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性
佛教雖然主張現世的自我完善,但是他對佛、菩薩、老師的崇拜,并且認為通過這種禮儀上的恭敬能夠獲得善業的美好的果報,這是佛教禮儀具有的“宗教性”一面。
對治性
佛教的戒律分止持和作持:止持是防止過錯、叫“諸惡莫作”;作持是努力向上、叫“眾善奉行”。
區域性
佛教產生于印度,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世界性宗教,一般說來有三個系,即傳入中國漢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的“漢語系”,也叫“漢傳佛教”;傳入西藏的“藏語系”,也叫“藏傳佛教”。傳入東南亞及我國云南一帶的“巴利語系”,也叫“南傳佛教”。在各個不同的地區里,佛教的律制與禮儀也隨著各民族的不同風俗習慣而產生不同的禮儀,這一點在佛陀時代也是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