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軀殼形體從有形有限轉(zhuǎn)化為無形無限,因此,人死后的境況與生前有所不同,可從下面幾點(diǎn)來比較: 時空的限制
人在生前受了時間和空間的限隔,不能隨心所欲,萬里遨游,也無法返老還童,縱情恣性,可是一旦死亡而脫離形體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來去,穿越三界時空了。 肉體的負(fù)擔(dān)
《法句經(jīng)》上說:“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寒熱,瞋恚驚怖,色欲怨禍,皆由于身。”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我們的大負(fù)擔(dān),餓了要找東西喂他吃,冷了要替他加衣,生病時要忍受病苦的痛楚。
這個身體所帶給我們的煩惱,遠(yuǎn)比帶給我們的快樂多。而死亡之后,神識不再受軀殼的牽制,不必再去侍候這個色身,就沒有饑寒、病痛的生理折磨,也沒有種種觸受壓迫的負(fù)擔(dān)了。
人天的神通
活著的時候,人的種種能力都受到軀體的限制,死后則不受物理世界的拘束,能夠穿墻越壁,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聽到耳朵所聽不到的訊息。而且神識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飛行,其運(yùn)動的速度可以隨意念所生而無遠(yuǎn)弗屆。除了佛陀的金剛座、母親的子宮胎不能穿越之外,其余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礙都可以穿梭自如,真是“念動即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