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本站首頁 佛學文章 下載中心 地藏圖庫 佛學影視 在線禮佛 念 佛 堂 修學日歷 蓮社論壇 在線經典
         
        地藏蓮社 》》歡迎您! - dizh>>佛學文章>>雪域之光>>甘露法雨>>佛門里的規矩
        佛門里的規矩
        2006年06月24日20:36文章來源:地藏蓮社作者:佚名訪問次數:2817 字體: 繁體

        佛門里的規矩

        這一篇我們所要談的問題,可以說是在家修學佛法的居士們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定要知道的。

        佛門里的許多規矩,所謂規矩,是一種定下的準繩。俗語說:“規矩能成方圓。”那是說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規定的標準,循著這個規定的標準,那才能塑成一個完美的形體來;如果把規矩放在人格上,那人的人格一定是很完美的,今天我們把規矩的尺度衡量在佛門里來,那么佛弟子就沒有違規毀矩的了。

        大凡各種宗教里,都有他們的規矩,佛教也不例外。所謂佛門里的規矩,是指佛教里無論修學那一宗派共同約守的一個清規,雖然不全是戒律,但那是由戒德所演化出來的。這個規矩,是不同于世俗的,是嚴肅的,恭謹的,如法的,而達到自律。這里所談的是一般大家通用的規矩;好比禪宗、律宗、密宗,尚有其個別的規矩。就不在這里贅述。

        (一)規矩的基本要素?

        那些是規矩的基本要素:第一、恭敬的(意)。第二莊嚴的(身)。第三、謹慎的(口)。這三者表示了身口意的清凈,它可以攝心一處,自然而然可以循規蹈矩,使佛門更能令眾生崇敬與歸向。

        第一、恭敬的——就是說一切思維言行與身、口、意三業,是發自內心的恭敬,而自然生起對三寶——佛、法、僧——的無上崇敬與仰慕,也就是說在佛門的一切一切不能離開恭敬心,舍開恭敬心,便不能有所利益,那么佛門的規矩,就是以恭敬為起碼的條件,在在處處都對三寶五體投地的禮拜、歌頌、憶念與追隨。

        第二、莊嚴的——佛門內的佛相、寺院、經典、法器、僧伽,乃至一草一木,莫不是莊嚴的,莊嚴著無上的菩提。這一切都時刻在無語的開示著我們,只是我們并沒有用莊嚴心態去觀察、去覺得,往往忽略了莊嚴給予人的啟示。在佛門里,你不去莊嚴自己的心,如何能體會莊嚴的道場?您更不用莊嚴道場的心,您又如何能莊嚴自性的佛陀呢?佛法是不舍離莊嚴的,舍離了莊嚴,那與污穢的世俗又有何兩樣呢?

        第三、謹慎的——指對言語和行為而說,這道出身教與言教的無形教育的重要性,我們時常將恭敬與莊嚴的心,處處表現出佛弟子不同于凡夫俗子庸浮散亂,時時為凡夫俗子的表率,經常由身教中去啟示人生宇宙的真理,叫別人一看,也可以皈向佛陀座下。所以佛門中的規矩,有了這個因素在,自然使它產生了自他二利的功效。

        (二)佛門中的規矩

        佛門中的規矩有那些:

        1、佛相——凡佛弟子見佛相必須恭敬、禮拜、供養、護持、雖然在是木雕、紙印、泥塑,應觀做等同真佛,所以不論佛相在任何地方都應如是,不可分別相之好壞、大小、寺院或家庭,如是作觀,福不唐捐。凡“買”或“要”佛相時,一律要說“請”,不能說“買”或“要”,附帶說明:佛經、佛具、香花,如用錢買,或向他人要,也應一律說“請”,此是恭敬心。

        有的佛相是紙印的,日久欠凈,或有破損,實不能再供,應于佛前言明另請新相再供,此舊紙佛相可恭敬焚化,切不可任意撕毀棄置。如是所作即如出佛身血,罪墮無間,另木雕泥塑之相,如有損毀失修,佛弟子應護持圣相,發心修補,金漆剝落,當發心再貼金刷漆;因眾生禮佛,即能成佛故,可知佛相可度眾生,常令相好光明,令眾生起歡喜贊嘆心。倘有金銀、瑪瑙、玉、翡翠等制佛菩薩圣相,不可毀壞,改做其他裝飾物品,如是所作,則獲重罪。有人制香,香上有觀世音菩薩紋形,焚香時顯現菩薩形狀,香熄之后,圣相塌毀。又有人以蠟燭做成觀世音菩薩形狀,上有燈蕊,以火燃化,燭燃相毀,以上兩則,殊大不敬,商買之人,被財貨所迷,不知所造無邊重業。又有用佛相為商標者,眾生不察,難免任意丟棄,實非所宜,皆不知佛陀偉大,眾生濫用胡為,皆失謙恭,罪報難逃。  若畫佛相,要用好筆、好墨、好紙。若繡佛相,要用好針、好線、好布。若印佛相,要用光澤好紙、形色清晰、印制精美,若雕佛相,以金、銀、銅、玉、翡翠及諸般寶石、或檀香、沉香等土木、瓷釉上料,印制雕塑諸佛菩薩圣相,應沐浴齋戒,燃香謹制,攝心一處,不令分心,感應道交,可獲得不可思議功德。  配身小佛相之掛煉及配汽車之掛相,有欠恭謹,然作方便,未嘗不可。若存恭敬,尚可獲福,如有褻讀,仍自獲罪,所以配身小佛相不可當做裝飾品,那根本不是佛教徒所應有的態度,而應有虔誠祈求加被護身一切吉祥想。

        還有一種卡片印的佛菩薩圣相,可以帶在上衣口袋。這種卡式小佛相,是為了個人在旅行、在作客、在單宿舍時,做功課取出供養禮拜,乃便所需。有人也兼用為護身平安之用,原無不可,但也以存恭敬心,難遭遇想。此種小佛相,只宜放上衣口袋,如放褲子口袋,即為不敬,利而未獲,過咎先至。

        再有,一般不信佛的人,常將佛相當做藝術品做擺設陳列欣賞,或與其他物品雜陳并列,皆非正因。如能勸化他人勿做藝術品欣賞,而應恭敬、禮拜、供養,則為利他覺他的菩薩行了。佛教徒見到佛相,無論大小及任何形式,必須要恭敬、禮拜、供養,福得無量。

        此外,有見到每一佛者,皆應恭敬,如《地藏經》中有“稱佛名號品”,又如《千佛名經》及《萬佛名寶懺》中所載佛名,皆由世尊金口宣說。一一佛名皆常恭敬、禮拜、供養,功不唐捐。憶及前些時,因為商人把化妝品的英文名譯成“密斯佛陀”,此雖譯音,難免影射對佛失敬;凡譯音大可用其他字音者而不用,也有故犯過失,尤其女人化妝品,以此譯名,殊屬不當,這使世俗人看來象把佛陀女性化了,此種輕慢心、褻圣過,果報也不可思議。就此事件,在十年前曾在“覺世”旬刊上有正反之評見,結果不了了之。佛教輿論尚有贊成者一派,商人自可大作其廣告了。還有我們在家弟子不可把小孩名字取有“佛”字,此乃不堪受故,別人編我們為“佛”,恐怕沒有那么大福份吧!不怕折壽嗎?另若于所印的及雕塑的佛相上,千萬不要刻印個人名字,大家都在頂禮膜拜,恐怕我們凡夫也吃不消呢!

        最后要知道的是迎請佛相時,無論是銅的、木的、瓷的、紙的、一概以難遭想,恭敬捧迎,不可輕率從事。佛相用雙手捧于胸前,切記不可放在腿上,不可像包東西一樣,用手一提。請紙相容易犯過失,把佛相拿著垂向膝下,或夾在腋下,如是種種不敬之過,看來沒什么,其實不知不覺中已獲罪過。凡諸佛相,那必須視同真的報身、化身佛一樣的尊敬,此種功德又豈是凡夫俗子的我們所可揣摩到的呢?

        2、佛法——一切佛法皆由佛說,若無佛說法,眾生無由解脫。故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者未必能遇佛法,遇佛法者未必起信,此溯到其宿世有無種植凈因。今生既得人身,又聞佛法,又起正信,實屬稀有難得,此定久植凈因,恭敬三寶而來。佛法為三寶之一,如面吾師、如受教誨、如示導歸,應常依教奉行,恭謹修持;況且佛法乃教人出世了脫生死之大法,非世法所可望其項背,因此稍具智慧之人,得遇佛法,如獲無價至寶彌足珍貴。時下,因印刷術之進步,較以前用木刻版印刷方便多多,流通量大增,學佛人多可輕易獲得佛經典籍,對佛法不知尊敬;恐有犯失意過而生輕慢心,致法益未受,徒增罪業,此又不得不說,故略述之以期互勉,提高覺照。

        考玄奘大師留學天竺,取經以還,大譯法音,廣宣妙旨,大師功德豈可思量?取經之時,跋涉數千余里縱橫于荒涼邊域,將經頂戴而回,大師對經典之迎請恭敬,值得吾人深思,由此觀之一,一切佛經所在,即為有佛,且有無量諸天護法圣眾,周匝圍繞。今人看經,漫不經心,任意放置,尤以聽經之時,許多人將經本放置腿上,乃大不敬,有則改之。又請經時(無論是用錢買或向人要的經,都應該稱做請經)應該雙手捧回,然今人捧經(雙手迎請佛經捧在胸前)者已少,拿者(單手)尚可,但不可過腰下,夾腋下亦不可,男居士更不可將佛書卷起放入褲袋中,女居士不可將佛書塞入女用皮包中,女用皮包雜物太多,如皆不如法;小本佛經只宜放入上衣口袋,否則犯失敬意,雖細微小節,也不可不知,知即改正,不應再犯。玄奘大師是頂經而回,我們怎可將經放在腿上、夾在腋下或放入褲袋中呢?豈可如此冒失。

        蓋佛法為出世寶筏,不可與世間一般書籍混淆不清,世間任何書不可放佛經書上,陳列書櫥中也當佛經放置最上,世間書放下,最后分開放置為宜。佛書如按分類法放置時,大經先放右邊,依次順排;若置上下時,以大經置上。至于何者為大?依三藏言以經為先、律次之、論再次之;就經典言,以華嚴、法華、般若、方等、涅、阿含依序而排,最要者不可將世法書與佛經雜列。又一切佛經書不可攜入廁所及夫婦房間及不潔凈之處,如果單身居住,房只一間,不得已而非故意犯者勉可通融。看佛經書均不得躺臥床上看,看時當洗手翻閱,翻閱佛書不可摺角,不可在上涂寫鉤書,如作扎記摘錄,也用別紙為之。翻閱時切忌用手沾唾液來翻。有破損不堪之佛經當于佛前言明無法再閱,送至寺院焚化爐中或染空地上火化。如有絕版佛經或有價值普及之佛經書,應發心集資影印流通。流通時當注意是否偽經,如“佛說三世因果經”,并非佛說,而偽造者冠以佛說,雖然內容多述因果勸善之作,仍有偽造佛經之罪,不宜流通。另有道家假籍佛教觀世音所造之經典甚多,不可不察,應查大藏經目錄中有無載入。又“白衣大士神咒”,不載入大藏,為夢授之,然時下也多傳誦,每有感應徵驗;蓋觀世音菩薩無剎不現身,道教也多崇拜之,此乃觀世音菩薩與中士眾生緣深,且也在神道中種種示現,以播凈種,此乃菩薩度眾生之方便苦心也。佛教人士初以“白衣大士神咒”做方便前導可也,終當指歸勸誦“大悲咒”“普門品”方為合法,此依法不依人故。發愿印“白衣大士神咒”者不可只印單張者,易令人輕視,以印書本型為宜,甚或改印“大悲咒”“普門品”及觀世音菩薩靈感錄等與觀世音菩薩有關經典及講述菩薩之德誼者,令大家知道菩薩的來處及偉大也是一樣,功德等同。  凡印佛經書,要慎選版本,要用好紙,裝訂牢固,設計精美,使令莊嚴,并嚴格校對,不令錯謬,總之不可馬虎從事。借閱他人佛經書,應按時送還。借閱公有之或別人之佛書,應視同己物般珍惜,切不可任意涂抹、竊剪、撕毀;依出世法論則為毀法,依世間法論有欠公德心。常住所有佛象經書,非經許可不要動用,私自動用,則犯過失;若私自取走不還,為盜僧祗物,而獲大罪。一切報紙型佛刊,不可作包扎物品之用,也不可任意丟棄、撕毀,應伺機轉贈他人閱讀。凡流通之佛書不宜存置,而應輾轉流通,咸令受益。

        復之,看經之時,身應端正;不宣妄動;口應禁語,不宣雜言;意應集中,不可亂想,此為三業清凈,自能攝心一處,瀏覽經意。欲看時,凈手潔案,徐徐翻閱,一字一句,不令空過,燃香一枝,可令經行,心不外弛。用功行者,直看經文,不假注釋,閱之一遍,不明大意,毋退心志,三、四、五遍乃至十數遍時,自能體會妙旨。真用功者,不用妄識,一切經文,值了觀照,文字相中,般若性顯,久久與真心智海,打成一片。故古德宗密圭峰大師看圓覺經而心開意解;六祖惠能大師因聞金剛經“應無所往而生其心”而徹悟心源;天臺智者大師誦法華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身心豁然而入定;亻炎虛大師著書說有劉文化居士因閱楞嚴而現妙境破了識蘊。以上諸德,足資楷范。可見一字一句,一頌一偈,一旦豁破,皆由自性流出般若智性,與文字般若互相呼應,融化為一,等無差別。

        無論誦經、看經,功德都大,經行之后,皆應普皆回向,令一切眾生入佛知見,開佛智慧,歸敬三寶,速證菩提。此為如法作,但愿諸上善人,珍重法寶,禮拜恭敬,精而不懈,如是熏修。以是因緣,生生世世,不失自性,仍可值遇三寶,今得人身,復聞佛法,起信熏修,已入寶山,不空手歸,百千萬憶眾生中,吾人最為幸運,恭敬法寶,必獲凈智大慧。 ?
           綜上已知,佛法為度眾之津梁、成佛之階梯、度往彼岸之寶筏,缺此無由解脫也。佛法自誠敬中求,故細微小節也不可犯,如獲寶在手,光芒四射,怎可使此寶物損毀污穢?由是求法,法益自獲,莫因輕忽,而障自性。

        3、僧伽——這里必先要說明的,有許多人以為出家的人叫做僧伽,其實僧伽是指受具足戒的和合眾,也就是說能守持戒律的行者,達三人以上的清凈團體;單獨的個人不能稱為僧伽。出家男,受具足戒的只能稱為比丘(有乞士、破惡、怖魔三意)。出家女,受具足戒的只能稱為比丘尼。比丘與比丘尼之個人,不能稱為僧伽,但可通稱為沙門。所謂沙門的譯意叫做勤息,就是指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今人多指出家之個人為僧,那是錯誤的。我們把出家的沙門通稱為法師,其實法師也不應適用一般出家眾,因法師之稱必須具備精通三藏佛法,而能宏化的出家行者才能受之。今人又或對出家之皈依師稱為師父,這也是順俗之演化,如我們接受皈、接受戒、接受法的出家比丘,我們是應該專稱為和尚的。和尚譯義為力生,是親教之意的。我們既然求他授皈、授戒、授法,都有親教之意的,如對出家的比丘尊稱為和尚,那是至高無上的尊敬。

        世尊在世時,他的僧團中,凡證大乘果位的都稱為圣賢僧,對沒有證果位的自然都是凡夫僧了。但在家皈依三寶的佛弟子,無論對圣賢僧或凡夫僧都應一概恭敬、禮拜、供養,不可取分別心的;在家弟子見出家二眾不依法恭敬、禮拜、供養,是為犯輕慢罪。不只于此,凡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皆是我師,皆當依法恭敬、禮拜、供養;也就是說:十方各地所有僧伽,其個人、團體皆為我師,更不只限于所皈依時的皈依師,皈依師只是在佛前做證明,證明你自今日起成為三寶弟子——為說三皈、懺悔、發愿。有人說這是我師父,那不是我師父,這是“外行話”了。

        我們要問出家眾的尊稱法號時,要說:“請問師父(或和尚、或比丘、或沙門)的德號上下?”千萬不可問師父“您貴姓”,因為出家后皆依釋迦的法脈相傳,所以皆以釋姓為之,都只以法號相稱。每一位出家眾有兩個法號,一個是內號,一個是外號。內號只是他的剃度師、授戒師、傳法師可以呼的,我們在家弟子不可稱稱呼。在家弟子只可稱呼外號,稱呼外號也不可稱某某,依今例,稱為某某法師,或某某師。尊敬如法的稱呼,應該稱為上某下某法師。我們對別的在家同修問起皈依那位法師時,應該說:“請問您皈依師的德號?”答時應稱:“我皈依的法師德號上某下某”。這種規矩不但每一位在家弟子要知道,更要將此一禮節養成習慣。

        凡夫僧是未證得果位時所稱,其實他的發心與修持上已超出一般凡夫太多太多了,這只不過是對圣賢僧而言。現凡僧相者,因其執與惑未斷,或執斷或未斷,尚有習氣煩惱所束,在用功修持上、個性修養上、守戒威儀上有些欠缺,但在家居士不可背后批評指說,更不可將道聽途說、且未曾親見親聞所確知的消息加以渲染傳布,此則犯謗僧之過。如見出家眾犯了某些過失,可當面虛心懇切地加以勸諫,如他不能采納,或仍我行我素,也當以恭敬心待之。但可遠離,不宜毀謗,所造因果他自擔當。如在家居士毀謗僧伽及破和合僧,皆獲重罪,不可不知。我們不但對出家眾不可念其過失,就是在家同修之間,也不可念其過失,儒家尚有隱惡揚善之美德,何況佛弟子的我們,更是不可念四眾過的。

        凡出家眾之僧團所有,是為常住物,常住為十方所共有,個人是無權動用的,凡所有物為十方僧伽所當均享,個人依法不可捉持。如果在家眾私自挪用常住物者,即為盜僧祗物,其罪過甚大。所以過寺院時,切要注意不可輕犯。在家男眾去尼庵,夜晚應予禁止,更不可居住,白日去時應有二人以上結伴同往,在庵中禮佛求法后,如無他事不可留連;在家女眾去寺院,夜晚應予禁止,更不可居住,白日去時應有二人以上結伴同往,在寺院禮佛求法后,如無他事不可留連,在家男眾與比丘尼應保持六尺之距,在家女眾與比丘也應保持六尺之距,更不可任意攙住。

        在家眾與比丘(或比丘尼)一起行路時,應以戒臘最高者先行,在家弟子居后隨行。若三人并肩行時,以比丘(或比丘尼)居中,居士在兩邊,與比丘只二人并肩行時,以在家眾左手邊為上首,應讓比丘(或比丘尼)行,在家眾在比丘(或比丘尼)的右手方行。

        在家居士在寺院中時過堂用齋,悉依寺院清規。最好自己親手添飯取菜,如有出家眾為我們添飯取菜,我們豈敢受用!一起用齋時,在家眾不可與出家眾同坐一桌;如出家眾少,一定招呼在家眾同坐一桌,不得已時,也應身居下首。午齋時,食前應先合掌念供養文(或咒)。

        在任何地方遇見比丘、比丘尼,均應合十問訊,此是在家居士最起碼的禮節。在走路時及比丘臥床不必頂禮外,其他地方見到出家眾是應該頂禮的,且不論出家眾的年齡大小;即使是一位六十歲的在家居士,也應向一位二十多歲受具足戒的比丘頂禮的,此乃依法不依人,是折服我慢心、增長恭敬的最有效方法。

        每一寺院都以佛相為尊,一進寺院先往大殿禮佛,在禮佛前,不可先頂禮出家眾,但可先向出家眾問訊,禮佛后,當禮拜住持和尚及諸沙門。此外,在比丘說法時、傳戒時、法會時、共修時,必須要向主持的法師頂禮。

        僧人衣缽,在家人不可穿用、持用,在家眾受三皈五戒后可著海青。令在家眾受菩薩戒也搭縵衣,此衣為沙彌衣,不知始處。

        我們強調尊敬三寶,因為僧伽是專修凈業的集團,他們要放棄世俗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要斷欲、要素食,甚至有的要持午,這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學的,他們是朝著圣賢僧的途徑邁進。可敬的僧伽呀!我們要五體投地的去尊敬他們,去贊揚他們!他們善于說法的,更是偉大無比,法無說不解,這些佛法,就是要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來宣揚宏化,在修學過程——聞、思、修是很重要的,那么在家居士能在清凈的僧團聞到佛法的利益,才能啟信熏修,也只有清凈的僧團在專心一致的體悟佛法的真義以后,他們依照著佛陀的教化開示給我們,這是值得我們去景仰、去贊嘆的。

        上一篇:佛教如何觀察人生
        下一篇:佛、法、僧之釋疑
        我要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Copyright 地藏蓮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蓮社    粵ICP備11035149號    QQ:5981951
        網址    www.avtt2299.com    www.dizh.net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技術支持:易點內容管理系統(DianCMS)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欧美精品video,永久免费看黄在线播放
            • <input id="60gqq"><em id="60gqq"></em></input>
            • <abbr id="60gqq"></abbr>
            • <s id="60gqq"><em id="60gqq"></em></s>
              <pre id="60gqq"></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 18禁美女裸体网站无遮挡| 波多野结衣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两个人www免费高清视频| 福利视频网站导航| 狂野黑人性猛交xxxxxx|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东京热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美女高清**毛片| 午夜两性色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蜜桃导航一精品导航站|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天干天天美女|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站|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伦理|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亚洲午夜成人片| 99热在线观看| 男人和女人在床做黄的网站| 在线观看av片| 产传媒61国产免费| 2021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动态图二三|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91福利视频网站| 激情综合网五月|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看| 91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日韩欧美不卡在线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