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豆腐,相信很多人就會享起響譽省港的“東江豆腐煲”、“客家釀豆腐”,更遠者為川菜代表作的“麻婆豆腐”。豆腐是豆類制品中最受普羅大眾歡迎的品種,并是家常菜肴的主角之一,在遠古時代更有劉安發(fā)明豆腐的故事流于坊間,可見豆腐的“功力”是那么深厚。
要做好豆腐并非易事,個中要領其實不 過是水和黃豆罷了。尤其是水質(zhì),水是制豆腐的“主料”之一,再配合靚的黃豆,黃豆種類以山東黃豆最為上品,最后以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當然,要追溯造豆腐的技術(shù)可謂源遠流長,但位于清新縣浸潭、石潭民間豆腐制作技術(shù)更是獨樹一幟,連名字都是怪嚇人的,它就是“水鬼重豆腐”!
豆腐就是豆腐,為什么叫“水鬼重”?說來話長,“水鬼重豆腐”是清遠清新縣浸潭、石潭歷史悠久的民間食材,是豆腐中的佼佼者。相信去過浸潭或石潭的人都知道,那里山清水秀,水源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含鈣非常豐富。含鈣的山泉水加優(yōu)質(zhì)的農(nóng)家小黃豆,經(jīng)過傳統(tǒng)的制作工藝,磨制出來的豆腐嫩滑,最具豆味。“水鬼重豆腐”從外表看不是豆腐,是一件炸過的素食材料。為什么“水鬼重豆腐”要炸過呢?師傅在豆腐制成后,用土榨花生油炸至金黃色,這就令“水鬼重豆腐”的表面金黃、香韌又保持水分,豆腐內(nèi)里香滑宜人。正因為有這樣的竅門,因此必須將炸過的“水鬼重豆腐”放入山水中浸泡銷售。這一沉,豆腐的重量就會增加像“水鬼”一樣重,當?shù)氐拇迕耜欠Q之這種豆腐為“水鬼重豆腐”。
“水鬼重豆腐”這種食材在烹調(diào)上比普通豆腐的制作要講究得多,因為處理不好,就會失去“水鬼重”的特色,因而在烹制“水鬼重”的菜式中,多以紅?或者燉為主。假若用其它烹調(diào)方法的話,“水鬼重”會遜色不少,烹制恰當?shù)脑挘云饋砭屯饷嫦悖锩婊蚁阄蹲匀欢鴿庥簦饶刍植皇Э诟小6垢墙】凳巢牡氖走x之物.
曾幾何時,豆腐以其獨特的品味,贏得“綠色素食第一品”的不凡身價。據(jù)史料所載,孫中山先生對豆腐的營養(yǎng)推崇備至,他曾說過:“中國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上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無肉料之毒。”有偉人為豆腐而之傳頌,實乃好食之材。“水鬼重豆腐”在省城一般的街市是很難一睹芳容的。如需購買可以通過豆類供應商用車在石潭或浸潭采購,及來一道豆味濃郁的“水鬼重豆腐”,那就不枉此行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