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定的豆油、菜油質量標準中,都明確規定不得摻入其他油脂。目前,市場上供應的散裝豆油、菜油中,有的魚龍混雜。由于棕櫚油的價格比豆油每噸要低1000元左右,不法商人為了謀取較大的商業利潤,在食用豆油、菜油中摻入一定量的棕櫚油銷售給消費者。棕櫚油又分食用級和工業級,工業級棕櫚油中,可能含有不利于人體健康的物質,人食用后,還可能產生消化道系統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食用油的感官鑒別 氣味:每種油均有特有的氣味,這是油料作物固有的,如豆油有豆味,花生油有花生味,菜籽油有菜籽味,芝麻油有芝麻特有的香味等。檢驗方法是將油加熱至50℃,用鼻子聞其揮發出來的氣味。 滋味:通過嘴嘗得到的味感。除小磨芝麻油帶有特有的芝麻香味外,一般食用油多無任何滋味。 色澤:各種食用油由于加工方法不同色澤有深有淺,如熱壓出的油常比冷壓生產出的油色深。檢驗方法,取少量油放在50毫升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下觀察試樣的顏色。 透明度:質量好的油,溫度在20℃靜置24小時后應呈透明。 沉淀物:食用植物油在20℃靜置24小時后所能下沉的物質,稱為沉淀物。油脂的質量越高,沉淀物越少。沉淀物少,說明油脂加工精煉程度高,包裝質量好。 常見食用油摻偽鑒別 濃硫酸反應法 取濃硫酸數滴于白瓷反應板上,加入待檢油樣2滴,反應后看表面顏色的變化。花生油顯棕紅色,芝麻油顯棕黑色,葵花籽油顯棕紅色,豆油、菜籽油、棉籽油顯棕褐色,棕櫚油顯橙黃色。 冷凍試驗 待檢油樣倒入試管至其高度的2/3處,于冰箱冷藏放置4小時,取出觀察,花生油凝固稍有流動,棕櫚油奶黃色凝固,其他植物油澄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