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門禪師在睦州陳尊宿那里開悟以后,就出外游方。在江州遇到官員陳操尚書,陳尚書亦禪門學者,初見面時便帶著考試的口氣問道:
“什么才是衲僧的行腳事?”
云門不答,反問道:“你這話問過幾個人了?”
尚書:“不管我問過幾個人,我今天只問你。”
云門:“這事且慢談,我先問你,什么是如來一代三藏教義?”
尚書:“黃卷赤軸。”
云門:“這只是文字紙墨,不是佛法真義,請再說,什么是教義?”
尚書:“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忘。”
云門:“口欲言而辭喪,為對有言;心欲緣而慮忘,為對妄想。尚未說對,請再說,什么是教義?”
陳尚書無言回答。
云門:“據說尚書平時研讀《法華經》?”
尚書:“是!”
云門:“經中道: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請問,非非想天有幾人退位?”
尚書茫然不知所對。
云門:“十經五論看過的師僧,拋卻經論后再入叢林修行,經過十年二十年也不見得就會開悟,尚書只看幾卷經論怎能會得?”
尚書:“請禪師原諒,是我罪過!”
從此云門住陳尚書家宅三年。
禪門證悟,不怕不開口,只要一開口,就知有沒有。禪者不是逞口舌之能,任意一說,云門初參睦州,被他三搥其胸,三逐門外,后來千辛萬苦,才能開悟,故陳尚書幾部經論,怎能相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