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央音樂學院和麒麟廣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的大型文化項目——《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大典》的編撰工作在北京全面啟動,我區著名音樂學家、研究員、民族藝術研究所副所長、中央音樂學院在讀音樂學博士格桑曲杰受聘出任該項目副主編,同時擔任《中國藏傳佛教音樂文化分典》主編。
《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大典》的編纂是一個龐大的文化系統工程,它將全面梳理中國佛教音樂歷史文獻,采集整理現存的佛教儀式音樂,內容更加充實完善。該項目預計投入資金將超過3000萬元。其中,該項目的資金主要由麒麟廣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提供,項目的學術負責人由中央音樂學院袁靜芳教授擔任,她將組織全國佛教音樂領域的尖端學術力量,共同來完成這一宏大工程。
學者們高度評價了《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大典》編纂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大家認為,中國的文化復興,需要繼承歷史,面向未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是為了更好的創新和超越。要推進以創新和超越為特征的文化建設新高潮,就需要從扎實厚重的文化積淀去尋找力量、智慧、藝術靈感的源泉。《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大典》的編纂既是為了發展佛教音樂,更是為了發展文化;既是為了繼承,更是為了創新,它的完成必將對佛教音樂文化的保存、發展和傳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藏傳佛教音樂文化分典》作為一個子項目,它的編撰工作意義重大。作為中國三大語系佛教,藏傳佛教中的“金剛念誦”,是音聲世界的奇觀。《中國藏傳佛教音樂文化分典》的編纂依據《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大典》的體例,分音樂歷史文獻、音樂類別、儀軌音樂、人物與組織三個部分,涉及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甘肅、內蒙古等省區,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以及相關省區的10多位藏傳佛教音樂研究專家將參與分典的編撰。這是藏傳佛教音樂文化歷史上的第一次全面系統匯集和整理,它將填補佛教音樂文化史上的空白。擔任《中國藏傳佛教音樂文化分典》的主編,是格桑曲杰在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科研藝術學科重點課題——《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西藏卷》、《中國民間歌曲集成·西藏卷》主編之后,再一次在西藏民族藝術研究所的事務性工作中,撥冗領銜為單位承擔的又一重大課題。
中央音樂學院佛教音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袁靜芳教授主持了該項目的啟動儀式,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親臨現場祝賀并發表了重要講話,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炤、黨委書記郭淑蘭和麒麟廣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曾華燦先生到場并講話。參加啟動儀式的還有多名國內佛教界的專家學者。儀式上,葉小文局長等有關領導向格桑曲杰、多吉仁增、嘉雍曲培等專家頒發了聘書。(稿源:西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