。
        【分析】
        北方,乃是北斗星君所居,北極,則為天的樞紐所在,三界十方,萬靈眾真,都是附屬于北極,是以中天斗極,號為至尊;因此宅尊所在的地方,又怎么可以觸犯污穢呢?按照禮上的規定,兒子媳婦不可以在父母公婆的身旁,噦嘔、噴嚏、吐口水、擤鼻涕,因為這樣做就是不敬啊!況且對北為神的方位所在,擤鼻涕吐口水尚且都不可以,更何況是小便呢?
        【故事】
        從前吳國地方,曾經有人晚上睡覺因為尿急,醒來之后,起身走到門外,裸露著身體朝著北方小便;忽然見到整個天空都布滿了黑色的旗子,看到真武現出了像來;他嚇得從門外爬進了屋里;因而就躺在床上,病了好幾個月;后來經過懺悔,病才好了過來。
        對灶吟詠及哭。
        【解釋】
        對著灶歌唱和哭泣。
        【分析】
        黃帝灶經說:‘爐灶的地方,不可以唱歌、吟詩、哭泣、詛咒、怒罵和叫喊。’而且吟□與哭泣,哀喜不相同,但都是輕慢神明的行為,必定會被減除財祿和壽命;而今人在官府面前,尚且不敢高聲的說話,或是打妄語,為何卻對神明竟敢肆無忌憚呢?這些都是每個人所應當要切戒的啊!至于尊敬和褻瀆的福禍,前面都已詳細的說明了。
        又以灶火燒香。
        【解釋】
        又用灶火來點香。
        【分析】
        按照天師門下科令說:‘灶下的灰火,叫做伏龍屎。’所以不可以用灶火來點香。而在教典之中所說的香火避忌,又不只是這一件事而已。例如使用不干凈被油漬污染過的紙捻當作火種,來燃燒金紙,這就叫做枉積蠟錢;這種枉燒的蠟錢,在東岳那里壘積的就跟山一樣的高;而且天地陰陽諸司,都不愿意接受啊!又例如供養真武,夏季的時候,不可以用李子;冬季的時候,不可以用石榴;而延請上真降臨,不可以燒乳頭香。另外檀香叫做浴香,月季叫做不時花,金桐叫做鬼花,凡是這些都應當要避忌;與其因為不避忌,而自取冒犯的罪過,何不如恭敬的遵守教中的規定呢?
        穢柴作食。
        【解釋】
        用污穢的木柴來煮飯燒菜。
        【分析】
        木柴雖然是在灶的下面燃燒,然而氣卻向上面蒸發;因為污穢的柴火不干凈,致使燃燒出來的厭濁之氣,觸犯了灶神,這是一不可以的原因啊!既然用穢柴來燒煮食物,難免就會用來供佛供神,祭祀祖先,也都是觸犯啊!這是二不可以的原因啊!穢柴所燃燒的煙氣,向上直透虛空,神明見到了容易發怒,這是三不可以的原因啊!
        夜起裸露。
        【解釋】
        夜間起來的時候,裸露著身體。
        【分析】
        正人君子,在明顯有人的地方,則對人有所戒慎;在幽暗無人之處,則對鬼神有所敬畏;所以雖然是處在暗室屋漏沒人看見的地方,依然是保持著恭敬的樣子,就像是面對著神明一樣。而且鬼神本來就處在幽暗的地方,所以是無所不在;而夜晚則屬于陰,更是為百神交會窺瞰的時候,怎么可以不謹慎小心而自取兇災罪過呢?
        八節行刑。
        【解釋】
        在八節的日子里,執行死刑徒刑,或是對犯人用刑拷打。
        【分析】
        八節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節日。而這些日子,乃是諸神記錄世人罪福的日子;所以世人在這些日子里,應該要努力的反省,斷惡修善;對上來說,才能夠符合太上眾神度化眾生的心懷;若是肆無忌憚,在八節行刑,就會傷到天地間的和氣,嚴重的損害自己的身家之福啊!
        在唐高祖武德三年,曾經下詔規定正月、五月、九月三個月,以及每個月的十齋日,各級政府官吏不得行刑。又前朝曾經規定,每月初一,禁止刑罰,和屠宰牲禽;這些都是君王仁民愛物其中的一種措施,現在擔任地方百姓的父母官,可曾體會到這種措施,其中所深含的意義呢?
        【故事】
        唐朝的時候,竇軌為唐高祖大穆皇后的堂兄,擔任洛州的都督,他的個性剛嚴,喜好殺人,因此而刑罰了許多的百姓和讀書人;遇有判決的時候,就是在朝廷明令禁止刑罰屠宰的期間,都不肯稍加的停止。竇軌又曾經害死尚書韋云起。在貞觀二年的時候,竇軌生了病,而且病的很重,忽然就說:‘有人送瓜來了啊!’左右的人都回答他說:‘沒有啊!’竇軌就說:‘明明是一盤好瓜,你們怎么說沒有呢?’過了一會兒,竇軌驚駭的注視著說道:‘不是瓜啊!是顆人頭,來向我索命啊!’接著又說:‘快快扶我起來,跟韋尚書見面!’竇軌說完之后,就死了。
        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
        【解釋】
        向流星吐口水,用手指虹霓,常常用手指著太陽、月亮、星星,用眼睛久視著太陽和月亮。
        【分析】
        星辰在天,過宮纏度,不時的流移,又沒干預到世人,而人為什么卻向流星吐口水呢?沒有智慧的愚人,妄指流星以為是妖怪,認為向流星吐口水就能勝過它,這種荒謬的說法,事實上是來自于鄉野上的傳說。實際而言,是因為百姓的言行失德,因此天象才會顯示現出變化來,以警惕世人;所以慧星的飛流,實在是人民失德所招感而來的啊!這時候正應該要戒慎恐懼加強反省,積德行善以解除災殃,怎么可以向慧星吐口水呢?
        赤白色的為虹,青白色的為霓,這是天地陰陽交接的時候所產生的氣。詩經上說:‘出現在東方的彩虹,沒有人敢用手去指啊!’春秋運斗樞說:‘星散為虹。’因此虹霓就是斗星的余氣,所現出來的形狀顏色啊!
        太陽、月亮、星星,稱作三光,又叫做三辰;是上天所布用以照察于天下,而垂示法則的啊!太上說:‘若是見到了太陽、月亮、北斗、南斗,則要鄭重的叩頭,請求保祐,赦免寬恕過失,不可以態度輕慢,以免招致災禍啊!’所以說太陽月亮星星,可以用手常常的去指,用眼睛去久久的注視嗎?
        【故事】
        宋朝的宰相蔡京,能夠久視太陽而不會眼花,有人就說:‘這是顯貴的象征啊!’然而蔡京依恃自己的眼力,敢與太陽相抗,明白道理的人就知道,他的心中已經沒有君王了啊!最后蔡京果然以擅權誤國被貶而死。
        春月燎獵。
        【解釋】
        春天的時候,焚燒山林而打獵。
        【分析】
        ‘射殺飛禽,逐捕走獸’,太上尚且有明文的禁戒,況且是焚燒山林而打獵,所殺死的生命,就無窮無盡了啊!然而太上在這里說到了春天,是因為春天是萬物生長發育的時期,而竟然在春天焚燒山林打獵,簡直就是上逆天行,下殺物命,殘忍到了極點啊!而不是說其余的季節里就不必戒的意思。
        對北惡罵。
        【解釋】
        對著北方惡罵。
        【分析】
        吐口水、擤鼻涕,只是小小的事情而已;但是對著北方吐口水、擤鼻涕,尚且猶有罪過,況且是對著北方惡罵呢?沒有智慧的愚人,因為被自己的忿怒之心所驅使,而不暇應該要有所顧忌;卻沒有想到我要發泄忿怒,那么神的忿怒,又要如何的發泄呢?世人的口業有四種,其中以惡罵為最嚴重了。佛經上說:‘凡夫貪嗔癡的三毒,非常的熾盛,嗔恚之火,常常會被燃起;只要接觸到境界,就生起了嗔恨,遇到了惡緣,就生起了障礙;所以說話的時候,一旦發怒,就會沖口而出,灼傷了別人的心,使別人感到痛如刀割,因此而無量苦惱!身體雖然是沒有犯過失,但是若不謹慎自己的口業,也是會墮入惡道的啊!’
        無故殺龜打蛇。
        【解釋】
        無緣無故的殺烏龜打死蛇。
        【分析】
        應世真人說:‘一切的物命,都不可以殺,而龜蛇陰精;與北方的真武星宿相應,尤其是不可以殺的啊!若是無緣無故的殺死它們,必定會遭到慘酷的報應。’所以有仁慈心的人,常常會懇切的救護它們啊!
        【故事】
        有一位富翁,他住的房子旁邊,有一棵枯萎的大樹,富翁就準備要把枯樹砍掉。晚上睡覺的時候,夢到一個人帶領了許多人來向他請求,要富翁寬限一些時間,等他們搬遷完畢之后再砍掉枯樹;富翁醒了之后,就派人爬到枯樹上面查看;見到了枯樹之中,有許多的蛇在里面蟠結在一起;于是富翁就命人放火把蛇燒死。沒多久,富翁的家中,每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經常就會看見有飛火飛入了房里;起來救火的時候,則是什么也沒有,像這種的情形,連續發生了許多次,大家也就不以為怪了。有一天晚上,富翁家中的一位婢女,不小心用火燒到了木柴,于是火就燒了起來;富翁的家人以為,又是和以前的情形一樣,就繼續的呼呼大睡;等到發覺不對勁的時候,想要逃也來不及逃了,一家人都被火燒死了。
        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余責,乃殃及子孫。
        【解釋】
        如前面所說種種的罪過,司命之神就會隨著這個人所犯罪業的輕重,而奪除他的壽命;罪重的奪除壽命十二年,罪輕的奪除壽命一百天,一個人壽算若是奪除盡了,那么他的死期也就到了;而且死有余辜的話,就要殃及子孫了啊!
        【分析】
        如是等罪,是總結上文的用詞;也就是指從‘非義而動’,一直到‘殺龜打蛇’等罪;而司命之神以下的文句,正是說明了隨著所造的罪業,而受到果報的事實。至于說道殃及子孫,也是通說三世而論的啊!總之遠在兒孫,近在本身,乃是報應昭昭不爽的事實;因為自從世人的心行變得*詐,累積了太多的惡業,而傷害了上帝的好生之心,違背了祖宗的保護之意,于是就導致了子孫艱難,宗祀斷絕的果報。有的人就把它歸咎于命數,有的人則把它推托給氣稟。唉!天地的大德叫做生,連草木飛禽魚類,天地尚且不忍心見到它們絕滅;況且是人為萬物之靈,天地怎么會忍心傷害人們的子孫呢?所以人若不是造下了極重的罪惡,子孫是不會滅絕的啊!然而惡報不盡而波及到子孫,則又是永遠不變的事實和道理啊!
        【故事】
        隋朝的大臣楊素,極力的勸隋文帝廢除太子楊勇,而改立楊廣為太子,也就是隋煬帝,使得隋朝的國祚產生了危機;而楊素的兒子楊元感,全家竟然被隋煬帝殺光。唐朝的開國功臣徐世績(賜姓李),因為唐高宗想要廢王皇后,改立武昭儀(武則天)為皇后;遭到群臣反對,就問徐世績的意見;徐世績因曾被唐太宗貶謫流放而懷恨在心,就回答高宗說:‘這是陛下的家務事,請陛下自行做主。’因此而促成了高宗立武后的這件事情,以革掉唐朝皇室的命脈;而他的孫子徐敬業,則被武則天所殺。
        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值。
        【解釋】
        還有許多利用自己的威勢而橫取他人錢財的,也多是為了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在計算;然而司命之神,也正在計算他的妻子和家人,以報應他的貪惡,使得罪報能夠相當。若是漸漸到了惡貫滿盈壽命盡了的時候,自身也就不免死喪;若是幸而罪惡稍輕,尚不至于死喪,就會有水災火災、盜賊偷搶、遺失器物、疾病醫藥、口舌官司等等許多的禍事發生,以當原來妄取他人錢財的總數。
        【分析】
        上文已經說明了隨事受報,而本節又再次的說明橫取之禍,主要是為有權有勢的人而說的啊!因為這一項的罪惡,最是不仁不義,而且又是人所最不能夠避免的,所以才特別的再提出來,以警惕世人啊!
        要知道橫取他人的錢財,目的也多是為了要使自己的妻子家人,能夠過好的生活;卻不知道司命之神也正在計算他的妻子家人,以報應他的貪惡,這豈不是利之適足以害之嗎?以有情的骨肉,換取了無情的金錢,這樣豈不是太可惜了嗎?而且自己惡貫滿盈壽命被奪盡了,死期一到,則要這些的金錢,又有什么用處呢?若是想要用錢在陰間打通關節,只怕在陰間未必能夠行得通啊!到了這個時候,又有誰不肯看空呢?但是總是嫌遲了一些;何不在未到此刻的時候,早早的為自己設身處地的想一想。若是罪惡稍輕不至于死的,則會遇到許多的災禍,或是不肖的子孫,以破散他橫取別人的財物。須知橫取他人錢財的人,冥冥之中,定然會有奪取他橫財的力量;所以錢財到了最后,終究還是一無所有啊!而遭遇到水火盜賊的驚嚇恐懼,遺失東西的懊惱悔恨,疾病纏身的痛苦憂愁,口舌官司的忿怒羞辱,子孫不肖的蒙羞恥辱,自己則是白白的吃虧,卻沒有取償的方法;而且還欠著多少的罪孽,不能得到自在,而且填還不盡,終究無可奈何;所以橫取他人錢財的人,一想到此,不但會寒心,而且也會灰心啊!
        【故事】
        宋朝的*臣丁謂,被朝廷貶官流放到朱崖,遇到強盜打劫,財產全都光了;沒多久,丁謂也就死了。馬襄的貪心很重,擔任西川漕司,正碰到劉盱作亂,馬襄就把金子藏在井中,劉盰作亂平定之后,馬襄就到井里藏金的地方取回金子,卻怎么找都找不到原先所藏的金子啊!而他所有的錢財,也全都沒有了。胡應桂、陸一奇兩人,共同串通誘惑一位官宦之家的兒子賭博,以謀取他家的財產,忽然胡應桂的一只眼睛瞎了,陸一奇的一只腳跛了,兩人都變成了殘廢,貧困潦倒了一生啊!強懷仁用貪婪橫取方法而致富,然而他的兒子不肖,喜好賭博嫖蕩,胡作非為,每天都有口舌是非,與人爭訟打官司的事情發生;不到十年,家中的財產就用光了;從此以后,生活潦倒困苦,子孫一蹶不振。
        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
        【解釋】
        又有冤枉而殺人的,就像換刀相殺一樣啊!
        【分析】
        上面說到橫取他人錢財,而這里接著又說到冤枉殺人;就是因為冤枉殺人的事情,總是由于貪愛錢財舍不得錢財而引起的禍啊!而冤枉殺人的事情,大概有七種。
        第一是法官判決:法官因為接受了賄賂,竟然狠心的冤枉了人犯。
        第二是帶兵打仗:將領縱容軍隊的士兵屠殺擄掠,冒領戰功。
        第三是醫生用藥:醫生為了貪財以假藥賣人,或開錯了藥,醫死了人,卻又強辯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第四是破壞身孕:為了節省費用而將女嬰不養溺死,放縱淫欲而懷有身孕,卻將胎兒墮掉。
        第五是衙門惡吏:欺騙長官,利用職權蠻橫肆虐,詐騙錢財,陷害他人。
        第六是風水害人:收買風水專家,遷移破壞別人祖墓的風水,以陷害他人產生災禍。
        第七是庸師誤人:庸師不善教學害人子弟,而誤了人家子弟的一生。
        以上七種冤枉殺人的方法,雖然都不一樣;然而冤枉的殺死人,則是一樣的啊!像這種的罪過,是不為天律所赦免的;不是發生人禍,必定會遭天譴;雖然說是殺人,但其實就是自殺啊!
        【故事】
        宋朝有位禪師,年輕的時候喝醉了酒,在與人爭奪錢財的時候,奮力的重擊對方;而那位被他打到的人,立刻就死了。他因為畏罪而逃到遠方,后來因為懺悔而出家勤苦修行,于是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為大禪師;并且還升座說法,學生有好幾百人。在他七十幾歲的時候,忽然有一天早晨,他沐浴之后就升座,告訴大眾說道:‘你們不要動,不要說話,看老僧了卻四十年前的一樁公案。’坐到中午的時候,有一位士兵突然的來到禪寺,扳起了弓箭,想要射殺禪師。老禪師就向士兵合掌說道:‘老僧在此等待您已經很久了啊!’士兵驚奇的說道:‘我與和尚素不相識,可是為什么一見面就想殺你呢?我自己也不明白其中的緣故啊!’老禪師說:‘欠債還錢,公平交易,但請下手,不必遲疑!’并且回頭對大眾說道:‘我死了以后,你們請這位居士吃飯,飯后送他回家。如果你們有半句責怪他的話,就是違逆了上天,背叛了師道,不是我的弟子啊!’士兵聽了禪師的話,就更加的疑惑;于是一定要禪師說個明白。禪師說:‘你因為已經隔世又輪回投胎,所以你才會忘記了啊!而我仍然在世,所以沒有忘記。’因此就把從前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士兵;而士兵本來不識字,忽然就大聲的唱道:‘怨怨相報何時了,劫劫相纏豈偶然?不若與師俱解釋,如今立地往西天。’說完之后,手持著弓箭,就站著往生了。禪師于是下座,為他落發,取了法名,更換衣服之后,就將他放入了龕中;自己也跏跌而坐,向大家道別之后,就坐化了。
        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
        【解釋】
        凡是貪取不義之財的人,就像是去吃那屋漏水浸到的肉,去喝那鴆鳥毛浸過的酒一樣;這種的漏脯鴆酒都是含有劇毒,不但不能夠獲得暫時的醉飽,而且死期也馬上就到了啊!
        【分析】
        本節又申明貪利的害處 ,因為世人好利的心很重,所以太上才會婆心殷切,反覆的叮嚀,再三的提醒。而世人所犯淫殺兇逆等等的罪行,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夠造作的,而且造作這些罪業的人,也是不多見啊!惟有在獲取錢財這方面,則是千變萬化,而又很難加以查問的。因為天下沒有不用錢財的一天,所以天下也就沒有不取錢財的人啊!既然天下沒有不取錢財的人,但是世人取財的方法,合乎義的很少,而不合乎義的則很多,這也是不用問就可以知道的事實啊!
        太上對于此事卻是諄諄的訓戒,就是知道世上有非義取財的人,也就有了非義失財的人;因為一個人若是快意,另外一個人就會傷心;或是一個人快意,而卻使得十個人,百個人,乃至千萬個人傷心啊!
        須知天道好還的道理,上天是大公無私的,怎么可能會特別厚愛非義取財的人呢?然則在冥冥之中所積累的不幸,神明就會想要使這些事情得到公平的處理,因此,必定都會積極的加以處置了。太上知道其中的緣故,而用正大的言詞警戒人說:‘不要取。’可是人們卻不聽;于是就婉言的曉諭世人說:‘不可得。’可是人們不相信,于是就用警惕的言詞來勸人說:‘得到不義之財,不吉祥啊!’而世人也是只圖目前,不想以后;因此就不如喚醒世人說道:‘得與不得,都是相同的啊!’這樣世人的貪財之心,或許會因此而減少啊!所以就以漏脯鴆酒來作譬喻。因為漏脯鴆酒,都是非常的毒,只要入到口中,馬上就死,人就是再怎么的狂妄愚笨,也沒有明明知道是漏脯鴆酒,而卻大吃大喝的啊!知道了非義之財,就是漏脯鴆酒,則雖然有千萬的不義之財垂手可取,也必將會堅持的拒絕而不肯接納啊!這不就是得與不得相同了嗎?所以得到之后而不用,豈不是天下無益的棄物嗎?而人們卻為什么要壞盡了心術,使盡了機謀,以求取天下無益的棄物呢?
        夫心起于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于惡,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
        【解釋】
        這個心起了善念,善雖然還沒有去做,就已經感動了吉神,跟隨著護衛,希望他善行圓滿而多方的賜福;或是心中起了惡念,惡雖然還沒有去做,就已經感動了兇神,跟隨著監察,等待他惡貫滿盈而多方的降禍。
        【分析】
        這里拈出了心字,就是在告訴世人:禍福之機,全在一心;希望世人在源頭處,就知道必須要謹慎啊!我們仔細的推敲這個‘夫’字與‘或’字,有不是出于善就是入于惡的意思,所以應當與孟子盡心篇的‘雞鳴而起章’一同的參看。
        而所謂心起者,也就是我們起心動念剛剛開始的時候;一念雖然非常的微細,但是卻能夠感動天地鬼神;人若是能夠起了一念的善心,只此一個善念,就是破除地獄的靈符,斬斷群邪的慧劍,渡過苦海的慈航,照破黑暗的明燈。若是起了一念的惡心,則畜牲、餓鬼、地獄三途的惡道就會現前,而沉淪其中永無止息啊!所以吉神與兇神,都是隨著人心善惡的念頭招感,而立即的就跟隨著到來,并不須要一絲毫的等待啊!
        【故事】
        從前元自實,痛恨繆某忘恩負義,就在早晨四點鐘左右時候,帶著刀前往繆家準備殺掉繆某;路上經過了一座庵堂,庵堂的主人軒轅翁,很早就起來誦經;見到有幾百位奇形怪狀的鬼,跟隨著元自實;而且每個鬼的手中都持有刀斧,來勢洶洶,臉上都露出兇惡的樣子。沒過多久,元自實就回來了,軒轅翁這時候卻看到跟隨他的人,都是頭上戴著金冠,身上佩有玉佩,百十成群,香花旛幢簇擁著,十分的莊嚴,臉上都露出和祥喜悅的樣子。軒轅翁因此就召請元自實進入堂庵問他原因?元自實于是說道:‘姓繆的忘恩負義,我剛才正要前往殺他;但是到了他家的門口,我就想到繆某雖然對不起我,然而他的妻子兒女卻是無辜的啊!況且他還有老母在堂,我若是殺了他,就等于是殺了他一家人啊!因而于心不忍,于是念頭一轉,就回來了!’軒轅翁就將剛才所見到的情形告訴他,而且向他道賀說:‘你的所作所為,神明都已經知道了,你將來必定會享有很厚的官祿啊!’元自實聽了軒轅翁的話,于是就勇猛精進認真的行善,后來果然考取了功名,官做到了宰相。
        其有曾行惡事,后自悔改,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
        【解釋】
        若是有人曾經做過惡事,后來自己懺悔改過,并且必須要斷除一切的惡事,奉行一切的善事,這樣行之久久,必定就能夠獲得吉祥喜慶,也就是所謂的轉禍為福啊!
        【分析】
        這一節特別提出了改悔兩個字,告示人們改過遷善的方法,也就是轉禍為福的契機啊!改就是改過,悔就是懺悔,天下純善無惡的人非常的少;而曾經作過惡事的人,則是相當的多啊!然而惡人可以再轉變成為善人,所以太上才苦口婆心一再的說,在篇尾結出了改過懺悔的本來宗旨,目的就是要喝破迷關,使人回頭是岸啊!又恐怕世人錯認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妄想以一杯的水,就奢望能夠滅掉一車子木材燃燒的火;所以說:‘諸惡莫作。’就是希望他能夠將惡業刮磨凈盡。又說:‘眾善奉行。’就是希望他能夠將善行積累的圓滿。這樣的去做,久而久之,才能夠將從前所造的罪業漸漸的消釋去,因此它的禍害方能夠全部的消除;而后來的行持,則一天一天漸行的圓滿;新增的福報,自然也就會到來了啊!
        【故事】
        阿那律尊者在過去世中,原本是一位盜賊;有一天夜里,他到佛寺中行竊,見到佛燈快要息滅,就拔出箭來,用箭挑起了燈心,油燈忽然大放光明,而且光明非常的耀眼奪目;阿那律心中感到非常的害怕驚恐,就即時的舍惡從善,以往所造的惡業,就漸漸的消除,而所做的善業,就逐漸的圓滿,于是就證得了圣人的果位。
        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解釋】
        所以勉勵力行眾善的吉人,因為他的語言善,視善,行為善,在一天之中,就有了三件的善行;等到三年滿了,他的善行也就圓滿了;上天必定會賜福給他,增長他的壽命;而常做諸惡的兇人,因為他的語言惡、視惡,行為惡;在一天之中,就做了三件的惡行;等到三年滿了,他所造的惡也到了惡貫滿盈的時候,上天必定會降禍于他,減除他的壽命啊!所以人為什么不肯勉勵力行眾善,以轉禍為福呢?
        【分析】
        這一節總結了全篇,是切切實實教人行善去惡的路啊!“故”字在這里是承上啟下。“吉人”就是善人,因為他行善就能得福,所以是吉人。兇人就是惡人,因為他行惡即將就要得禍,所以是兇人。而諸惡與眾善,都是不勝枚舉;大約來說,是指語善、視善、行善這三種,正是我們切實下手用功的地方啊!語善,例如非禮不言,樂道別人的善行,勸人做好事等等。視善,例如非禮勿視,樂于見到善人,喜歡看善書,常常見到自己的惡行,而不去見別人的惡事。行善,例如非禮勿動,非法的事情絕不去做,勇猛的行善,時時行方便,種種作陰功,提倡引導于一方,乃至于推廣到四方,感化世人共同的來行善;惡則恰好與此相反。三年就是千日,也就是圓滿之期,因為這個時候已經是善積而惡盈了啊!
        人心至為靈活,而且變化不常;若是一個人在三年那么久的時間,而心卻沒有改變的話,則他所造的善或惡,也就到了純熟的地步啊!在這里指出了‘天’字,就是因為上天為賞善罰惡賜福降禍的大主宰,也是整篇文章的精華關鍵所在啊!
        這里提到的兩個‘必’字,并不是必之于蒼蒼冥冥無聲無臭的天,乃是必之于我心所發的三年語視行的善惡啊!所謂無論什么都是自己求來的,就是這個道理。高明的人樂心向道,原本不是為了求福;若是為了求福才為善,那么心就已經是涉于私了啊!所以惟有應當盡其在己,順受于天,而不可以有一絲毫的覬望希求將迎的心啊!
        所謂的降福,例如是親身享有福祿,子孫都很善良,家道興隆,壽命延長,萬事和順;甚至為圣為賢,成仙成佛,徹悟了自性,直接的證得了無生法忍,度人度物,立極萬世,這些都是降福啊!
        所謂的降禍,例如親身遭受大禍,子孫都很險惡,凌替衰敗而亡;或是壽命短促,家道淪喪,凡事多遇挫折;甚至死了之后,墮入了無間地獄,或輪回投生為異類,永劫遭受罪苦,惡業殃及到后代的子孫,萬年都遭受到世人的唾罵啊!
        【故事】
        宋朝的范儼是仁和地方的人,在壯年的時候就考取了進士,擔任郡縣的地方官,后來升到了卿佐的官位;他每天都必定會想到,要如何才能夠忠于君王?怎樣才能夠福澤百姓?自己的言行舉止一點都不敢茍且;雖然是在闇室屋漏沒人見到獨處的時候,也都保持著戰戰兢兢自我惕勵的景象。等到兒子長大之后,他便辭官歸隱,布衣蔬食,不再涉入世緣,靜心入道;每天都念誦法華經金剛經等大乘經典,并且依教奉行;有空的時候,則禪定觀想,一切世俗的雜事,絲毫都不沾染,本身修行的道業,也都是順乎自然。到了大觀年間,已經九十多歲;忽然就開悟了,于是便囑咐身旁的侍者說道:‘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像是一場戲劇一樣;當鑼鼓響起的時候,劇中的生旦丑末各種角色,各自表現各人的演技;可是等到了蠟燭燒盡燈火熄滅的時候,又有什么樂趣呢?就像我來到這世間,一幌眼就已經九十年了;實在就像作夢一樣的幻化,有如朝露和閃電一樣的迅速啊!’幸而我悟得了這個佛性,這個佛性沒有邊際,也沒有方圓大小,也不是赤白青黃,也沒有長短上下,沒有嗔、沒有喜、沒有是、沒有非、沒有善、沒有惡;所謂一物都沒有,但卻萬象都包羅啊!這就是最真最上無往無來奧妙的真理啊!而它的關鍵,只在人能不能夠至誠精進、心心相續、念念不間斷罷了。三世諸佛都是從這里而出現的,這種的道理,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真實而不虛妄的道理,你們每個人都應該要勉而行之啊!’說完之后,他就靜坐合掌而化了。一時之間,異香充滿室內,祥云□滿空中,種種的光明,照耀著世界,這些的瑞相好幾天都不散去;附近的百姓聽到之后,都前來瞻仰他往生的瑞相。
        【結語】
        從前的古圣先賢和經典書籍的傳世,也都是這一個大事因緣啊!而本篇就是太上度化世人玄妙的真理,諸佛救護眾生秘密的真諦;真是慈悲到了極處,奧妙到了極點,必將永遠傳世,照耀天地之間;凡是讀誦本篇,遵行本篇,刊載本篇,流傳本篇的人,也都是有一大事因緣存在的啊!因此而能夠覺悟這個世間,誘導教化人民,培養社會元氣,創造人類福祉;與人共同為善,天地清凈安寧;而且心之所量,能夠包含太虛,并且億劫常圓,實在是不可思議啊!
        太上感應篇注講證案匯編白話精簡本卷四終
        附錄:印光大師開示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凈其意 是諸佛教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附錄:廣勸流通文
        勸讀是獲福之本
        感應篇起初是在道藏中,自從宋朝的真宗皇帝賜錢百萬,命令工人刊刻,然后才大顯于世;當時的賢人君子,都極力的尊行奉持。明朝的世宗皇帝,也曾經為感應篇作序,并且頒行天下。清朝順治十三年,皇帝諭令刊刻感應篇,頒賜給群臣,并且遍及讀書人,歷朝對感應篇是如此的推崇奉行;然而不獨是人間寶貴此書,上蒼更是尊重;例如王巽病游東獄府,見到殿上大書金字感應篇,并且號之曰金章。楊道機因為疾病入冥府,冥司諭令他要廣勸世人習誦感應篇。周篪也曾經被冥司告誡他說:‘你還陽之后,要將此經廣為流布,能夠受持的人,不但能夠脫離水火盜賊病厄的痛苦,求子嗣、求長壽、求財祿、求成仙,都在此經啊!’無奈塵緣苦海,眾生如醉如夢;少年豪放的人,執迷不信,到了年老之后而習性已成,就更難望其改悔了;因此而醉生夢死,輕擲了一生啊!
        嗚呼!讀了感應篇,就能如醉忽醒,如夢忽覺;不但能轉禍為福,實在是起死回生;今勸世人:第一要發信心,第二要發虛心,具備了這兩種心,方可以讀感應篇。每日焚香虔念一遍,熟念之后,便有樂趣;更要念一句,學一句,念一句,改一句,每天反覆的細看;若是能夠心中默念,字字反入身來,效果更是妙啊!日日都是如此,終身都能謹守,則一切的祈求,自然就能感應。前賢說:‘下根人該讀,上根人也該讀,天下無人不該讀。’至于干干凈凈收拾這個心,則更為第一關啊!
        勸行是獲福之寶
        感應篇讀了之后,務必要做出積德累功的事情來,有財力的人可以學習推官楊旬誦感應篇,常行十種利益社會的廣大善行;楊旬因為積了不少的善行,生了一個兒子楊椿,二十歲的時候,就考中了狀元。又例如明朝江蘇如皋冒起宗,增注感應篇;他的朋友夢到一位老翁在朗誦,就仔細的聆聽,乃是‘見他色美,起心私之’二句,全部的注解讀完之后,老翁就說:‘該中’。那一年考試,冒起宗果然中了進士,這是用筆來行善的例子。成都王云芝口才好,通源大師就教他要積口德,從此之后,凡是利人之事,無論大小,他都極口方便,不肯錯過機會;如此做了廿年,考試連連獲捷,兩個兒子也先后的考取了功名,這是以舌來行善的例子。
        另外順天曹世美,家里雖然貧窮,但是卻樂于行善,真誠的勸人幫人;別人出錢,他則自己出力;經過了很多年,別人見他可以信任,就推薦他為一位財主販油,共分利益;因此而漸漸獲得了五千余兩金子的利潤,子孫因而能夠安享厚福。這是以力來行善的例子。由此可知,楊旬的十善,有錢人可以學習;而冒起宗的筆、王云芝的舌、曹世美的力,沒有財力的人也都可以學習。而誦感應篇不外乎是替天推行教化的事情;至于一舉一動,常常心存敬畏,用來自修其身,則不論貧富都是一樣的啊!
        勸刻是獲福之廣
        太微仙君功過格說:‘以善書傳一人,就是十善,傳十人就是百善;而傳給大豪杰大貴人的就是千善,廣布無疆重刻不朽的就是萬善。’況且感應篇尤其為天人并重的救世寶訓,從來凡是刻印這本經的人,必定會獲得奇報;例如瑞安黃鳳刻印此書,在他命絕之后,卻被冥司放還,又增加他的壽命;太谷程嘉猷刻印此經,他的陽壽已盡,而大士卻令其再生;龍山姚文然刻印此經,而瘧疾就頓然的痊愈;錢塘于玉陛的妻子梁氏刻印此經,而三年的危病,一朝就霍然的好了,這些都是延壽卻病靈驗的例子啊!
        真大奎刻印本經,因此而生了一個兒子,有了繼嗣;徽州吳大祚刻印本經,而連續生了三個兒子;仙居王竺刻印本經,而死去的兒子又再次的投胎做他的兒子;歸大賓刻印本經,就生了一個顯貴的兒子;這些都是艱嗣而得子靈驗的事跡啊!另外還有許多刻印本經而富貴福澤靈驗的例子。例如華亭沈業因此而登第,黃巖楊琛因而考取了進士;江西石中璞因而家道頓興,休寧方時可因而家財漸豐;至于刻印本經而免除水厄的,則有徽州的許允卿;免除火災的,則有武林的楊振之和江干的徐天行。夢到關圣帝君命他刻印的,則為寧波的李燧升;夢到文昌帝君命他刻印的,則是呂律仲;更有為父母祈福祈壽而如愿的,則有錢塘孝子汪源啊!
        今勸世人讀誦感應篇,務必須在佛菩薩或神前立愿,刻印布施本經,使得世間每個人都能讀到;無論是小卷,或是大部,或是獨捐,或是眾募都無妨;必須要印贈一萬部方為滿愿,并且在公共場所廣為布施流通,功德無量。
        勸講是獲福之深
        太上作感應篇,普度萬世,就像苦海中的慈航,又如危疾時的良藥;而世人講解此經,也是由來已久啊!例如從前遂寧府周篪,每天都看感應篇,而且最喜歡對眾人演說,使得聽到的人都能夠向善;有一天,他忽然暴病氣絕了,見到陰官向他說道:‘你的命本來是在饑餓簿中,因為你常常演講感應篇,因此而延長壽命,已經改注在壽簿中了。’又說:‘此經若是一方受持,則一方免難;天下受持,則天下豐治。’周篪醒來之后,就錄下陰官的話,用來勸化世人。今天讀誦感應篇的善男信女,應當抽空為大家講解此經;使得鄰里能夠常常聽到,因此而化做仁里,這樣的陰德不可思議啊!
        今天世間的好人,應當要發心勸人為善,千萬不要只是獨善其身;當老師的,最好能在課余之暇,抽出一點時間,為學生講講做善人的根本道理;凡是小學到大學的學生,都應該要為他們講;并且還要勸他們每天早晨誦感應篇一遍,終身的奉行,做為修身立業的助緣,這便是做老師的陰功積德啊!
        今天做父親兄長的想要子弟賢明,保身家致富貴,就應該要時常的講解感應篇匯編的道理和事證給子弟們聽;使得子子孫孫,個個都能夠好善積德,這樣便是造了源遠流長的福啊!
        而感應篇自己讀了之后,更要勸別人也讀;自己講了之后,更要勸別人也講;在講解的時候,務必要反覆痛快、不厭其詳、至誠懇切的講;這樣才能給使人聽了之后,就會踴躍的改過遷善,而確實收到了教化的實際效果啊!

        上一篇: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卷一
        下一篇:集福消災之道——感應篇匯編白話精簡本03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支持:易點內容管理系統(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xxxx日本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wm二在线看| 黄色片在线播放| 欧美aaaaaa级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av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奇米第四色首页| 亚洲网站免费观看|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的网站| 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2019天天做天天拍天天夜| 欧美日韩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青柠直播在线观看高清播放|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2021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电影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免费啪啪社区免费啪啪手机版| a级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综合网|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538国产视频|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在线| 催眠医生动漫在线观看| 6580岁老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