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外們大量涌入北京觀看奧運,近日《洛杉磯時報》刊登了一篇《北京下館子tips》的小文章……
不會說中文?
沒關系。大多數餐館的菜單都有英文翻譯,雖然比中文菜名要直接很多、少了些想象空間。此外,一些特色菜、推薦菜都會附上照片供你參考。實在不行,就干脆指著旁邊桌上的鍋碗瓢盆告訴侍應生“我要這個,不要那個”吧。
計程車找不到預訂的餐廳?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出門前請賓館前臺的服務人員寫下餐廳的中文名字、電話和地址,并在上車后交給司機。當然,你也可以在上車后撥通餐廳電話然后請司機接聽。
只有信用卡?
不要以貌取人,餐廳也是如此。不是每家餐廳都對信用卡笑臉相迎——備點現金吧。
餐館倒閉了?
在中國,餐廳的開業與倒閉趕得上股票的大起大落,因此請確認你那家在報紙或網頁的某個角落選中的餐廳依然營業。
不習慣貼身服務?
菜單的厚重往往超乎你的想象——堪比攝影集的大小照片和密密麻麻的文字描述,要從中選出“今晚吃什么”需要極佳的耐心和決心。至于侍應生,往往從你落座那一刻就立定在邊上,不必尷尬,他或她也許只是想隨時告訴你“這個菜已經賣完了”,或者“這個菜是今天的特價”。如果你實在不習慣這樣的服務,那就請保持微笑。
人多力量大?
聚眾吃飯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你就可以用較少的錢品嘗到較多的口味。當米飯上來時,這頓飯也基本結束了。素食者在許多餐廳都能得到很好的招待。
小費?
不必為小費煩惱,只有一些特別高檔的場所,會加收15%左右的服務費。
內急?
我的建議是“忍”,除非你對“地板中間挖一個洞”有著足夠的心理準備。當然,在一些高級餐廳,尤其是有“殘障人士專用”標記的場所,還是可以盡情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