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本站首頁 佛學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文章>>學習園地>>佛學知識>>法相名詞及佛教常識
法相名詞及佛教常識
2007年07月18日15:59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1029 字體: 繁體

法相名詞及佛教常識

一、法相名詞
    
    1、佛陀耶:簡稱佛陀或佛,義為覺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佛陀是三覺具足的大圣人。
    2、菩提薩埵:簡稱菩薩。義為覺有情,即大覺的眾生。是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圣人。
    3、緣覺:是聽了十二因緣而覺悟人生真理的。
    4、聲聞:是聽佛說四諦法的音聲而悟道的。
    5、阿羅漢:是梵語,華譯為無生、破惡、應供三義。
    6、菩提:義為覺為道,即覺道所證的智慧。
    7、菩提心:即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稱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間和出世間超智慧。
    10、一切有情:一切有情眾生。(有情是有生命的動物。)
    11、一闡提:無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12、二執:我執(又名人我執),法執(又名法我執)。
    13、二空:我空(悟五蘊無我的真理),法空(悟諸法緣生性空的真理)。
    14、二障:煩惱障(障礙涅槃),所知障(障礙真知之智)。
    15、二乘:聲聞乘,緣覺乘。
    16、三乘:菩薩乘與聲聞乘、緣覺乘,合稱為三乘。
    17、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合稱為五乘。
    18、三毒:貪、嗔、癡,能毒害身命與慧命,叫做三毒。
    19、三學:戒學,定學,慧學。(又叫做三無漏學。)
    20、三身: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應化身。
    21、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22、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
    23、三慧:聞慧,思慧,修慧。
    24、三藏:經藏(修多羅);律藏(毗奈耶);論藏(阿毗達磨)。
    25、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
    26、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寶。
    27、大乘:是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
    28、小乘:是聲聞的法門,以修身自利為宗旨。
    29、三業:身業,口業,意業。
    30、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小乘的三法印。(再加大乘諸法實相為四法印)
    31、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
    32、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33、四等:即四無量心。(一)慈無量心,(二)悲無量心,(三)喜無量心,(四)舍無量心。
    34、四恩:父母恩(家庭),眾生恩(社會),國土恩(國家),三寶恩(宗教)。
    35、菩薩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36、四德:常,樂,我,凈。
    37、四弘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
    38、四念住:(一)觀身不凈,(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 。
    39、四姓階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40、四種阿含經: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
    41、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42、五欲:財,色,名,食,睡。
    43、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44、五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
    45、五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
    46、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47、五蓋:貪蓋,嗔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法蓋。
    48、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49、五惡見:(一)身見(薩迦耶見),(二)邊見(執常,執斷之見),(三)邪見(謗因果,壞善事),(四)見取見(非果計果),(五)戒禁取見(非因計因)。
    50、六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
    51、十惑: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亦名十使。
    52、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53、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54、六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能衰耗人之真性。
    55、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56、十法界:佛陀,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57、六波羅蜜:即六度的異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58、六和: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見和同解。
    59、六相: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
    60、六時:晝三時(晨朝,日中,日沒。)夜三時(初夜,中夜,后夜。)
    61、六道四生:六道中有胎、卵、濕、化的四類眾生。
    62、六難:(一)遇佛世難,(二)聞正法難,(三)生善心難,(四)生中國難,(五)得人身難,(六)具諸根難。
    63、西方三圣: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64、阿彌陀佛:譯意是無量光、無量壽,故亦稱無量壽佛。
    65、僧伽:義為‘和合眾’,指出家僧人六和共住。
    66、達磨:義為‘法’,指佛法之法,即經典。
    67、涅槃:作圓寂解,亦作寂滅或不生不滅之義。
    68、無為法:是圣智所證的真理,沒有因緣的造作。即斷了煩惱,證得清凈自在的理法(又名無漏法)。
    69、有為法:是因緣造作的世間法,有煩惱,不能清凈。
    70、無學:聲聞乘四果中,前三果為有學,第四果阿羅漢稱為無學。(修習戒定慧,進趣圓滿,止息修習,名為無學。)
    71、無學果:是阿羅漢的果位(又名無生)。
    72、佛陀有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優波離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迦旃延論議第一,羅侯羅密行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
    73、發菩提心:佛經上說過,發菩提心的要件,第一是深心,廣修無量善法。第二是悲心,廣度無量眾生。第三是直心,正念真如。華嚴經云:‘菩提妙法樹,生于直心地。’因心直則真,心真則志愿堅固,信仰便始終不轉移,而能勇猛精進地去做自利利他的工作。
    
    
    二、佛教常識
    1、衛塞日:即月圓日,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均在陽歷五月的月圓日。
    2、佛教旗:是根據佛陀成道時圣體放出六種色光制成的。即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橙色及以上五色混合色。
    3、佛陀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成道于西元前五八八年,涅槃于西元前五四三年。
    4、菩提樹:因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成道,稱為覺樹。樹葉心臟形,葉端尖長。
    5、沙羅樹: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沙羅雙樹間涅槃。這種樹的葉子是叢生的,葉長圓形,開花時期,花蕊繽紛而下,鋪滿地上。
    6、圣客沙:是佛陀向其母宣講佛法,由兜率天下降之地。未來佛彌勒菩薩,將在此地誕生。
    7、王舍城周圍有五座山,高約千余尺,總名為靈鷲山(RAJAGAHA)。王舍城因依山得名,巴利文叫做RAJAGAHA。耆阇窟山是靈鷲山的異名,巴利文叫做GIJJHAKUTA。
    8、佛陀講經最早的道場是古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規模最宏大的道場,是舍衛城的祇園精舍。
    9、印度最古的佛教大學,叫做‘那爛陀’,是唐玄奘法師留學的地方。
    10、唐朝有三藏法師,名叫玄奘,曾冒艱險,前往印度取經。
    11、東晉有法顯法師,往印度取經,曾經過錫蘭及南洋各地。
    12、印度有兩個法師最早到中國來的:是攝摩騰和竺法蘭。
    13、佛陀在世時,印度忠誠擁護佛法的國王是頻婆娑羅王和波斯匿王。
    14、佛陀滅度后,著名擁護佛法的印度國王有三位:即阿育王(亦譯阿輸迦王),迦膩色迦王,渴利沙王(即戒日王,他曾請玄奘法師宣講大乘佛法,非常尊敬法師)。
    15、阿育王之子瑪興達(MAHINDA)于西元前二五二年,同其妹僧迦美達,到錫蘭島米興達禮的地方,遇見帝沙王(KING TISSA)于狩獵之時,向王宣講佛法,帝沙王非常歡喜,請瑪興達返京城說法。不久,錫蘭王國人民大部份改信佛教。而瑪興達之妹,將印度之菩提樹移植錫蘭,此菩提樹至今仍存在,為佛教的勝跡。
    16、佛教的傳布分南北二支,北傳佛教稱為大乘教,南傳佛教稱為小乘教,或稱原始佛教。
    17、大乘佛教的區域是中國,西藏,蒙古,朝鮮,日本等地。
    18、小乘佛教的區域是錫蘭,緬甸,泰國,柬埔寨及高棉等地。
    19、佛經結集有四次:
    
    (一)第一次結集在王舍城靈鷲山的七葉巖(佛滅度后的九十天,由摩訶迦葉為首席,主持編輯大會,參加結集者有五百阿羅漢)。
    (二)第二次結集在毗舍離城,佛滅度約百年,以耶舍長老為上首,重新扶持禁戒。
    (三)第三次結集,由阿育王(ASOKA)召集,在波吒利弗多羅城(PATALLPU —TRA即現在印度八那地方)舉行結集大會。時在西元前二五零年,由目犍連子帝須(MOGGALIPUTA)為上座。這次的結集,經藏、律藏、論藏,均已完備。
    (四)第四次結集,是由迦膩色迦王所召集,在迦濕彌羅(現在印度的克什米爾地方)。時約在西元七十年,由婆須密(VASUMITAN)尊者為上座,這次的結集造毗婆沙論二百卷。集有部之大成。
    
    20、佛教以黃色象征智慧與中道,故許多比丘,多穿黃色僧衣。
    21、佛教以蓮花代表清凈,因蓮花生于污泥而不受染。
    22、達賴喇嘛,達賴者,蒙古語,大海之意,謂智慧如大海。喇嘛者,西藏語,勝者之義。達賴喇嘛為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屬黃衣派。還有班禪喇嘛,位在達賴喇嘛之次,統治后藏全體。
    23、慧能,是中國唐代禪宗的六祖,主張頓悟禪,與北方主張漸悟的神秀大師,有南頓北漸之稱。
    24、天臺宗將佛陀的一代教法,分為五時說法:(一)華嚴時,(二)阿含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
    25、中國佛教十宗:成實宗,俱舍宗,性宗,相宗,天臺宗,賢首宗,禪宗,凈土宗,律宗,密宗。
    26、何謂藏經?藏經就是佛教三藏典籍集成之總稱,或稱‘大藏經’。
    27、研究佛教何故須閱讀經藏?因經藏是佛教根本典籍,佛說一切根本法義,皆攝于經藏中。
    28、何謂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經、律、論。十二部即佛說經分為十二類,亦稱十二分教。(1)長行,(2)重頌,(3)孤起,(4)譬喻,(5)因緣,(6)無問自說,(7)本生,(8)本事,(9)未曾有,(10)方廣,(11)論議,(12)記別或授記,此十二部中長行、重頌、孤起頌三者為經文上之體裁,余九部從其經文所載之別事而立名。
    29、把十二部經,用七言四句偈說出?偈說:長行重頌并孤起,譬如因緣與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及記別。
    30、中國譯佛經開始于東漢明帝時,特請攝摩騰和竺法蘭來中國擔任此工作,共譯五部經,四部失傳,今所存的僅四十二章經。失傳四部,即十地斷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

上一篇:四大佛教名山是哪些
下一篇:沙彌威儀簡略列舉(在家居士看看也不錯)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支持:易點內容管理系統(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另类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成人黄色片在线|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日韩在线观看网址|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成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女av网站| 久久伊人色综合| 国产精品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97精品久久久|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免费观看全集| 欧美日韩国产色视频| 91免费国产视频| 欧美性猛交xxxxx水多| 亚洲精品色婷婷福利天堂| 亚洲精品日韩激情在线电影| 欧美精品一本久久男人的天堂| 日本sm极度另类视频| 这里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在线视频2019最新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区| 国产人妖伪娘一区91| 亚洲成年人影院在线|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影视第一页|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性jizz18性欧美|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欧美亚洲| 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 丝袜情趣国产精品| 色777狠狠综合秋免鲁丝| 国产不卡av在线| 欧美猛交ⅹxxx乱大交视频| 亚洲第一色在线| 啪一啪鲁一鲁2019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亚洲| 成人有码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