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素代葷,以生代殺。蓮池大師云:‘婚禮不宜殺生。’
2、‘人惟欲眷屬團聚,壽命延長,身心安樂,諸緣如意,正應發大悲心,行放生業,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愛物之誠,則向之所欲,當可即得。’
—印光大師
3、‘夫妻是緣,孩子是債。善緣惡緣,無緣不聚。討債還債,無債不來。’
4、人受病苦,財物耗減,怨親來擾,此逆增上緣,為成就我。更覺:‘放生怎可懈怠,怨親債主來討,是因他們苦,急需功德助其脫離三惡道。莫貪錢財;業若消,福自來。’
5、‘所有功德,放生最大;一切罪惡,殺業最重。’
6、迷時千般錯,悟時業重重。
7、古德云:‘一下箸則萬錢,一染指則千命。’
8、‘老實念佛、禮佛懺悔、戒殺吃素、放生贖命。’
—圓因法師
9、普勸世人,念佛、放生、行善。莫造殺業,莫生惡念。
10、‘多病乃為殺生報。’
11、佛法大海,根本之鑰,在明因果。一切善惡根源,起于方寸,轉念之間,果報已具。一念善,轉危為安;一念惡,折損福報。所謂:‘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12、‘大地的兒女,卻將餐桌變成一個祭壇,在刀叉匙筷間,咀嚼他們的貪婪、殘忍和仇怨。’
13、‘一切眾生,不但是過去父母,亦是未來諸佛,你放它的性命,你就是菩薩。’
‘放生,是一輩子的事!’
14、‘放生法門,功德第一,上通天府,下抵幽冥,非大智大慧者,莫能輕信。其至真至簡,三施皆備。但末法眾生,卻鄙夷譏議,視之為無物。
15、起心動念皆是業,業不重不生娑婆。
‘落盡繁華懺前愆。’
16、視仇如親系于心。‘觀音慈,普賢行。’
17、緣起性空何所執,緣聚緣滅皆為幻。
惟依慈悲彌陀父,扁舟渡海到凈土。
18、念佛的歡喜心,放生的同悲心,而成就了脫生死的菩提心。
19、佛陀為大醫王,放生念佛治絕癥。吃素、念佛、放生、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