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為輯綴?!“浲臃?,無量劫前,作金輪王,仁育黎黔。 阿彌陀佛,藐視世榮,棄國捐王,冀證大雄?!“浲臃?,禮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賴。 阿彌陀佛,法號法藏,用表一法,含攝無量。 阿彌陀佛,對佛發愿,宏慈大悲,恩德普遍。 阿彌陀佛,第一大愿,愿我國中,無三惡道?!“浲臃?,第二大愿,我國壽終,不更惡道。 阿彌陀佛,第三大愿,我國天人,身真金色。 阿彌陀佛,第四大愿,我國天人,形色相同。 阿彌陀佛,第五大愿,我國天人,悉知宿命?!“浲臃?,第六大愿,我國天人,天眼普見。 阿彌陀佛,第七大愿,我國天人,天耳普聞。 阿彌陀佛,第八大愿,我國天人,他心悉知。 阿彌陀佛,第九大愿,我國天人,神足無礙?!“浲臃?,第十大愿,我國天人,不貪計身。 阿彌陀佛,十一大愿,我國天人,住定證滅。 阿彌陀佛,十二大愿,我身光明,無有限量。 阿彌陀佛,十三大愿,我身壽命,無有限量?!“浲臃穑拇笤福覈暵?,無能計數。 阿彌陀佛,十五大愿,我國人壽,隨愿修短?!“浲臃?,十六大愿,我國天人,不聞惡名。 阿彌陀佛,十七大愿,我之名號,諸佛稱嘆?!“浲臃穑舜笤?,至心信樂,十念必生。 阿彌陀佛,十九大愿,發往生心,臨終接引。 阿彌陀佛,第二十愿,欲生我國,無不果遂。 阿彌陀佛,二十一愿,我國天人,具卅二相。 阿彌陀佛,二十二愿,生者必證,一生補處。 阿彌陀佛,二十三愿,菩薩食頃,偏供諸佛。 阿彌陀佛,二十四愿,菩薩供佛,供具隨意。 阿彌陀佛,二十五愿,菩薩悉能,演說妙音?!“浲臃?,二十八愿,菩薩悉知,道樹高顯。 阿彌陀佛,二十九愿,菩薩誦經,悉得慧辯。 阿彌陀佛,第三十愿,菩薩慧辯,無有限量。 阿彌陀佛,三十一愿,國凈如鏡,照見十方?!“浲臃?,三十二愿,宮殿樓觀,寶香妙嚴。 阿彌陀佛,三十三愿,蒙我光者,身心柔軟?!“浲臃?,三十四愿,聞我名者,得無生忍。 阿彌陀佛,三十五愿,女聞我名,脫離女身。 阿彌陀佛,三十六愿,菩薩聞名,必成佛道。 阿彌陀佛,三十七愿,聞我名字,天人致敬?!“浲臃穑嗽?,我國衣服,隨念即至。 阿彌陀佛,三十九愿,國人受樂,一如漏盡?!“浲臃穑谒氖?,國中寶樹,見諸佛剎。 阿彌陀佛,四十一愿,聞我名字,諸根無缺?!“浲臃?,四十二愿,聞我名字,得凈解脫。 阿彌陀佛,四十三愿,聞我名字,得勝妙福?!“浲臃?,四十四愿,聞我名字,具足德本。 阿彌陀佛,四十五愿,聞我名字,普等三昧?!“浲臃?,四十六愿,菩薩隨愿,各聞妙法。 阿彌陀佛,四十七愿,聞我名字,得不退轉。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聞我名字,得三法忍。 阿彌陀佛,發誓愿已,地動天驚,佛圣歡喜。 阿彌陀佛,愿雖六八,一一愿中,數含塵剎。 阿彌陀佛,誓愿無疆,豎窮三際,橫偏十方?!“浲臃?,慈悲難量,德逾天地,恩深爺娘。 阿彌陀佛,特啟凈宗,九界眾生,悉皆景從?!“浲臃穑d無緣慈,普令凡圣,同證菩提。 阿彌陀佛,運同體悲,九界眾生,同蒙提持?!“浲臃?,在因地中,具修萬行,期副初衷。 阿彌陀佛,修凈土行,一心虛寂,三業清凈?!“浲臃穑扌惺┒?,內外俱舍,心無所住。 阿彌陀佛,修行戒度,持犯俱超,真性徹悟?!“浲臃?,修行忍度,我見既空,何有違忤。 阿彌陀佛,修行進度,一念不生,萬行俱備?!“浲臃?,修行禪度,動靜體離,惺寂莫附。 阿彌陀佛,修行智度,五蘊俱空,不涉迷悟?!“浲臃?,圓施四攝,上中下根,平等相接。 阿彌陀佛,萬行圓修,恩沾九界,了無不周?!“浲臃?,所行無礙,於一切法,得大自在。 阿彌陀佛,圓滿三覺,上圣下凡,同登極樂。 阿彌陀佛,號無量壽,彼國人民,壽亦無數。 阿彌陀佛,號無量光,樂邦生者,光何能量。 阿彌陀佛,號無邊光,普照徧攝,三際十方。 阿彌陀佛,號無礙光,山河大地,總無遮妨?!“浲臃?,號無對光,諸佛莫及,馀何克當。 阿彌陀佛,號炎王光,其光清涼,明了輝煌?!“浲臃?,號清凈光,圓離空有,徹露真常。 阿彌陀佛,號歡喜光,徹證常樂,了無惑殃?!“浲臃?,號智慧光,真窮惑盡,普照十方。 阿彌陀佛,號不斷光,三德圓證,斷續雙忘?!“浲臃穑栯y思光,九界眾生,誰能贊揚。 阿彌陀佛,號無稱光,除十方佛,莫能表彰。 阿彌陀佛,超日月光,一光等照,慈濟無央。 阿彌陀佛,凈土宏開,孤露眾生,登寶蓮臺。 阿彌陀佛,度生念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 阿彌陀佛,恩德無儔,十方三世,悉蒙庇庥?!“浲臃穑瑖燎f嚴,正報依報,等離譏嫌。 阿彌陀佛,樓閣門開,來者同入,何止善財?!“浲臃?,國氣調和,了無寒暑,高山長河。 阿彌陀佛,理事甚深,貫禪教律,絕去來今?!“浲臃?,金臂恒垂,徧接來機,不失其時。 阿彌陀佛,白毫相光,照彼真修,不乏衣糧?!“浲臃?,心作心是,執是廢作,地獄種子。 阿彌陀佛,如月在天,普印眾水,妙莫能詮。 阿彌陀佛,洪爐片雪,無邊罪障,直下消滅。 阿彌陀佛,修持妙諦,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浲臃?,萬法包羅,水中滄海,藥中伽陀。 愿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發刊序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如天普蓋,似地均擎。無一法不從此法建立,無一人不受此法鈞陶。以如來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皆隨眾生根性而說。或契理而不能遍契群機,或契機而不能徹契至理。因玆如來出世度生之本懷,郁而不暢。眾生即生了脫之大法,卷而未舒。華嚴雖已導歸西方,而人天權乘未聞。諸經亦多略示端倪,而法門綱要未著。由是如來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特于方等會上,說彌陀凈土三經。普被三根,全收九界,闡如來成始成終之妙道,示眾生心作心是之洪猷。機理雙契,凡圣齊資。如阿伽陀藥,萬病總治。如十方虛空,萬象總含。普令圣凡,現生成辦道業。大暢如來,出世度生本懷。倘如來不說此法,則末世眾生,無一能于現生了生死者。光宿業深重,受生佛法斷滅之鄉。出世半年,又遭六月閉目之痛。入塾讀書,屢受盜匪兵戈之擾。稍開知識,復中程朱辟佛之毒。所幸學識全無,不能造生陷阿鼻之業。設或才智等伊,必至作十虛莫容之愆。由此意惡,長嬰病苦。數年直同廢人,一旦始知錯誤。于是出家為僧,冀滅罪咎。宗教理深,無力研究。凈土道大,決志遵行。擬作粥飯自了僧,不做弘法利生夢。三十三歲至普陀法雨寺,住持化聞和尚,知光只會吃飯,別無所能。遂令常作食客,不委一毫事務。二十余年,頗得安樂。經年無一人來訪,無一函見投。宣統三年,上海佛學叢報,高鶴年屢為郵寄。見所載文字,多合公道。間有涉政治而稍側重者,竊恐人以此譏誚佛法,因用云水僧常慚之名,寄書祈其秉公立論,勿令美玉生瑕,編輯者并未寓目。后鶴年來山,為說所以。伊紿去數稿登報,署常慚名,絕無知者。民國六年,徐蔚如得與其友三信,印五千本,名印光法師信稿,送人。七年,搜羅二十余篇,排于北京,名印光法師文鈔,持其書來普陀求皈依,光令皈依諦公。八年,又印續編。秋,其母歿于申寓,喪事畢,令商務印書館,合初續為一部,作一冊。十二年,光令商務館另排增訂本,作四冊,留板,初次印二萬部。十四年,又令中華書局排增廣本,仍作四冊。此后無論何種文字,概不留稿。一免曠用施主錢財,一免徒刺明人慧眼。十九年,掩關蘇報國寺,當家明道師,令人偷鈔。二十四年,彼去世,遂止。二十六年,避難靈巖山,鈔者以其稿交當家妙真師,妙師又令于半月刊等報鈔錄。光知之,勢不能已,只好詳校令排,滿彼之愿。光幼失學問,長無所知,文極拙樸,不堪寓目。然其所說,皆取佛經祖語之意,而隨機簡略說之,不敢妄生異見以誤人。又加五十余年之閱歷,若肯略其文而取其義,不妨作一直指西歸之目標。宜致力于西歸,勇往直前,勿以木標惡劣并西歸之路程亦不愿視,則豎標歸西,兩無所憾矣。又初編雖印上十萬部,大通家以專說信愿念佛,因果報應,敦倫盡分,家庭教育,直是勸世白話文,絕無撥云見月,開門見山,豁人心目,暢佛本懷之語句,故若將浼焉。亦有與光同一根性者,視作妙寶,由玆返迷歸悟,返邪歸正,生敦倫常,歿生極樂者,大有其人焉。續編于初編所說外,益產婦念觀音,毒乳殺兒女,此皆古今高僧醫人,所未說者,光則屢屢說之。古人不為良相,必為良醫,以期濟世活人。光以無知無識粥飯僧,由徐蔚如一人傳虛,竟致承虛接響之萬人傳實,以為善知識。彼既以訛傳訛,光不妨將錯就錯,教人生有恃怙,死有歸宿,產無厄難,子不橫死,以盡我心。雖有刺于明人慧眼,但以有益于人,無害于世,因隨順明道妙真二師之意,而令其流通,并略敘其緣起。知我罪我,所不計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