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位于彭州市區北大門,是一座有1300多年歷史的叢林古剎。

過去廟宇巍峨、香火旺盛,高塔聳立,古柏參天,文革時期慘遭破壞。寺內現有新建成的東南亞第一高塔,高達81.8米的龍興舍利金剛寶塔及一座已有50年歷史的仿印度加爾各答金剛寶座式佛塔樣塔。
古剎命運多舛
龍興寺塔歷經自然和人為的破壞,雖搖搖欲墜,岌岌可危,經過1933年松潘疊溪地震,1976年南坪大地震的考驗,仍安然無恙。但隨著歲月的流逝,特別是1981年5月1日,被一蘇姓精神病患者拆毀6層,只剩殘高18.74米后,已失去它昔日的風采,塔基也已開裂,千秋古塔瀕臨倒塌之虞。

1992年12月31日(農歷臘月初八),龍興寺開始拆除重修,這一重大工程,一開始就受到了國內外有關人士的積極響應和支持。歷時三載,耗資2000萬元,于1997年末竣工,氣勢恢弘的龍興寶塔巍然屹立于天彭鎮北。塔基前后門敬產豐碑和鐫刻漢白玉漢、美、日、藏4種文字,由馬識途題寫“龍興舍利寶塔頂”,四面佛像座前分別刻出由四川省詩詞楹聯學會副會長馮修齊先生撰書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楹聯。
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中,龍興寺再一次經受住了考驗。
看點

舍利塔 寺內有清代建筑藏經樓,近代高僧能海、清定上師倡導建成的仿印度加爾各答金剛寶座塔、舍利塔各一座,金剛寶座塔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起新建的龍興舍利塔(地宮內有釋迦牟尼真身舍利)主塔高81米,是目前東、南亞最高的金剛舍利寶塔。4隅陪塔高27米,占地面積900平方米。

佛像 塔身供奉佛像1080尊,主塔內按佛教儀規用石雕、泥塑、銅鑄、布貼、糖卡等多種傳統工藝布置,裝飾展廳和內壁,陳列有南北朝、隋、唐傳世石刻佛像11尊,該石刻佛像雕刻精美,做工細致,佩飾華貴,儀態慈祥,屬國家二級以上文物。塔內有扶梯直上寶頂,為人們觀光、禮佛提供方便。
珍貴文物 龍興寺不僅具有一般大型寺廟的建筑、塑像,還珍藏著日本贈送的《磧砂藏》、清初的《大藏經》、斯里蘭卡國王贈送的佛舍利及《貝葉經》等。此外還有緬甸玉佛一尊,均屬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