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本站首頁 佛學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文章>>佛學文庫>>漫談佛法>>學般若 化二執
        學般若 化二執
        2007年08月21日15:02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2058 字體: 繁體

        學般若 化二執

         

        徐恒志居士著

         

        人們在生活過程中,不免發生種種煩惱習氣,造成無量的痛苦和不安。從佛法的觀點來分析,產生這些煩惱習氣的根源,主要是我執和法執(也叫人我執和法我執)所造成。由于這二種虛妄和執著,障蔽了本具的智慧光明,不能悟證常住真心,以致無始以來,生死流轉,受無量苦!所以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圣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于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一)

         

        在談化‘二執’之前,有必要對二執涵義,作一些敘述。

         

        經中所說的妄想,即是我們第六意識的虛妄分別;所說的執著,即是第七末那識的我執。(包括人我執和法我執。成唯識論述記說:“人我執中即有法我,人我必依法我起故。”)我執是從身上起執著,法執是從法上起執著。

         

        具體來說,所謂‘我執’,是我們對于新陳代謝、變幻不實、五蘊和合的身心,固執是能自在主宰的實我。這主要是由于自心污染、暗昧,不能了達身心等現象,莫非是各種因素的合成,由于在本無實我中妄生執著,處處以‘我’為中心,便產生了各種煩惱、迷惑。這些煩惱可以概括為‘見惑’和‘思惑’。

         

        ‘見惑’可分為五利使和五鈍使。前者就是身見(也叫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即固執自己的惡見及所依五蘊以為最勝)、戒禁取見(即固執不合理的禁戒及所依五蘊以為最勝。)五種;后者就是貪、嗔、癡、慢、疑五種。利使如刀口,鈍使如刀背,利使的造業,是與鈍使分不開的。所以到了初發無漏智慧的小乘見道位(即初果),不但迷于無常、無我等真理而起的‘親迷之惑’——五見與疑,一時頓斷,而依于五種妄見所起的‘疏迷之惑’——貪、嗔、癡、慢四惑(如對五見貪著不舍;有人反對五見便生嗔心;不知五見純屬錯誤;認為五見是正確的而生驕慢。)也同時斷盡。因為這利鈍十使是見道位中所斷之惑,故叫‘見所斷惑’,簡稱‘見惑’。至于依于妄情而貪著一切可愛之境等的真正三毒——貪、嗔、癡及慢,是小乘修道位中進一步思維、修習真理,漸斷的惑,故叫‘修所斷惑’,簡稱修惑或‘思惑’。以上‘見思’二惑(粗惑),生滅不息,對各種事物產生分別貪愛,障礙本不生滅的性體,因此也叫‘煩惱障’。煩惱障能障涅槃,招致三界內六道流轉的‘分段生死’。

         

        所謂‘法執’,就是雖能了達‘人我’是空,卻固執一切諸法以為實有,不能了達一切事事物物都是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正像水(液體)在○度C時,可以變成冰(固體),而在一○○度C時,便可變成水蒸氣(氣體),客觀條件(溫度)變化了,事物便隨著起變化。楞嚴經說:‘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既然緣生緣滅都是虛妄,所以生即無生,滅也無滅,都無自性,所謂‘法我’也是空的。造成法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見思粗惑雖去,而塵沙、無明等細惑未凈,不能了知事物的真相和實性,因而使能知的智慧和所知的境界受到障礙,所以也叫智障或‘所知障’。所知障能障菩提,招致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煩惱障是從當體立名,所知障是從所障立名,由于無明障蔽,使所知之境不能顯現,故叫所知障。一般以為所知的知識、學問……等等能障蔽自性。這不是‘所知障’的實際含義。)

         

        此外,我執和法執都有‘分別’和‘俱生’的不同。由分別起的,是見道位中所斷;俱生起的,是修道位中所斷。

         

        如‘分別我執’是由于后天不正確思想的虛妄分別以及邪師邪教的引導所造成,屬于見惑的范圍,小乘初果,入見道位時,便能頓斷。(相當于大乘別教初住位,圓教初信位。)

         

        ‘俱生我執’是先天與生俱來的,對境自然而起、不待思察的我執,屬于思惑的范疇,在小乘修道位中漸斷之,至四果(即阿羅漢)斷盡。(相當于別教七住位,圓教七信位。)

         

        ‘分別法執’則相當于‘塵沙惑’。這是一種度生的惑,是以劣慧為體。由于學人不識如塵如沙之無量法門,以度無量眾生,因此障于化導。入大乘見道位時(即別教初地位,圓教初住位)便能頓斷。

         

        ‘俱生法執’屬于‘無明惑’,在大乘修道位中漸斷之。(別教斷十二品無明,圓教斷四十二品無明。)

         

        華嚴經十行品說:‘菩薩如是深入法界,教化眾生,而于眾生不生執著;受持諸法,而于諸法不生執著;雖有言說,而于言說心無所著……菩薩摩訶薩以能如是無所著故,于佛法中,心無障礙。’茲將二執列表如下:

         

                  ┌─分別我執──見 惑─┐

           ┌─我執─┤           ├─煩惱障──分段生死

           │    └─俱生我執──思 惑─┘

        二執─┤

           │    ┌─分別法執──塵沙惑─┐

           └─法執─┤           ├─所知障──變易生死

                └─俱生法執──無明惑─┘

         

        (二)

         

        一切凡夫由于我執和法執,枉受無量身心大苦,因此必須實踐佛法,逐步轉而化之,才能獲得自性本具的無量光明和自在。

         

        由于人們根性,因緣萬差千別,因此在修持方法上,因病設藥,法門無量。但無量法門,不離戒定慧三無漏學,攝心為戒,定慧交資,便能去執化障,成就覺性;而止觀法門則是得定開慧的重要功夫。止與觀原非二法,在具體實踐中,則每以修觀為下手方便。大乘心地觀經說:‘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又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釋尊隨機施教,教三界內的鈍根眾生,修苦、空、無常、無我的析空觀;教三界內的利根眾生,修諸法緣生無性,當體不可得的體空觀;教三界外的鈍根菩薩修先空、次假,后中的次第三觀;教三界外的利根菩薩,修稱性圓妙、直下照去、三觀任運圓成的一心三觀。

         

        般若法門,不外由文字而起觀照,由觀照而達實相。所謂實相般若即是本覺,觀照般若即是始覺。由一念返照的始覺,逐步息妄顯真,觀力越強,定力越足,定慧互資,則始覺與本覺合一,便能破小我的執著,而悟證常、樂、我、凈的大我,豈不慶快平生!所以大乘心地觀經說:‘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作教他,贊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說:‘諸法緣生皆是假,凡愚妄計以為我,即此從緣法非真,妄想分別計為有,若能斷除于二執,當證無上大菩提。’

         

        (三)

         

        這里特將般若觀照法門的具體下手方法,作一歸納和介紹。

         

        觀心方法的重點,是要隨時隨地回光返照當下的心念。在初下手時,宜于靜中進行,先結跏趺坐,調整身、息,放舍萬緣,合目斷光,細細靜看(觀即是看)自己起心動念的情況,這時定覺妄念忽來忽去,生滅不停。我只是一味耐心觀照,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不舍。由于妄想分別被自心所照,便能湛寂不動,隨著觀力的深入,無不逐步消于無形。妄念再起則再觀,反覆用功,這樣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至一小時,在靜中觀照純熟,妄念自能逐步稀少,同時覺照的力量,也便逐步增強,漸漸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這時雖寂寂無念,卻了了常知,就與般若自性相應。這是第一步,可說是由照而住的‘照住’功夫,也即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住’功夫。

         

        此后,不論行住坐臥,常常從這寂定的性體上起用觀照,妄念才現,立即察覺。用功日久,由于覺照時時現前,妄想執著起時,便能如片雪洪爐,頃刻消融。這時正是依圓覺自性之光明,照寂滅清凈之覺體。圓覺經說:‘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可見徹證覺性,更無別法。這一階段的功夫,實際上正是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的‘照見’功夫,也即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生心’(生清凈之心)功夫。

         

        這樣再繼續前進,漸漸體會到自性本來清凈,不必著意起照,入于忘照而終日未嘗離照的地步。圓覺經說:‘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功夫到這一層次,不觀而觀,心即非心,二執齊消,我法雙空,并空也空,證入‘終日無住,終日生心;終日生心,終日無住’的境界。

         

        此外,做觀心功夫,必須與六度萬行緊密結合起來,與種種順逆境界的磨練結合起來,以堅強的毅力,與自己的煩惱習氣奮斗,見為我執,解而空之,情為我愛,轉而疏之,在障礙中忍得住、透得過,逐步功行純熟,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證入‘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圓覺經)便能迅速與空有不二、寂照同時的實相境界相應。

         

        金剛經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乘起信論說:‘于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速成不退。’華嚴經十地品說:‘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慧,起殊勝道,安住不動,無有一念休息廢舍,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蓋障相應。’以上經論所說,都是學般若、化二執的寶貴指示。

        上一篇:邁向生命的圓滿
        下一篇:學為人師 行為世范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支持:易點內容管理系統(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夜间禁用10大b站| 健身私教弄了好多次| a级成人高清毛片| 玉蒲团之风雨山庄|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你看桌子上都是你流的|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日日躁|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大黄网站|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窝窝影院午夜看片| 最近2019好看的中文字幕|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彩虹男gary网站|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一区在线| avidolzhd| 欧美日韩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视频网|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 好硬啊进得太深了h动态图120秒|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中国xxxxx高清免费看视频|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30分钟直播|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色八a级在线观看|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