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本站首頁 佛學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文章>>佛學文庫>>法師文海>>凈土探究(上)大寂法師著(5)
        凈土探究(上)大寂法師著(5)
        2007年04月15日18:44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2234 字體: 繁體

        2)認識三輪體空的修證意義

         

        因此世間人在修福時,如果內心脫離了十惡煩惱心、愛慢心、五蘊心,就是行出世間修福法。就在我們將心量放大、放空的修持中,心量逐漸超脫世間法時空的限制,愈發空明、寂凈,所獲得的福德果報,也會像虛空一樣的廣大無邊。也就是般若經上所說的達到‘三輪體空——沒有我是布施者的貪執,不執受施者的獲利,不執布施物的施舍,不住色、聲、香、昧、觸、法而行布施的境界。’但是‘三輪體空’的境界,是要透過相當修行的次第與程度,才能達到。真正能做到‘三輪體空’的人,至少要證‘空性’,而依唯識學及中觀學,嚴格說起來,是要證阿羅漢果的圣者,才能徹底去除對‘我執’的貪取心。斷除了‘我執’的貪著心,才能實質做到‘三輪體空’。不是我們現在的凡夫俗子,在這里玩文字游戲,或者脫口教學所能辦到的。一般佛教徒對三輪體空的意義,有很大的誤解,以為內心現在‘不想我在布施、不想受施者、不執著布施物’就能一蹴即得,頓破我執心,頓破煩惱心,頓破五蘊心,頓破愛慢心......。我們實在應該好好從修證佛法的次第及內容下手學習、深入、修持,才不致自誤誤人,來世自食惡果,墮落惡道,后悔莫及!(關于出世菩薩道的修行內容,在后續諸愿中會有說明。)

         

        3)修出世福德心獲得另一種莊嚴果報身相

         

        當世間的修行者,具備出世間的修福心,內心達到無限柔和、無限寂靜......,來世自有他的因緣果報,自然超脫這個世間業報之身,與另一層次共同業行的修行者聚集一處,形成另一種共報所感的清凈世界,如方便有余土(聲聞圣者居住的世界),或實報莊嚴土(菩薩圣眾居住的世界),或另一層次的凡圣同居世界(如極樂世界),其業報身相,必然獲得與今世修持業行相應而顯現寂靜、柔和、空明、清凈的果報身相。

         

        4)凈土天人具備出世間修福心

         

        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就是具備出世間修福心的求道者。因此其身相果報,當然獲得與修學出世福德心相應的果報身相,完全脫離我們六道輪回的身相果報范圍。就如無量壽經卷上說:‘其國聲聞、菩薩、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都是志同道合,同往成佛道上走的善類者(咸同一類),共同獲得寂靜、光明、端正、莊嚴的化身相(悉同一色、形無異狀),縱然因個人所修福慧的多寡而使其身相莊嚴程度有所差別,但是,每個天人的內心都具備無諍心、柔和心、寂定心,不會有我是美貌者,你是丑陋者的善惡分別異心。這是凈土天人從自他方世界發愿往生起,乃至在凈土中聞法、修行的力量,都一致朝向寂靜而具有福慧悲愿資糧的成佛道上行進,才能感招這種異于三界色身的清凈、莊嚴、空明的化身相。絕非我們三界天人色身相能比,更非我們地球人類色身相能比,所以稱極樂世界的眾生為非天、非人。

         

        3、本愿與身真金色愿的關系

         

        本愿與前真金色愿,是互為表里的。當凈土的天人,時時在彌陀及諸大菩薩教導中,聞法、弘法、修福、修慧、修定,必定使心光散發出光明的福慧光芒,而使原本澄凈、莊嚴的色身相,更加放射出金黃色的凈定光芒,其色身在心光、身光的交織輝映下,光華遍照,凈若琉璃,遠則照射凈土各地,乃至宇宙世界,近則普照四周,使凈土遍地閃爍黃金般的光芒,柔軟、香潔、空明......。所似無量壽經說:‘凈土天人皆具備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4、如何實現人間凈土?

         

        倘若地球眾生,欲消弭人與人之間的美丑之諍,因美丑而導引制造三惡道的引因,就要從出世的福德心下手認識、修學。當每一個人都將自己的嫉妒心、仇恨心、嗔怒心、害人心......,用修行的方法凈化了,轉化成柔和心、福德心、清凈心、光明心、寂定心、莊嚴心......,那么我們的色身相,必會隨著巨大的共業轉換因緣成熟而轉變,依報世界也會隨人類強烈的共業心力扭轉成熟下而轉變,就不是現在充滿山海、溝渠、沙石、草樹、森林......的自然景致,而形成與我們人類共業轉報而相應的另一層次的清凈世界。

         

        人間凈土的完成,是匯聚多數具有出世福德心的修因,淡薄十惡煩惱心的修因而顯現。我們茍欲創造人間凈土,就必須為自己、為眾生提供、開創一條不墮惡道的徹底提升方法,否則不斷十惡煩惱心的修福,生生世世縱然教導眾生修積廣大福德,獲得美艷、姣好的身相,正為自己、為眾生投下墮落三惡道的變數,不但人間凈土無法實現,反而加重娑婆世界惡道的業網;世間眾生,不斷三惡道的引因,必然為自己未來制造墮落惡道的機會,這是很現實的事情。娑婆世間的佛弟子,欲往上升,或是往惡道走,唯有深入了解了佛法最重要的課題,業力與因果的關系,六道眾生身相形成的原因,才有智慧為自己開辟、抉擇一條徹底出苦的道路!

         

        五、宿命智通愿

         

        本愿是大菩薩的宿命通境界

         

        法藏比丘說:‘當我成佛的時候,如果國土之中的天人,不能夠以宿命通,知道自己的過去百千億劫所經歷所做過一切事情的話,我便不能圓滿成就佛道。’

         

        1、凈土天人如何獲得宿命通?

         

        什么是宿命通?宿命通有兩種方法可以得到。一種是*我們的禪定功力可以獲得(關于禪定問題,將在十愿、十一愿和十六愿以及后面諸愿會有說明。),一種是*眾生行善積德的力量感得的果報。像欲界天的天人就是福德果報感得的宿命通。如當天人初生時,能夠自憶三種事:一、自知從何處生;二、自知此生投生天上;三、自知此生是由何種業果、何種福德而感報(起世因本經卷七)。又地球世間的人類,也有的人生來便能自憶前世宿命;還有福德鬼神等,一化生鬼神道,就能自憶宿世從人道中投生而來。往生極樂的眾生,也是由佛的接引愿力及念佛者的往生功德力而感得的宿命報得神通。但是當凈土中的所有眾生在精進修持下,由宿命通所知道以前經歷的事情,便會越加的廣大無邊。如無量清凈平等覺經卷一說:‘凈土眾生悉智慧勇猛,和心歡樂,好喜經道,故皆自知其前世所來生,億萬劫世時宿命善惡存亡,現在皆知無極。’

         

        由經文得知,凈土眾生的宿命通,是從聽聞正法,修學佛法智慧,在具有正見智慧的法喜禪樂中而獲得。(關于禪定與八正道的修持關系在十一愿及十六愿中會有說明。)

         

        2、地球眾生為何沒有宿命通?

         

        反觀地球世界的凡夫眾生,平時不知道修學佛法,沒有禪定智慧,當然不能了解自己前世的事情;而且現在的社會,是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忙著自己的事業與前途,對自己目前所擁有的事業、財產以及所有醉心快樂之事,捉得緊緊的,不肯放手。每一個人都只看到目前的現實利益,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百年以后的事情。當我們這一世的生命結束之后,又要迷迷糊糊的隨著自己今生造作的善善惡惡的業力輪回六道去了,誰也不知道自己會流轉到那里去出生,也不知道來世會在那里死亡,再來世又到何處去投生!?凡夫眾生就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知道經過了多少的生死,仍舊在那里數著自己的財產、事業、妻子、兒女等等一切興奮美好的回憶,根本不會覺醒到我們為什么會隨著自己過去所作的善惡業力,糊里糊涂的走向沒有止境的幻相輪轉中!

         

        3、宿命通為何有深有淺?

         

        有的人,因為前世稍微有一點善根,今世比一般人特別警覺出死亡的恐怖,想要擺脫死亡,又遇著了正知正見者的引導,跟隨著善知識一步一步的止息妄念,修持禪定,到了禪定功夫純熟,也可以獲得宿命通。有的人知道一世兩世的事情,有的人知道十世百世的事情。再說天界中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的天人,禪定功夫深了,就可以知道千世、萬世、億世、兆世、一劫、十劫、百劫、千劫......以前的事情,甚至佛弟子以無漏的禪定通力,可以知道千劫、萬劫以前極其深廣的事情。宿命通,因禪定功力的深淺,而形成所知宿命有廣遠淺近的差別。

         

        4、凈土天人必能獲得像大菩薩一樣的宿命通

         

        神通是通外道的,外道宿命通最高深者,也可以知道八萬劫內的事情,如經中說,無色界的天人及有一種迦毗羅仙,能知過去八萬劫事,未來亦然。但其沒有苦集滅道四圣諦思惟道的智慧作基礎,心智仍屬有漏范圍,不及羅漢圣者。

         

        除了時時刻刻都在正定中的大菩薩外,一般的有漏禪者,是不能夠隨時隨地知道自己宿世的事情,只有當他們入定的時候,才能夠知道自己過去的事,一出定之后,就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西方極樂世界中天人的宿命通,就與這種由一般有漏的禪定而證得的宿命通完全不一樣。凈土中的天人,是行住坐臥、時時刻刻都在阿彌陀佛的法音宣傳之下,在阿彌陀佛的大悲誓愿加持之下,精進修持,獲得甚深禪定,只要想知道自己過去生中的事情,隨時都可以像放錄影機一般的知道自己過去生中百世、千世、萬世,甚至百劫、千劫、億劫中所經歷所做過的一切事情。

         

        而依經典說,能夠知道自己過去百千億劫中所經歷的一切事情,已經不是阿羅漢宿命通所能知道的境界,乃是大菩薩的宿命通境界(后文自明)。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的天人,到最后一定能夠像了脫生死,福慧深厚的大菩薩一樣知道自己宿世千萬劫以前所經歷所做過的一切事情。

         

        5、阿羅漢、辟支佛宿命通最多能知多少劫內事?

         

        如阿含經、大智度論卷二以及大乘義章卷二十皆說:‘諸阿羅漢及辟支佛宿命智通,能知自身及他人宿命,但不能遍知。有的阿羅漢知道過去一世或二世、三世、十世、百世、千世、萬世、百劫、千劫、萬劫,乃至八萬劫之內所經歷的事情,但是超過八萬劫以外的事情,以阿羅漢、辟支佛的定慧不能得知。’(如經上曾載羅漢曾用宿命通觀看一男子幾萬劫內有無種植佛種善根,八萬劫以前不能得知。)

         

        6、阿羅漢不知一只鴿子的宿命前后因緣

         

        智論卷十一又引阿婆檀那經的經文說:‘有一次,舍利弗隨佛經行時,有一只老鷹追逐一只鴿子,飛馳而來。鴿子嚇得躲到佛的身邊安住,佛經行過的影子遮覆住鴿身,鴿子即刻感到十分安穩,便不再發出怖畏的聲音。舍利弗的身影隨后跟來,亦遮覆住鴿身,鴿子隨即發出如前被老鷹追逐戰怖的聲音。

         

        舍利弗驚異的請問佛:“佛與我身同樣沒有貪、嗔、癡三毒,為何佛影覆鴿,鴿便無聲,不再恐怖,我身影覆蓋鴿身,鴿子便發出戰栗的聲音呢?”

         

        佛回答說:“你雖然三毒已斷,但習氣未盡,以此因緣,你的身影覆鴿,令其恐怖不除。你現在可以用宿命通觀察這只鴿子的宿世因緣,已經有幾世投作鴿身?”

         

        舍利弗即時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前世亦從鴿身轉生而來,而且已經一世、二世、三世乃至八萬大劫中常投鴿身,超過八萬大劫之前,不能得知。佛又命他觀察這只鴿子未來什么時候能夠脫離鴿身。舍利弗隨即入愿智三昧,觀見此鴿未來經過一世、二世、三世乃至八萬大劫不能脫離鴿身,超過八萬大劫之后,不能得知。

         

        于是請示佛說:“我不知道這只鴿子過去何時進入鴿身,也不知道未來劫中,這只鴿子何時脫離鴿身。請佛為我說明。”

         

        佛告訴舍利弗說:“這只鴿子的宿世前后因緣,已經不是聲聞、辟支佛的宿命通所能知其原委。此鴿在未來經過像恒河中的沙粒不可數知的劫數,仍作鴿身。當其罪報命盡后,繼續輪轉五道中,而后投生為人,經過五百世后,才能獲得智慧利根。那時有佛出世,在佛滅度后,此人才向僧團求受五戒,成為優婆塞,并向比丘請法。當他聽到法師贊嘆諸佛功德時,初發成佛愿心,誓愿作佛。然后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終至十地具足,成就佛果;廣度無量眾生已,證入無余涅槃。”

         

        舍利弗聽佛宣說這只鴿子的宿世前后因緣,向佛懺悔說:“我于一只鳥的本末因緣尚不能知,何況諸法。我的智慧,不及佛智慧實在太遙遠了......。”’

         

        7、凈土天人不及阿羅漢宿命通

         

        而極樂世界的天人,在沒有獲得像大菩薩一樣的深厚福慧及未證聲聞第四果前,其宿命通,仍不及凈土中阿羅漢的宿命通。如中品中生以下的往生者(見觀無量壽佛經),在極樂世界的宿命通皆不及阿羅漢圣者。但凈土天人宿命通的深廣、細微度超過我們欲界、色界天人的宿命通。因凈土天人聞法、修定的精進度超過我們的欲界、色界天人修行的精進度。在其未證聲聞四果前,所知道的宿命之事,從一世、二世、三世、五世、十世、百世、千世、萬世、一劫、百劫、千劫、萬劫......,皆因個人的定慧深淺而不定。

         

        8、阿羅漢的宿命通境界

         

        依舍利弗阿毗曇論卷二十九、修行道地經卷三、增一阿含經卷六、二十六說:‘什么是聲聞圣者共同印證的宿命通?當比丘以四圣諦思惟道,獲得正定心后,便能憶念自己前一世、前二世、前十世、前百世、前千世、前萬世......,曾經有過的種種心念:自己于某世臨終時,因什么心念現前而死亡?什么心念現前而入母胎?入胎后依什么心念而住胎中?......,某世在那里出生?在那里居住?姓什么?叫什么?吃過什么東西?壽命有多長?遭受過什么苦樂?那一世曾修外道禪,生到色界無想天上遭受果報?并且憶知上生無想夫的外道禪者,因修無想定,自以為悟道,死后見到自己忽然來到無想天上,大都不解的自問:我從來不曾在這里投生過,這是什么地方?怎么會突然出生在此處呢?而不知自己修定方法錯誤,不知有無想天的果報處所。佛弟子以四圣諦證覺的智慧獲得宿命通后,便能如實知道用什么心態修禪,來世會得到無想天的果報。并從無漏的宿命智通中證知,若修無想、無受定,令心無住處,必獲色界天上無想天的果報。

         

        聲聞弟子用無漏的宿命智通,又能自憶某世曾經在無色界天上受生過,并且憶知上升無色界的外道禪者,因修空定,沒有智慧,不能以智慧道,思惟自己為什么會化生無色界天上,以為自己無心無識,無因而生。聲聞弟子以四圣諦證覺的智慧,獲得宿命通后,便能正確的憶知:我前世上升無色界天上,仍然有非常細微、若存、若亡的想受存在,只是外道禪者深修空定,沒有智慧能力觀照之。

         

        聲聞弟子以其證覺的宿命通,又能自憶過去一生、二生、乃至百生、千生、萬生、億生、兆生......以前所出生、居住過的世界,什么時候開始形成?什么時候轉變、毀壞?我曾經在這個世界出生過?死后又投生在另外一個世界?我曾經在這個世界修行成就過,就在那個時候,亦曾經以宿命通憶念過前生無量世的宿命......。

         

        當圣弟子獲證阿羅漢果后,無論在未來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出生在什么地方,都能與生俱有宿命果報神通,而且只要生生世世獲得無漏報得神通,無論入定,或不入定,只要想知道自己過去的宿命情形,便能以宿命通,憶念自己種種過去無量宿命,永不壞失......。這就是聲聞弟子依四圣諦所修證的宿命通,大概的內容,細說無量。

         

        9、大菩薩的宿命通境界

         

        凈土天人要達到大菩薩的宿命通境界,必須在凈土非常精進的修積福慧資糧,才能獲得。(關于大菩薩的修行過程,在后面諸愿會有說明。)放光般若經卷二敘述大菩薩的宿命通境界說:‘菩薩摩訶薩,在行般若波羅蜜時,當念即能具足五種神通......,其所證宿命通,從憶識自己及眾生過去一意至百意,一日至百日,一月至百月,一歲至百歲,一劫至百劫,乃至無數百劫,無數千劫,無數百千億劫所經歷的名姓、種族、所作、所習、壽命、長短,所受苦樂,死此、生彼,從彼、生此,所作事物、威儀、禮節,都能自識的非常清楚。雖然獲得如此廣大甚深的宿命通,但絕不會因證此無礙神通而生貢高之心......。’

         

        八十華嚴卷四十四則更加詳細的記述八地以上大菩薩的宿命通境界說:‘菩薩摩訶薩,以其廣大的宿命智證通,只要隨念分別,便能夠知道自身及像無量微塵數一樣多的不可說不可說的諸佛世界中的一切眾生,在過去如無盡微塵劫數不可說不可說宿命所經歷、所做過的一切事情:‘無論自己及眾生在某處出生,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投生什么種族,吃過什么飲食,遭受過什么苦樂。從無始以來,在三界中以什么因由,什么業緣,生生世世不停的入胎、受生、長大、老病、死亡、投胎、出胎、成長......,輾轉滋長,次第相續,輪回不絕。”無論投生過什么族類、人種、品德、行為(種種品類),投生過什么國度、世界(種種國土),投生過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道輪回中的那一道(種種趣生),投生過什么相貌、身材、高矮、胖瘦(種種形相),或者做過善行、惡行、無記業,內心有過什么煩惱、痛苦、憂傷、悲泣......之事;曾經在某世某國某地動過貪心、嗔心、癡心、慢心、惡心......種種心念;曾經生活在什么人事、環境因緣里,遭遇過什么人事環境境界,與什么人互結惡緣,因造作種種善惡因緣,而投生無量差別的種姓、族類、膚色、美丑......。

         

        大菩薩修行者就是這樣知道自己及眾生從無始以來,在三界中以什么因由,什么業緣,生生世世不停的入胎、受生、長大、老病、死亡、投胎、出生、成長......,吃過什么飯食、遭受什么苦樂、姓什么、叫什么名字......,都猶如明鏡般地歷歷在目,一點也不含糊。’

         

        定慧程度更深的,乃至知道過去像無盡微塵聚合那么多的劫數前,有如無量微塵數那么多的世界中,曾經有似無邊微塵那么多的諸佛出世,每一尊佛的名號、出世弘法的興盛情形、舉辦過多少次講經法會,諸佛出生的父母,服侍過諸佛的侍者,諸佛有多少聲聞弟子,每一尊佛的聲聞弟子中那兩個弟子的定慧最殊勝,成為輔助諸佛弘法的二大弟子。諸佛及其聲聞弟子出生在什么城縣,什么時候出家,在什么地方的菩提樹下,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什么處所,坐什么樣式的座位,演說過什么經典,利益過多少眾生,施作過多少佛事,什么時候結束當時住世的壽命,證入無余涅槃。般涅槃后,正法、像法、末法、住世時間的久近、長短。以上所說的一切,就像明鏡照人一樣的歷歷在目,一點也不會錯誤的自知自憶。

         

        又能憶念像無際微塵那么多的世界中,曾經出世過的無量無數不可說不可說的諸佛,他們從什么時候開始發成佛的大悲愿行,經過多少佛出世,供養過多少諸佛,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調伏過多少眾生,閱歷多少次說法次數,當時的壽命住世有多久,獲證的神通變化有多少,什么時候證入無余涅槃,涅槃后的正法、像法、末法住世度眾時間有多長遠。遺法期間,佛弟子造立過多少塔廟,運用過多少供品、裝飾莊嚴佛塔,令多少眾生見聞佛塔,種植善根......。如上所述,均如明鏡照人一樣的歷歷在目,完全清晰照知。

         

        以上經文所說,正是極樂世界八地以上大菩薩的宿命通證境,凈土中大菩薩的宿命通境界,正是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在最后修行的過程中,所要修證的境界。而本愿所說的宿命通境界,正是開演登地大菩薩的宿命通境界,凈土天人在尚未獲得如大菩薩的宿命通境界時,其報得的宿命通,也一定會在努力修持中成長、進步、超過二乘。

         

        10、綜觀佛菩薩及二乘宿命通的差別點

         

        二乘及佛菩薩雖然同是由正定而獲得宿命通,但是兩者宿命通的證境顯然不同,我們從大乘義章卷二十所說,諸佛菩薩及二乘的宿命通不同處有八種中,可以清楚的明白:

         

        一、上下不同:聲聞、緣覺圣者,隨著自己所依所入的禪定而獲得的宿命通,唯能知道自己的宿命事(自地事),及知道修行功力在己之下所有眾生的宿命。而佛及大菩薩的宿命通,上下一切皆知。

         

        二、寬狹不同:二乘圣者宿命通所知道的事情,唯能及于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內眾生的宿命范圍,不及佛與大菩薩能夠知道無數三千大千世界中眾生的宿命。

         

        三、頓別不同:二乘宿命通,只能一件事一件事個別知道過去的事情,不能像佛及大菩薩一樣一時頓知。

         

        四、粗細不同:諸佛及大菩薩能于過去巨、細的事情一切皆知,二乘不能。

         

        五、遲速不同:諸佛及大菩薩于過去事情,發心即知,而且知道范圍無盡寬廣,二乘不能立刻盡知過去無盡寬廣之事。功力不夠者,必須入定才知。

         

        六、虛實不同:諸佛及大菩薩于過去事情,能夠記憶的沒有一點錯誤,二乘不能。

         

        七、時分不同:二乘極遠能知自己及眾生過去八萬劫事,諸佛及大菩薩所知過去宿命沒有極限。(外道利根者亦知過去八萬劫事,依經中說:“世俗修道之人若有利根禪定之力,亦能憶知過去極遠事,而佛門中鈍根修行者,不能深入禪定,自然不知宿命事,故不簡凡圣,唯論利根定力之別。”)。

         

        八、自在不同:地持經說:諸佛菩薩不但能夠自在的自知宿命,知他宿命;也能令他人知佛宿命,同時令他人知道自己的宿命事,乃至能令他人知道別人的宿命,甚至又能令其余眾生輾轉相知自己及他人的宿命,這是二乘宿命通不及的地方。

         

        11、往生凈土是獲得宿命通的保障

         

        反觀我們地球世界的眾生,天天在家庭、公司里數著自己的鈔票、股票......。心思完全放在金錢游戲上,那有時間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宇宙這些不關痛癢的道理。來世不墮入惡道就已經很不錯了,何況是獲得宿命通,知道自己前世的事情,簡直有如天方夜譚一樣的荒誕不稽!

         

        唯有前世善根深厚的眾生,才有可能撥出時間,甚至全心投入‘求法’的行列,為扭轉自己現在的命運及來生生存的品質做準備。否則不往修行的路上去走,在這個充滿金錢、資訊、娛樂......誘惑的時代,大部分的人都難保來世不墮惡道。如果我們能選擇彌陀凈土法門,做為我們今生出苦的指南,來世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就能對自己過去生中因為貪嗔癡三毒的煩惱而造作的許許多多的惡業果報,有一番通盤的了解,知道應該如何懺悔以往的罪業,使善念增長。并且在阿彌陀佛法音的指引下,我們很自然的就會有清凈的智慧,知道應該如何把握住未來修行的方向,讓自己在學佛道上,有更正確更豐富的正知正見。等到過了百千萬億劫之后,再回到娑婆世界為自己成佛的道路做進一層沖刺的時候,就會有自在的宿命通,有相當的出世智慧及相當的有慈悲心,對于正法與非法,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有為法與無為法,佛道與外道,便會有正確的分辨能力。并且能夠以宿命通,知道眾生前世的善惡根器,應機施教,引導初機學佛的眾生,也能夠正確的走向佛教正途的道路,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每次一再強調要去見佛,要去親近阿彌陀佛,要去親近諸上善人,親近清凈大海眾菩薩的主要原因與目的了。

         

        六、天眼普見愿

         

        本愿開演大菩薩的天眼通境界

         

        法藏比丘說:‘當我成佛的時候,如果國土之中的天人,沒有天眼通,不能夠以天眼看見十方世界中百千億個有諸佛出世的佛國世界的話(意指無盡三千大千世界),我便不能圓滿成就佛道。’

         

        如無量壽經卷下說:‘凈土眾生,滅諸煩惱,離惡趣心,得深禪定,諸通明慧,游志七覺,修心佛法,肉眼清徹,靡不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

         

        為什么經上說凈土眾生以其‘肉眼’就能徹見萬物呢?凈土眾生的肉眼與我們地球眾生的肉眼有什么不同?為什么經上要說凈土眾生同時有肉眼又有天眼?凈土眾生的天眼與我們天界眾生的天眼及聲聞圣者的天眼、緣覺圣者的天眼乃至大菩薩的天眼有什么不同?這是本愿要說明的范圍。

         

        凡夫肉眼所見景象

         

        在我們這個凡夫世界里,平時正常的視力也不過可以看到數十里以外的景象。如果有人得了近視眼、老花眼,或者是散光、青光眼,那更要藉著矯正視力,帶著眼鏡才能清晰的看到眼前的東西。假使不帶眼鏡,就是近距離的事物也都是一片模糊,看不清楚,再加上門窗、墻壁的阻擋,我們更是不能隨心所欲的觀看心中想要看到的一切景物。萬一眼睛瞎了,當然更是成天生活在黑暗的天地間,了無生趣,無論行動、做事都極不方便。俗語說,眼睛是靈魂之窗,任何人都不愿意遭受雙目失明的痛苦。何況我們學佛的人,雙目更是帶領著我們走入佛學領域的最佳工具。沒有了眼睛,就好像我們身邊沒有了經書指引一樣,一個學佛者,能夠從不懂佛法到深入經藏,都是因為我們有了正常的眼睛,經常不斷的閱覽佛書,才能夠達到我們深入法寶的目的,所以這都是明亮的眸子,賜與我們的恩惠。如果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想要接近三寶,研讀佛書,深究佛法大海,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當一個雙目失明的學佛者,不能達到他內心的理想,那種希望心聲的破滅,是十分痛苦的,當然不是我們現在擁有健全的雙眼者,能夠感受出來的。因此今天我們有了正常的雙眼,就應該好好的珍惜保護這對寶貴的眼睛,多利用靈活的眸子,去閱讀經典,閱讀有益身心及世道人心的書籍,將自己的知識眼界一天天的擴展開來,不要讓人家笑我們佛教徒是個井底之蛙。當然無論我們眼睛的視力有多么的正常、多么好,所看見所察覺的事物,到底有限,比起天人的天眼,所看到天上、人間一切的景物,實在是差得很遠。

         

        為什么天眼與肉眼有那么大的差別呢?當知天眼是從修定而來。普通人想要獲得天眼通,說起來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只要你有恒心、有毅力,經過長期的勤苦修行后,也可以得到天眼通。

         

        天眼的種類有多種不同

         

        天眼通的種類,依每個眾生的福德、定慧功夫深淺不一樣,而形成無量差別的天眼見物情形,依大乘義章說,天眼的種類,大體上可概分成五種。

         

        1、人間眾生由禪定力量而獲得的天眼通(包括外道修行者)

        2、由前世禪定力量或特殊福德力量所感報的果報天眼

        3、天界眾生的天眼通

        4、阿羅漢與辟支佛的天眼通

        5、佛、菩薩的天眼通

        6、清凈世界的天人眾生所獲得的天眼通

         

        1、人間眾生由禪定力量獲得的天眼通

         

        此類有漏的天眼通,是任何人透過修定的方法,都可以得到的,包括佛弟子及任何外教修行者。依個人定力的深淺,在定中所看見的遠近景物也大不相同。有的人可以看到幾百里以外的景物,也有的人,禪定功夫深了,一入定,最遠處,可以看到一個四天下的景象,此是依龍樹所說的凡夫禪定證境,其范圍相當廣大。禪定功夫深者,來世可生到天上繼續進修;功夫淺者,轉生便失。(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之意。四大部洲即南瞻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四個有眾生居住的范圍。四大部洲在那里?同樣也和須彌山在那里一樣,是小乘與大乘學者一直爭議性的問題。按起世經說,四大部洲在須彌山所環繞的七山八海之中,如經文說:須彌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在金山之外有堿海,堿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堿海的四方。小乘學者依此經文所釋,指出四大部洲就是指地球的四個方位。大乘學者認為,佛經在說明宇宙的起源生滅問題時,所指稱的‘山海’,或有多種引伸之義,不可狹小的以人類智識所能認知的領域為范圍,四大部洲或指十方宇宙中某范圍內四個有眾生居住的他方世界)。

         

        2、由前世禪定力量或殊勝福德所感報的果報天眼

         

        這種人因為前世有很深的禪定功夫,或殊勝福德(指前世由天上下生,或他方清凈世界下生,或曾修般舟三昧。今生出世人間,一生下來,他的肉眼見物情形,就比常人來得廣遠、細微,也就是所謂的前世果報所感而獲得的天眼)。譬如人間念佛者,一生到極樂世界,就會有天眼通,這便是因前世念佛達到‘一心不亂’(前世殊勝福德所致),而感得的凈色果報眼通,用‘肉眼’代名之,以示與在凈土進一步再修禪定而獲得的廣大天眼通有所區別。而凈土眾生‘凈色肉眼通’的含意,又有另外一層的釋義,即是指在凈土中尚未了脫生死的天人眾生,當他一期生命結束后,不論再化生在極樂世界中任何地方,一出世便會感得凈色果報眼通,亦即無量壽經上所稱呼的‘肉眼清澈,靡不分了。’乃至菩薩圣眾在凈土的肉眼(不特別運用天眼通見物,便代稱為肉眼),亦是‘清澈見物,靡不分了’。只是見物的程度比凈土天人及二乘圣者來得更為廣遠、微細、清楚。又如有的人雖然沒有證得天眼通,但是依自身念佛定力成熟,而與佛力相應的情況下,在現身(肉眼)中,亦能看到十方諸佛世界(如修般舟三昧);此亦可稱之為‘肉眼清澈,靡不分了’,即殊勝福德與禪定力量所感報。或者人間修行者依持戒、修福因緣,上升欲界天;到了欲界天上,一化生在天上,就會獲得報得天眼,亦是凈色果報眼通的另一種釋義。

         

        3、天界眾生的天眼通

         

        1)欲界及色界天眾的天眼通

         

        欲界天眾的天眼通,大體上只要前世持戒、修勝福,就能獲得欲界天上的果報天眼通。其天眼所見處,與個人的福德、持戒力深淺,而有差別,又依其住處的廣狹遠近而分優劣。如經中說,欲界第一天四天王天的居處在須彌山腰(須彌山意,前已說明),第二天忉利天的住處在須彌山頂,第三天焰摩天的住處已經遠離日月光明所能照到之處(所謂日月光明不一定是指我們這個太陽系的日月光明),第四天兜率天的住處,乃在‘上升精細微妙,不接下界諸人、天境界’之處,第五天樂變化天,第六他化自在天的住處,都已層層超越以下諸天的境界。由此可知,欲界諸天的天眼通,以其個人所居境界及所獲福德為所見范圍,已經遍及宇宙中的無數世界,不可以凡常思慮預計,何況是上界‘色界’天人的天眼通!依經上說,色界初禪天的住處,就如同一千個四天下那么廣大無邊,意指初禪天的住處,有如無量無數個星球世界的范圍那么廣大,不可測知;二禪天的住處有如二千個四天下那么的廣大無盡;三禪天的住處,猶如三千個四天下一樣的廣遠無際;四禪天住處,已經不是用人類言語及人類思想所能想像的境界,其住處已經達到不可思議寬廣無量的境域,或說為四千個四天下......寬廣不定。我們由色界天人住處的境界,即可推知色界天人的天眼通,亦如欲界天人一樣依個人的福德、定慧力用的深淺不同而形成與每一層色界天人住處相應寬廣無量的禪定見物程度。如大乘義章所說,色界天眾的天眼通,亦與色界每一層天人禪定證境及住處成正比。或可看到一千個四天下的景象(即無數個星球世界的內外景象),或可看到二千個四天下眾生居住世界的景象,或可看到三千個四天下眾生寄居世界的景象,甚至到達看見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內無盡宇宙中的無際星球景象......。其他如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等四種神通,亦依天界眾生的福德、定慧之力而形成與其住處相應的不同禪定證量的四種神通境界。(按科學家證實,宇宙最少有十度空間與三四十層次。我們所見宇宙,乃是由無數層次的物質宇宙與非物質宇宙而形成。佛經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乃是一尊佛的教化地區。有一○○○○○○○○○......個無法統計的太陽系那么多的星球世界為范圍。無窮宇宙中有無窮諸佛,現在均正出現在每一個一佛化區,即所謂的三千大千世界內教化有緣眾生。可想而知,色界天眾的天眼,就像無數層次的宇宙一樣的不可思議,不可測知)。

         

        2)凈土天人的天眼通

         

        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其定慧、福德力,在凈土長劫精進下,達到某一種不可思議的程度時,都比三界中的欲界、色界天人定慧力高,故其住處及天眼所見景象的廣遠無際程度,更是深不可測,其天眼通所見景物就如本愿所說,能夠看到百千億個有諸佛出世的佛國世界內的一切景象,意指無數三千大千世界之義;亦正是指大菩薩的天眼通境界。由此可知,凈土眾生的天眼通,更加的不可預知、不可思議,更不是當今科學界及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智識與業力所能推論、揣度的范圍。

         

        4、阿羅漢與辟支佛的天眼通

         

        1)聲聞圣者的天眼通

         

        聲聞弟子因定慧力各有深淺不同,其獲證的天眼通所看到的景象也有粗、細、廣、狹、遠、近之分。如有的聲聞圣者(至少三果以上)能夠以天眼通看到小千世界的景象,相當于初禪天梵天王天眼通所看到的景象,但與梵天王天眼通所見景象有所區別。如大智度論卷五說,大梵天王身在小千世界邊,向內能見,向外不見;與同樣以天眼通能見小千世界的聲聞弟子的天眼通不同,聲聞弟子隨身所在,向內向外,恒時都能看見小千世界。

         

        有的聲聞弟子定慧力較深,能夠觀見中千世界的一切景象。如阿那律尊者,因其專修‘金剛樂見照明三昧深定’,所以其天眼通見物程度,成為聲聞弟子中第一人——能觀見三千大千世界中深廣無盡的一切景物,如觀掌中庵摩羅果(比四禪天人天眼所見更為深、廣、細微)。其天眼通見物情形,翻譯成白話,即是說三千大千世界中眾生造作惡業,而墮落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的情形,造作善業,而上升天上、人間,輪回六道的景象,眾生的生死、好色、惡色的相貌,上升善道或沉墜惡道的卑勝情形,都好像一面鏡子一樣,完完全全的在阿那律尊者的天眼中自然顯現。

         

        智論卷五又說:‘小阿羅漢小用心,便見一千世界(小千世界),大用心即見二千世界(中千世界)。大阿羅漢小用心,便見二千世界(中千世界),大用心則見三千大千世界景物。’

         

        2)緣覺圣者的天眼通

         

        而緣覺圣者的天眼通(辟支佛)與聲聞弟子的天眼通有什么不同呢?依智論卷五、卷九及大乘義章卷二十說,佛在世時,其大阿羅漢弟子,阿泥盧豆長者,所獲得的天眼通,暫觀即見小千世界景象,諦觀(深觀)便見二千世界景象。辟支佛天眼通亦與聲聞弟子一樣有大有小。最小者能見中千世界,最大者亦能觀見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景象。凈土中的天人眾生,當其了脫生死時,其天眼見物情形,亦能如大阿羅漢及辟支佛的天眼通一樣,能夠照見三千大千世界的遠近、粗細......景象,而沒有障礙。

         

        3)外道禪者不能辨知羅漢的遺骨生處

         

        佛在世時,有一位名叫鹿頭的梵志,因其生前業感,及今生精進修行的緣故,能夠觀察太空星宿所顯示的吉兇禍福,也能通曉各種醫藥知識,療治眾生各種病苦,又能以其銳利的‘眼通’從觀察死人髑髏中,得知每一個死人髑髏是男或女,生什么病而死亡,在生如果服什么藥此病就會治愈,不會因此而死。更厲害的是,他能夠從觀察死人髑髏中,看出這個死人生前做過什么惡行或善行,來世會投生到六道中的那一道去!?

         

        有一次鹿頭梵志與佛同在人間游行,駐足于一處墳間休息。佛便拿著每一個死人髑髏詢問梵志說,這個死人是男,是女?生什么病而死亡?吃什么藥就會治愈?生前做何業行?投生到那一道去?梵志以其‘眼通’觀察后,皆能一一作答,沒有錯誤。但是當佛拿著死去阿羅漢的遺骨叫梵志去辨認他是男、是女時,梵志竟無法分辨出他是男是女,看不出他往生何處?在他聽到佛為他解釋說這是阿羅漢的遺骨時,當即贊嘆說:‘我雖然能夠清清楚楚的知道九十六種道法的修行者來世投生的地方,也能知道一只蟻子之蟲從何處投生而來,亦能從鳥獸的叫聲音響中分辨出它是雄是雌,但我卻不能觀察出一個阿羅漢的遺骨是男是女?從何處生?往生何處?不僅我不知道羅漢圣者的生處,就是諸天、世人、魔天、魔王也不能夠以天眼得知阿羅漢的涅槃境界。’

         

        于是鹿頭梵志隨佛出家,精進修行,不久得證阿羅漢果,以阿羅漢法,才能分辨出阿羅漢圣者的生處(增一阿含卷二十)。

         

        這個例子說明了任何外道行者及天人眾生的天眼通,都不及阿羅漢的天眼通。唯有行阿羅漢之道,證阿羅漢果,具有阿羅漢的德行及智慧,才能辨別出阿羅漢的遺骨及生處。世間之人,連自己前世從何處來,來生往何處去,都不知道,何況能以俗人之心思,辨知圣人的智慧與生處?同理可知,辟支佛法、佛、菩薩法,也是一樣。不具備諸佛、菩薩的悲愿與修持,不具備與菩薩行者相應的業行果德,如何能以有限之思,體解佛菩薩無量劫以來,所修證的深遠無邊不可思議的神通境界呢!?

         

        5、佛菩薩的天眼通

         

        1)阿那律天眼不見佛在天上

         

        有一次佛到忉利天上為母說法。人間弟子不知佛在何處?渴望見佛,便請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以天眼通觀看佛現在身在何處?阿那律當時正身、正意,系念觀看佛在何處?先以天眼觀照南閻浮提內(娑婆世界),而不見佛身所在之處,再以天眼觀照北俱盧洲、東神勝洲、西牛貨洲三大有眾生居住的范圍,仍不見佛身所在之處,又以天眼觀看欲界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乃至色界大梵天上,依然不見佛身所在之處,繼以天眼觀察十方宇宙中一千個像娑婆世界有眾生居住的世界,及一千個像東、西、北三大部洲三個有福德善根眾生居住的范圍,及觀照十方虛空中有一千個像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一樣的天界眾生居住的世界,仍舊不見佛身所在之地,續觀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有眾生居住的世界,依然不知佛身今在之處!?

         

        釋迦牟尼佛明明在忉利天上為母說法,為什么阿那律不能以天眼觀見佛身所在之處呢?因為佛陀特別運用神足通,不讓人間弟子知道他身在何處,好讓弟子們生起想要見佛、聞法、精進的心,不再懈怠修行。

         

        當佛在天上說法三個月結束后,便憶念到:人間弟子,不見佛已經有很久了,佛這么做,應當對弟子們有警惕、渴望聞法的作用。于是‘舍神足’,使諸聲聞弟子知道佛現在正于三十三天為天眾說法。

         

        當時僧眾渴望見佛,阿那律又受僧請,以天眼再觀佛現在身在何處?于是觀見佛現在正在忉利天上為母說法。告知四眾弟子,大家歡喜踴躍,不能自勝,隨即禮請神足第一的目連尊者上升天界請佛返回人間,為眾說法。(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

         

        由此可知,阿羅漢的天眼通不及佛,阿羅漢不是佛,自然不能以阿羅漢法來辨定成佛之法。成佛之法,唯有從大菩薩久遠劫以來,廣大修證的悲愿智行中來理解,才能體會成佛之果的德行于萬一。而一個菩薩行者在歷劫以來所獲證的廣大天眼通,就是輔助修證成佛之果最有力的助道法之一,亦就是本愿所開演的天眼通境界。而什么才是大菩薩的天眼通證境呢?

         

        2)大菩薩的天眼通境界

         

        甲、菩薩天眼通有兩種不同

         

        大菩薩的天眼通境界有兩種:一種是報得天眼;如佛菩薩降生娑婆世間,或在凈土世界,不需特別運用天眼,就可直接以宿世福慧果報累積而形成的凈色‘肉眼’,照見無量世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依菩薩福慧力深淺差別,視物情形亦遠近不定)。一種是由甚深禪定力所獲得的天眼通,而且皆勝過凡夫及天人所獲得的天眼通。

         

        如大乘義章卷二十說:‘肉眼、天眼唯能見事相中一色:粗事,余悉不見,如涅槃經說。菩薩天眼非直見色,亦見彼色生滅之相。若從是義,亦分見法,但少故不論。’

         

        乙、菩薩天眼通的見物情形

         

        放光般若經卷二敘述菩薩天眼通的見物情形說:‘菩薩能以其修證的天眼通,看見眾生死亡后,中陰身(意生身),投向生緣、入胎、出胎、成長、茁壯、衰老、死亡、投胎......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六道中,依個人所造善惡業,往返、受生的情形。有的人因為在生前身行惡、口言惡、意念惡,謗毀圣賢,信仰邪教,導致知見顛倒,以此邪見因緣,死后墮入地獄之中受苦;有的人因為在生前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謗圣賢,信仰端正,因正見信心力,上升天界;有的眾生......。菩薩以其天眼通,清清楚楚的看見十方世界的眾生墮入地獄,投生人道,或者上升天界的情形。雖有如此照見萬物沉溺升降的殊勝神通力,但絕不會因此而生起貢高驕傲之心。’

         

        丙、八地以上菩薩天眼通的見物情形

         

        八十華嚴卷四十四記載八地以上的大菩薩天眼通見物的情形說:‘菩薩摩訶薩,以其無礙清凈的天眼智證通,能夠見到如無量微塵數那么多不可說不可說無盡世界中一切眾生(無盡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眾生),投生某處,往返受生善道或惡道中的情形。其相貌生來美麗、丑陋、清凈、垢濁、有福、無福、罪重、罪輕......,無論眾生出生時,具有某類品德,都能從其身、相中清楚徹見。所謂一切眾生,包括天界眾生、畜生道龍界眾生、鬼道夜*眾生、乾闥婆界眾生(天神司伎樂)、緊那羅界眾生(天神司法樂)、畜生道阿修羅界眾生、迦樓羅界眾生(金翅鳥)、摩侯羅伽界眾生(屬于畜界大蟒神眾生)以及人道眾生乃至一切非人道的眾生。無論這些天龍八部眾生的身相,是微細?或是粗獷?是短小?或是寬長?是狹礙?或者廣闊?大菩薩修行者,都能以其無礙的天眼通,隨著眾生所積集的果報身業,而遭受的苦樂現象,無一不像一面鏡子一樣的隨著眾生的度化因緣,隨心分別,隨照隨見......,一點也不會錯謬。’

         

        丁、極樂世界有無數菩薩獲證不可思議的天眼通

         

        極樂世界有無量像此處所說的大菩薩修行者獲得不可思議的天眼通境界,正如無量壽經卷下所說:‘十方世界有無數各種不同根器的菩薩修行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皆在凈土精進修持中,獲得不退轉果位(八地菩薩果位)的神通力用。’其天眼通證境,正如此處所述,也正是凈土天人眾生所要追求、修證的天眼境界。

         

        6、綜觀佛菩薩及二乘天眼通的差別點

         

        由前述知道了菩薩圣者及二乘圣眾的天眼通境界,現在再將佛菩薩及二乘天眼通的證境依經論所說,綜合分辨出來,便更能清楚的了解他們的差別點在那里:

         

        一、上下不同:聲聞、緣覺圣者,隨著自己所依、所入的禪定而獲得的天眼通,唯能看到與自己禪定證境相應的景象,超過自己的天眼證境范圍,不能觀見。諸佛及大菩薩的天眼通,上下一切皆見。

         

        二、寬狹不同:二乘圣者無論作意及不作意,最多能見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景象,佛及大菩薩的天眼通,能見無盡三千大世界的所有景象(即本愿所說天眼通境界)。

         

        三、頓別不同:二乘只能一處一處的個別觀見所要看到的景象,不像佛及大菩薩能夠一時頓見一切景像。

         

        四、粗細不同:諸佛及大菩薩能夠以天眼觀見極其微細的微塵景物,乃至最極細微的鄰空微塵色等一切細膩景象,無不觀見,二乘不能。

         

        五、遲速不同:諸佛及大菩薩,對于所想要觀見的景象,發心便見,二乘不能立即觀見所有一切景物,功力不夠者,必須入定才知。

         

        六、虛實不同:諸佛及大菩薩凡是以天眼所見之物,均能夠沒有一絲錯謬的一點一滴的統統舉證出來,二乘不能。

         

        七、時分不同:二乘圣者最遠能夠以天眼觀見未來世中自己及眾生八萬劫之內將要顯現的一切景象。諸佛及大菩薩的天眼通,則能窮見未來際中,一切將要顯發的景象。

         

        八、自他不同:如涅槃經說,聲聞、緣覺圣者,其天眼通但能觀見眼睛以外的景色,不能自見其眼。諸佛及大菩薩的天眼通,不但能觀見眼睛以外的景色,亦能自見眼睛之內的組織與構造。

         

        九、見法不同:如涅槃經說,諸佛及大菩薩的所有天眼,都能夠看見身內、身外的一切顯色念念生滅的變化情形,及能當下觀見現在自身及現在他人身中不凈的白骨相顯露,二乘天眼不能盡知。

         

        十、知根不同:如涅槃經說,當諸佛及大菩薩以天眼觀見某個眾生的身形色相時,便能立刻得知這個眾生的根器、利鈍、大小的差別,二乘不能。(大乘義章卷二十)

         

        7、仰仗念佛功德可獲得如大菩薩一樣的天眼通

         

        反觀我們凡夫眾生,既沒有天人的天眼通,也沒有二乘的天眼通,更沒有大菩薩的天眼通。我們唯有今生精進念佛,仰仗念佛力量,來世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才能一步步地朝向佛及大菩薩圣眾修證的廣大天眼通證境前進。從最初看到一個佛國世界、二個、三個、十個、百個、千個、萬個......,甚至在功力夠的時候,更可以如本愿所說,像大菩薩修行者一樣運用其無礙的天眼通,看見十方世界中百千億個有諸佛出世的佛國世界里,也就是無盡個三千大世界中一切的景象。

         

        往生凈土,這是娑婆世界的佛弟子,最穩當也最容易得到天眼通的方法。希望對凈土法門有信心的佛弟子,今生都能仰仗念佛功德,往生凈土。到了極樂世界,最低也能獲得凈土天人的天眼果報神通。進而獲得像大菩薩一樣的無礙天眼通。凈土天人所具有的這種修證大菩薩天眼神通的定慧潛力,是不是比末法人間的禪行者修證的天眼通來得特別的殊勝不同呢!?

         

        七、天耳普聞愿

         

        由三乘圣者的天耳通論述本愿

         

        1、本愿是大菩薩天耳通境界

         

        法藏比丘說:‘當我成佛的時候,如果國土之中的天人,不能夠以天耳通聽到百千億個諸佛在十方世界說法,不能夠領受、牢記諸佛所說的一切法藏的話,我便不能圓滿成就佛道。’

         

        能夠以天耳通憶持百千億個十方世界的諸佛所說一切法藏,依大乘經典說,已經不是聲聞、緣覺二乘圣者天耳通的境界,乃是登地以上大菩薩的天耳通證境。如觀無量壽佛經上品往生的經文說:‘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的往生者,當其生到極樂世界中,皆在不同的先后時間內,能夠以神通力,去到十方虛空中有無數諸佛出世的世界,聞佛說法,修諸禪定,獲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陀羅尼門,譯為領受、牢記、總持諸佛所說一切佛法,陀羅尼的釋義,將在三十四愿中會有說明)。’也就是說凈土的天人眾生,經過修行的階段,也一定能夠像大菩薩一樣的獲證不可思議憶持十方諸佛所說一切法藏的天耳通。在天人眾生尚未了脫生死前,其所修證的天耳通尚不及凈土中的阿羅漢及辟支佛圣者的天耳通,何況大菩薩!而天人的天耳通為什么不及聲聞、緣覺二乘圣者的天耳通?二乘圣者的天耳通與佛菩薩的天耳通有什么不同!?這是本愿所要說明的重點。

         

        2、凈土天人的天拜通為何不及阿羅漢?

         

        依觀無量壽佛經說,除了中品上生以上的往生者到了極樂世界,立刻在聽聞苦集滅道四圣諦的法音下,獲證阿羅漢果,俱備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三明,及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六通外,其余的往生者,一生到凈土,最起碼獲得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等五種報得神通,但因尚在‘分段生死’的束縛中,所具通力,成就有限。例如往生凈土邊地宮殿的胎生眾生,于五百年間不聞佛、法、僧三寶名,而在此五百年間享受如忉利天人的福樂果報,必有五通感報。再說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的往生者,經過六大劫及十二大劫的時間,才能見到佛,于未見佛的這個中間,亦應具有五種報得神通,而且其五通果報,必不下于往生凈土邊地胎生眾生的神通,但因尚未斬斷八識田中貪癡煩惱的心影,心智未開,其所感報的天耳通等自然不及在凈土中已斷煩惱,心智開明的大阿羅漢明利。

         

        3、阿羅漢的天耳通境界

         

        于舍利弗阿毗曇論卷二十九及修行道地經卷三,記述二乘的天耳通證境說:‘當一個修行者得到甚深正定心時,至少三果以上,只要趨使心意朝向人聲,對于人們談論的事情,無不清楚聞知。若想聽聞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眾生乃至天人談論的事情,只要趨使心意朝向三惡道眾生及天界眾生,便能如近在耳旁一般地清楚聞知。(按增一阿含卷四十七說,地獄言語及惡道言語與人間不同,一般人聽不懂地獄眾生言語,無法與地獄眾生對談,唯有了脫生死的大阿羅漢圣者如目連尊者等,獲證語言三昧,通解六十四種音語,才能聽得懂惡道眾生言談,到地獄教化眾生)。

         

        當一個修行者證得大阿羅漢果位,便能如上所說,以其清凈的天耳通,在同一個時間內聽到人聲與非人聲(包括三惡道眾生及天界眾生的說話聲音)。而且當佛弟子獲證阿羅漢果位后,無論未來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出生在什么地方,都能與生俱有無漏的天耳果報神通。不論入定或不入定,只要想知道某道眾生的某一類眾生,在談論些什么,都能清晰的以天耳通聽到人與非人的兩種談話聲音。

         

        4、阿羅漢天耳通為何不及佛菩薩?

        凈土天人在尚未了脫生死前,其天耳通不及在凈土中已了生死的大阿羅漢圣者,而無論在凈土中的阿羅漢圣者,或是在穢土中的阿羅漢圣者,其天耳通不如佛及大菩薩的天耳通,何以見得呢?依十住毗婆沙論卷一,比較佛、菩薩、聲聞、辟支佛的修行功力說:‘聲聞乘修行者,只要在宿世“奠定良好的解脫知見根基”,便能在一世專精勤苦修持中,得度生死;有的需要二世勤苦修持,才能得度生死;有的必須經過多世......,皆隨個人宿世根器利鈍而有差別。辟支佛乘修行者,也和聲聞乘修行者一樣,只要在宿世奠定良好的解脫知見根基,必能在七世中專精勤苦修持,得度生死;有的需要八世......。大乘菩薩修行者,有的經過如一個恒河沙數大劫的時間修行,有的經過二個恒河沙數大劫修行,有的經過三個,有的經過四個,乃至十個百個千萬億個,甚至數不出他的修行劫數時間,才能具足完成菩薩十地的修學,成就佛道,都是隨菩薩行者先世宿行因緣差別及根器利鈍不同而形成那么大的修行差距時間(關于此點將在后面諸愿中詳釋)。’

         

        由此說明了佛道的實踐,需要長期間內積集廣大的福慧及深厚的禪定力量才能完成。阿羅漢及辟支佛雖然能在不是很長的時間內就能得度生死,但是其所剩余的殘結習氣,及尚未了結的宿緣......,卻要在未來的長期時間里,繼續進修,才能完成。所以論中說:‘諸佛及二乘雖然同于諸煩惱中得到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余涅槃,是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是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唯此二點是與諸聲聞及辟支佛大不相同的地方,說不能盡。’

         

        因聲聞及辟支佛對于‘究竟禪定’及‘通達一切法’這兩方面,尚未修學完全,其所證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等六種神通力,當然不及諸佛,乃至不及已了生死,福慧深厚的大菩薩修行者。我們從大乘義章分辨二乘及佛菩薩天耳通的差別即知。

         

        5、佛菩薩與二乘天耳通的差別點

         

        依論中說,佛菩薩與二乘天耳通的不同點大體說來,有十種:

         

        一、上下不同:聲聞、緣覺修行者,若是其禪定通力,停留于初禪階段,便依于色界初禪定獲得天耳通,而且其天耳通只能聽聞初禪以下音聲,初禪以上音聲,則不能聽聞。依次按其禪定通力所得天耳通,但能聽聞其所依禪定界地內的一切眾生所發的聲音,余則不聞。諸佛及大菩薩修行者則不然,不但能隨其所依禪定聽聞其禪定界內的音聲,亦能依其所證禪定,聽聞超過其禪定通力的上下一切音聲。(如論文說:諸佛菩薩隨依何禪所得的天耳,聞一切聲。)

         

        二、寬狹不同:二乘行者,不論作意或不作意,最多能聽聞其禪定通力內的一切眾生音聲,佛及大菩薩的天耳通,無論作意或不作意,能夠聽聞無盡眾生談論的事情。

         

        三、頓別不同:聲聞、緣覺圣者僅能一個一個的個別聽到眾生講話的聲音,不像佛及大菩薩能夠一時頓聞一切眾生所說音聲。

         

        四、粗細不同:如地持經說,諸佛菩薩能夠聽到眾生在耳朵邊相互所說極其輕聲、微細的聲音,二乘不能。

         

        五、遲速不同:諸佛菩薩對于所要聽聞的聲音,發心便聞,二乘不能立刻聽聞眾生所有聲音。功力不夠者,必須入定才知。

         

        六、虛實不同:諸佛菩薩凡是用天耳聽聞過的人、非人所說聲音,都能夠沒有錯誤一一舉例出來,二乘不能,或有錯謬。

         

        6、大菩薩的天耳通證境

         

        由上可知,二乘天耳通實不及佛與大菩薩歷劫福慧圓滿所修證的天耳通境界。而大菩薩的天耳通證境,正是本愿所開演的天耳通內容。關于八地以上大菩薩的天耳通內容,在八十華嚴中有很好的說明。經上說:‘當菩薩摩訶薩成就無礙清凈的天耳通時,便能顯露其圓滿、廣大、聰徹、離障、了達、無礙的天耳聽覺能力。能夠隨意自在的聽聞所有聽到的聲音,也能夠隨意自在的不聞不想聽到的音聲。怎么說呢?譬如東方虛空中有像無量微塵數那么多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出世的世界,每一個世界的佛陀都正在為那里的眾生說法、開示。大菩薩修行者,想要聽到像東方所有諸佛出世的世界中,教化眾生所開示的佛法,諸佛用什么修行方法調伏剛強眾生,眾生聽聞佛所說法,如何憶念、分別、受持諸佛所說法要,這位大菩薩修行者都能以其清凈、無礙的天耳通,清楚的聽聞、憶念、分別、受持諸佛運用無量善巧、無量方便的大智慧力,對治眾生種種心病,所演說的無盡甚深、廣大、無盡善巧、無盡方便、無盡差別、清凈的一切法藏,以及眾生聽聞法藏,受用的情形。

         

        并且對于諸佛所說法藏中的每一段意義,每一句文詞,每一個音辭,或是為一人解說,或是為眾人演說......,均能以其清徹、廣大的天耳通,仿佛近在耳旁的清楚聽聞、憶念、受持、分辨出諸佛無論在為任何眾生說法時,都能‘如其智慧,如所了達,如所示現,如所調伏,如其境界,如其所依,如其出道’的表達一切法要,沒有一點錯誤。大菩薩并將其用天耳通所聽到、憶持的佛法,亦‘如佛智慧,如佛了達,如佛示現,如佛調伏,如佛境界,如佛所依,如佛出道’的為眾生演說,不會遺漏一文、一句。時日久了,對于曾經用天耳通所聽聞過的佛法,也不會遺忘、迷惑、退失。不僅聽聞、記憶東方有無盡諸佛出世的世界如此,乃至南方、西方、北方、東南方、西北方、東北方、西南方、上方、下方,十方世界有諸佛出世說法的世界也是如此。’

         

        此處所說大菩薩的天耳通證境,正是凈土天人所要追求修證的天耳境界。

         

        7、人間各種禪定、科學、心靈的交流感應都不及念佛與他力相應的往生力量

         

        反觀我們地球世界,人類的聽力,是非常有限的。超過了人類的聽覺范圍,便一無所聞。‘天耳通’,對人類眾生來講,真是有如天方夜譚般的荒謬。

         

        現在由于科技的發達,科學家利用現代科學的技術,也可以達到某種探測的效果。譬如科學家利用一種儀器,可以接收到太空船上傳來的訊息,使我們了解現在太空科學界對找尋宇宙生命的來源及形成原因,達到何種探測的效果。再拿一個人間修行者來說,當任何一個修道者,禪定功夫深了,不需要任何探查儀器,就能對遠方的滴水聲,聽得非常清楚。再說我們人類由于親情的交流,也可以產生心電感應的能量。比方說,當某個家庭發生變故的時候,做兒女的,似乎也可以從我們的心靈深處,聽到遠方父母的呼喚,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母子連心的道理。

         

        話又說回來,雖然我們今世可以藉著各種禪定及科學、心靈的交流感應,而獲得某種特殊的聽覺效果。但是比起念佛眾生的凈業因緣所產生的他力相應力量,而獲得天耳通境界,當可說有一段很長的差距。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現在所講的這第七個大愿,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說,每一個人只要誠意的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后,在凈土世界中所有的天人眾生,最起碼都有天耳通等五種報得神通,不但具有天耳通,而且在定慧功夫達到某種甚深程度時,可以像大菩薩一樣的清楚聽聞到十方世界中百千億個諸佛所宣說的微妙佛法,更可以完完全全的領悟、牢記諸佛所說的每一句法義。這種由阿彌陀佛的大悲接引愿力而產生殊勝的天耳業報,絕對不是我們這個世界里一般修持有漏禪定的凡夫行者今世獲得的天耳果報及人類藉著科學、儀器或心靈的交流感應,所獲得某種特殊的聽覺、相應效果可以相比的。

         

        8、人間比丘晝夜稱佛名號釋迦佛陀以天耳聽聞

         

        不僅眾生稱念彌陀名號,能得到彌陀的加被、救護,就是釋迦牟尼佛出世在印度的時候,同樣有眾生稱念其名,獲得釋迦牟尼佛前往看顧、救護的例子。如釋迦牟尼佛在世期間,便曾經有一位比丘,于羅閱城中,身患疾病,非常困悴,終日倒臥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也沒有比丘去瞻視看顧他。于是這位比丘,畫夜稱念‘釋迦牟尼佛’名號,并對佛陀呼喚說:‘為什么世尊獨獨不哀愍、看顧我呢!?’

         

        當時佛陀以天耳通聽到這位比丘稱念、哀怨、呼喚、歸投如來的心聲。于是帶領比丘僧眾,一起來到生病比丘的面前,慰問、瞻視他,并親自為他清理大小便......,開示比丘們說:‘我自憶過去尚未成佛,正在修學菩薩道的期間,為了挽救一只鴿子的性命,尚舍身護鴿,何況今日已經成佛,而不發大悲心,救護正在隨我出家生病的弟子呢!?’(增一阿含經卷四十)

        , T>

         

        因聲聞及辟支佛對于‘究竟禪定’及‘通達一切法’這兩方面,尚未修學完全,其所證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等六種神通力,當然不及諸佛,乃至不及已了生死,福慧深厚的大菩薩修行者。我們從大乘義章分辨二乘及佛菩薩天耳通的差別即知。

         

        5、佛菩薩與二乘天耳通的差別點

         

        依論中說,佛菩薩與二乘天耳通的不同點大體說來,有十種:

         

        一、上下不同:聲聞、緣覺修行者,若是其禪定通力,停留于初禪階段,便依于色界初禪定獲得天耳通,而且其天耳通只能聽聞初禪以下音聲,初禪以上音聲,則不能聽聞。依次按其禪定通力所得天耳通,但能聽聞其所依禪定界地內的一切眾生所發的聲音,余則不聞。諸佛及大菩薩修行者則不然,不但能隨其所依禪定聽聞其禪定界內的音聲,亦能依其所證禪定,聽聞超過其禪定通力的上下一切音聲。(如論文說:諸佛菩薩隨依何禪所得的天耳,聞一切聲。)

         

        二、寬狹不同:二乘行者,不論作意或不作意,最多能聽聞其禪定通力內的一切眾生音聲,佛及大菩薩的天耳通,無論作意或不作意,能夠聽聞無盡眾生談論的事情。

         

        三、頓別不同:聲聞、緣覺圣者僅能一個一個的個別聽到眾生講話的聲音,不像佛及大菩薩能夠一時頓聞一切眾生所說音聲。

         

        四、粗細不同:如地持經說,諸佛菩薩能夠聽到眾生在耳朵邊相互所說極其輕聲、微細的聲音,二乘不能。

         

        五、遲速不同:諸佛菩薩對于所要聽聞的聲音,發心便聞,二乘不能立刻聽聞眾生所有聲音。功力不夠者,必須入定才知。

         

        六、虛實不同:諸佛菩薩凡是用天耳聽聞過的人、非人所說聲音,都能夠沒有錯誤一一舉例出來,二乘不能,或有錯謬。

         

        6、大菩薩的天耳通證境

         

        由上可知,二乘天耳通實不及佛與大菩薩歷劫福慧圓滿所修證的天耳通境界。而大菩薩的天耳通證境,正是本愿所開演的天耳通內容。關于八地以上大菩薩的天耳通內容,在八十華嚴中有很好的說明。經上說:‘當菩薩摩訶薩成就無礙清凈的天耳通時,便能顯露其圓滿、廣大、聰徹、離障、了達、無礙的天耳聽覺能力。能夠隨意自在的聽聞所有聽到的聲音,也能夠隨意自在的不聞不想聽到的音聲。怎么說呢?譬如東方虛空中有像無量微塵數那么多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出世的世界,每一個世界的佛陀都正在為那里的眾生說法、開示。大菩薩修行者,想要聽到像東方所有諸佛出世的世界中,教化眾生所開示的佛法,諸佛用什么修行方法調伏剛強眾生,眾生聽聞佛所說法,如何憶念、分別、受持諸佛所說法要,這位大菩薩修行者都能以其清凈、無礙的天耳通,清楚的聽聞、憶念、分別、受持諸佛運用無量善巧、無量方便的大智慧力,對治眾生種種心病,所演說的無盡甚深、廣大、無盡善巧、無盡方便、無盡差別、清凈的一切法藏,以及眾生聽聞法藏,受用的情形。

         

        并且對于諸佛所說法藏中的每一段意義,每一句文詞,每一個音辭,或是為一人解說,或是為眾人演說......,均能以其清徹、廣大的天耳通,仿佛近在耳旁的清楚聽聞、憶念、受持、分辨出諸佛無論在為任何眾生說法時,都能‘如其智慧,如所了達,如所示現,如所調伏,如其境界,如其所依,如其出道’的表達一切法要,沒有一點錯誤。大菩薩并將其用天耳通所聽到、憶持的佛法,亦‘如佛智慧,如佛了達,如佛示現,如佛調伏,如佛境界,如佛所依,如佛出道’的為眾生演說,不會遺漏一文、一句。時日久了,對于曾經用天耳通所聽聞過的佛法,也不會遺忘、迷惑、退失。不僅聽聞、記憶東方有無盡諸佛出世的世界如此,乃至南方、西方、北方、東南方、西北方、東北方、西南方、上方、下方,十方世界有諸佛出世說法的世界也是如此。’

         

        此處所說大菩薩的天耳通證境,正是凈土天人所要追求修證的天耳境界。

         

        7、人間各種禪定、科學、心靈的交流感應都不及念佛與他力相應的往生力量

         

        反觀我們地球世界,人類的聽力,是非常有限的。超過了人類的聽覺范圍,便一無所聞。‘天耳通’,對人類眾生來講,真是有如天方夜譚般的荒謬。

         

        現在由于科技的發達,科學家利用現代科學的技術,也可以達到某種探測的效果。譬如科學家利用一種儀器,可以接收到太空船上傳來的訊息,使我們了解現在太空科學界對找尋宇宙生命的來源及形成原因,達到何種探測的效果。再拿一個人間修行者來說,當任何一個修道者,禪定功夫深了,不需要任何探查儀器,就能對遠方的滴水聲,聽得非常清楚。再說我們人類由于親情的交流,也可以產生心電感應的能量。比方說,當某個家庭發生變故的時候,做兒女的,似乎也可以從我們的心靈深處,聽到遠方父母的呼喚,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母子連心的道理。

         

        話又說回來,雖然我們今世可以藉著各種禪定及科學、心靈的交流感應,而獲得某種特殊的聽覺效果。但是比起念佛眾生的凈業因緣所產生的他力相應力量,而獲得天耳通境界,當可說有一段很長的差距。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現在所講的這第七個大愿,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說,每一個人只要誠意的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后,在凈土世界中所有的天人眾生,最起碼都有天耳通等五種報得神通,不但具有天耳通,而且在定慧功夫達到某種甚深程度時,可以像大菩薩一樣的清楚聽聞到十方世界中百千億個諸佛所宣說的微妙佛法,更可以完完全全的領悟、牢記諸佛所說的每一句法義。這種由阿彌陀佛的大悲接引愿力而產生殊勝的天耳業報,絕對不是我們這個世界里一般修持有漏禪定的凡夫行者今世獲得的天耳果報及人類藉著科學、儀器或心靈的交流感應,所獲得某種特殊的聽覺、相應效果可以相比的。

         

        8、人間比丘晝夜稱佛名號釋迦佛陀以天耳聽聞

         

        不僅眾生稱念彌陀名號,能得到彌陀的加被、救護,就是釋迦牟尼佛出世在印度的時候,同樣有眾生稱念其名,獲得釋迦牟尼佛前往看顧、救護的例子。如釋迦牟尼佛在世期間,便曾經有一位比丘,于羅閱城中,身患疾病,非常困悴,終日倒臥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也沒有比丘去瞻視看顧他。于是這位比丘,畫夜稱念‘釋迦牟尼佛’名號,并對佛陀呼喚說:‘為什么世尊獨獨不哀愍、看顧我呢!?’

         

        當時佛陀以天耳通聽到這位比丘稱念、哀怨、呼喚、歸投如來的心聲。于是帶領比丘僧眾,一起來到生病比丘的面前,慰問、瞻視他,并親自為他清理大小便......,開示比丘們說:‘我自憶過去尚未成佛,正在修學菩薩道的期間,為了挽救一只鴿子的性命,尚舍身護鴿,何況今日已經成佛,而不發大悲心,救護正在隨我出家生病的弟子呢!?’(增一阿含經卷四十)

        上一篇:凈土探究(上)大寂法師著(6)
        下一篇:凈土探究(上)大寂法師著(4)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支持:易點內容管理系統(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情侣91在线播放| 日本特黄特色免费大片| 日韩美aaa特级毛片| 国产精品第100页| 亚洲永久精品ww47|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 希岛婚前侵犯中文字幕在线| 动漫触手被吸乳羞羞动漫| 五十路在线观看| 国产妇乱子伦视频免费| 波多野结衣伦理片bd高清在线 |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天天| 国产人妖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8x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怡红院日本一道日本久久| 免费无遮挡肉动漫在线观看| jux662正在播放三浦惠理子| 爱情岛讨论坛线路亚洲高品质| 在线免费污视频|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2019国产开嫩苞视频| 欧美11一12周岁a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在线免费|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 18到20岁女人一级毛片|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苏玥马强百文择| 最好的最新中文字幕8|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五十路亲子中出中文字幕|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大学生初次破苞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