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兵
近幾十年來,面對種種挑戰和社會人心的種種問題,不少佛教界大德在探索應機弘法的路途中,共同認識到濃縮了印度佛學精髓、最具中華文化風格的祖師禪,是最當現代人機宜的法門,佛教振興之機,端在禪宗。太虛大師曾說過:“中國佛教之如能復興也,必不在于真言密咒與法相唯識,而仍在乎禪?!倍衽d禪宗,必須對元代以來日趨衰頹的山林禪、叢林禪、文字禪、狂禪作一番整頓改革,著力解決好禪與現代人緊張繁忙的世俗生活如何結合融洽的問題。臺灣的“現代禪”、“安祥禪”等,都是抓住這一決定禪宗命脈的關鍵性問題,力圖開辟出禪宗現代化、生活化的路徑。凈慧法師作為禪門泰斗虛云老和尚的入室弟子,以振興禪宗為己任。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主編《法音》,以文字般若弘法,普攝群機。近十年來力復祖庭,主編《禪》刊。他提倡的“生活禪”,凸顯了禪與生活融合一體的主旨,旗幟鮮明,口號響亮?!吧疃U”是凈慧法師據多年修持、弘法的經驗,總結了海內外諸大德禪學革新的思想后所推出,醞釀已久。記得1991年,我與凈慧法師晤談中,曾就“禪是溝通佛法與現代社會的唯一橋梁”取得默契,討論過關于禪生活化的問題,法師的遠見卓識,使我深為欽佩。河北禪學研究所成立之初,將深化生活禪列為一大研究課題。愧我學淺識陋,對生活禪無何貢獻。凈慧法師自1993年起年年舉辦“生活禪夏令營”,率知識青年共修,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在生活禪夏令營和柏林寺禪七所作的一系列開示、講話,詳悉提示了生活禪的宗旨、特質和修持法要,拜讀之下,獲益良多。
“生活禪”,顧名思義,是在生活中參禪。凈慧法師提示生活禪宗旨說:“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精神、禪的風采。提倡生活禪的目的在于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相互熔鑄以后產生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禪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更充實,物質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圓滿,感情生活更純潔,人際關系更和諧,社會生活更祥和,從而使我們趨向智慧的人生,圓滿的人生?!?《生活禪開題》)又強調“在生活中實現禪悅,在禪悅中落實生活?!币谎砸员沃疃U的特質,在于凈慧法師所總括的將祖師禪、佛法“生活化”和“化生活”兩個方面的結合。這是針對現代生活,對祖師禪乃至全體佛法的靈活運用,是對佛教積弊痼疾的改革針治,契理契機,意蘊深閎。
生活禪即是祖師禪,是祖師禪的源頭活水流入今天所呈現的形態,是祖師禪在現代社會的靈活運用,它既是古老的法門,又是新生事物,需要大家在各自的生活中,宗依經論,學習古德參禪的言行,按凈慧法師的開示真參實修,互相交流研討,使生活禪進一步完善、深化,一步步推廣,讓越來越多的人得到生活禪的受用。生活禪這一法門,大概也應既“生”又“活”,不斷改善,融入廣大民眾的生活,乃至點化整個國民生活、人類生活,才能永葆生機,鮮活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