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9世紀,東方的佛教傳入美利堅合眾國。兩個世紀過去了,佛教在美國得到了快速的成長,“美式佛教”(American Buddhism)初現崢嶸。不少美國本土的佛教領袖將古老的佛教教義、教規消化吸收后,古為今用,為西方現代社會排憂解難,普度眾生,因此眾多佛法傳播中心和僧團在美國已呈遍地開花之勢。
佛教發祥于古印度,19世紀方始傳入美國。根據“美國人宗教身份調查”(American Religious Identity Survey,簡稱ARIS)的數據顯示:自1990年到2000年,美國佛教信徒人數增長了1.7倍。據該調查的估算,美國2004年佛教徒總數已經達到150萬,其他調查機構的該項估計數目甚至是其雙倍。
美國紐約州克林頓的漢密爾頓學院有位Seager博士表示,如果上述數據屬實,那么佛教便是美國第四大宗教,僅次于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這些美國佛教徒之中,亞洲移民可能占到三分之二,改宗的人數約占三分之一。
在現在的美國,學佛人不一定非要贊同佛教的教義和觀點,或者戒掉葷腥一心吃素,已經有了宗教信仰的人也不必被迫改宗。因此部分美國人會有類似“信猶太教的佛教徒”(Jewish Buddhist)這樣的說法。當然,在美國對佛教懷有濃厚興趣、愿意深入研究的也大有人在,美國本地教師豐富多彩的佛教著述和誨人不倦的傳法活動亦增加了這部分人群接觸佛法的機緣。
而今,健康成長的“美式佛教”已經顯露出幾大特點:在教理教義和儀式上的色彩較之佛教活動興盛的亞洲諸國要淡,修行導向多以坐禪為主;教內等級不甚森嚴,民主平等氣息相對而言較為濃厚;學佛者大多愿做居士,愿發心出家到寺院修行者不多;還有勤于入世,心系生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