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本站首頁 佛學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jīng)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文章>>佛學文庫>>禪 宗 篇>>宗鏡錄略講上冊(第四十章)
        宗鏡錄略講上冊(第四十章)
        2007年08月11日15:18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shù):1416 字體: 繁體

        宗鏡錄略講上冊(第四十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四十章  無言處,千口說

         

        佛與波斯匿王討論‘見性’的問題,他們辯論的結論是:人的生命有一個不生不死的東西,佛當時提出一個名詞叫‘見性’。

         

        當此生命誰為主

         

        對于‘見性’,我要再強調(diào)一次,通常我們看到‘見性’二字,往往會將之與‘明心見性’連在一起。‘見性’這個觀念,當然代表唐代以后禪宗的宗旨,它的來源是從《楞嚴經(jīng)》釋迦牟尼佛‘七處征心’、‘八還辯見’而來。上次討論的中心重點在此,而留到這次要討論又更加難以說明。

         

        佛與波斯匿王談到‘見性’,佛告訴他以眼睛做引導,當張開眼睛時看得明明白白,閉起眼睛看見了,看見那個什么都看不見的樣子,我們叫它‘黑暗’。‘明’與‘暗’有代替,是兩個不同的現(xiàn)象;那個‘能’見明、見暗的,并沒有跟著明暗現(xiàn)象而變化。這是上次的結論。嚴格而言,這在學理上叫‘見性’,以現(xiàn)代觀念來說,我們不講宗教盲目的信仰,真正佛法是要‘正信’的,正信是要求證的,所以佛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證得菩提’,求證到真正的作用。因此,從求證的層面,我們必須先在邏輯上做一個論辯。

         

        開眼見明、閉眼見暗,明暗兩種現(xiàn)象有交換、有代謝,不管這兩個現(xiàn)象,那個能見明見暗的,也不生也不滅。在理論上,我們承認這個說法,但是這里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當我們活著時,眼睛、視覺神經(jīng)沒有毀壞,可以見明見暗;當我們死亡,眼根的生理結構也還沒有壞,然而卻看不見明看不見暗,那個時候本性天哪里?佛與波斯匿王只討論到活著的時候,死后怎么求證?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當我們醒著的時候,開眼見明、閉眼見暗;當我們睡著,既不作夢又沒有張開眼睛,那個見性到哪里去了?這是第二個問題(不過有些人雖然未張眼,夢境中仍能見到一片光明,此非一般人所能做到;有畫家、藝術家的夢境是彩色的,因為他們在意識上經(jīng)常是彩色的。)

         

        因此,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個結論:佛與波斯匿王討論見性,眼睛能看見的‘見’,它本身的性能只能在活著的這一段來講。也就是說,佛所舉的這個例子,開眼見明、閉眼見暗,明暗二種現(xiàn)象有交接,然而能見明見暗的本身沒有生滅,沒有生死,這只是指活著的時候,眼識配合眼根而起的能見的性能而已!如果以這個例子說明人的生命本身是不生不死的,在邏輯上有近于以偏概全的味道!

         

        好,有關這段討論到此為止。接著又是另一段:識相的生滅,這一段牽涉到唯識,即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及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等八識。

         

        又如眾生八識之中,前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及第八識,俱緣現(xiàn)量,得諸法之自性,不帶一切名言,又無二種計度分別、隨念分別,即現(xiàn)前不生滅。

         

        永明壽禪師在這一節(jié)舉出唯識的道理。

         

        研究唯識的經(jīng)常碰到心、意、識三個字,心意識在小乘經(jīng)典出現(xiàn)得特別多。實際上不論大乘、小乘經(jīng)典,歸納而言,以中文來講,心意識三個字夠用了。不過,有一個問題要注意!現(xiàn)代研究心理學的都在心意識的‘意’這個地方轉。

         

        八識是把心的整個功能分成八個部分。知道八個識,只能說有唯識的常識,沒有深入研究,因為深入研究唯識學不是那么簡單。

         

        八識把心的作用八個部分,前面分成眼耳鼻舌身五根。注意‘根’字,以現(xiàn)代觀念言,即是生理作用,不是五官。生理學上講的五官是指包括眉毛的頭部;佛學所講的五根不包括眉毛,它是指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這是古代的分類。

         

        現(xiàn)代研究有很多人不同意這種分法,他們并不是不相信佛學,也不是佛說的理論錯了,而是不完全同意古代的分類。現(xiàn)代研究認為眼耳鼻舌即包含在身識,何必個別分出?有人認為古代的分類不合邏輯。不過,也有人申辯,眼耳鼻舌身與我們這個生命活著起作用關系很大,至于身識不是整個生理機能,而且生理的腦神經(jīng),這代表身根的作用。根據(jù)現(xiàn)代生理學也是一樣,比如中風后半身無知覺,是腦神經(jīng)某一部分受損或阻塞,所以身根主要是指腦神經(jīng)。持這一派理論者,認為不同意古代‘眼恥鼻舌身’的分類者,是誤把身識的身,當作全體的身。這是舊佛學配合現(xiàn)代觀念的解釋,對錯與否,我們不予定論,只是向各種介紹。

         

        此外,又有人提出問題,現(xiàn)代醫(yī)學進步,有損獻眼角膜者,當人在剛死之際,取其眼角膜冰凍或立即移植患者身上,患者又可重見光明。現(xiàn)代人又要討論一個問題了!這是眼神經(jīng)細胞沒有死亡,眼睛里有眼識,眼識沒有死亡,當眼角膜移植到他人身上時,他人的眼睛是否能像原來的主人那樣看得習慣?這都是佛學中研究的,而現(xiàn)代以科學研究新產(chǎn)生的問題。

         

        那么,以佛學來看這個解釋,取下眼角膜,眼識沒有死亡,眼識的根本是什么?是整個阿賴耶識,整個阿賴耶識是一切眾生同體的,我的給他、他的給我都一樣,這個功能相同。所以,與現(xiàn)代唯物思想辯駁心意識的問題,很容易解釋得通,不成問題。

         

        唯識學的‘三量’說

         

        心起作用的最后一部分——第八阿賴耶識,它含藏一切種子,含藏若干萬億動數(shù)的過去,若干萬億劫數(shù)的未來,乃至于現(xiàn)在。以現(xiàn)代觀念言,這個功能含藏無窮盡的宇宙、無盡的空間、無盡的時間,整個功能都屬于阿賴耶識的范圍。那么,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第八識皆是‘俱緣現(xiàn)量’。我們再提醒大家注意!唯識學的三量——現(xiàn)量、比量、非量。現(xiàn)量就是呈現(xiàn)一切擺得很明白,也可以說是現(xiàn)在、當下,呈現(xiàn)在前面,的確有一個事實,一個現(xiàn)象,嚴格討論唯識問題也很多。

         

        有哲學論文,把‘現(xiàn)量’比成西方哲學的直覺的境界;也叫直觀,把‘比量’當成客觀。這種與西方哲學配合解釋現(xiàn)量、比量的看法,對與不對,仍是個問題,我希望不要勉強湊合,哲學是哲學,佛學是佛學,科學是科學,彼此借助說明則可,便說這個就是那個,治喪的,因為范圍不同,這一點作學問的同學要特別注意!講宗教,可以借用;學術范圍則不能含糊。

         

        比量是由分別心來的,比如我們看到粉筆,意識知道是粉筆,好像小孩玩的太空梭玩具,這個觀念是比量。看白板是白色,比黃色白一點,不過正式的白可能還要白,一下子我們腦子有許多觀念馬上進來。所以,能起思維、能起知覺、能起感覺,皆屬比量。換言之,比量是相對性,不究竟的。例如我現(xiàn)在介紹《宗鏡錄》的道理,對與不對是比量,諸位聽到,這個道理懂了,這個道理對與不對,也是比量。換句話說,現(xiàn)有人生一切知識、一切思想,在唯識學范圍都認為是比量。比量非真實,不一定*得住。

         

        非量,比如幻想,或者精神病患者的境界有許多影子,自己想迷糊了,硬是看到前面有東西,實際上有沒有?沒有,那都是幻想出來的。一切幻想、不實在的東西,也不屬于世間比量范圍的,都屬于非量的境界。唯識學就有這三量的差別。

         

        有一位同學有一天向我提出問題。他說唯識的分類不大好,怎么說呢?他說三量就是一量,比量也好、非量也好,都是阿賴耶識功能的現(xiàn)量。我說對,你講得沒有錯!他又問:那為什么唯識把三量分得那么嚴格呢?眾生幾乎被束縛住!這是因為后世研究唯識的,被一切名言(名相)觀念給捆綁住了。

         

        其實,非量是意識境界,拿現(xiàn)有立場講是非量,也是相對的,它就是比量。例如,以現(xiàn)實世界來說,一名精神病患者,看到我們一般會笑,笑我們這些瘋子怎么到這兒來?在他的立場看,我們的確是瘋子,而在我們的立場看他是瘋子,覺得他是非量境界。同樣的,以他的立場看我們也是非量境界。所以非量與不非量,本身就是個比量。再說,精神不正常的人的境界,在他的范圍所看到的東西,他認為非常真實,至于看法對不對是另一個問題,所以這也屬于他當時的現(xiàn)量,三量功能本來如此。

         

        量,翻成中文就是‘范圍’,真正講佛法,阿賴耶識轉過來,本體功能是無量的,你只要把握住那個原則,就曉得‘量’只是屬于這么一個范圍而已!為了讓后世人了解心性的本體,只好在教育引導方法上作如此說明。

         

        前五識,眼耳鼻舌身‘俱緣現(xiàn)量’,開眼見明,眼睛一看是現(xiàn)量;閉眼見暗,也是眼識現(xiàn)量的呈現(xiàn)。耳朵聽到聲音是現(xiàn)量,聽到一個聽不見的,也是現(xiàn)量。一個聾子聽不見外面的聲音,卻聽得見自己內(nèi)部噗咚噗呼響。就算沒有耳聾,到了一個空谷,空氣隔絕,什么聲音都沒有,聽見沒有?聽見了!會聽得害怕,太靜了!那個清凈也是一種現(xiàn)象,這是耳識的現(xiàn)量。這些是對唯識最普通的解釋,其實還有更深的。

         

        當我們張開眼睛,第一眼看到眼前景物那一剎那是現(xiàn)量,第二剎那就不是現(xiàn)量,眼識馬上引導意識起作用,眼前所見皆是人頭,頭發(fā)有白的、黑的,少一點、多一點……意識的現(xiàn)量起來了,現(xiàn)量馬上轉過去。眼識的現(xiàn)量等于照相機,對好焦距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有些佛經(jīng)說:一彈指是二十剎那,另有六十剎那、九十剎那之說,一剎那代表非常快速的時間,無法用秒來計算),就是眼識的現(xiàn)量。但是這個現(xiàn)量的境界不容易保持住,假定眼識的現(xiàn)量與意識的現(xiàn)量兩者配合,意識不起比量分別,眼識不起第二剎那的動搖時,那絕對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看人不像人、看狗不像狗。像什么?什么都不像,就是有個東西過來就是,那是現(xiàn)量境相的一種現(xiàn)量。然而在唯識學上,這種現(xiàn)量叫什么呢?叫假像?不是真象,什么是真象的現(xiàn)量呢?一草一木、一灰塵、一點雨水、山河大地、豬牛狗馬等,整個宇宙、一切萬有等等,所呈現(xiàn)的世界是整個阿賴耶識的現(xiàn)量,整個阿賴耶識的現(xiàn)量就是這么一個世界,但它是剎那剎那在變化、生滅。

         

        我們大概了解這些觀念,唯識太麻煩,永明壽禪師他老人家提到,我們不得不替他講清楚一點。

         

        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后面那個功能——心體,體是勉強加的名詞,不是當它有個實在的體,為了方便大家明白而說‘體’。心體的功能叫第八阿賴耶識,也是‘俱緣現(xiàn)量’,它對的統(tǒng)統(tǒng)是現(xiàn)量。注意啊!第六意識能夠分別的不算,前面的五個識與最后的第八阿賴耶識是‘俱緣現(xiàn)量’。緣者攀緣、抓住。當眼睛一看,被前面境相吸引住,站在物質(zhì)的立場,也可以說,前面的境相是不是也被我們吸引住?兩者互相吸引,所以‘俱緣現(xiàn)量’。

         

        ‘得諸法之自性’,不要看到‘法’就想到佛法;也不要當成是作法的師公,那就搞錯了!同樣一個‘法’字,用的地方不同,解釋兩樣。‘法’代表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理,萬有的事情、現(xiàn)象,包括精神世界的理,所以前五識跟第八識‘俱緣現(xiàn)量’,當它起現(xiàn)量,它在這個時候它了解一切法,一切萬物本身的性體。不要把這個自性看成明心見性的性,如果有這一念,全體解釋錯了!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年輕同學著的佛學論文,在這種地方觀念錯的很嚴重,只要看到性,就是把明心見性、性空連在一起,觀念就搞不清楚。‘得諸法之自性’,‘不帶一切名言’。比如八識——眼耳鼻舌身意、第七、八識都是名詞。‘名’,名詞;‘言’各種言語文字。前五識與第八識‘俱緣現(xiàn)量,得諸法之自性,不帶一切名言’,當他一看前面,曉得這是人、這是魚,魚是法,人也是法,中間沒有分別。舉眼識為例,坐此回頭一看好多人,張先生、李先生、男人、女人你全不管,這時眼睛現(xiàn)量一看,‘‘得諸法之自性,不帶一切名言’,就是這個道理。

         

        ‘又無二種計度分別’,沒有人我、人法計度分別。計是心里計算,喲!好多人,這是‘計’。這些大概是什么人,這是‘度’。‘計’與‘度’在中文有不同性質(zhì)。‘計’帶數(shù)字性;‘度’有推測、推理之意,大概、比量。‘分別’,男的、女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都是分別。他說,現(xiàn)量境界沒有這些作用。

         

        ‘隨念分別’,能夠知道這是什么就是什么,這是意識的念頭,我們講念頭、念頭就是這個。

         

        剛才說開眼見明、閉眼見暗,能見明見暗的那個是阿賴耶識的現(xiàn)量,《楞嚴經(jīng)》上說這個叫‘見性’,我們說那個叫‘能見’,至于明心見性,則要‘能所雙亡’,‘能’還要忘掉,這屬于另一層道理,以后再說啦!

         

        他說,在現(xiàn)量境上,一切能知是隨念而來,意識起作用,隨念分別。當我們一切境界隨念分別的時候,比如八點鐘開始上課,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四十分鐘,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生滅中過去了。這中間,我亂講,諸位亂聽的,對與不對,懂與不懂這些分別都過去了!‘隨念分別’,這分別的中間,它本身有一個現(xiàn)前并不生滅,也沒有動搖過。就是八點鐘到現(xiàn)在,那么多廢話,我說過,你也聽過,一生一滅,每個聲音、每個動作、每句話,對與不對,都跳動過去了,我還是我,坐在這里聽的清清楚楚。他說,我們活著的人在隨念分別中,‘即現(xiàn)前不生滅’,就是現(xiàn)在在你面前,就有不生滅的自性功能。

         

        這一節(jié)不曉得我講清楚沒有?很吃力,硬是連吃奶的力氣都拿出來了!只有那么大的本事!在我自己是很不滿意,總以為報告的不清楚,因為這一段就是那么幾句古文,即使勉強說明清楚,也要七、八萬字的白話文,要在這么短的時候講清楚,很難!諸位應該智慧高,透過我講不清楚的話,你們應該清楚了,希望如此。

         

        唯識學的修證路線

         

        現(xiàn)在回轉來講唯識的理論,講理論就是修證、做功夫。學佛的多半看過《六祖壇經(jīng)》,六祖有兩句名言:‘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第六識、第七識在因位上就可以轉識;前五識、第八識則在果位上圓滿。在座有學止觀、參禪、念佛、修密宗的,有時候打坐,突然瞎貓撞到死老鼠,心境偶然清凈一下,別以為這偶然的清凈面就是明心!那個只是意識清凈的現(xiàn)量,不過偶然碰到而已!大家在生活上都有經(jīng)驗,有時站在那里看一個東西楞住了!楞的經(jīng)驗,楞頭楞腦,問他做什么?不知道,尤其考聯(lián)考看書,看不進去楞住了!楞住了也是第六意識的現(xiàn)量,什么現(xiàn)量?第六意識無明的現(xiàn)量、不清明的現(xiàn)量,把第六意識不清明、無明的現(xiàn)量翻過來,很清明,有些人用功用得好,念咒子、參禪打七、念佛、參話頭,心里累得不得了!像我年輕時學佛,有個同學被狗嚇悟了,從此看到狗就拜,因為狗對他功勞太大了!他打七參話頭,參的很辛苦,到了第七天,端了茶杯心里還在參話頭,一腳踏到門外,剛好踩在一只狗身上,那只狗痛極了!大叫一聲回頭咬他一口,他受這一驚嚇,茶杯掉地破了,人也悟了!就楞住了!可是那個楞是清明的。哦!他說原來是這樣的,哈!他懂了,后來他說狗是他的善知識,這一輩子不但不吃狗肉,看見狗就拜。我這位同學姓楊,很妙的一個人。

         

        那么,當一個非常清凈,沒有雜念、妄想。許多人認為這個就是悟,其實這是意識偶然清明的現(xiàn)量呈現(xiàn),當然是很好的境界,如果認為這樣就是明心見性,那大錯特錯。意識經(jīng)常能保持這個清明、定的境界,念頭過去沒有了,未來念頭沒有來,當體很光明,沒有雜念,你不要認為證到了大圓鏡智,沒有,連方鏡、三角鏡都沒有拿到,只是意識的偶然清明。這個時候對了沒有?對了!因上的。那么因上能夠經(jīng)常如此修持(這是求證,不是理論),如果能夠永遠這樣定下去,也無所謂定不定了!站著這樣,打坐盤腿也是這樣,隨時這樣,所謂打成一片,慢慢忘記了身體,忘記了我,第七識的‘我’轉了。那么這叫道嗎?還不是,這只是證到因位而已!因為會變,所以叫‘六七因上轉’。如果你用功碰到這樣的境界,你的六七識是有轉機,這個時候貪嗔疾慢疑也不會起。你能把這個因位保持下去,就會證到果位,沒有果位不是從因位來的。我現(xiàn)在所講,是針對有許多朋友,偶然有這個境界呈現(xiàn),認為自己悟了道,得了果位元,這樣認識是不對的。但是沒有入門的,不管做什么功夫,凈土也好,禪宗也好,非要走到這個因位上不可。

        上一篇:宗鏡錄略講上冊(第四十一章)
        下一篇: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三十九章)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wǎng)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支持:易點內(nèi)容管理系統(tǒng)(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youjizcom亚洲|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色香蕉在线观看| 欧美交换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 欧美最猛黑人XXXXX猛交| 大学生初次破苞免费视频|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二代妖精免费看| 97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婷婷丁香六月天| 免费在线看片网站| 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黄色片网址|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天天干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免费视频网| 免费一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片|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看| 花季传媒app下载免费观看大全 |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 动漫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美国大片免费收看| 成年人网站黄色|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 亚洲ts人妖网站| 蜜桃97爱成人| 小屁孩cao大人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