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本站首頁 佛學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文章>>地藏專欄>>地藏講記>>地藏菩薩本愿經講記(第四十八卷)
        地藏菩薩本愿經講記(第四十八卷)
        2006年06月20日08:55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3936 字體: 繁體

        地藏菩薩本愿經講記

        (第四十八卷)

        凈空法師主講

        新加坡凈宗學會錄影室 

        請掀開經本《科注》卷下第七十六面,請看經文: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蚨嗖〖?,或多兇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蛑T橫事,多來忤身。睡夢之間,多有驚怖。如是等人,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益。乃至于睡夢中,悉皆安樂。】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段是講轉惡業報,乃至于達到所求滿愿。佛在經上告訴這樣我們,是不是真正能夠滿所求愿?有沒有效果?這個問題端在我們自己的存心,如果對于佛法能有相當的契入,佛講的話我們就能相信,道理在哪里?原理是在‘境隨心轉’,心能轉境界,不是境界轉心,還是這個原則,如果我們真正能做到心轉境界,哪有不如愿的事情?我們看經文,“復次觀世音菩薩”,再叫著觀世音菩薩,是另外一個段落的開始?!叭粑磥硎馈?,我們在這一品經里面所看到,佛都是對末法眾生所說,救度苦難之事不但是付囑給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也有分?!坝兄T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在現代這個世間災難頻繁,這些事可以說是天天都能夠見到,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們要知道,這是無始劫來極其惡業之所感招??墒沁@個說法雖然是真實,現在世間人不能接受,他不能相信。在古時候由于世代相傳的教誨,能接受的人還有。現在將古德的教誨完全舍棄掉,以現代人自己的創意,自己的想法作法以為是正確的,反而認為古圣先賢的教誨那是過去,不適合時代,應當完全舍棄;他的新的思潮、新的想法、新的作法,結果如何?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去思考?,F在人不相信六道輪回,不相信因果報應,可是這些報應的事實擺在面前,他不能不受,他還是要受。

        ‘衣食不足’這是世間最痛苦的事。這一次我們發起在東北賑災,現在已經進入冬季,北方天氣很冷,尤其是今年。我聽說臺灣有一個旅行團,也是我們佛教同修們組織,到大陸去觀光旅游,走到上海就覺得太冷,受不了就回去了;北方的天氣比上海要冷多少倍,這些人都受不了,居住在東北的這些同胞他們怎么辦?我們送了十萬套寒衣,那邊有電話告訴我,現在已經分發出去有一萬多套,我是叫他們一面做趕快就送,不要等統統做好再送,做多少立刻就送多少;他們得到的人都很歡喜,我們做的是全新的,不是買舊衣服去賑濟。但是送到災區這些同修們,回來之后都痛哭流涕,什么原因?看到災民太苦,現在沒得吃,在饑餓的邊緣,這怎么辦?衣服有了,沒有糧食。我問問糧食能不能買得到?可以買得到,現在中國北方的糧食禁止出口,可以內銷,而且價格也不貴;他告訴我,現在災區是以包谷米為主食,現在的價格一斤只有四毛錢,人民幣四毛錢。舊歷年快到了,我們還送了些面粉,我叫他救災要緊,他們跟我商量,能不能把棉衣減少一些買糧食?我告訴他棉衣還照做,加緊照做,糧食照買,不足的錢我們想辦法,救災要緊。

        災難的根源我們知道、我們了解,但是說出去人家不相信,人家不能接受。所以讀這段經文,以為念念地藏菩薩名號就得度、就得救,哪有這個事情?誰相信?我們今天發心來救災,這是治標不是治本,佛在此地教訓這是治本,根本的救濟。前面這一段是講災難,這些災難就在我們現前,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凹膊此?,家宅不安,眷屬分散”,災區有不少人逃難到他方;“橫事”是意外的災害;“睡夢之間,多有驚怖”,這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青蓮法師在注解里面,也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他在這里頭說這些災難是由于‘宿世之慳貪,致有今生之禍患’,在注解倒數第四行,末后一句,‘此由宿世之慳貪,致有今生之禍患’。所以佛告訴我們,我們在六道這一生能夠得人身,得人身這叫引業,過去生中曾經修過五戒十善,因為這個因緣,引導我們到人道來投生得人身??墒请m得人身,每個人富貴貧*不相同,這一生所遇到禍福不一樣,這是什么原因?這叫滿業。法相唯識里面講得很清楚、很詳細,滿業是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業跟惡業,宿世造作善業,你這一生得福報,衣食豐足,所求如愿;如果宿世造作的是惡業,你就會感受衣食不足,愿求不遂,遭遇這些艱難困苦。

        可是這個事情宿世造的,現在后悔也來不及,如果不是佛陀教導我們,我們怎么知道這些事情的業因果報?不明了業因果報,于是產生了怨天尤人,認為老天爺不公平,這些世間人對不起我,起怨恨心又造惡業,惡業怎么能改變這苦報?這不可能。所以世尊在此地教我們,“如是人等”,遭遇災難的人應當要覺悟,“聞地藏名,見地藏形”,我們在這個經里面講得很多,地藏是表什么?表孝敬,聽到地藏菩薩名號,見到地藏菩薩形像,就要生起孝親尊師的心,這就能夠轉業報,改心理就轉業報。孝敬是一切善法的根源,佛家講三善根:無貪、無嗔、無癡,還是以孝敬為基礎?!队^無量壽佛經》,佛教給我們修學第一句就是說:‘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就是《地藏菩薩本愿經》里頭所教的,這一部經典實在講就是講這四句話,我們聽到地藏菩薩名號,見到地藏菩薩形像,佛陀的教誨在我們心中油然而生。念頭轉了,境界就能漸漸轉,這個要緊。大家遇到災難,我們全心全力來救助這一時,可是世人對我們這個作法生起感激之心,對于佛陀教誨把它淡忘。我們這個救助一時,算不了什么,佛陀的教誨是根本,永遠解決,這個恩德多大,幾個人能體會到?幾個人知道這個恩德?

        這一次在災區,我們也響應災區同胞們的呼喚,告訴我們許多學校在這次洪水里面被沖毀了,我們要發起建十個中學、二十個小學,使學生們能夠恢復上課。我們建的中學都叫‘慈光’,他們答應我們給學校命名,我們飲水思源,自己能夠明白這個道理,這是老師的教誨,我們念念不忘老師的恩德,我老師一生的事業是在‘慈光圖書館’,他辦了一個圖書館,這名字叫‘慈光’,我們今天在大陸上建學校,用‘慈光’紀念李老師。小學的名稱我們用‘孝廉’,這是發揚地藏菩薩的本愿,地藏菩薩表孝道,《地藏菩薩本愿經》是佛家的孝經,佛法是從這個地方建立。小學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在中國古時候‘孝廉’是對于秀才的稱呼,這個意思很深,希望從小培養他孝心、培養他廉潔;廉潔是不貪,不貪是三善根。人能做到不貪,自然就連帶有不嗔、不癡,貪不到才嗔恚,貪得他怎么會有嗔恚心?所以中國廉潔的意思,就含著有佛法的三善根,我們用這個意思來給小學命名。

        我們希望有能力的同修們大家來贊助,這是第一批我們建十個中學、二十個小學,第一批建在北方。我們修學這幾十年來,得力于韓館長的護持,她是大連人,所以這三十所學校建在北方,也是報答她護法之恩。佛教導我們知恩報恩,我們希望將這個精神發揚光大,不但將來能夠幫助中國各個地區,我們也要幫助全世界苦難的人民。我們的能力很有限,只要有真誠心去做,必定能得佛菩薩的幫助,人的力量做不到,佛菩薩有這個力量,這正是李木源居士常講,‘我們沒有福報,阿彌陀佛有福報,我們沒有能力,阿彌陀佛有能力’,我們以真誠心、清凈心、大慈悲心來修學,自然能得感應。

        在這一段教導我們修學,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至心恭敬”,青蓮法師注解注得好,我把他注解念一念,‘至心恭敬,徹到源底也’,可見得這四個字含義的深廣,‘徹到源底’,源底是什么?是真心、是自性。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虛空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所以心是虛空法界一切萬法的根源,‘至心恭敬’就達到這個根源。至心是真誠到極處,為什么要用這一句?這一句是能感,感應道交,消除一切災難,這是所應,我們能感就有應,我們說佛菩薩有應。佛菩薩有什么能力來應?還是稱性的感應,這才如理,在理上才講得通。沒有這個理論,我們聽了之后依舊還是會疑惑,不太容易接受。

        下面跟我們說怎樣才能做到至心,‘聞名不惑于名,見相不著于相,冥契真實中基,方曰至心’,這幾句話好。由此可知,世間一般人遇到災難,縱然讀到這個經,聞地藏菩薩名,見地藏菩薩像,苦苦的哀求佛菩薩保佑他,也未必能濟事,未必能真的有效果,什么道理?沒有做到至心。聞名惑于名,見相著于相,這把感應的道阻塞,不通了,所以苦難的境界依舊轉不過來。可是人要做到這一點,實在講用現在的話來說,得相當的修養,佛法的術語是‘不是凡夫’,為什么?他智慧開了,唯有真實智慧才聞名不惑于名,不但是佛菩薩的名號你不迷惑,世間所有一切的名相你都不會迷惑;一個名不迷,一切名都不迷,一個相不著,一切相都不著。諸位要知道,要到這個境界業就消了,境就轉了,幾個人能做到?所以許多人讀這個經覺得經不靈,覺得《地藏菩薩本愿經》講得是不錯,但是事實上不管用,見不到效果,道理在此地。不是佛說的沒有效果,是我們沒有懂得佛的意思,經過祖師大德這一解釋,我們明白了一些。

        是不是真的透徹的明白?還有問題,所以下面才叫你“念滿萬遍”?!顫M萬遍’是什么意思?多次的薰修,希望你能夠悟入這個境界,給你講一遍、兩遍有什么用處,你還是迷、還是惑。所以經要常常讀、要常常講,最好要常常講,講比讀的效果還殊勝。我自己是個凡夫,是個中等根性的人,不是上根利智,今天能在佛法得這么一點利益,沒有別的就是*天天在講經,每講一遍我對自己來講是薰修一遍,我講了四十年,四十年天天不斷的在薰修才有這么一點效果,所以我感覺得講比讀效果還要殊勝,深深體會到教學相長,明了菩薩為什么那么樣熱心去教化眾生?原來是為了利益自己。你沒有一個熱誠教化眾生;換句話說,你就沒有辦法自利,自利決定是建立在利他的身上。不但解門如是,行證亦復如是,我們看到人家有苦難,不能全心全力去幫助別人,我們自己的災難也轉不過來。換句話說,你熱心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你自己的災難消除,所以真正消災免難,是熱心全心全力幫助人。你不肯真正去做,你解悟得再圓滿,你的災難還是免不了,這個道理你們仔細去想想。所以‘至心恭敬,念滿萬遍’的意思很深很廣,佛所說的話真實不虛。

        下面是講果報,“是諸不如意事”,‘不如意事’就是像上面所舉的例子,衣食不足,所求不能如愿,疾病兇衰不安,眷屬分離,這些等等不如意事,“漸漸消滅”了。佛用‘漸漸’這一句話的意思很深長,看你自己用心的程度,看你自己薰修時間的長短,這個災難有很短時間就消除,有很長時間才能消除,完全看我們自己。自己如果能夠頓悟,如果能夠勇猛精進的修學,在短時間之內就能看到效果,這個災難就消除了?!凹吹冒矘?,衣食豐益”,‘豐’是豐足,‘益’是增加,不但自己足用,還可以有多余的幫助別人。‘乃至于睡夢中,悉皆安樂’,夢中一些惡夢也就沒有,身心安穩,轉禍為福。科題里講‘修善消滅安樂’,這個字對現代人來講還得加幾個字才行,否則的話修善把安樂消滅,這就產生誤會;修善消滅諸不如意事,即得安樂,這個意思就很圓滿,大家就不至于誤會。這一段經訓對我們現在人來說迫切的需求,我們一定要很認真努力去做,我們今天看到別人有災難,說不定明天我們自己就遇到災難。我們自己不能關心別人,到我們自己有災難,誰關心我們?我們不肯幫助別人,我們自己有災難的時候,誰來幫助我們?要懂得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希望自己有難的時候,有人來幫助我們,來安慰我們,我們看到別人有難就要去安慰別人、幫助別人,你才能收到這個果報。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蛞蛑紊?,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經險道。】

        這段經文所說就是現在講旅游的平安,現代人出門旅游交通工具跟古時候不一樣,但是可能遇到的災難實在講是沒有兩樣??祁}是‘安水陸險道’,就是在水陸險道旅游的時候能夠得到平安。在經文里面諸位要留意看看,你就能看得出來,前面一段佛叫著觀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這一段“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每一段經文你仔細去注意一下。如果是‘善男子、善女人’,遇到災難可能性少;沒有加‘善’,‘有諸人等,衣食不足’,如果真正是行善的人,這個遭遇會很少;所以我們在經文上,一字一句都要留意。

        這個地方是講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字前面跟諸位講過,最低限度要做到凈業三福的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佛才稱他作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的果報,諸位要細讀《了凡四訓》就明白,了凡先生確確實實把這四句做到,這是我們的好榜樣。這是說他要出遠門,出遠門當然是有事情;“或因治生”,‘治生’是為了他生活,為了自己的生活,為了家庭的生活,外出謀生;“或因公私”,公家的差遣,或者是私人的事情,私事,探望親屬,訪問朋友,私事;你或者在朝廷里面作官,現在是公司行號的職員派你出差,公事;“或因生死”,‘死’是奔喪,‘生’是家里面生小孩,這是喜事,回去探望;“或因急事”,臨時有急事情;這是說明外出的原因。現在還有觀光旅游,這里頭所舉的不在之內,觀光旅游?!叭肷搅种小保褪悄懵眯械臅r候經過這些山林;或者要渡過江河或者是大海,“大水”,像湖泊一類;“或經險道”,險道里面包括地區有猛獸毒蛇,或者是有強盜搶劫,這屬于險道。險道在過去陸地有,河海里頭也有,有海盜,你要是遇到的話也很麻煩?,F代交通比過去便捷,旅游比以前人實在講要舒適太多,可是交通的事故,交通這些災難,我們也常常聽到,如何能夠在旅游里面保平安,可以說是所有出外旅游的人都期望。此地世尊教給我們修學的方法,請看經文:

        【是人先當念地藏菩薩名萬遍。】

        善男子、善女人,怎么念法?還是要志心稱念,誠心誠意,念地藏菩薩名號。青蓮法師注解里面跟我們說,我們把注解念一念,‘此顯稱名之益’,世尊教導我們;‘是人通指九界’,不單單是指我們人道,九法界就包括菩薩在其中;他底下說,‘以初地菩薩,尚不免虎狼之難’,何況菩薩以下?這個我們要知道。你為什么會遇到這些災難?世法、佛法都告訴我們,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虎狼獅子你過去世跟它沒有結怨,它看到你理都不理,它不會傷害你,它傷害你過去總是跟它結了怨。你是初地菩薩,你遇到冤家他也不會饒過你,這個要知道,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們在《高僧傳》里面看到安世高,實在講也是示現,他究竟是何等人物,我們不得而知,他到中國來還兩次命債,這在他《傳記》里面記得很清楚。所謂是欠命一定要還人命,欠錢一定要還財,沒辦法的,因果通三世,說誰占誰的便宜,誰吃虧,沒這個事情。說占便宜、說吃虧,那是世間人只看到現前這一段,沒有看到前后的因果,如果看到前后因果才知道事實真相。

        所以我們要是遇到這些事情,別人占了我們便宜,我們笑笑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我們吃虧上當也無所謂,一切都做還債想,我這個債消了,一筆勾消。無論蒙受什么樣的冤屈都要做還債想,絕不怨天尤人,自己修得再好,做再多的好事,被人冤枉,被人誣陷,甚至于被人陷害,都沒關系,知道都有業因果報。初地菩薩尚且不免這些惡果報,我們是什么人?所以遇到這些惡劣的果報現前要安然受之,不怨天、不尤人,這個災難過去之后就沒有了,所謂雨過天晴;災禍過去,福報就現前。如果在這個時候懷疑,我一生做好事還要遇這種果報,你心里面有怨恨,你災難不會消除,福報不會現前,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要明了。決定相信佛菩薩的教誨,依教奉行,認真的反省檢點,不可以以為樣樣都是別人的不是,這是修行人最大的過失。真正修行人時時刻刻認真檢點,一切是自己的不是,別人沒有不是處,過失都在自己。這個樣子認真努力去懺悔,改過自新,菩提道才一帆風順,才減少障難。

        惠能大師教給我們的話非常有道理,‘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兩句話不是普通人能夠說得出來。換句話說,還見到世間有過失,自己沒有過失,別人有過失,你修學就有困難,你就有障礙。什么時候真正能做到不見世間過,只見自己過,你才算真正有進步,真正消業障,轉禍為福。縱然不幸生命失掉,遭人陷害或者被人殺,也是轉禍為福,為什么?你決定生到好處,你舍這個身,再受這個身,比現前環境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即使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必定生天道享天福去。假如遇到災難,一念怨恨心,災難不能避免,而且墮落三途,這個地方差別多大?理跟事我們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擺在我們前面是十法界,十法界是十條道路,有智慧的人這十條道路是自己選擇,選擇好道,只有一些愚昧無知自以為是,他不懂得選擇,墮落在惡道。我們能夠明白這些事理,這是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教誨,這個恩德太大太大了。如果我們沒有遇到佛法,哪里會知道?遇到這些災難,我們怎么會心能平得下來?今天能夠平心靜氣觀察世間,都是得力于佛陀的教誨,所以佛菩薩、三寶的恩德實在講超過父母。下面這是你所得的利益:

        【所過土地,鬼神衛護,行住坐臥,永保安樂。乃至逢于虎狼師子,一切毒害,不能損之。】

        你平常就能夠斷惡修善,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在你旅行的時候,又能夠念地藏菩薩名號萬遍,加修地藏菩薩法門。加修是怎么個加法?加強孝親尊師,斷惡修善,加強對一切眾生憐憫慈悲救助,這就是加修地藏菩薩法門。你在旅行當中,你能夠得到天地鬼神的保佑,所在之處你都能得安穩,即使遇到災難,災難也不會讓你受到損害。世尊在此地教導我們,這都是舉例說,實在講依照經典教訓方法修學,利益無量無邊,哪里說得盡?講到這個地方這是總共舉了八個例子,后面佛做了一個總結,‘總說利益無盡’。

        【佛告觀世音菩薩,是地藏菩薩于閻浮提,有大因緣。】

        “閻浮提”是指我們地球。實在講這句話是世尊特別為我們強調,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對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都有大行愿,不僅是我們這個地方;因為佛對我們說話,特別強調。

        【若說于諸眾生見聞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說不能盡?!?/FONT>

        這是真話,決不是像前面舉的幾個例子,真的利益說不盡。“見聞利益”,見地藏菩薩像,聞地藏菩薩名,利益太多太多了,說一百劫、說一千劫都說不盡。小注里頭舉《地藏十輪經》,地藏菩薩有三部經,除這部經之外,還有《十輪經》,他舉《十輪經》上幾句話來說,我們把小注念一念,‘此結’,結是總結,‘地藏偏向閻浮之意’,這是世尊說法特別的強調,《十輪經》上說,‘歸敬地藏者,所求皆滿足,具足施功德,悲愍諸眾生。假使百劫中,贊說其功德,猶尚不能盡,故皆當供養?!@是說地藏菩薩布施功德,悲憫一切眾生。歸敬地藏的人一定要效法地藏行,如果不能夠盡心盡力效法地藏菩薩,不叫做真正歸敬。真正歸敬一定要做到,這一點特別要緊,不能說是我口里恭敬,天天禮拜地藏菩薩,見到一些眾生苦難,不予置聞,那就錯了。即使自己沒有力量、沒有能力去幫助別人,也要讀經、執持名號,以這個功德至心回向,至少你要做到這一點,那是真正沒有能力幫助。如果有能力一定要盡到你的力量,你有十分的力量,但是你只盡到九分,你并不圓滿,怎樣把它做到圓滿,才是真正修學地藏法門,才是真正歸敬地藏菩薩。請看下面經文:

        【是故觀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經。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萬劫,永受安樂。】

        這是世尊勸觀世音菩薩,要流通宣布這個經典?!傲鞑肌本褪茄菡f,流通這一部經典,你要流通你自己一定要修學,你自己一定要做到,如果你自己做不到,你流通也有功德,但是轉禍為福比較上困難,沒有那么快速;你自己果然依教奉行,轉境界來得快速?,F在流通印經是最好的方法,古時候流通很困難,古時候就寫經,沒有印刷。我們看看古時候文字的記載,有一些大富長者寫經,請一些讀書人,請人來寫經,寫一部、寫十部,再有力量的人能寫一百部就很少;多半寫的經送到寺廟里面供養,寺廟里有藏經樓,供奉在那里給人家讀誦,也有人到那里去抄寫抄經,這是古時候印刷不發達,非常困難。實在寫經在民國初年還有寫經,到現在寫經少了,印刷術發達,所以我們做流通的功德愈來愈方便。像這個注解,青蓮法師是康熙年間的人,在那個時候已經有可以刻木版,木刻版的印刷,刻版則一個字一個字刻,印刷你們如果到南京‘金陵刻經處’,你去看線裝書還是一張一張在刷,完全是人工,用毛邊紙來印刷。一個人做一天的工作,我去看過,我說:你能夠印多少本?他差不多印八本,那個八本沒這個本子厚。線裝書,諸位曉得,一天可以做八本的樣子,哪有現在機器這么方便?我們現在流通冊數都是以一萬冊做標準,每一次印至少是一萬冊,比過去方便太多?,F在講演可以留下錄像帶、錄音帶,可以做成cd,都是流布世間。

        佛囑咐觀世音菩薩流通,我們聽了之后更應當努力,這部經典所說,確確實實能夠挽救末法九千年的劫運,非常重要。末法九千年,我們在這個經上讀到,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后,把弘法利生的使命委托給地藏菩薩,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末法時期能夠挽救劫運度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不至于墮落在惡道,就是這個方法,就要*這部經典;“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劫,永受安樂”,流布這個經的效果。弘法利生最重要是契機契理,這部經是從世尊真如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教誨,不但是大乘,我們仔細去觀察,它的確是大乘當中的大乘,與《華嚴》、《無量壽經》,無二無別,實在是一體,這是契理。而經中所說境界、修學的方法,更是契合末法時期眾生的根機,所以在末法時期我們修學以哪一部經為主修,我們一生專弘,這自己就清楚、就明了。

        這一段是長行文,這品經里面后面有重頌。重頌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佛講經說法的時候聽眾有先來后到,不像學校上課到時間同學都到齊,佛講經不是上課,有先來、有后到;先來的前面都聽到,后來的前面沒聽到,如果是很重要的開示,佛一定不辜負后來的這些聽眾,要把前面所說的意思,簡單扼要的再說一遍,這是照顧后來的人。另外一個意思,偈頌便于記憶,前面說得很多,怕聽眾記不得,所以用偈頌的方式再說一遍,方便大家記住,如果記不住你就沒有辦法做到。所以對于佛的教誨,我們常常讀誦就是要把它記住,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就會想到佛的教訓,我這個念頭,我這句話,我這樁事情,該不該做?一切都以經教為標準,這叫做如法修行,依教奉行。偈頌的用意在此地。請看經文: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吾觀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說難盡,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FONT>

        這是第一首,第一首這是總贊,贊嘆地藏菩薩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吾觀”,‘吾’是世尊自稱,這是以佛眼來看,不是普通人。佛所看到的,看到地藏菩薩的威神力,他的威德、他的神通,幫助虛空法界一切苦難眾生?,F在這個世間眾生災難很多,地藏菩薩有沒有幫忙?地藏菩薩的威神力又如何來展現?我們要曉得地藏菩薩威神力,確確實實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自己沒看到。我們不解,我們不信,我們不能奉行,地藏菩薩對我們來說空過。他的威神力是什么?就是‘地藏三經’,經典里面所說的道理,所講的方法,所說的效果,這是地藏威神力,一切眾生,前面青蓮法師講九法界眾生,你能夠讀誦,你能夠憶念,能夠依教奉行,沒有不得利益?!昂愫由辰僬f難盡”,這是佛講的佛說都說不盡,前面講百千萬劫恒河沙劫說難盡。

        “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這是舉一個例子,你見地藏菩薩的像,聽到地藏菩薩的名號,哪怕只在一念之間,這一念之間有沒有利益?有,阿賴耶識落了種子。可是這個利益現在不能現行,不能兌現,金剛種子種下去,不定在來生后世遇到緣能信、能解、能行,那個利益事情就兌現。就像《法華經》里面佛講的一個故事,久遠劫前有一個樵夫,在山上砍柴遇到一頭老虎要吃他,他爬到樹上叫了一聲‘南無佛’,久遠劫前的事。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這個人也正在這個時候得人身、遇佛法,想跟釋迦牟尼佛出家,釋迦牟尼佛叫他這些大弟子來看,這個人能不能出家?出家要有善根。佛的弟子都是阿羅漢都有神通,能夠觀察過去五百世,大家都說這個人不能出家,過去五百世都沒有種過善根,與佛沒有緣。佛才說無量劫前他念了一聲‘南無佛’,就這一句南無佛,這一生可以在我這里出家,后來他證阿羅漢果,這就是‘利益人天無量事’。所以這個世間人,雖然現在還要遭受大災大難,佛菩薩真正有慈悲心讓他見到佛像,聽到佛菩薩名號,給他種善根,往后必定得度。如果他有善根,像前面講善男子、善女人,那就很容易得度,很可能在這一生當中,他就能消災免難,就能念佛往生凈土。往生凈土就是去作佛,這比什么都殊勝,他去作佛。再看第二首,第二首是‘轉衰相’:

        【若男若女若龍神,報盡應當墮惡道,至心歸依大士身,壽命轉增除罪障?!?/FONT>

        第一句說明九法界眾生,包括的范圍非常之廣,男女人間天上龍神,這是指六道,通指六道,六道一切眾生?!皥蟊M應當墮惡道”,這一生壽命盡了,造作一些惡業,他要墮惡道?!爸列臍w依大士身”,要緊是‘至心歸依’這四個字,以真誠的心,歸是回頭,斷一切惡是歸,修一切善是依,依照菩薩的教誨去修一切善。歸依決定不是請一個法師,在佛菩薩形像面前磕幾個頭,給你念個歸依偈子,給你一張歸依證,你就歸依了,哪有這么便宜的事情?這個理要懂。歸依實在講就是回頭是岸,你真回頭,依教修行。你心的念頭轉了,境界也就轉,境隨心轉,壽命可以延長,罪業消除,轉禍為福。這一首轉衰相。再看下面有三首,這是‘頌示生界’:

        【少失父母恩愛者,未知魂神在何趣。兄弟姊妹及諸親,生長以來皆不識。】

        這一首說明你所想念的這些事,你的家親眷屬是在你很小的時候就過世,長大之后常常想念他們,不知道他們的容貌,但是這總是有親情,使你常常憶念;可見得人心的厚道。現在人比較少,只貪圖眼前的享受,這一些恩情都忘得干干凈凈,所謂是‘忘恩負義’,造作忘恩負義的罪業,果報也在三途,多半在畜生道。這是知恩報恩,恩情深厚這一類的眾生。底下一首這是教導他修學的方法:

        【或塑或畫大士身?!?/FONT>

        (科注卷下八十二頁第二行,我這本子是‘晝’,你們的本子有沒有改過來?這是‘畫’。或者是“塑”地藏菩薩像,或者是“畫”地藏菩薩像,這個字是‘畫’字,你們把它改過來。塑是塑像,像我們這個是塑像。)或者是塑地藏菩薩形像,或者是畫地藏菩薩形像。

        【悲戀瞻禮不暫舍。】

        就是塑畫菩薩形像之后,你供養菩薩形像,每天禮拜瞻仰相續不斷。

        【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薩當現無邊體?!?/FONT>

        真誠之感佛菩薩就有應,這是說明三七日中二十一天,至誠來修一定得到菩薩的感應;如果在三七日中菩薩不現身,是你的誠意不夠。我們在古書里面常??吹?,古代的祭祀,諸位在《論語》里面就讀到,‘祭神如神在’,神也稱之為鬼神,鬼神是指什么?指自己的祖先。祭祖先的時候,主祭的人古時候叫齋公,主祭叫齋公,因為他要修齋戒,齋戒三天。三天,齋公他住的房子,就像我們佛門里面的關房一樣,等于閉關,閉關三天,齋戒沐浴。這三天不與任何人接觸,飲食家人送給他,他這三天做什么?三天專門想祖先在世的時候一舉一動,一言一笑,專想,當祭祀的時候就把祖先想來了。祭祀的時候,真的有的時候好像看到祖先的身形,聽到祖先咳嗽的聲音,這感應,你沒有至誠,他怎么會有感應?古禮里面祭祀齋戒是三天,此地是三七。這么長的時間至心在瞻禮,哪有不感動的道理?所以菩薩一定現身。眾生有感,佛菩薩決定有應。他現身的時候他就會告訴你:

        【示其眷屬所生界。】

        指示你、告訴你,你所憶念的家親眷屬現在在哪里?在十法界,他現在在哪一個法界?

        【縱墮惡趣尋出離?!?/FONT>

        縱然他墮在惡道,家親眷屬能夠這樣給他修學,修行的功德回向給他,感應地藏菩薩現身,他就能夠脫離惡道。這是什么道理,諸位能不能想得到?我們范圍不要說大,人與人間的真情。一個人要過世了,世間還有人想念你,長時間在想念你,你這一生沒白過;如果你走了之后沒人記得你,你空過了這一生。你能夠叫人家想念你,總有是值得叫人想念之處,你要不是真心對人家,人家怎么會紀念你?不可能。積功累德就很重要。家親眷屬,你對于自己的兒女、兄弟姊妹,不是很愛護、很照顧,他也不會想念你。我們現在在報紙上看到,有很多青少年,要問他的爸爸,‘我不愛我爸爸,我討厭我爸爸’,小孩這成什么話?社會大問題,我們在報紙上常常看到。為什么讓兒女對父母起反感?作父母沒有照顧兒女,大概是忙到自己的事業,有很多把兒女交給傭人去照顧,他感激他傭人,他討厭他的父母,不喜歡他的父母,傭人照顧他。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所以人在世間,對人、對一切眾生要施恩德,佛菩薩為什么能令人尊敬?布施功德,布施恩德。所以有孝順兒女,思念父母,為父母修福,依教奉行,像前面所講的婆羅門女、光目女,親人縱然墮到地獄也能出離,前頭有例子,“縱墮惡趣尋出離”。

        【若能不退是初心,即獲摩頂受圣記。】

        這好!你的三七日中,悲戀瞻禮不舍,如果能夠永遠保持下去,那你這一生就能成佛。這是什么?真誠恭敬到極處,這個心可貴,這個心感動諸佛菩薩。這種心要是永遠不退,依教修行,哪有不證果的道理?所以這一句是講‘現報受記’,真的是存亡兩利。菩薩來給你摩頂受記。受記就像現在的預言一樣,告訴你你在什么時候你能夠證果,你得到什么樣的成就,這在佛法修學里面是一樁大事因緣。所以這部經我們也希望同修,真正發心專修專弘,但是一定要記住,末后一定要導歸極樂才是大圓滿,否則的話都是得人天福報。當然以得人天福報為第一步,初步讓他得人天福報,再更進一步勸他念佛求生凈土,這才真正的大圓滿。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上一篇:地藏菩薩本愿經講記(第四十九卷)
        下一篇:地藏菩薩本愿經講記(第四十七卷)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支持:易點內容管理系統(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日日夜夜操视频| 慧静和一群狼好爽| 国产一区二三区|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337p啪啪人体大胆|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激情小视频| 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美女的尿口视频网站| 成人看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厨房掀起馊子裙子挺进去|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2020| 91色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 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精品午夜寂寞黄网站在线|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1024人成网站色|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一二三四视频在线观看韩国电视剧| 真实男女动态无遮挡图| 在线播放黄色片| 你好老叔电影观看免费|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法国性XXXXX极品|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黄网站在线播放| 最近的中文字幕视频完整|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