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01
陳柏達居士著
第一章 引言
一、錯誤的見解
一般人對于命運的看法多半是有偏差的。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宿命論’和‘自由論’這兩個圈子里打轉。
贊成宿命論的人認為:一切事情都是命中注定和神安排好的。努力的結果,只是白費心機。萬事只要聽天由命就行了,他們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去過日子,甚至變得消極頹廢了。
另有一種人持著「眼不見為凈’的人生觀。他們認為只要拚命工作,拚命賺錢就好了,何必杞人憂天,去研究人生的大道理。命運這玩意兒太玄了,實在高深莫測,像我們這種凡夫怎么能理解它呢?反正知不知道命運都是那個樣子,該來的遲早要來!不知道也許還好一點,越知道,內心的恐懼可能越多。
有些年輕朋友支持激烈的自由論調,他們事事講求自由,而且對于宿命批評得體無完膚。他們說:‘宿命論是上古時代的產物。在這種高度文明的科學時代還相信命運這么一回事,是會使人笑掉牙齒的。現在大伙兒都在爭取自由,你還口口聲聲喊著宿命,不但是開倒車,簡直把火車開到月臺上了。’
二、命運的真相
事實上,單用‘宿命’或‘自由’這兩個名詞有時無法解釋人生的各種遭遇。語意學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現象或事物永遠無法用語言文字來描述完全。換句話說,語言文字和現象實物之間永遠有差距存在。
宿命論和自由論各可以解釋人生的若干遭遇。因此,這兩種理論都對了一部分。假如我們只贊成其中一種理論,而反對另一種理論,那就錯了!因為宿命論和自由論這兩種理論不但不相矛盾,而且還相輔相成。
這是什么道理呢?宿命論是以因果法則作基礎的。前世修善,所以今生得樂報。前世做惡,所以今生得苦報。這種前因后果的關系,就是一般人所說的‘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請諸君注意:惟有在‘為善得樂,為惡得苦’的因果法則下,我們的自由才有意義,才有保障。否則,為善不一定得樂報,甚至以后還會受苦,那我們自由地選擇行善,豈不是失去了保障,那有人敢再行善?打個比方來說,因為‘種豆一定得豆,種瓜一定得瓜’,所以,農夫的自由選擇,才有了意義和保障。所以他才選擇了種豆。萬一種大豆不會得大豆,而得了苦瓜啦、酸果啦、毒菇啦、野草啦.........那么,農夫的自由選擇還有什么意思呢?
宿命論和自由論這兩種思想雖然有偏差,但不見得一無可取。這兩種理論都像具有副作用的藥物一樣,對癥下藥可以產生治療的效果。濫用過度卻反而因藥成病。譬如,有些人研究宿命的原理以后,內心的貪欲和惱慮一掃而空,因為他不再像從前那么貪得無厭,那么地死心眼,心中愈來愈寧靜,而且也變得隨遇而安,澹然無求了。
可是有些人卻適得其反,他相信宿命以后,不但得不到上面的好處,反而產生一大堆毛病。他變得敷衍不負責任,茍且偷安,放逸享樂,消極頹廢,甚至連有意義的正事也漠不關心,這豈不是像用藥過度而瀉肚子?
三、不信因果有多可怕?
現在有許多知識份子激烈地反對‘因果報應’和‘因果法則’,他們從沒有仔細地想一想這種見解給社會留下了多大的禍害。
我們打開報紙瞧瞧,幾乎每天都有殺人、搶劫、邪淫或欺騙的事情發生,干這種事的人都是不相信‘因果報應’和‘因果法則’,所以他們才敢挺而走險,以身試法。
一個深信因果的人,絕對不會做出這種兇惡的事情。因為他恐怕別人的指責和評論,也畏懼將來的報應和自食惡果。可是不信因果的人就沒有這份敬畏和慚愧心,他既然不相信后世和因果,所以做起壞事必然肆無忌憚。他只顧目前的利益,而不考慮將來。甚至為了獲取現在的利益,不擇手段,再兇狠的方法他都敢冒險嘗試。假如社會上人人這么做,天下豈不是要大亂嗎?所以這種心狠手辣的厚黑思想實在不能提倡。
只要不信因果的人越多,這社會上的問題就越復雜。不信因果的程度越強烈,社會上的問題也就越嚴重。看某一個地方的民俗好壞,只要看該區域的民眾是否深信因果就差不多了。
舉個例子來說,我曾去過一間非常令我懷念的寺廟,寺里的人相處得極為融洽,而且真正做到了‘路不拾遺’的地步,在那種地方,洗澡時忘了帶手表回寢室,隔了一兩天想到再回頭去浴室找,包準你能找到遺失的手表。可是在一般大學堂的宿舍可就不同了。記得我讀大學二年級時,有位學弟帶勞力士的手表,去洗澡忘了拿回來,嚇得臉發青。這兩個地方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差別?理由很簡單,在那寺廟里大家都相信因果,可是大學堂里相信三世因果卻少得可憐。
深信因果的人不會貪圖占別人的便宜,因為他知道將來會因為眼前所占的便宜,重重地付出更可怕的代價。所以從長期的觀點來看,占別人的便宜其實就是自己吃大虧。假如這個社會大家都不占別人的便宜,那么天下豈不是就太平了。
再者,深信因果的人通常愿意自己吃眼前虧,而把好處讓給別人。因為他知道學習吃虧對自己的將來大有益處,學吃虧不但可以使別人歡喜,更可以藉此機會砥礪自己的堅忍和仁慈的品德。從長期的觀點來看,吃虧就是占便宜。眼前所吃的虧將來必定能得到更大的報償。這思想對于促進社會的安和樂利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涅槃經上說:‘真正明白善因產生善果,惡因產生惡果的人,就不會再做壞事情了。’(注一)
四、為什么必須相信三世因果?
佛教不但講‘因果’,而且還特別強調‘三世因果’。—你前生種什么因,這一生就會得什么果。今生種了什么因,來生也會受什么果。就好像因果經上所說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我們不能因為看不見過去世和將來世,就否定三世因果的存在,就如同我們總不能因沒見過自己的高祖父和曾祖父,就不承認他們存在的可能性吧!
對于沒有見過的事物,我們可以運用推理或類推的方式去了解。試看普天之下那一樣東西不是由于過去的延續?俗語說:‘前人種樹,今人遮蔭。’假如沒有過去種的樹,現在那有蔭可以乘涼呢?桌子的前身是木材,木材的前身是樹干,........那一樣東西沒有過去呢?
再說,三世因果并不一定就是前世和來世,也可能是去年、明天。更可能是前一分鐘,現在這一分鐘,以后那一分鐘或者前一剎那,后一剎那。
現在的科學認為:宇宙中每一件現象有它的原因的。心理學也強調: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是有原因的。這種論點和三世因果的說法卻不謀而合。
偏偏有許多人主張‘一世論’:人不過是父母和合而生的血肉之軀,思想和感覺不外是大腦和神經的運動現象。一死什么都沒有了。他們處處都為這一生的物質享受和自己的利益打算。他們的生活充滿著短視、殘酷和功利的私欲,甚至為了個人的目標可以不擇手段。
從上面的觀念來看,我們可以發現‘一世論’和‘無神論’、‘唯物論’、‘自私的功利主義’、‘以物質為中心的實用主義’是相關連的。要提升人格和智力的境界,非突破‘一世論’‘無神論’和‘唯物論’不可。如同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所說的:‘人們之所以成為無神論者,是因為對哲學沒有深入的了解。如果一個人能研究精深的哲學,那就不得不歸依宗教了。’(見培根論文集)
另有些宗教進而主張二世論,他們認為:好人死了上天堂,壞人死了下地獄。善人死了為神,惡人死了變鬼。這種思想當然比無神論或唯物論好多了,至少它可以鼓舞人心向上,阻止人們犯罪,對于安定社會實在功不可沒。可是這種理論并不圓融,并同時也不完美。
第一、它不能合理地解釋:人是從何而來?為什么人一出生在體重和智力上就有種種差異?再者,難道一個人今生做了一點惡,來世就永遠變鬼或者下地獄,而永不能翻身。萬一他當鬼或在地獄時,改過向上,就沒機會再轉生到比較好的世界?.........這種理論當然顯得十分死板。
只有三世的理論才是圓滿的,它不但可以解釋宇宙間的種種現象,而且可以使一個人不致埋怨命運而怨天尤人,甚至還可以鼓勵人們努力奮發向上,積極造福社會。
第二章 宿命論的錯誤在那里?
一、真有命運這一回事!
諸君可曾仔細的想一想:在這世界上,為什么有的人出生在富貴的家庭,而有的人卻出生貧*?有的嬰兒生下來就很可愛,而有些嬰兒卻長得很丑呢?為什么有的人一出生就胖嘟嘟的,而有的人卻瘦弱多病?.......這是為什么呢?
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假如遺傳就可以解釋這些問題,為什么有些平庸的父母卻生了聰明可愛的寶寶,而有些知識份子卻反而生了白癡兒女呢?
假如營養就可以解決健康的問題,為什么仍有許多富人家骨瘦如柴,一生多病?難道他們沒吃過營養品?
假如努力工作就一定能致富,那為什么有些人辛苦工作了一輩子,卻仍然貧無立錐之地,而且還向人家租房子?可是那些出生在富貴家庭的孩子,卻生來就養尊處優,終生財物享用不盡.........
如果我們深入地探討上面幾個問題,我們不難發現:有一種神秘而不可思議的因素存在。例如:為什么不能自由地選擇誕生地點、家庭和父母兄弟呢?這種不可抗拒的因素和力量,一般人稱之為‘命運’。佛家稱之為‘過去的業力’—意即我們過去世在身體、語言和心念中的造作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力。
孔子曾經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個‘命’字其實指的就是‘因果’或‘業力’。因為不知道三世因果,就無法了解命運的由來,就不能改變或創造命運。
不了解命運的由來就會怨天尤人,不能隨過而安、視富貴如浮云。
不能改造命運,那再多的學問和知識又有什么用處呢?
二、中外哲人對命運的肯定
命運的產生,其實就是三世因果的現象。真正了解命運的人,必然相信三世因果的存在。
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智慧的哲學家無不肯定命運的存在,因為改造命運是以肯定命運做基礎的。了解命運、知道命運是怎么一回事以后,才可以進一步去改造命運。
現在,我們舉一些著名的句子如下: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論語)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論語)
‘有的人富貴是與生俱來的,有的人富貴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有的人富貴是被逼出來的。’(莎士比亞的戲劇‘第十二夜’)
‘甚至當我們不注意時,命運仍在支配我們........。’(尼釆)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圣經傳道書第三章)
‘出生的貧富貴*美丑等差異,都是過去世作為所造成的。’(那先比丘經)
三、算命方法可*嗎?
一般人的富貴、貧*、美丑、夭壽、生死都有定數,這定數其實就是他們過去世心念、語言和行為的果報。
凡是心靈越寧靜的人,智慧就越高。智慧越高,就越能了解命運和果報。明白過去世的能力,佛經上叫做‘宿命通’。獲得宿命神通有兩種方式。有些人前世做了特別的善事,今生自然就有宿命通,這叫做‘報通’。有些人的宿命通是這一世修定功得來的,這叫做‘修通’。
華嚴經的十地品中記載:第三地的菩薩就可以明白過去一世、二世、三世......百世、千世.....無量百千世的事情。例如:世界的形成和毀滅、自己的名字、家族、飲食、壽命、苦樂、身材、相貌、生在那里、死于何處......都能記得。佛經上也記載:斷了煩惱的圣人可以知道過去八萬四千大劫(注二)以內的事情。完美的圣者—佛陀則可以了知無窮盡的過去、未來和現在。換句話說,他可以澈底明白無限的時空。
了解無限的過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潛能。可是我們心中的貪欲、憎恨、吝嗇、嫉妒........等煩惱把這種偉大的潛能給障住了。
因此,在這一世我們想要了解過去世的情形,除了勤修定功以外,就必須藉助于古代哲人們所遺留下來有關命運的典籍。
可*的算命方法很像精確的儀器。因為精密的科學儀器可以測出土地下面石油的蘊量,而算命方法可以測出一個人心地當中種種潛能和現象。
算命先生又好比經驗老到的農夫。老農一眼就可以辨出白菜、還是菠菜的種子?這種子何時發芽?何時開花?何時結果?可長多高多粗?顏色、樣子又如何.....他都知道。真正的算命先生也是如此。他可以知道一個人心田的各類種子和過去的業因在何時起現行?何時結果報.........。
算命的靈不靈,完全看算命先生的心智修養,以及他所依據的算命典籍可*性有多高而定。所依據的典籍越可*、越精密,算起命來,就越靈越可*。
譬如遵照諸葛亮、李淳風、袁天罡、邵康節、劉伯溫等正統的方法去算命,當然比現代普通人寫的書,要可*多了。現在有許多半桶水的算命先生,沒有弄通古法,就想另創新法,當然其準確性也就差多了。
奉勸諸君多看古代的經典之作,少看現代人著述或翻譯的書,因為現代寫書多半為了名利和稿費,很難寫出上乘的東西來。假如諸君想了解命運,多下工夫研讀‘業報差別經’、‘占察善惡業報經’這一類的經典,其品質當然是一流的,準確性百分之百,沒話說,而且對啟發智慧和修養德性助益良多。
四、算命的實例
甲、邵康節先生的‘梅花易數’
△擊鼠枕破
話說宋朝慶歷年間,邵康節先生住在山中,每天專心研究易經的道理,已達到忘記寒暑的地步。
有一天,在睡午覺時間,他看見有一只老鼠走過面前,就用瓷器的枕頭丟那只老鼠,沒丟中,反而把枕頭打破了。他發現枕頭里好像夾有紙條。因此,他就揀起紙條。紙條上面寫著:
‘這個枕頭賣給賢人邵康節先生,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因為打老鼠而把枕頭丟破了。’
邵康節看見這張紙條,嚇了一跳。沒想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這紙條說中了。他趕緊跑去問那位賣枕頭的先生。
賣枕頭的先生說:‘從前好像有一位老先生手里拿著易經,坐在這兒休息,我看他用手舉起一個枕頭,那張紙條大概是這位老先生寫的。他老人家已經很久沒有來了。不過,我知道他家,我可以帶你去!’于是賣枕頭的人就和邵康節來到了老先生的家。
沒有想到那位老先生已經逝世了,他留下了一本書,并且告訴他家人說:‘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有一位面貌長得很清秀的讀書人到我們家來,你可以把這本書轉交給他,幫我完成一樁心事。’
于是老先生的家人就把這本書交給邵康節。邵康節接到了這本書,就排卦推算,告訴老先生的家人說:‘你父親生前曾放一些白金在床下,你可以去挖挖看,拿來辦喪事!’那家人照著話做,果然挖到了白金。于是邵康節很高興地捧著這本書回家研究。后來算了無數次,都非常靈驗。下面就舉幾幾個較著名的例子。
△觀梅占
辰年十二月十七日下午四點鐘左右(申時),邵康節先生正在欣賞梅花,突然看見兩只麻雀在爭奪梅枝,結果樹枝掉到地面上。邵先生就說:‘沒有動不占卦,不因為事情發生也不占卦。現在有兩只小鳥把梅枝弄斷掉在地上,可能會有什么預兆吧!’
用八卦推算的結果,他知道第二天晚上有一個女孩子摘花,被園丁追趕而驚惶逃走,不小心摔倒,跌傷了大腿。到了第二天晚上果然如此。
△牡丹占
有一年的三月十六日卯時,邵康節和許多客人到司馬先生家里欣賞牡丹花,當時正值牡丹盛開。有一位客人問說:‘這牡丹花這么盛開,難道它的凋敗的時間也是命中注定的嗎?’邵康節先生回答說:‘萬物的興衰都有定數。’于是康節先生就給這些牡丹花卜了卦,他發現第二天中午這些花被馬所踐毀。許多人都不相信。結果沒想到次日中午果然有一位達官顯貴來欣賞牡丹花,兩只馬相嚙,然后在牡丹花間奔馳,牡丹花都被踏壞了。
△借物占
有一年的冬天,大約是在晚上六點左右,邵康節先生聽到有人敲門,首先敲了一下,接著又連續敲了五聲。那個人說要借東西。邵康節請他不要講出所借物品的名稱,叫他的兒子先卜卦推算看看對方是借什么東西。結果他兒子說:‘那先生所借的東西,有木質也有金屬,而且木質部份較長,金屬部份較短。我猜大概是借鋤頭吧!’邵康節說:‘東西的質料你算對了,可是名稱不對。這么晚了,借鋤頭有什么用處,應該借斧頭才對!’
△動靜占
有一次,某一個人問邵康節先生說:‘今日動靜如何?’邵先生就利用他所問的這六個字來排卦,就告訴他:‘今晚有人請客,有酒、有雞、還有黍!’
△牌額占
有一天,邵康節先生偶而看見‘西林寺’的匾額。他發現那匾額的‘林’字沒有兩鉤,因此卜卦占之,結果發現這寺廟有鬼魂干擾,住得不平安。邵康節詢問了寺廟的人,果然有這回事,于是邵康節就建議他把‘林’字多加兩鉤就不會再受鬼魂的干擾。寺廟里的人照著邵先生的話去做,果然平安無事。
△老人有憂色占
巳丑日卯時,邵康節先生正在經行,看見一位老人往東南方走,面帶憂愁。邵康節就問這位老人為什么憂愁,那位老人回答說:‘沒有!’邵先生很奇怪,于是就卜卦,告訴那位老人說:‘您這五天以內,務必要小心,恐怕有大災禍會發生在您身上!’
果然,在第五天這位老先生因為去喝喜酒,被魚骨頭哽在喉嚨而一命嗚呼。
△少年有善色占
壬申日午時,邵康節先生遇到有一位青年從南方走來,面帶喜色。邵先生問他為什么春風滿面,他說:‘沒什么!’于是邵先生又開始卜卦,告訴那位青年人說:‘十七天以內,你有文定之喜!’
那位青年果然在十七日內完成定親。
△牛哀鳴占
癸卯日午時,邵康節先生聽到有一頭牛在北方鳴叫,叫聲非常凄涼。因此他就加以卜卦,預言:‘這一頭牛二十一天內,會遭遇到殺身之禍。’
果然到了第二十天,有人買下了這一頭牛,宰了牛以后,以牛肉請客。
△雞悲鳴占
甲申日卯時,有一只雞在西北方啼叫,叫聲非常悲愴。邵康節先生卜卦后判斷這只雞只能再活十天。
這只雞果然在第十天被殺了。
△枯枝墜地占
戊子日辰時,邵康節先生走到半路,有一棵樹的枯枝無風自落,掉在西方。邵先生卜卦的結果,斷言:‘這棵樹十天后一定會因遇到一個名叫元夫的人而斷落。’
這棵樹果然在十天后被人砍下來,砍伐工人的名字恰好就叫‘元夫’。
上面每件事情的占卜方法在邵康節先生所著的‘梅花易數’都有詳細的說明。該書中不但記載了許多未卜先知的方法,而且告訴您如何去了解宇宙和人生種種預兆的含意。當然,還包括了占卜、天時、家宅、婚姻、生男育女、求人、謀職、交易、出外遠行、疾病、筆跡、訴訟、墳墓......的兇吉。
在中國歷史上,卜卦像邵康節先生這么靈的人也不少,譬如:諸葛亮先生的‘馬前課’可以推算出每一個朝代的長短、有幾位帝王、發生什么大事等等。諸君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迷信或者說我在吹牛,這可冤枉了!
據我所知,孔明先生確實能夠算出:民國初年挖掘三國時代所留古跡的人的名字。諸位可別小看了我們的先圣先賢喔!我們研究學問必須以謙虛和恭敬心做基礎,才能成功。莎士比亞所說的:‘千萬不可輕視你所不知道的真理,否則你可能會用生命的代價來補償你所犯的過錯。’(仲夏夜之夢)
其實,宇宙間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預兆,只是一般人不明白預兆的意義,所以無法事先知道將要發生的事情。
精通易數命理的人,心中特別寧靜或有智慧的圣賢就可以預知某一種現象(預兆)所發生的意義和影響。一個人心靈越寧靜、智慧越高,他的預知能力也就越強、越精確。華嚴經上說:大菩薩在一個毛細孔或一粒微塵中,可以見到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約有十億個太陽系)從形成到毀滅的過程。這種境界當然又不是孔明先生可以想像得到的。
乙、一行禪師的‘達摩一掌金’
‘達摩‘掌金’(或‘達摩一掌經’)是唐朝一行禪師所寫的。當時的皇帝曾禮拜他當師父,其威望可想而知了。
這是一本了解命運最容易入門的書,簡單明了,容易學習。這本書是竹林書店和瑞成書店印行的,一般較大的書局也許可以買到。
它是屬于算八字的書,從正確的出生年、月、日、時,來判斷一個人的貧富、貴*、夭壽、愚智等。現代的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貧富、貴*、夭壽、愚智是遺傳和環境交互影響而決定的。佛經上則指出:人生的這些差別現象,就是前世的業力和今生的努力而造成的。
達摩一掌金以‘天貴’、‘天厄’、‘天權’、‘天破’、‘天*’、‘天文’、‘天福’、‘天驛’、‘天孤’、‘天刃’、‘天藝’、‘天壽’等十二個項目來判斷一個人的父母祖業、兄弟、夫妻和子媳的兇吉。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幼年、中年、老年的命運。當然人生的兇吉都是由自己過去和現在的‘善業’和‘惡業’所造成的。
這本書載有每個月份出生的人的性格和六親狀況,以及每一個時辰出生的人的刑克和壽命歲時。
又可算出得病時日的兇吉、夫妻的相犯、是否修道的根器、‘小兒煞’(夭折)和‘桃花煞’(紅杏出墻)。
所謂‘小兒煞’,就是根據出生的月份和時辰來推斷孩子是否會夭折。例如:在正月和七月上下午九時至十一時、二月和八月上下午七時至九時、三月和九月上下午五時至七時、四月和十月上下午三時至五時、五月和十一月上下午一時至三時、六月和十二月上下午十一時至一時,出生的孩子都恐有夭折之患,為了讓讀者便于記憶,謹將原書詩偈摘錄如下:
‘正七休生巳亥時,
二八辰戌不堪推,
三九卯酉難存立,
四十寅申生悲泣,
五十一月防丑未,
六十二子午孤凄,
十二月中時有犯,
小兒關煞報君知。’
假如你不幸遇到這月份和時辰出生的孩子,請你告知他父母要廣積陰德、多放生、愛護動物、茹長素、常念佛或許可以突破這一關。
所謂‘桃花煞’就是女的長大將來可能發生不守婦道、紅杏出墻的事情,而男的則可能會尋花問柳、移情別戀等事情。
在雞年下午,出生在申、子、辰三個日子的‘酉時’(下午五時至七時),亥、卯、未三個日子的‘子時’(晚上十一時至一時),巳、酉、丑三個日子的‘午時’(中午十一時至一時),寅、午、戌三個日子的‘卯時’(清晨五時至七時)的人就犯‘桃花煞’,情感較可能走私。這就是達摩一掌金上所說的:
‘申子辰雞叫亂人倫,
亥卯未鼠子當頭忌,
巳酉丑跨馬南方走,
寅午戌兔從茆里出。’
命宮當中犯‘桃花煞’的人不可出家,但可在家修。犯‘桃花煞’的人應勤加懺悔業障、讀經明理、痛改前非,老實念佛。
所謂‘夫妻相犯’是從出生時所屬的十二生肖來看的。屬羊的忌與屬鼠、屬馬的忌與屬牛、屬蛇的忌與屬虎、屬豬的忌與屬猴、屬兔的忌與屬龍,屬雞的忌與屬犬的人結婚:
‘羊鼠相逢一旦休,
從來白馬怕青牛,
蛇逢猛虎如刀截,
猶見猿猴似箭投,
玉兔見龍云里去,
金雞遇犬淚雙流,
莫道陰陽無定準,
管取夫妻不到頭。’
假如你娶了一個不如意的老婆,您切莫怨天尤人。俗語說:‘娶到好的太太可以成為詩人,娶到不好的太太可以成為哲學家。’娶到壞老婆,假如您想得開,放得下,您更容易不受感情的牽制,而專心念佛修道。如果你不修道,很誠心行善也可能促進和諧的氣氛;諸君千萬不要氣餒啊!
以上的資料只提供您參考而已,請諸君不要過分執著文字,因為‘萬法唯心造’,心才是命運的主宰呀!
丙、占察善惡業報經的‘木輪相法’—三世因果的相法
‘木輪相法’是人人可學,而且是獲益最大的相法。它是出于‘占察善惡業報經’。因此假如您想研究‘木輪相法’,就必須先精讀‘占察善惡業報經’。
這部經寫得非常好,依照這一部經去做,不但可以使您明白自己的善惡習氣和修養情形,而且可以滅除所有的煩惱和疑惑。無論事或理,修行或懺悔的方法,這部經都講述得十分完備。所以明末的高僧蕅益大師對這部經典推崇備至,他認為這部經典是度化末法時期的眾生特別微妙和殊勝的法門。所以他為這部法寶寫了‘占察善惡業報經玄義’、‘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和‘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
這部經與其他算命書絕然不同。因為這部經不但告訴您兇吉禍福如何形成,而且還指出如何扭轉惡業和惡運的具體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能讓我們明白‘三世因果’的善惡、苦樂和吉兇等狀況。所以它能使我們的智慧大開。
照著這部經典的‘木輪相法’去修持,我們可以明白一百八十九種三世果報善惡的情形。譬如,它可以使我們知道我們前一世是從地獄轉來的,還是畜牲、餓鬼、阿修羅、人道或天道轉世來。我們前世是在家還是出家,有沒有聞法修行或供養圣賢等。
它也可以使我們明白某個人死后是升天堂或入地獄、是做畜牲或做惡鬼,是投生在人間或往生、佛菩薩的清凈國土,來生能否證果........等。
它不但可以澄清我們對過去世和來世的疑惑,而且幫助我們解決現在世的許多重要疑難。例如:我們可以透過它明白某一個人是不是善友、所聽的法是否正法、某一個人是否有實德或無實德、所了解的義理是否有錯誤、所修的法門是否正確、所證的是否真實、所學的是否契機、所學的是否有障礙、所做的事情能否成功、所求的財富官位是否能獲得、壽命是否能延長、求男求女是否能如意、所期待的人會不會來、對方是不是平安、所求的事物多久可得到、所懷疑的事物是否為真實、所遇的人物是否吉利、所遺失的東西能否找到、危險能否脫離、疾病能否痊愈、所找的醫師能否醫好病人、住處是否平安、農民能否豐收、夢境是否吉祥.........。’
除此之外,‘木輪相法’還可以讓我們明白過去世善惡業因的多寡,以及現在所造十善或十惡(貪、嗔、癡、兩舌、惡口、綺語、妄語、殺生、偷盜、邪淫)的強弱。
‘木輪相法’無論在生活或修行兩方面,對于我們的確幫助太大了。希望諸君早日修持‘占察善惡業報經’這部法寶!
第三章 命運可以改變嗎?
一、改變命運的經典根據
(一)詩經:‘永遠要說一些合乎上天仁心的話,我們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福氣。’(注三)
(二)書經:
(1)‘命運有時很難捉摸,因為不是呆板、固定的。’(注四)
(2)‘遺傳或先天上的缺陷仍可克服或避免。要是后天自己造的惡業,就很難逃避果報了。’(注五)
(3)‘您做善就吉祥如意,您做惡就會遇到倒霉。’(注六)
(三)易經:
(1)‘行善積德的家庭,子孫必定昌隆。常行惡的家庭,子孫必有奇禍。’(注七)
(2)‘吉和兇是會增多或減少的’。(注八)
(3)‘君子以趨吉避兇。’(假如命運不可改變,吉怎么能趨,兇怎么能避呢?)
二、行善和內心清凈才有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則之上。好比農夫有自由決定現在要不要下田工作。可是無論他有沒有去耕作,都會受到因果法則的影響。如果他去耕作,他受到‘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因果法則的影響。假如他沒去耕作,他又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因果法則的支配。
有因果法則,我們才有自由;沒有因果法則,自由對我們就沒什么意義。譬如,萬一‘種豆不得豆’、‘耕耘不會有收獲’那農夫下田和播種的自由又有什么好處呢?
所以講自由一定不可以離開因果律。種自由的因,就會得自由的果。系囚動物或剝奪他人自由的人來生就不自在。因此,我們這一生的自由受我們過去世所造善惡業的影響,前世種善因,今生自由快樂。前世為惡越多,今生越不自由越不快樂。因此正法念處經第二十卷上說:‘為善能得解脫,造惡則被束縛。’
明白這一個觀念以后,你就知道我們凡夫的自由是有限和相對的。只有‘凡有所為皆不逾距’的圣人有絕對和無限的自由。換句話說:‘行善不著善相,不造惡因不起妄念’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這種絕對的自由境界在佛經上稱之為‘涅槃’或‘解脫’。
佛陀很慈悲,他訂下了許多戒律來幫助我們獲得更多的自由,所以我們越遵守他的戒律,我們也就越自由。
戒律不是束縛而是自由。因為不遵守戒律就沒有自由可言。譬如殺人、搶劫的人到處受追捕,那算什么自由呢?所以妙法圣念處經的第一卷說:‘做惡的人,如蠶作繭自縛。’
諸君一定要記住:行善才能得自由,行惡的人其自由宛如空中樓閣,一點也不實在。
戒律就是告訴我們要愛護和恭敬所有的眾生,而不去干擾眾生或使眾生起煩惱,有許多外行人不了解戒律的精神,以為那是‘吃人的禮教’,真是大錯特錯!我受過菩薩戒,受了菩薩戒,使我的煩惱顯著地減少,因為以前都以自己為主,現在要處處關懷他人。從受戒迄今,每天我都法喜充滿,叫我怎能不感激懷念這些戒律呢?
三、人有多自由?
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他自己所造成的。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筑師。因為‘心’是命運的主人。
問題是:由于過去世我們都曾造了許許多多惡業,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以來,就受了若干的限制,因此在這一生我們的自由都是相對有限的,而不是絕對或無限的。譬如,我們的膚色和容貌雖然可以透過后天的保養和努力而稍微改善,但不可能把一個丑八怪變得像仙女一般。你想做生意賺大錢,可是你卻受資金的限制。你可以自由旅行,可是要受地理、經濟、時間等因素的限制。甚至我們的一舉一動和心中的念頭,也深受經驗和業力的影響。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的大腦一直動個不停,這是為什么呢?你可曾仔細地探討這原因?
過去我們妨礙別人的念頭、語言和行為越多,我們今世就越不自由。這乃是一定的道理。奉勸諸君千萬不要系縛小寵物,因你剝奪別人和其他動物的自由,你來生自由也會大受限制。
假如你要將來身心自由自在,您現在就得經常給別人方便、救人危急,這就是你想怎么收獲,就得那么栽呀!
所以孛經上說:‘行善的人一定有福,造惡的人必然遭殃。所做的陰德雖然隱蔽,將來沒有不得到大善報的。’(注九)
四、誰是命運的主宰?
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其實應該說:心才是命運真正的主宰。
儒家、道家和佛教都有經典記載:天神在考察人間善惡的事實。(注十)地藏菩薩本愿功德經更有明文透露天帝和天神考察人間善惡的日期。這日期就是‘六齋日’(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十齋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
諸君可別小看這十天喔!這十天行善得福較平日多很多,當然在這十天做惡得禍也比平日多。為什么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告訴你:比方教育廳長要去視察某一所中學,你看那日期對學校重不重要呢?當然很重要。那天要是表現好一點,豈不是事半功倍?天帝和天神考察人間的日期當然對一般人特別重要,除非你每天都能確實不起妄念、時時行善,否則你還得在這十天多下點功夫、多積點陰德。當然平時的善行也是不能免的。所以孛經抄上說:‘至誠行善的人常有鬼神相助!’
我們要注意的是:鬼神雖然有神通能夠知道人的壽命、罪福,但不能生人、殺人,不能使人富貴或貧*、夭折或長壽,因為今生的貧富、貴*、夭壽都是眾生自己過去世的善惡業所造成的。(詳見譬喻經)所以書經上說:‘并非上蒼使某一個人短命,短命是他自己的惡業造成的。’(注十一)阿難問事佛吉兇經說:‘行善的人自然得福報。這福報并不是鬼神給他的。’
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遇到苦難不懺悔業障,不種善因,反而去求神問卜,這樣不是本末倒置嗎?所以儒家說:‘造了罪業,向神祈禱,神也幫不上忙。’
奉勸諸君拜拜要用素食,不要殺雞殺鴨,以免前苦未澈底解除,又再造了殺生的惡業,來世短命多病,花錢又得禍,實在不劃算啊!
雖然殺雞殺鴨去拜鬼神求福,偶而也會有點小靈驗。但是就怕將來你不拜時,邪鬼邪神會找你麻煩。有些邪鬼邪神甚至會故意常擾亂你,以希望你繼續用肉拜它。
你想一想:天道是大公無私的,萬一因為你拜酒肉就能得福,不拜的人就被降禍,那還叫做大公無私嗎?所以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梅陀越王經上說:‘造福造罪的報應如影隨身,做善必然得福,行惡一定遭殃。’
相信天帝的存在和有神在考察人間善惡,對于社會的安定幫助很大。真正堅信有神的人,必然不會做出虧心事來。報紙上所記載的壞事情,幾乎多是不信有神的人干的,要是他堅信有神,他怎么敢這么做。
可是現在有許多知識份子卻認為‘天’只是一種‘理’,而不是‘神’。殊不知,天理的觀念只是對明理的知識份子有效果,對于惡徒就無法產生嚇阻作用。譬如說你看見一個惡徒正想進去屋子強暴婦女,你對這個惡徒說:‘你可不能進去,那里面有天理啊!’我想他才不會理你這一套。但萬一你告訴他:‘你可不能進去啊,她在屋子里面燒香拜天神。’我想那惡徒至少還會猶豫考慮一陣子。
五、改變命運的實例
如果方法正確加上精誠努力,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很不幸的是,一般人大半都無法突破命運的難關和限制,這是由于智慧和陰德積得太少的緣故!
下面我們舉個實例來證明改變命運是可能的:
甲、袁坤儀
袁先生是明朝人,他的原名姓黃,字坤儀,號了凡,是江南吳江人。早年本來學醫,后來遇到一位老人家,告訴他有作官的命,并勸他讀書考取功名。這位孔先生是邵康節的門人,對于命學理數非常精通。孔先生算了袁坤儀的命說:‘縣里的考試你會考第十四名。府里的考試,你會考第七十一名。省里的考試你會考第九名。’
到了次年,縣省和府里的考試都錄取了,而錄取的名次也確實符合了孔先生的預言。于是他就再請孔老先生替他占卜終身的吉兇禍福。
于是孔先生又算定他:某年幾次試又是考第幾名,升了某官前領用了九十一石五斗的米,某年做了縣長,當了三年半的縣長就辭職返鄉,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壽終正寢而且沒有孩子。
后來孔先生所算的事一一都靈驗了。袁坤儀就相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萬般皆有命,半點不由人’,對一切事物看得很淡!
有一天,他到棲霞山去游玩,拜訪了云谷禪師。云谷禪師告訴他‘命由我作,福由心生’的道理,并且積善可以得福的方法。回來之后,他就努力照云谷禪師的話去做,并且發愿要實行善事三千功。第二年他到北京去參加禮部的考試,孔老先生算他考第三名,結果卻考了第一名。孔老先生的預言開始不準了。他喜出望外,更加努力行善,又發愿求子,再許下諾言要行三千功的善事。
明朝隆慶四年他考上進士,做了寶縣長,并且把自己省吃儉用下來的錢都花在施舍物品救濟窮人、助人急難、買物放生、打齋供僧等利益大樂的事情上。
孔先生本來算他沒有子女而且只能活五十三歲,沒想到他后來竟然活到七十四歲,而且生了一個貴子——他兒子后來也考上了進士。(詳見了凡四訓)
乙、孫思邈
孫思邈先生是隋唐時京兆華原人,早年聰穎異人,七歲便能口誦千言,當時人們稱他為‘圣童’。
可是他小時候,身體虛弱,染有痼疾。他曾經因為治病,把財產都花光了。他隱居太白山志學仙道,精研醫術,學成之后行醫濟世,活人無數。
隋文帝和唐太宗曾兩度授以高官,都被孫思邈婉轉謝絕。他只把心放在濟世救人上。他的醫德和醫術都非常好。他看病,不問貴*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對于所有病人都同等關懷,好像對自己的至親一樣。他看見別人的痛苦好像自己的痛苦一般,甚至能不惜生命、不辭勞苦、不避險難去治病。他只一心要治好病人,解除病人的痛苦,所以他行醫不分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也從不考慮自己的吉兇。
后來他活到一百多歲,而且神釆煥發,身體很康健。他成為唐朝最偉大的醫生,還寫了‘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福祿論’、‘攝生真錄’、‘枕中素書’、‘銀海精微’這些名著。
傳說他后來成仙,目前國內所供奉的‘保生大帝—孫真人’就是孫思邈。
丙、阿達仔
住在臺中近郊北屯鄉的一位居民,名叫賴林治,由于她先生叫阿俊,所以大家都叫她阿俊嫂。她今年六十四歲,每星期三和星期六都到慈光圖書館去聽李炳南老先生講佛經。她有一個女兒名叫阿蘭,十八歲時贅夫,生了一個男孩,名叫阿達仔。十三年前,當阿達仔三歲的時候,有一天在門口游玩,忽然走來了一只母豬把阿達仔撞倒,自從那天起他就發高燒,昏迷不醒。醫師診斷的結果說是腦膜炎。吃了許多中西醫藥都無效果,二十一天以后竟然一命嗚呼了。大約在八點鐘氣絕。他家人把阿達仔放在廳中地下,用一條布袋蓋著,死亡診斷書也準備好了,預定明天埋葬。
阿俊嫂眼看孫兒死去,萬分痛心。那天晚上她依然課經誦佛,可是心情卻相當沉重。她一邊哭,一邊向佛菩薩訴說:‘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啊!您怎么不保佑我呢?在這一帶,只有我一個人信佛念佛。人家都笑我窮人信什么佛、念什么佛?以后一定更加笑我;菩薩啊!您怎么不保佑我呢?......’說完了,阿俊嫂又大哭了一場。
她想上床睡覺,可是想起一個可愛的孫兒死掉,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大約經過四點多鐘,忽然看見一道金色光明,從虛空中一直射入廳堂,光明燦爛,一剎那間,忽然聽到二十天不會哭泣,手足僵直的阿達仔,大聲哭出來了!阿俊嫂和她女兒阿蘭,趕快去看,只看見阿達仔的雙手已把布袋扯開。她倆驚喜交集地把他抱起來,灌了一點開水,沒想到他會喝開水,真不可思議!隔天早晨,他們就再把阿達仔抱去北屯給醫師診斷。醫師也覺得奇怪:怎么死了又復生?那醫師要他們趕快到省立醫院,當時阿俊嫂要我幫忙陪去入院。
阿達仔就被送進了臺中醫院小兒科病房。但當阿俊嫂看了醫院里幾十個患腦膜炎的小孩,有的眼斜口歪,有的手腳不會動:模樣奇形怪狀,她看了心里很難過。一打聽之下,他們大都入院已達六個月以上,二年以下了,仍然身體殘廢,而醫師診斷阿達仔,至少要住院四個月,能否痊愈還不保險。阿俊嫂對我說:‘我家的經濟情況,那里可能住上四個月呢?’我就勸她說:‘阿俊嫂,你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阿達仔是受你的福蔭和佛菩薩的加庇,才死而復生,我想一定會痊愈的。只要我們一邊治療,以盡人事;一邊再虔誠的求佛菩薩庇佑,只有聽天命了。’阿俊嫂還是猶疑不決,最后我又勸她暫住兩星期,好了也出院,不好也出院,但是你必須留在阿達仔身邊念佛,不可間斷。阿俊嫂終于被我說服,辦了住院的手續。
住院治療的經過十分良好,發高燒已經漸漸退了。本來眼睛的黑瞳翻入,眼白向出,看不見東西,也一天天恢復原狀,慢慢的也會說話了,對于親人稱呼也漸漸地清楚了。約一星期,阿俊嫂想要回家,就叫阿蘭來替換看護。沒想到阿俊嫂一走,阿達仔的病又加重起來,嘴里起了雙舌,又呈昏迷狀態,還滿嘴流血。醫師就用藥棉塞在上下牙齒中間。阿俊嫂回到家中,她女婿看見就說:‘媽媽!您回來做什么?趕快去!趕快去!’阿俊嫂回到醫院,一見孫兒變癥,就急忙坐在他身邊,至誠念佛。奇跡又再度發生。佛菩薩的圣名真是靈驗無比,念了半點鐘,阿達仔就呼呼入睡,醒過來時,雙舌的毛病已消失了。真是佛法無邊!阿俊嫂來回僅三個鐘頭,不在身邊念佛,病情就變得惡化,回來一經念佛,便一天一天恢復正常。到了第十三天時,醫師宣告明天可以出院了,大家十分高興。可是到了半夜,阿達仔忽然又再惡化,發最高燒,這一下把阿俊嫂急壞了,他一時沒了主意,便拿十塊錢叫阿蘭到市場去找算命先生給阿達仔排排八字,算他命根該不該絕。阿蘭算命回來說:‘阿達仔命中帶麻關,有麻煞,三歲必為出麻疹而死。’當時醫師與護士又出來診察患者,把阿達仔的衣服解開一看,胸部和背部發現無數小紅點,就搖搖頭說:‘可惜!可惜!這孩子突然間又出麻疹。在腦膜炎后再出麻疹,很容易引起肺炎。如果這樣,就真的無法醫治了。’阿俊嫂與阿蘭聽算命先生說會死,醫師亦說會死,更是傷心不已。這時反悔不該入院,在兩星期里用了好幾千元。當時我也在旁邊,就對她們說:‘也許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慈悲,才特別加被,使阿達仔在出院前再出麻疹,在醫院里救助方便,假若出院以后,再出麻疹就更危險了!或許再一個星期就可以平安出院了,你要加緊在他身邊念佛,不可間斷,不要灰心!’這時,我也只能這樣安慰他們,其實我比他們更著急呢!
一個星期又過去了,阿達仔經過非常順利的治療,果然平安的渡過了生死難關,可以出院了!但醫院例規患者要出院,必經醫師再看一遍。當醫師來看阿達仔時,口中不斷地說:‘奇怪!奇怪!怎么最嚴重的患者會好得這樣快?’就問阿俊嫂:‘您一直在念些什么?’她說:‘念阿彌陀佛。’醫師聽了說:‘我母親也是吃長素。她已經吃了二三十年的素,為何不會念阿彌陀佛呢?’可惜阿俊嫂沒話回答她,錯過了一次機會。再說阿達仔自從出院回家,身體與普通小孩一樣健康,可是常常問祖母:‘我這樣小,為什么會自己吃飯,又會說話走路?’阿俊嫂就把他改名叫做‘阿周’。
光陰似箭,轉眼間,阿周已經十七歲了。他平日認真工作,又孝順長輩。現在他是一個知仁識義的好青年了。
最后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一句佛號竟然勝過了科學,研究了幾十年的醫師們診斷阿達仔要住院四個月,能否痊愈,還不敢確定。而另一位能排八字,陰陽妙算的星相家,批判阿達仔只能活三歲,沒想到會因麻關麻煞而死的阿達仔,竟被一句阿彌陀佛的圣號而消災解厄,逢兇化吉。但也許有人會懷疑:‘念佛就不死嗎?’當然我不敢這樣斷言,因為人生有生必有死。不過佛經上說:‘以至誠心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只要看念佛的人是不是至誠心,假如心不誠懇,念了沒感應,不怨自己又能怨誰?(以上摘自念佛感應見聞錄)
丁、凈空師父
凈空大師,俗姓徐,名業鴻。民國十六年二月十五日生于安徽省的廬江縣。
他畢業于國立三中,是國立三中的高材生。
民國卅八年隨軍來臺,四十二年先從方東美先生學習哲學,后來又從章嘉大師學佛,并且聽南亭、印順、演培和李炳南先生講經。民國四十四年起開始研讀大藏經和二十五史。
民國四十八年發大心出家以后,專心致力于講經說法,宏法利生,二十多年來不曾間斷。并且不辭勞苦到國內外各地講經說法。
他創辦了‘華藏法施會’和‘華藏視聽圖書館’,所印贈的佛經善書達六十余種二十余萬冊。
他說他年輕時又瘦又干,曾經有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四十五歲左右,沒想到他出家學佛和講經說法以后,他的身體竟然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現在已經五十四歲,不但身體十分健康,紅光滿面,講話的聲音還非常的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