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牌長5.1百米厘米,寬2.8厘米,厚0.1厘米。1979年4月鎮江跑馬山一號東晉墓出土。
金牌背面刻折線紋,正面線刻金身佛像。佛像頭似肉髻,大耳垂肩,眉如初月,眼鼻活潑,面相清凈,容貌稚真,全身赤裸,胸部乳突,雙手斜斜下垂,手長過膝,手心向前伸開,雙腳并立,腳跟相對,腳趾向外,呈一字形狀。佛像頭后并飾莊嚴佛光兩圈。此佛像造型特異,與一般常見佛相不同。一般佛的法身、報身相,面部容儀具足,寶相威嚴,佛體多著衣、披袈,或僅上體袒裸,而此佛相面容稚真,全身裸露,可以肯定不是佛的法身、報身相。
據《過去現在因果經》載,佛陀誕生時,難陀和伏波難陀龍王吐清凈水,灌佛陀身。后世佛教徒為紀念佛的誕生,每年都要在凈地設灌佛盤,安置釋迦太子金像,然后灌以香水,以示供奉慶祝,叫做“灌佛”或“浴佛”。跑馬山一號東晉墓出土的金牌佛像,應該就是舉行“浴佛”儀式時專用的釋迦太子金像。(鎮江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