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一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三萬二千人。皆是阿羅漢。心善解脫。慧善解脫。所作已辦。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得大自在。住清凈戒。善巧方便智慧莊嚴。證八解脫到于彼岸。其名曰具壽阿若憍陳如。阿史波室多。摩訶那摩。波帝利迦。摩訶迦葉。憍梵波提。離波多。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舍利弗。大目揵連。摩訶迦旃延。摩訶迦毗那。真提那。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阿尼樓駄。微妙臂。須菩提。薄拘羅難陀。孫陀羅難陀。羅睺羅。如是具壽阿羅漢。有學阿難陀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復有菩薩摩訶薩。八萬四千人俱。皆是一生補處大法王子。有大威德如大龍王。百福圓滿身光照曜。猶如千日破諸昏闇。智慧澄澈逾于大海。了達諸佛秘密境界。然大法炬引導眾生。于生死海作大船師。憐愍眾生猶如赤子。于一切時恒施安樂。名稱普聞十方世界。自在游戲微妙神通。已能善達諸總持門。具四無礙辯才自在。已得圓滿大愿自在。妙善成就事業自在。已能善入三昧自在。具足圓滿福德自在。常為眾生不請之友。經無量劫劫修六度。歷事諸佛不住涅槃。斷諸煩惱種習皆除。雖生六道而無過失。現身十方講說妙法。無量世界化利群生。制諸外道摧伏邪心。離斷常因令生正見。而無往來動搖之相。非嚴而嚴十方佛土。不說而說妙理寂然。住無所住度人天眾。受無所受廣大法樂。披精進甲。報智慧劍。破魔軍眾而擊法鼓。身恒遍坐一切道場。吹大法螺覺悟群品。一切有情悉蒙利益。聞名見身無空過者。具三達智。悟三世法。善知眾生諸根利鈍。應病與藥無復疑惑。布大法云。澍甘露雨。轉不退轉智印法輪。閉生死獄。開涅槃門。發弘誓愿。盡未來際度脫群生。此諸菩薩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名曰無垢。彌勒菩薩。師子吼菩薩。妙吉祥菩薩。維摩詰菩薩。觀自在菩薩。得大勢菩薩。金剛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虛空藏王菩薩。陀羅尼自在王菩薩。三昧自在王菩薩。妙高山王菩薩。大海深王菩薩。妙辯嚴王菩薩。歡喜高王菩薩。大神變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清凈雨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療煩惱病菩薩。寶山菩薩。寶財菩薩。寶上菩薩。寶德菩薩。寶藏菩薩。寶積菩薩。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寶光菩薩。寶施菩薩。寶幢菩薩。大寶幢菩薩。寶雨菩薩。寶達菩薩。寶杖菩薩。寶髻菩薩。寶吉祥菩薩。寶自在菩薩。栴檀香菩薩。大寶炬菩薩。大寶嚴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星光菩薩。火光菩薩。電光菩薩。能施念慧菩薩。破魔菩薩。勝魔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不斷大愿菩薩。大名稱菩薩。無礙辯才菩薩。無礙轉法輪菩薩。如是無垢菩薩摩訶薩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復有億萬六欲天子。其名曰善住天子。威德天子。普光天子。清凈慧天子。吉祥天子。大吉祥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日光天子。月光天子。如是等天子。釋提桓因而為上首。悉皆愛樂大乘妙法。愿隨奉事三世如來。入不思議秘密境界。莊嚴諸佛眾會道場。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復有恒河沙色界天子。其名曰大光普照天子。無垢莊嚴天子。神通游戲天子。三昧自在天子。陀羅尼自在天子。大那羅延天子。圓滿上愿天子。無礙辯才天子。吉祥?;厶熳印30l大愿天子。如是等天子。光明大梵天王而為上首。悉皆具足三昧神通樂說辯才。歷事諸佛三世如來。菩提樹下坐金剛座。破魔軍已證菩提時。遍至眾會。皆于最初。勸請如來轉妙法輪。開甘露門度人天眾。善悟諸佛秘密意趣。于大菩提不復退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復有四萬八千諸大龍王。摩那斯龍王。德*迦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阿耨達池龍王。大金面龍王。如意寶珠龍王。雨妙珍寶龍王常澍甘雨龍王。有大威德龍王彊力自在龍王。如是等龍王。娑竭羅龍王而為上首。悉皆愛樂大乘妙法。發弘誓愿恭敬護持。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復有五萬八千諸藥*神。大師子王藥*神。日輪光照藥*神。妙那羅延藥*神。甚可怖畏藥*神。蓮華光色藥*神。諸根美妙藥*神。外護正法藥*神。供養三寶藥*神。雨眾珍寶藥*神。摩尼鉢羅藥*神。如是等諸藥*神。僧慎爾邪藥*神而為上首。悉皆具足難思智光。難思智炬。難思智行。難思智聚。而為眾生制伏惡鬼。使得安樂能延福智。守護大乘令不斷絕。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復有八萬九千干闥婆王。頂上寶冠干闥婆王。普放光明干闥娑王。金剛寶幢干闥婆王。妙音清凈干闥婆王。遍至眾會干闥婆王。普現諸方干闥婆王。愛樂大乘干闥婆王。轉不退輪干闥婆王。如是等干闥婆王。諸根清凈干闥婆王而為上首。皆于大乘深生愛敬。利樂眾生恒無懈倦。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復有千億阿修羅王。羅睺羅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出現威德阿修羅王。大堅固力阿修羅王。美妙音聲阿修羅王。光明遍照阿修羅王。鬪戰恒勝阿修羅王。善巧幻化阿修羅王。如是等阿修羅王。廣大妙辯阿修羅王而為上首。善能修習離諸我慢。受持大乘尊重三寶。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復有五億迦樓羅王。寶髻迦樓羅王。金剛凈光迦樓羅王。速疾如風迦樓羅王。虛空凈慧迦樓羅王。妙身廣大迦樓羅王。心不退轉迦樓羅王。廣目清凈迦樓羅王。大腹飽滿迦樓羅王。有大威德迦樓羅王。智慧光明迦樓羅王。如是等迦樓羅王。如意寶光迦樓羅王而為上首。悉皆成就不起法忍。善權饒益一切眾生。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復有九億緊那羅王。動地緊那羅王。妙寶華幢緊那羅王。寶樹光明緊那羅王。善法光明緊那羅王。最勝莊嚴緊那羅王。大法光明緊那羅王。受持妙法緊那羅王。妙寶嚴飾緊那羅王。成就妙觀緊那羅王。如是等緊那羅王。悅意樂聲緊那羅王而為上首。皆悉具于清凈妙慧。身心快樂自在游戲。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復有九萬八千摩睺羅伽王。妙髻摩睺羅伽王。具大威德摩睺羅伽王。莊嚴寶髻摩睺羅伽王。凈眼微妙摩睺羅伽王。光明寶幢摩睺羅伽王。師子胸臆摩睺羅伽王。如山不動摩睺羅伽王。可愛光明摩睺羅伽王。如是等摩睺羅伽王。游戲神通摩睺羅伽王而為上首。已能修習善巧方便。令諸眾生永離愛纏。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復有他方萬億國土轉輪圣王。金輪轉輪圣王。銀輪轉輪圣王。銅輪轉輪圣王。鐵輪轉輪圣王。及與七寶千子眷屬。莊嚴無量象馬車乘。無數寶幢懸大寶幡華鬘寶蓋??暡拾追鞣N種珍奇。妙寶瓔珞涂香末香。和合萬種微妙殊香。各執無價眾寶香鑪。燒大寶香供養世尊。以妙言詞稱贊如來甚深智海。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不求三界有漏人天果報。唯求出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三界之中人天福樂雖處尊位。先世福盡還生惡趣受無量苦。誰有智者樂世間樂作是語已一心合掌。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復有十六諸大國王。迦毗羅國凈飯大王。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波羅奈國迦斯大王。有于陀國于闡大王。娑羅國主迦毘那王。如是等十六大王及諸小王。舍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而為上首。悉皆具足福智神通。有大威德如轉輪王。一切怨敵自然降伏。人民熾盛國土豐樂。無量佛所種諸善根。常為諸佛之所護念。莊嚴劫中千佛出現。如是諸王常為施主。賢劫之中千佛出現。如是諸王亦為施主。于當來世星宿劫中。千佛出現當為施主。乃至未來一切諸佛出現世間。如是諸王以本愿力。常行檀施饒益有情。隨宜善入諸方便門。雖作國王不貪世樂。厭離生死修解脫因。勤求佛道愛樂大乘?;荷恢T相。紹三寶種使不斷絕。為聽法故供養如來。廣修珍膳嚴持香華。來至佛所。各與一萬二萬乃至千萬諸眷屬俱。復有十六大國王夫人。韋提希夫人。妙勝鬘夫人。甚可愛樂夫人。三界無比夫人。福報光明夫人。如意寶光夫人。末利夫人。妙德夫人。如是等夫人。殊勝妙顏夫人而為上首。已能善入無量正定。為度眾生示現女身。以三解脫修習其心。有大智慧福德圓滿。無緣大慈無礙大悲。
憐愍眾生猶如赤子。以本愿力得值世尊。為欲聽法來詣佛所。瞻仰尊顏目不暫舍。以無量種人中上供。奉獻世尊。及以無數妙寶瓔珞。供養如來。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復有百千無央數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婆羅門。剎帝利。薜舍[戍-戈+弋]達羅。及諸國界長者居士。一切人民。是諸大眾。發清凈信起殷重心。宿種善根。生值佛法。為求出世起難遭想。來詣佛所一心合掌。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復有無數諸外道。眾苦行外道。多聞外道。世智外道。樂遠離外道。路伽邪陀外道。路伽邪治迦[仁-二+爾]外道。而為上首。成就五通飛行自在。發希有心。為聽法故來詣佛所。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復有無量無數非人餓鬼。所謂無財鬼。食人吐鬼。惱眾生鬼。食洟唾鬼。食不飽鬼。毘舍闍鬼。臭極臭鬼。食糞穢鬼。食人胎鬼。食生子鬼。食不凈鬼。生吉祥鬼。如是諸鬼。毘盧陀伽大鬼神王而為上首。舍離毒心歸佛法僧。悉皆衛護如來正法。為聽法故來詣佛所。五體投地渴仰世尊。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復有無量無數禽獸諸王。命命鳥王。鸚鵡鳥王。及師子王。象王。鹿王。如是一切。諸禽獸王。金色師子王而為上首。悉皆歸命如來大師。為欲聽法來詣佛所。各隨愿力供養世尊。而白佛言。惟愿如來。哀受我等微少供養。永離三涂惡業種子。得受人天福樂果報。開闡大乘甘露法門。速斷愚癡當得解脫。時諸鳥王作是語已。一心合掌瞻仰如來。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復有百千琰魔羅王。與無央數諸大羅剎。種種形類及諸惡王。幽冥官屬。校計罪福獄吏刑司。承佛威力舍離惡心。與琰魔羅王同來聽法。而白佛言。一切眾生以愚癡故。貪五欲樂造五逆罪。入諸地獄輪轉無窮。自業所因受大苦惱。如世蠶繭自為縈纏。唯愿如來。雨大法雨滅地獄火施清涼風。開解脫門閉三惡趣。時琰魔羅王。作是語已。種種珍寶供養如來。一心恭敬遶百千匝。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坐寶蓮華師子座上。其師子座色紺琉璃。種種珍奇間錯嚴飾。頗梨寶珠以為其莖。紫磨黃金作蓮華葉。其蓮華臺以摩尼寶而為華須。八萬四千閻浮檀金大寶蓮華而為眷屬。為諸大眾前后圍遶。供養恭敬尊重贊嘆。時薄伽梵。于師子座結跏趺坐。威儀殊特猶如四寶蘇迷盧山處于大海自然迥出。如百千日照曜虛空。放無量光破諸昏暗。亦如俱胝圓滿月輪獨處眾星。放清涼光明朗世界。是時如來入有頂天極善三昧。名心瓔珞寶莊嚴王。住此定已。身心不動。時無色界一切天子。雨無量種微妙華香。于虛空中如云而下。色界諸天十八梵王。雨眾雜色無數天華百千萬種。梵天妙香遍滿虛空如云而下。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鉢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瞻卜迦華。阿提目多華。波利尸迦華。蘇摩那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而供養佛及眾法寶。又雨天上無價寶香。其香如云作百寶色。以天神力香氣遍滿此諸世界。供養大會。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即于本座。復入師子奮迅三昧現大神通。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謂動極動遍極動。涌極涌遍極涌。振極振遍極振。擊極擊遍極擊。吼極吼遍極吼。爆極爆遍極爆。又此世界。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其地嚴凈悉皆柔軟。滋長卉木。利益群生。令三千界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余無暇惡趣眾生皆得離苦。舍此身已。生于人道及六欲天。皆識宿命歡喜踴躍。同詣佛所。以殷重心頂禮佛足。持諸珍寶無數瓔珞。悟三輪空以報佛恩。爾時如來。于胸臆間及諸毛孔放大光明。名諸菩薩游戲神通使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光明色如閻浮檀金。此金色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及余他界。乃至百億妙高山王。一切雪山。香山黑山。金山寶山。及彌樓山大彌樓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江河大海流泉浴池。及以百億四大洲界。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并諸國邑王宮聚落。琰魔羅界。
所有一切八寒八熱諸地獄中罪業眾生受苦之相。乃至十方畜生餓鬼受苦之相。一切世間五趣眾生受苦樂相。如是皆現于此金色大光明中。又此光中影現菩薩修行佛道種種相貌。釋迦菩薩于往昔時作光明王。最初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菩提樹下得成佛道。娑羅林中入于涅槃。于其中間三僧企邪百萬劫中。所有一切慈悲喜舍。八萬四千波羅蜜門。乃于過去作金輪王王四天下。盡大海際。人民熾盛。國土豐樂。正法化世經無量劫。一切珍寶充滿國界。時彼輪王觀諸世間皆悉無常。厭五欲樂舍輪王位出家學道。或于大國為王愛子。棄舍身命投于餓虎。或作尸毘王割身救鴿?;蚓仍新股崧雇跎??;蛴谘┥綖榍蟀胭识崛怼;颥F受生于凈飯王家。棄舍后宮六萬婇女。及舍種種上妙伎樂。踰城出家。六年苦行。日食麻麥降諸外道。坐菩提樹下破魔軍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如是等百千恒沙難思行愿一切相貌。悉皆頓現于此金色大光明中。又此光中影現如來不可思議八大寶塔。拘娑羅國凈飯王宮生處寶塔。摩伽陀國伽邪城邊菩提樹下成佛寶塔。波羅奈國鹿野園中初轉法輪度人寶塔。舍衛國中給孤獨園與諸外道六月論議得一切智聲名寶塔。安達羅國曲女城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釋十二萬眾從三十三天現三道寶階下閻浮時神異寶塔。摩竭陀國王舍城邊耆闍崛山說大般若法華一乘心地經等大乘寶塔。毘舍離國菴羅衛林維摩長者不可思議現疾寶塔。拘尸那國跋提河邊。娑羅林中圓寂寶塔。如是八塔大圣化儀。人天有情所歸依處。供養恭敬為成佛因。如是音聲及諸塔影。而于三世難思議事。悉皆影現大光明中。又十方界三世諸佛。及大菩薩道場眾會。神通變化希有之事。及諸如來所說妙法。皆如響應。于此金色大光明中無不見聞。一切眾生遇此光明見彼瑞相。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諸大眾覩佛神力不可思議。嘆未曾有。各相謂言。如來今日入于三昧。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得見如來往昔所有難思議事。調伏惡世邪見眾生。令生正解趣向菩提。希有如來。能為一切世間之父。無量劫中難可得見。我等累劫修諸行愿。得遇三界人天大師。唯愿慈尊。哀愍世間。從定而起。說甚深法示教利喜一切眾生。作是語已。瞻仰尊顏默然而住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師子吼。三僧企邪修行福智。于賢劫中次補佛處。受灌頂位作大法王。四向觀視海曾大眾。發大音聲。而作是言。我于往昔無量劫中。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歷事恒沙一切諸佛。會于第一眾會道場。見不思議神通變化。未嘗覩此金色光明。影現一切菩薩行愿。及現如來種種相貌。令見三世難思議事。唯愿仁者。一心合掌瞻仰尊顏。從定而起授甘露藥。除熱惱病令證法身常樂我凈。是諸如來有二種法。于三昧中不復久住。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依大慈故與眾生樂。依大悲故拔眾生苦。以是二法于無數劫熏修其心而成正覺。世間眾生多諸苦惱。以是因緣如來不久從三昧起。當為演說心地觀門大乘妙法。告諸大眾無求一切人天福樂。速求出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今日世尊。從胸臆中放金色光。所照之處皆如金色。佛所顯示意趣甚深。一切世間聲聞緣覺。盡思度量所不能知。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諸佛菩薩能觀心故。度生死海到于彼岸。三世如來法皆如是。放此光明非無因緣。是諸眾會聞大士言。心懷踴躍得未曾有。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敬禮天人大覺尊 恒沙福智皆圓滿
金光百福莊嚴相 發起眾生愛樂心
超過三界獨居尊 功德最勝無倫匹
普用神通自在力 隨所造業現其前
我以天眼觀世間 一切無有如佛者
希有金容如滿月 希有過于優曇華
無邊福智利群生 大光普照如千日
愚癡眾生長夜苦 蒙光所照悉皆除
我觀如來昔所行 親近供養無數佛
經歷僧只無量劫 為眾生故趣菩提
常于生死苦海中 作大船師濟群品
演說甘露真凈法 令入無為解脫門
三僧只劫度眾生 勤修八萬波羅蜜
因圓果滿成正覺 住壽凝然無去來
一一相好周法界 十方諸佛相皆然
甚深境界難思議 一切人天莫能測
諸佛體用無差別 如千燈照互增明
智慧如空無有邊 應物現形如水月
無邊法界常寂然 如如不動等虛空
如來清凈妙法身 自然具足恒沙德
周遍法界無窮盡 不生不滅無去來
法王常住妙法宮 法身光明靡不照
如來法性無罣礙 隨緣普應利群生
眾生各見在其前 為我宣說甘露法
隨心能滅諸煩惱 人天眾苦悉皆除
破有法王甚奇特 光明照曜如金山
為度眾生出世間 能然法炬破昏暗
眾生沒在生死?! ≥喕匚迦o出期
善逝恒為妙法船 能截愛流超彼岸
大智方便不可量 恒與眾生無盡樂
能為世間大慈父 憐愍一切諸有情
如來出世甚難值 無數億劫時一現
譬如優曇妙瑞華 一切人天所希有
于無量劫時一現 覩佛出世亦同然
是諸眾生無?;邸 『闾幧驕S生死海
億劫不見諸如來 隨諸惡業恒受苦
我等無數百千劫 修四無量三解脫
今見大圣牟尼尊 猶如盲龜值浮木
愿于來世恒沙劫 念念不舍天人師
如影隨形不暫離 晝夜勤修于種智
唯愿世尊哀愍我 常令得見大慈尊
三業無倦常奉持 愿共眾生成正覺
今者三界大導師 座上跏趺入三昧
獨處凝然空寂舍 身心不動如須彌
世間一切梵天魔 莫能警覺如來定
此界佗方凡圣眾 悉知調御住于禪
廣設無邊微妙供 奉獻能仁最勝德
六欲諸天來供養 天華亂墜遍虛空
十善報應無價香 變化香云百寶色
遍覆人天無量眾 雨雜妙寶獻如來
香氣氛氳三寶前 百千伎樂臨空界
不鼓自鳴成妙曲 供養人中兩足尊
十八梵眾雨天華 及雨雜寶千萬種
梵摩尼珠妙瓔珞 眾寶嚴飾天妙衣
大寶華幢懸勝幡 持以供養牟尼尊
無色界天雨寶華 其華廣大如車輪
雨微細香滿世界 供養三昧難思議
龍王脩羅人非人 奉獻所感珍妙寶
各以供養天中天 樂聞最勝菩提道
時薄伽梵大醫王 善治世間煩惱苦
師子頻伸三昧力 六種震動遍三千
以此覺悟諸有緣 于此無緣了不覺
隨彼人天應可度 見佛種種諸神通
瞻仰月面牟尼尊 以凈三業皆云集
如來能以無緣慈 饒益眾生成勝德
胸臆放此大光明 名諸菩薩不退轉
如劫盡時七日現 熾然照曜放千光
世間所有諸光明 不及一佛毛孔光
無量無礙大神光 遍照十方諸佛剎
如來福智皆圓滿 所放神光亦無比
其光赫弈如金色 遍照十方諸國土
大圣金光影現中 悉見世間諸色像
三千大千諸世界 所有一切諸山王
四寶所成妙高山 雪山香山七金山
目真鄰陀彌樓山 大鐵圍山小山等
大海江河及浴池 無數百億四大洲
日月星辰眾寶宮 天宮龍宮諸神宮
國邑王宮諸聚落 如是光中悉顯現
又現如來往昔因 積功累德求佛道
如來昔在尸毘國 曾居尊位作人王
國界珍寶皆充盈 常以正法化于世
慈悲喜舍恒無倦 能舍難舍趣菩薩
割身救鴿嘗無悔 深心悲愍救眾生
時佛往昔在凡夫 入于雪山求佛道
攝心勇猛勤精進 為求半偈舍全身
以求正法因緣故 十二劫超生死苦
昔為摩納仙人時 布發供養然燈佛
以是精進因緣故 八劫超于生死海
昔為薩埵王子時 舍所愛身投餓虎
自利利佗因緣故 十一劫超生死因
流水長者大醫王 平等救護眾生故
濟魚各得生天上 天雨瓔珞來報恩
七日翹足贊如來 以精進故超九劫
昔為六牙白象王 其牙殊妙無能比
舍身命故投獵者 求佛無上大菩提
或作圓滿福智王 施眼精進求佛道
又作金色大鹿王 舍身精進求佛道
為迦尸國慈力王 全身施與五夜*
又作大國莊嚴王 以妻子施無吝惜
或為最上身菩薩 頭目髓腦施眾生
如是菩薩行慈悲 皆愿求證菩提道
佛昔曾作轉輪王 四洲珍寶皆充滿
具足千子諸眷屬 十善化人百千劫
國土安隱如天宮 受五欲樂無窮盡
時彼輪王覺自身 及以世間不牢固
無想諸天八萬歲 福盡還歸諸惡道
猶如夢幻與泡影 亦如朝露及電光
了達三界如火宅 八苦充滿難可出
未得解脫超彼岸 誰有智者樂輪回
唯有出世如來身 不生不滅常安樂
如是難行菩薩行 一切悉現金光內
又此光中現八塔 皆是眾生良福田
凈飯王宮生處塔 菩提樹下成佛塔
鹿野園中法輪塔 給孤獨園名稱塔
曲女城邊寶階塔 耆闍崛山般若塔
菴羅衛林維摩塔 娑羅林中圓寂塔
如是世尊八寶塔 諸天龍神常供養
金剛密跡四天王 晝夜護持恒不離
若造八塔而供養 現身福壽自延長
增長智慧眾所尊 世出世愿皆圓滿
若人禮拜及心念 如是八塔不思議
二人獲福等無差 速證無上菩提道
如是三世利益事 于此光中無不見
十方佛土諸菩薩 神通游戲眾靈仙
萬億國土轉輪王 尋此光明普云集
各以神力來供養 雨如意寶奉慈尊
諸天伎樂百千種 不鼓自然出妙音
天華亂墜滿虛空 眾香普熏于大會
寶幢無數諸瓔珞 持以供養人中尊
微妙伽陀贊如來 善哉能入于三昧
現不思議大神力 調伏難化諸有情
令住堅固不退心 我于佛所深隨喜
唯愿世尊從定起 為諸眾生轉法輪
永斷一切諸煩惱 令住無住大涅槃
如我等類心清凈 從萬億國來聽法
以三昧力常諦觀 于我微供哀納受
能施所施及施物 于三世中無所得
我等安住最勝心 供養一切十方佛
世世親近大悲主 恒常奉事大慈尊
以無所得妙善根 圓融法界趣真覺
過去如來入寂定 現大神通轉法輪
今佛世尊亦復然 入定放光同彼佛
是故惟忖釋師子 決定欲說心地門
若欲遠離生死因 必獲三世真常果
諸人合掌一心待 當入如來安樂宮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一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二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報恩品第二之上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汝等大士。諸善男子。為欲親近世間之父。為欲聽聞出世之法。為欲思惟如如之理。為欲修習如如之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我今演說心地妙法。引導眾生令入佛智。如是妙法。諸佛如來過無量劫時乃說之。如來世尊出興于世。甚難值遇如優曇華。假使如來出現于世。說此妙法亦復為難。所以者何。一切眾生遠離大乘菩薩行愿。趣向聲聞緣覺菩提厭離生死永入涅槃。不樂大乘常樂妙果。然諸如來轉于法輪。遠離四失說相應法。一無非處。二無非時。三無非器。四無非法。應病與藥令得復除。即是如來不共之德。聲聞緣覺未得自在。諸菩薩眾不共之境。以是因緣難見難聞菩提正道心地法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妙法一經于耳。須臾之頃攝念觀心。熏成無上大菩提種。不久當坐菩提樹王金剛寶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王舍大城。有五百長者。其名曰妙德長者。勇猛長者。善法長者。念佛長者。妙智長者。菩提長者。妙辯長者。法眼長者。光明長者。滿愿長者。如是等大富長者成就正見。供養如來及諸圣眾。是諸長者。聞是世尊贊嘆大乘心地法門。而作是念。我見如來放金色光。影現菩薩難行苦行。我不愛樂行苦行心。誰能永劫住于生死。而為眾生受諸苦惱。作是念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異口同音。前白佛言。世尊。我等不樂大乘諸菩薩行。亦不喜聞苦行音聲。所以者何。一切菩薩所修行愿。皆悉不是知恩報恩。何以故。遠離父母趣于出家。以自妻子施于所欲。頭目隨腦隨其愿求。悉皆布施受諸逼惱。三僧只劫具修諸度八萬四千波羅蜜行。越生死流。方至菩提大安樂處。不如趣向二乘道果。三生百劫修集資糧。斷生死因證涅槃果。速至安樂。方名報恩
爾時佛告五百長者。善哉善哉。汝等聞于贊嘆大乘。心生退轉發起妙義。利益安樂未來世中。不知恩德一切眾生。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為汝分別演說世出世間有恩之處。善男子。汝等所言未可正理。何以故。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說不能盡。我今為汝宣說少分。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凈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寶上妙堂內。以百千種上妙珍膳。垂諸瓔珞眾寶衣服。栴檀沈香立諸房舍。百寶莊嚴牀臥敷具。療治眾病百種湯藥。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世間悲母念子無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終于十月。行住坐臥受諸苦惱非口所宣。雖得欲樂飲食衣服而不生愛。憂念之心恒無休息。但自思惟將欲生產。漸受諸苦晝夜愁惱。若產難時如百千刃競來屠割?;蛑聼o常。若無苦惱諸親眷屬喜樂無盡。猶如貧女得如意珠。其子發聲如聞音樂。以母胸臆而為寢處。左右膝上常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長養之恩彌于普天。憐愍之德廣大無比。世間所高莫過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世間之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征復速于彼。一切如來金剛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護。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順無違。諸天護念福樂無盡。如是男女即名尊貴天人種類?;蚴瞧兴_為度眾生?,F為男女饒益父母。
若善男子善女人。為報母恩經于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處于胎中??谒比楦媷n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飲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與其子。珍妙衣服亦復如是。愚癡鄙陋情愛無二。昔有女人遠游佗國。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漲力不能前。愛念不舍母子俱沒。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以是因緣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為所依故。二名能生。經歷眾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養育。隨四時宜能長養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莊嚴。以妙瓔珞而嚴飾故。七名安隱。以母懷抱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導引子故。九名教誡。以善言辭離眾惡故。十名與業。能以家業付囑子故。善男子。于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善男子。眾生恩者。即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于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別。如是昔恩猶未能報。或因妄業生諸違順。以執著故反為其怨。何以故。無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為父母。所可報恩互為饒益。無饒益者名為不孝。以是因緣諸眾生類。于一切時亦有大恩。實為難報。如是之事名眾生恩。國王恩者。福德最勝雖生人間得自在故。三十三天諸天子等。恒與其力常護持故。于其國界山河大地。盡大海際屬于國王。一人福德勝過一切眾生福故。是大圣王以正法化。能使眾生悉皆安樂。譬如世間一切堂殿柱為根本。人民豐樂王為根本。依王有故。亦如梵王能生萬物。圣王能生治國之法利眾生故。如日天子能照世間。圣王亦能觀察天下人安樂故。王失正治人無所依。若以正化八大恐怖不入其國。所謂佗國侵逼。自界叛逆。惡鬼疾病。國土饑饉。非時風雨。過時風雨。日月薄蝕。星宿變怪。人王正化利益人民。如是八難不能侵故。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愛念無比憐愍饒益常與安樂晝夜不舍。國大圣王亦復如是。等示群生如同一子。擁護之心晝夜無舍。如是人王令修十善。名福德主。若不令修名非福主。所以者何。若王國內一人修善。其所作福皆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于彼國王常獲二分。善因王修同福利故。造十惡業亦復如是。同其事故。一切國內田地園林所生之物。皆為七分亦復如是。若有人王成就正見。如法化世。名為天主。以天善法化世間故。諸天善神及護世王。常來加護守王宮故。雖處人間修行天業。賞罰之心無偏黨故。一切圣王法皆如是。如是圣主名正法王。以是因緣成就十德。一名能照。以智慧眼照世間故。二名莊嚴。以大福智莊嚴國故。三名與樂。以大安樂與人民故。四名伏怨。一切怨敵自然伏故。五名離怖。能郤八難離恐怖故。六名任賢。集諸賢人評國事故。七名法本。萬姓安住依國王故。八名持世。以天王法持世間故。九名業主。善惡諸業屬國王故。十名人主。一切人民王為主故。一切國王以先世福。成就如是十種勝德。大梵天王及忉利天。常助人王受勝妙樂。諸羅剎王及諸神等。雖不現身潛來衛護王及眷屬。王見人民造諸不善不能制止。諸天神等悉皆遠離。若見修善歡喜贊嘆。盡皆唱言。我之圣王。龍天喜悅。澍甘露雨。五谷成熟。人民豐樂。若不親近諸惡人等。普利世間咸從正化。如意寶珠必現王國。于王鄰國咸來歸服。人與非人無不稱嘆。若有惡人于王國內。而生逆心于須臾頃。如是之人福自衰滅。命終當墮地獄之中。經歷畜生備受諸苦。所以者何。由于圣王不知恩故。起諸惡逆得如是報。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輔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現世安隱豐樂。有所愿求無不稱心。所以者何。一切國王于過去時。曾受如來清凈禁戒。常為人王安隱快樂。以是因緣違順果報皆如響應。圣王恩德廣大如是。
善男子。三寶恩者。名不思議利樂眾生無有休息。是諸佛身真善無漏。無數大劫修因所證。三有業果永盡無余。功德寶山巍巍無比。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猶如大海。智慧無礙等于虛空。神通變化充滿世間。光明遍照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煩惱業障都不覺知。沈淪苦海生死無窮。三寶出世作大船師。能截愛流超升彼岸。諸有智者悉皆瞻仰。善男子等。唯一佛寶具三種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第一佛身有大斷德。二空所顯一切諸佛悉皆平等。第二佛身有大智德。真常無漏一切諸佛悉皆同意。第三佛身有大恩德。定通變現一切諸佛悉皆同事。善男子。其自性身無始無終。離一切相絕諸戲論。周圓無際凝然常住。其受用身。有二種相。一自受用。二佗受用。自受用身。三僧只劫所修萬行。利益安樂諸眾生已。十地滿心。運身直往色究竟天。出過三界。凈妙國土坐無數量大寶蓮華。而不可說海會菩薩前后圍遶。以無垢繒系于頂上。供養恭敬尊重贊嘆。如是名為后報利益。
爾時菩薩入金剛定。斷除一切微細所知諸煩惱障。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現報利益。是真報身有始無終。壽命劫數無有限量。初成正覺窮未來際。諸根相好遍周法界。四智圓滿。是真報身受用法樂。一大圓鏡智。轉異熟識得此智慧。如大圓鏡現諸色像。如是如來鏡智之中。能現眾生諸善惡業。以是因緣。此智名為大圓鏡智。依大悲故恒緣眾生。依大智故常如法性。雙觀真俗無有間斷。常能執持無漏根身。一切功德為所依止。二平等性智。轉我見識得此智慧。是以能證自佗平等二無我性。如是名為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轉分別識得此智慧。能觀諸法自相共相。于眾會前說諸妙法。能令眾生得不退轉。以是名為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轉五種識得此智慧。能現一切種種化身。令諸眾生成熟善業。以是因緣。名為成所作智。如是四智而為上首。具足八萬四千智門。如是一切諸功德法。名為如來自受用身。諸善男子。二者如來佗受用身。具足八萬四千相好。居真凈土說一乘法。令諸菩薩受用大乘微妙法樂。一切如來為化十地諸菩薩眾?,F于十種佗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葉蓮華。為初地菩薩說百法明門。菩薩悟已起大神通。變化滿于百佛世界。利益安樂無數眾生。第二佛身。坐千葉蓮華。為二地菩薩說千法明門。菩薩悟已起大神通。變化滿于千佛世界。利益安樂無量眾生。第三佛身。坐萬葉蓮華。為三地菩薩說萬法明門。菩薩悟已起大神通。變化滿于萬佛國土。利益安樂無數眾生。如是如來漸漸增長。乃至十地佗受用身。坐不可說妙寶蓮華。為十地菩薩說不可說諸法明門。菩薩悟已起大神通。變化滿于不可說佛微妙國土。利益安樂不可宣說不可宣說無量無邊種類眾生。如是十身皆坐七寶菩提樹王。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善男子。一一華葉各各為一三千世界。各有百億妙高山王。及四大洲日月星辰。三界諸天無不具足。一一葉上諸贍部洲。有金剛座菩提樹王。其百千萬至不可說大小化佛。各于樹下破魔軍已。一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大小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諸資糧及四善根諸菩薩等二乘凡夫。隨宜為說三乘妙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余眾生說人天教。令得人天安樂妙果。
諸如是等大小化佛。皆悉名為佛變化身。善男子。如是二種應化身佛。雖現滅度。而此佛身相續常住。諸善男子。如一佛寶。有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利樂眾生廣大恩德。以是因緣。名為如來應正遍知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善男子。一佛寶中具足六種微妙功德。一者無上大功德田。二者無上有大恩德。三者無足二足及以多足眾生中尊。四者極難值遇如優曇華。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具如是等六種功德。常能利樂一切眾生。是名佛寶不思議恩
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一佛寶中無量化佛。充滿世界利樂眾生。以何因緣。世間眾生多不見佛受諸苦惱。佛告五百長者。譬如日光天子放百千光照明世界。而有盲者不見光明。汝善男子。于意云何。日光天子而有過否。時長者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諸佛如來常演正法利樂有情。是諸眾生常造惡業。都不覺知無慚愧心。于佛法僧不樂親近。如是眾生罪根深重。經無量劫不得見聞三寶名字。如彼盲者不覩日光。若有眾生恭敬如來。愛樂大乘尊重三寶。當知是人業障銷除。福智增長。成就善根。速得見佛。永離生死。當證菩提。諸善男子。如一佛寶有無量佛。如來所說法寶亦然。一法寶中有無量義。善男子。于法寶中有其四種。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無漏能破無明煩惱業障。聲名句文名為教法。有無諸法名為理法。戒定慧行名為行法。為無為果名為果法。如是四種名為法寶。引導眾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善男子。諸佛所師即是法寶。所以者何。三世諸佛依法修行。斷一切障得成菩提。盡未來際利益眾生。以是因緣。三世如來常能供養諸波羅蜜微妙法寶。何況三界一切眾生未得解脫。而不能敬微妙法寶。善男子。我昔曾為求法人王。入大火坑而求正法。永斷生死得大菩提。是故法寶能破一切生死牢獄。猶如金剛能壞萬物。法寶能照癡闇眾生。如日天子能照世界。法寶能救貧乏眾生。如摩尼珠雨眾寶故。法寶能與眾生喜樂。猶如天鼓樂諸天故。法寶能為諸天寶階。聽聞正法得生天故。法寶能為堅牢大船。渡生死海到彼岸故。法寶猶如轉輪圣王。能除三毒煩惱賊故。法寶能為珍妙衣服。覆蓋無慚諸眾生故。法寶猶如金剛甲胃。能破四魔證菩提故。法寶猶如智慧利劍。割斷生死離系縛故。法寶正是三乘寶車。運載眾生出火宅故。法寶猶如一切明燈。能照三涂黑闇處故。法寶猶如弓箭矛槊。能鎮國界摧怨敵故。法寶猶如險路導師。善誘眾生達寶所故。
善男子。三世如來所說妙法。有如是等難思議事。是名法寶不思議恩。善男子。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演說開示眾圣道法利樂眾生。名凡夫僧。雖未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如是三種名真福田僧。復有一類名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諸法僧圣所制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贊嘆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愿。隨其過犯悔除業障。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諸外道百千萬倍。亦勝四種轉輪圣王。何況余類一切眾生。如郁金華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華。正見比丘亦復如是。勝余眾生百千萬倍。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無有窮盡。供養前三真實僧寶。所獲功德正等無異。如是四類圣凡僧寶。利樂有情恒無暫舍。是名僧寶不思議恩。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聞佛法音。得悟三寶利益世間。然今不知以何義故。說佛法僧得名為寶。愿佛解說顯示眾會及未來世敬信三寶一切有情。永斷疑網得不壞信。令入三寶不思議海
爾時佛告諸長者言。善哉善哉。汝善男子。能問如來甚深妙法。于未來世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譬如世間第一珍寶具足十義。莊嚴國界饒益有情。佛法僧寶亦復如是。一者堅牢。如摩尼寶無人能破。佛法僧寶亦復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二者無垢。世間勝寶清凈光潔不雜塵穢。佛法僧寶亦復如是。悉能遠離煩惱塵垢。三者與樂。如天德瓶能與安樂。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能與眾生世出世樂。四者難遇。如吉祥寶希有難得。佛法僧寶亦復如是。業障有情億劫難遇。五者能破。如如意寶能破貧窮。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能破世間諸貧苦故。六者威德。如轉輪王所有輪寶能伏諸怨。佛法僧寶亦復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七者滿愿。如摩尼珠隨心所求能雨眾寶。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能滿眾生所修善愿。八者莊嚴。如世珍寶莊嚴王宮。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莊嚴法王菩提寶宮。九者最妙。如天妙寶最為微妙。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超諸世間最勝妙寶。十者不變。譬如真金入火不變。佛法僧寶亦復如是。世間八風不能傾動。佛法僧寶具足無量神通變化。利樂有情暫無休息。以是義故。諸佛法僧說名為寶。善男子。我為汝等略說四種世出世間有恩之處。汝等當知。修菩薩行應報如是四種之恩
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如是四恩甚為難報。當修何行而報是恩。佛告諸長者言。善男子。為求菩提。有其三種十波羅蜜。一者十種布施波羅蜜多。二者十種親近波羅蜜多。三者十種真實波羅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以七寶滿于三千大千世界。布施無量貧窮眾生。如是布施但名布施波羅蜜多。不名真實波羅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大悲心為求無上正等菩提。以自妻子施與他人心無吝惜。身肉手足頭目髓腦。乃至身命施來求者。如是布施但名親近波羅蜜多。未名真實波羅蜜多。若善男子善女人。發起無上大菩提心。住無所得。勸諸眾生同發此心。以真實法一四句偈。施一眾生。使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實波羅蜜多。前二布施未名報恩。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修如是第三真實波羅蜜多。乃名真實能報四恩。所以者何。前二布施有所得心。第三施者無所得心。以真實法施一有情。令發無上大菩提心。是人當得證菩提時。廣度眾生無有窮盡。紹三寶種使不斷絕。以是因緣名為報恩
爾時五百長者。從佛聞是昔所未聞報恩之法。心懷踴躍得未曾有。發心求趣無上菩提。得忍辱三昧入不思議智。永不退轉爾時會中八萬四千眾生。發菩提心得堅固信。及此三昧海會大眾。悉得金剛忍辱三昧。悟無生忍及柔順忍?;蜃C初地得不起忍。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住不退位爾時佛告五百長者。未來世中一切眾生。若有得聞此心地觀報四恩品。受持讀習解說書寫廣令流布。如是人等福智增長。諸天衛護?,F身無疾。壽命延長。若命終時即得往生彌勒內宮。覩白毫相超越生死。龍華三會當得解脫。十方凈土隨意往生。見佛聞法入正定聚。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智慧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