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癌癥轉移到脊柱,這幾乎等同宣判死刑,患者、醫院方面都會消極應對。目前,這種脊柱轉移瘤可以通過改良過的外科手術能最大可能地達到脊柱腫瘤的邊緣切除效果。
據統計,癌癥的脊椎轉移率僅次于肺和肝臟轉移率,居第3位。約有40%以上因惡性腫瘤死亡的病人發生脊椎轉移。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宮頸癌、肝癌、胃癌等惡性腫瘤都容易通過血行或者淋巴道轉移至脊椎,產生脊椎轉移瘤。
中山二院院長兼骨科主任、廣東省脊柱脊髓疾病科研中心主任沈慧勇教授介紹,這種脊椎轉移瘤以胸椎多見,其次為腰椎、頸椎、骶椎。
觀念
骨轉移放棄治療?觀念已過時
脊椎轉移象征著腫瘤已到晚期,在以往,患方和經治醫師都會消極對待,一些醫生甚至會告訴患者家屬準備后事。沈慧勇說,以目前的外科手術技術來說,這會延誤腫瘤治療的時機。
近年來,隨著脊柱外科技術的提高和手術器械的改良,轉移性腫瘤的外科治療技術進步很大。“全脊椎整塊切除術”在國際上已成為治療惡性或高度侵襲性腫瘤的發展方向。它比以往手術的優勢在于,能減少手術造成的瘤細胞污染或擴散,減輕患者因手術帶來的創傷和痛苦,最大可能地達到脊柱腫瘤的邊緣切除效果。
此外,沈慧勇特別強調,看到腫瘤骨轉移就放棄治療的做法極其錯誤!此時病人的相關神經結構被腫瘤壓迫,會感到巨大的疼痛,甚至發生癱瘓,生活質量極差。
做完脊柱轉移性腫瘤外科手術后,能幫助恢復或保留充分的神經功能、緩解疼痛和確保即時或永久的脊柱穩定,這給患者極大信心對抗癌癥,增加了活下去的信心。
案例
腰腿疼痛疑患風濕,實為癌細胞轉移至脊椎
一名58歲女性患者,三個多月的時間里,腰腿經常無名疼痛,夜間疼痛感顯著加重,后經檢查發現為肺癌轉移至第二腰椎,而造成了神經壓迫,產生疼痛感。
沈慧勇教授對其施行單純后路第二腰椎全脊椎切除術,切除了瘤椎,解除神經壓迫,重建其脊柱的前柱并后路椎弓根釘棒固定。
沈慧勇教授介紹,傳統的手術方法容易使患者的創傷大,恢復時間慢。改進后的手術方法是僅僅在腰背部做一個手術切口,先把患椎的后部結構整塊取出,將神經根仔細解剖游離,再細致分離脊椎前方的大血管與瘤椎,并完成脊椎前部的椎體切除。就像這個患者,次日即感到原先的腰腿疼痛明顯緩解。
新手術適應癥
沈慧勇教授說,這類脊柱轉移癌的治療既要針對原發腫瘤進行徹底的治療,又要積極評價脊椎轉移灶的手術切除的可能性。
什么病況適宜脊柱腫瘤手術呢?沈慧勇教授告訴記者出現以下情況要建議做手術:
腫瘤侵犯脊柱椎體而導致脊柱節段性不穩定或導致脊柱骨折、脫位、伴有神經受損、嚴重疼痛的腫瘤,均應積極選擇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