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麥彭仁波切著-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四節課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愿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這部《凈土教言》是藏傳佛教中比較簡略的一部法門。前面已經講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四種因,其中主要提到了意樂和信心的重要性,同時也講述了必須要遣除往生極樂世界的三大障礙,也就是不了解極樂世界的功德,雖已了解但顛倒起邪見,以及產生一些懷疑,這三種障礙一定要注意。今天繼續講:
〖若有人認為:此極樂世界勝過其他凈土,而且所有往生者全部具足總持、等持、神通等無量功德,因此不是圣者不可能往生極樂。〗很多人可能這樣想:極樂世界的功德超勝很多剎土,如東方琉璃世界、兜率天、鄔金剎土等等,且往生那里的人全部具足總持、等持、神通等無量功德,因此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人肯定像以前的蓮池大師、藕益大師、喬美仁波切等高僧大德一樣,具有超凡入圣的功德,像我這樣業力深重的凡夫怎么可能往生呢?我現在什么功德都沒有,臨死時怎么會馬上現前那么多功德呢?
其實現代人的分別念很重,很多人都有這方面的疑問,只不過有些人不敢提,有些人不方便提,有些人提出來也沒人回答,所以麥彭仁波切在這里通過辯論的方式,幫助他們破除相續中的疑惑,抉擇凡夫往生極樂世界的合理性。天臺宗的智者大師也造過一部《凈土十疑論》,里面的很多疑問與此基本相同,只不過在方式上,麥彭仁波切是先提出一種邪見,然后對此進一步駁斥;而智者大師是先提出十大疑問,然后以回答的方式來宣講的。
〖駁斥:既然你承認圣教中所說的“已往生者都具有如是功德等”,那么為何不承認圣教中所宣說的往生之因呢?〗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推理方法:你們承認往生極樂世界后具有如是的等持、神通等功德,這些是怎么知道的?全部來源于凈土宗的經典。然而,這些經典里面也講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因就是我們的信心、菩提心、回向善根、積累資糧等,為什么你們不承認呢?你們對這些經典只承認一半,不承認另一半,有這個道理嗎?
〖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成就這般極其廣大的功德,這完全是憑借佛陀的愿力與智慧力,〗有關往生極樂是依*自力還是依*他力,漢傳凈土宗有很多這方面的辯論。其實站在凡夫的角度上,在不離阿彌陀佛加持和愿力的前提下,如果自己有非常大的信心力,憑借這種自力也可以往生。但如果從阿彌陀佛的角度來講,完全是依*他的發愿力和智慧力才可以往生的,為什么呢?如果阿彌陀佛當年沒有這樣發愿、沒有這樣受持極樂世界,我們再怎么有信心、有愿力也是不可能往生的,從這一點來說,應該是依*他力。
在《十住毗婆沙論》中也宣說了易行和難行。易行是指依*他力,如阿彌陀佛的威力、加持力,很容易獲得成就;依*自力而修行,稱之為難行。難行大概有五種,比如說遇到惡友、環境惡劣、耽著財物、修學小乘(不能發菩提心)等,本來自己的善根很容易成熟,但因為這些因緣而耽誤了修行,推遲了成就的時間。
所以在這里,從某個角度而言,往生極樂世界完全是*阿彌陀佛的智慧及發愿力所致,〖而不是由眾生各自之力成熟才形成的。〗不然的話,即使阿彌陀佛當時沒有發愿,也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往生。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具足阿彌陀佛的加持和愿力的前提下,我們才有機會往生。
前一段時間有個道友問:如果亡人死時往生極樂世界的意樂不強,但一位具德上師通過超度使其強迫往生,這種情況是依*自力還是他力?我是這樣認為的:如果自己的力量一點也不具足,完全是依*上師的能力,這可能有點困難。盡管亡人生前對往生極樂的信心不是特別大,但在超度的過程中,一旦時機成熟,上師在修頗瓦、憶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時候,這個中陰身很有可能對阿彌陀佛馬上生起信心,依*阿彌陀佛的加持力,一剎那間發菩提心,具足往生極樂的四種因,當下便能獲得往生。
其實我們相續中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對眾生的菩提心、發愿往生等善念,不是平白無故就能產生的,這離不開諸佛菩薩和上師的加持。沒有這些加持的話,我們就會對凈土法門興趣索然,不一定有很大的信心。因此,中陰身時能夠迅速圓滿往生四因,這與佛的加持是不離開的。在佛陀的加持下,縱然我們平時對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很大的興趣,但在臨終的一剎那,也許特別想要往生,對阿彌陀佛的信心特別強烈,瞬間就具足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四種因,有可能往生這是不可否認的。
這些問題,希望大家還是應該好好分析。漢傳佛教有很多這方面的資料,你們平時應該跟自己辯論,如果生起了“我不會往生”的念頭,就用智慧來跟它搏斗。在這個過程中,利根者自己可以解決自己的疑問;中根者要依*上師和道友來解決;下根者對這些根本不感興趣,反正吃得飽穿得暖就行了,除此以外也沒什么多想的。我們作為修行人,應該對未來以及一些重大的事情作考慮。在座的人大多數已經不是小孩了,應該說是成年或老年人了,從世間上來講,你們沒有出家的話,應該對自己的家庭、工作等許多方面有所考慮了,但是我們身為出家人,這些事情根本不用勞神,唯一考慮的就是自己未來要怎樣修行,怎樣利益眾生,臨死的時候應該怎么辦。在考慮的過程中,往生極樂世界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認為自己不能往生,產生了這樣的分別念,那應該觀察為什么不能?自己跟自己辯論,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有人說:“經典中所說的念誦佛號便可往生凈土等義,是別時意趣,其密意是指一旦獲得圣者果位(一地以上)后方可往生。”〗有些人這樣認為:經典中雖然說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可以往生,但這種說法不了義,屬于一種別時意趣,即是說僅僅持誦佛號不能立即往生,但依*往昔所積累的諸多資糧,終有一日必定能往生極樂世界。這種說法是佛陀為了印證某些眾生的根基而言的,實際上凡夫人必須先念佛號,經過一大阿僧祗劫獲得了一地菩薩的果位后,擁有了神變神通等自由自在的能力,才可以超越娑婆世界,往生到一億個剎土以外的極樂世界。不然的話,凡夫人怎么可能往生,死的時候別說是到極樂世界那么遙遠的地方,就算去美國也很困難,所以佛經中的話是別時意趣,是釋迦牟尼佛為了鼓勵某些懶惰的眾生而講的不了義的語言。
學過《入中論》和《解深密經》等大乘經論的人,都知道什么叫了義、什么叫不了義,區分了義和不了義的界限,里面已經講得非常清楚。所謂不了義,是指所承認的道理具有一定的理證妨害,從理論上根本說不過去。但我們死后能立即往生極樂世界,這根本不會有任何理證妨害。下面也有關于這一問題的分析。
以前學院有個老堪布,現在已經圓寂了,他在上師如意寶面前曾說:“往生極樂世界沒有那么快吧,這肯定是別時異趣。”上師聽后顯現上特別不高興,呵斥道:“你們這些人,雖然學了一點因明,但根本沒有學懂,如果是不了義的話,你說有什么理證妨害?”那位老堪布想了半天也說不出來。后來上師如意寶好幾次在講經說法的時候,都在課堂上批評他。這種批評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當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認為往生不可能那么簡單,經典說的應該不了義,只是佛陀為了印證個別眾生的根基而講的。對于這些錯誤知見,麥彭仁波切在下面也用了非常尖銳的理證加以破析。
〖駁斥:經中明明說:“僅以念誦佛號便可往生凈土。”〗佛陀在經里講了,僅僅依*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問題有兩種解釋:〖雖然有些人念誦佛號死后并不一定立即往生,可是總有一天必定會往生,佛陀所言始終無有欺惑,〗一種情況是,如果自己造了五無間罪、謗法罪,或者信心不足、愿力不足、菩提心不足,這些因緣條件沒有具足的情況下,雖然每天都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了很多很多,但死后不一定會立即往生。然而,佛號的加持力不可思議,他未來總有一天肯定會是往生的,佛陀的語言始終無有欺惑。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別時意趣,也就是在條件不具足的情況下,有些人不能立即往生,但終有一日肯定能往生。
還有一種情況,〖而有些具足信心的人死后立即得以往生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因此說,死后必定往生的圣言真實不虛。〗如果有人完全具足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四種條件,遠離了往生的三種障礙和兩種罪業,信心和愿力全部具足,死后會立即往生極樂世界的,所以佛陀說的話真實不虛。〖當然也有以密意說成其他時候能往生的。〗第一種情況,可以說是別時意趣,在別的時候能夠往生。
〖否則,誰能一口咬定說:所有持誦佛號者均可往生等絕對是指他時將成熟之義?〗這一句話特別重要,我們當中有誰敢說“所有的念佛往生都是指別時意趣”?如果你已經具足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四種因,在這種條件下念佛死后不能立即往生,而要在很多世以后才可以往生,有沒有人敢這樣說?有的話可以站出來,當然,你的依據必須要充分。
〖因為人的業力、緣分、根基次第無量無邊,對此佛陀的幻變也無量無邊。〗眾生的業力、根基、緣分、善根是無量無邊的,因此阿彌陀佛的加持力、幻變力、智慧力也是無量無邊。〖以聽聞佛號,也會有死后立即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這一點沒有任何理證能夠推翻。〗在這么多的人當中,念誦佛號死后立即往生極樂世界肯定是有的。這個道理不管在什么樣的人面前,我們都可以大膽地說出來。只要具足了這四種因,定會往生極樂世界,這沒有任何可*確鑿、顛撲不破的理證可以妨害,反駁的理由在世界上是根本找不到的。
當然,佛教中并沒有承認所有念佛的人都能夠往生。即使是漢傳佛教的凈土宗,自古以來也沒有說過一萬個人念佛,全部都能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只要我們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念佛,具足上面所講的四種因,遣除往生的幾種障礙,不管自己的業力多么深重、煩惱多么嚴重,都是可以往生的。假如有人說肯定不能往生,那請拿出一個確鑿可*的證據來!
這個問題相當重要,希望大家回去以后,還是應該好好想一想。平時我們經常有很多分別念紛紛呈現,如果你的分別念認為“往生都是別時意趣”,那要看看有沒有足夠的證據。麥彭仁波切的這些辯論,都采用了佛教的邏輯和因明的推理。對于念佛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我們不能因為它是凈土宗說的或是上師說的,就盲目地贊同,而是應該依*佛經的教義和因明的推理來建立其合理性。在建立的過程中,如果理由充分、證據確鑿,那沒有任何人敢誹謗的。現在這個末法時代,確實需要以這樣的邏輯推理來證明一些道理,否則的話,很多人都認為念佛法門是老年人的事情,似乎經不起年輕人的觀察。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不管你有什么樣的學問,都無法駁斥往生極樂世界的合理性。
〖若有人認為:假設是生起了圣者之證悟的修行人,死后能夠立即往生。可是,現在根本沒有見到這些殊勝功德,所以死后也不能馬上往生極樂世界。〗此說法與剛才的問題大致相同。有些人這樣想:如果我們一直精進地修持,即生現前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各種功德,死后馬上往生是可以的。假如我們凡夫的身體和心態沒有改變,那不管怎么樣念佛,死后也不可能立即往生。很多人有這樣的一種怯懦心,這是我們最大的毛病。
有些道友也這樣認為:只有像法王如意寶那樣的高僧大德,修行境界等各方面非常不錯,臨終前已獲得了種種功德,往生倒是理所當然的。但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往生的希望是百分之零,還不如學一個其他的法。這樣對自己輕視是不應理的。不管你的業力怎么樣深重、煩惱怎么樣嚴重,還是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既然那么多可*的經典中都說具有一切煩惱的凡夫有往生的機會,我們即生中遇到了這個法門,說明自己還是有一定的福報。所以,從現在開始乃至臨死之間,我們每天應該好好地持念佛號;通過聞思修行來積累資糧;知道往生不是為了自己享樂,而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一旦具足了這些因緣,你必定是能夠往生的,這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作為佛教徒,我們應該對佛陀的金剛語深信不疑!
〖駁斥:倘若今生修道中已經現前了圣者的證悟境界或不久即將現前,那么即使沒有重新加上以聽聞佛號等便能往生這樣事半功倍的其他因,也無疑能夠往生。〗假如你已經獲得了圣者果位,或者馬上就要獲得圣者果位,那么即使沒有念佛號、對阿彌陀佛生信心、發菩提心,也必定是能往生的。真正獲得了大成就的修行人,不一定非要念佛或具足這四種因才能往生,只要證悟了一地菩薩以上的境界,或是即將證悟這些境界的人,不需要加上念佛等簡便易行的因也無疑是能往生的。
從佛經的教義來看,很多內容都是針對凡夫人而言的。以前我也講過,有些人認為學密宗是從八地菩薩開始的,實際上并不是這樣,若從八地菩薩開始的話,密宗的很多戒律根本不用制定,八地菩薩是不會有這些煩惱的。同樣的道理,假如往生極樂世界全部是圣者的事情,那么精進念佛號、不能生邪見、不能生懷疑、不能造謗法罪和五無間罪,這些規定對一地菩薩以上的人來講,完全都是多余的。
〖而這里,經中明明說:除造五無間罪及舍法罪外,皆可往生,〗若想往生極樂世界,除了造五無間罪和謗法罪的人之外,都是可以往生的。這個問題非常關鍵,我也再三提醒過大家。以前上師如意寶要求我們每個人念三百萬“南無阿彌陀佛”或一百萬藏文的阿彌陀佛名號,對于自己中所造的惡業,要念四十萬遍金剛薩埵心咒來清凈懺悔。最近益西堪布也發動大家念金剛薩埵心咒,其實我們每個人若能這樣修下去的話,不僅可以增上自己的智慧,且對修行也有非常大的幫助。我們應該隨時隨地念咒語,有機會就多磕頭,以前講《二規教言論》的時候我說過,如果每天能念一萬遍金剛薩埵心咒,三十年就可以念滿一億,這樣能夠清凈無始以來的一切業障。有些道友聽了以后,一直都在不斷地念,現在大概念了七八百萬了。但人與人是不同的,今天我強調了,有些人明天可能念一萬遍,后天就忘了,這些話大概只管一個月或者半年。要知道,我們相續中有沒有謗法罪、邪見等是很難說的,有時候自己的習氣和分別念非常壞,為了懺除這些罪障,每天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是最好的。
我們上師如意寶不僅在理論和修行上非常了不起,平時持誦本尊咒、懺悔咒、阿彌陀佛名號也非常精進。不僅自己念,還勸別人念,在上師的帶動下,整個藏地及漢地很多地方的修行風氣與以往完全不同。作為后學者,我們也應該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聞思,在實際行動中,經常應該念一些本尊心咒,每天若都有這樣的要求,那是最好的!
〖僅聞佛號者,雖有懷疑亦可往生,僅以發清凈心也可往生等等。〗《極樂愿文》中講過,具有懷疑的人最終也能夠往生,但他只能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不能照見阿彌陀佛的身體莊嚴。〖可見,經中說的是凡夫人聽聞佛號并發愿能往生極樂世界,而并沒有說圣者聞佛號發愿才能往生。〗不僅佛經中沒有說,而且從佛經的間接意思上看,這也不是針對圣者說的。比如“一地菩薩沒有造五無間罪和謗法罪,就可以往生”、“一地菩薩聽聞佛的名號就可以往生”、“一地菩薩對往生極樂世界發清凈心就可以往生”……,這些條件若結合一地菩薩的話都不合理,所以是針對凡夫人來講的。
〖若有人認為:經的密意是指凡夫位時以發愿的因作為前提,等到獲得菩薩果位以后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麥彭仁波切的這幾個問題,基本上都是反體上面不同。我以前看過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其中也有“凡夫人能不能往生”的辯論,很多人確實都有這種疑惑,所以作為教理解釋,我們一定要立宗:凡夫人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駁斥:如果是這樣,那么經中為何說僅以信心、愿力便可往生呢?〗假如得地菩薩才能夠往生,那經中為什么說憑信心和愿力便可往生極樂世界,這對菩薩而言完全是多此一舉的。
〖若有人認為:“雖然依*信力愿力還不能往生,但是如果生起信心、希求心則逐漸獲得圣者的證悟智慧,之后可往生極樂世界,此經是有密意的。”〗有些人認為:《彌陀經》說凡夫人可以往生是具有密意的,是不了義的。這樣認為也不合理。
〖駁斥:對于佛經中所說“唯以信心愿力即能往生”的教義,無有任何直接能害的理證,〗如果是不了義的,一是要有所為(必要),二是要有理證的妨害。但是凈土經中所講的“依*愿力和信心力即能往生”,有沒有理證的直接妨害呢?能不能說如果往生的話,這與理證是如何相違?絕對是不可能的。若是一些不了義的觀點,你可以說它有什么理證妨害(因明和中觀都講了這些術語),但凈土經并非如此,它是最了義的經典、最可*的經典。
〖因為依*佛陀的發愿力與智慧力,如果聽聞佛號并生起希求心,那么僅僅憑這些因的力量,臨命終時便可現見善逝化身,虔誠起信,一心專注,不忘之正念等五根轉變成五力,〗我們還沒有真正斷氣的時候,如果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當下就可以具足圣者五根——信根、凈根、念根、定根、慧根;以前不具足菩提心的,當下就具足菩提心;以前沒有積累資糧的,當下就可以圓滿百千萬劫的資糧。所以經典中說念誦佛號能滅除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
〖在短時間內即可生起圣道的證悟。〗在外氣已斷、內氣未斷這么短的時間內,如果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依*佛的力量和信心的力量,一個剎那便可遣除無始以來的業力,當下現前神變神通等無量功德。前一念是凡夫,后一念是圣者!
有些人懷疑:如果沒有得到圣者的果位,怎么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具足一切功德呢?實際上這是自己孤陋寡聞,對佛經論典一無所知。若是真正的廣聞多學,對這些基本道理是會通達的。世間中也會頻頻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奇跡,那在我們佛教當中依*佛菩薩的威力、密咒的加持力,本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現在于短時間內也可以完成。現代的科技極其發達,古人到某地可能需要步行一年,現在幾天或幾個小時就可以達到。過去從這里到加拿大,如果步行的話,千山萬水非常難以渡越,但現在依*便利的交通工具,很快時間內就能夠實現。這種現象是相當多的,同樣的道理,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如此。
〖為什么呢?就好比咒語加持的種子很快就會成熟一樣,〗幻化師依*念咒語對種子作加持,苗芽就能馬上長出來,本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成熟的種子,通過密咒的加持,依*幻變力馬上就能成熟,這種公案在佛經中是比較多的。同樣,現在的農作物依*各種各樣的化學藥劑,能培植出很多新的品種,這也算是幻變力,否則的話,依*種子本身的能力,根本不會有這種現象。
同樣的道理,〖毫不費力以頓超方式引生圣道證悟的可能性是有的,〗不用經歷一個阿僧祇劫修持苦行,以頓超的方式在極快時間內圓滿所有的地道功德,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否則,一切密咒的甚深方便、明咒的甚深功德以及善逝的甚深幻變等也應成了懷疑之處,〗密咒中有很多甚深的方便方法,比如通過降伏、雙運令自己六個月中獲得成就(《密宗大成就者奇傳》有很多這樣的公案);還有不能隨便向別人泄露的智慧和方便結合起來的密咒能力,在非法器面前不可直接宣說的一些方便法門,依此密宗的特法,能夠成就息增懷誅等一切所欲;以及持誦本尊心咒,如金剛薩埵心咒、觀音心咒等咒語,可遣除無始以來自相續中的罪業,開顯本有的覺性智慧等等。如果你們不承認凡夫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在很快的時間內具足一切功德的話,這些明咒的甚深功德以及佛陀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幻變力,都應該成為懷疑之處了。〖因為(按照你們的想法,)這些事半功倍的情況不可能實現的緣故,假設有這種可能性,那么憑著信心愿力往生極樂世界是可以實現的。〗
〖舉個例子來說,相傳有母女倆死在恒河與雅穆奴河的匯合處,死后轉生到色界天。盡管她們未曾修成生色界天的禪定之因,但依*相互之間懷有強烈慈愛的善心力,當時便成就禪定而往生到天界。〗按照《俱舍論》的觀點,若轉生到色界天,必須要獲得一禪至四禪之間的禪定,如果沒有修成這些禪定,一般是沒有辦法轉生上去的。但也有某些特殊的情況,《入菩薩行論》和《大圓滿前行》中有一個公案:以前有兩母女掉到河里,當時母親想“只要女兒不淹死,我死了也不要緊”,女兒想“只要母親不淹死,我死了也不要緊”。因為互相生起了非常強烈的大悲心,依*這種心的力量,她們死后馬上轉生于色界。可見,即使沒有修禪定之因,往生天界也能夠成立。同樣的道理,我們生前縱然沒有成就各種神變神通,但在臨終的當下,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對阿彌陀佛生起極大的信心,以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也是可以往生的。
表面上看來,《凈土教言》只有十幾頁文字,好像沒有什么,但實際上里面的內容涉及顯宗密宗,具有甚深的加持。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們不僅要有智慧,還要有一種信心。如果沒有信心的話,我們雖然身上披著袈裟,但實際上跟世間上的大學老師沒有任何差別,口頭上講得再怎么天花亂墜,對眾生和自己的相續也沒有絲毫的利益。為什么呢?因為你不承認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的存在。
現在學術界的有些言行,令人看后非常痛心。有些舉世聞名的大法師在說話時經常不太考慮后果,他的傳承弟子中也有兩種現象,一是完全秉持他的觀點,另一種稍微愿意接受藏傳佛教和其他大乘佛教的觀點。你們有些人在學佛的過程中,可能也受到了他們的影響,有時候從行為中根本發現不了對佛陀的信心,反而把佛教當成一種迷信,不承認念佛往生的真實不虛。如果是這樣的話,佛陀宣說的這些凈土宗經典你怎么解釋?佛經里講得那么清楚,你卻把它當成是迷信,認為自己的分別念很了不起,這才是至高無上的,這種人的智慧真是非常欠缺!
〖此外,在滅劫之時,人們通過法性力無勤便可成就禪定。〗這在《俱舍論》里也講過。〖還有僅以善逝、菩薩摸頂便能成就數劫中也難成就的禪定等殊勝功德。〗《華嚴經》中說,佛陀對善財童子摸頂以后,善財童子將《普賢行愿品》當下就念出來,然后發了這種愿,開顯了普賢菩薩無量剎土的種種境界。一些高僧大德也經常通過摸頂來加持弟子。以前有些法師說摸頂是如何如何的不合理,這實際上也是孤陋寡聞的一種表現。〖此理與上述的道理相同。〗
今天講到這里,請一起回向善根……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愿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思考題
19、有人認為:“極樂世界功德殊勝、清凈莊嚴,只有圣者才能往生到哪里,我們凡夫人根本不可能往生。”這種觀點正確嗎?為什么?請從多個角度具體分析。
20、往生極樂世界是依*自力還是他力?請談談你的看法。
21、如果亡人死時往生極樂世界的意樂不強,但一位上師通過超度使其往生,這種情況是依*自力還是他力?請具體分析。
22、什么叫做別時意趣?經中說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可以往生,這是別時意趣嗎?為什么?請從兩個角度加以說明。
23、為什么若不承認凡夫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在很快的時間內具足一切功德,密咒的甚深方便、明咒的甚深功德以及善逝的甚深幻變等也應成為懷疑之處了?請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