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鎏金甲娃強巴佛像奠基儀式在木里大寺舉行。
重建世界最大鎏金銅像——甲娃強巴佛像奠基儀式在涼山州木里大寺舉行。為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由省州相關部門批準成立的木里藏族自治縣木里大寺強巴大佛功德基金會接受捐贈,預計投資3000萬元,用3年時間,遵循歷史原貌,對甲娃強巴佛像恢復重建。
始建于公元1711年,總高26.73米,聞名遐邇的木里大寺鎮寺之寶——甲娃強巴佛銅像,1958年以前是世界上最高的鎏金大銅佛像,比扎什倫布寺的強巴大銅像還要高。由于歷史原因毀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初。
奠基儀式當天,有來自北京、貴州、云南、重慶等各地的友好人士和木里當地信教群眾約2000余人見證了該項活動。
重建鎏金大銅佛像,是木里佛教發展史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木里縣旅游資源開發中的一件大事。
“香格里拉”,近些年來,已成為人們最受追捧的旅游目的地。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的結合部藏鄉木里,是全國僅有的兩個藏族自治縣之一,地處川滇藏交界處的大香格里拉腹心地帶。
木里旅游資源極為豐富,獨特的地理位置,長期與外界隔絕,形成了木里特有的保存完好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奇山、怪石、林海、綠水、疊瀑、峽谷、溶洞、雪峰、溫泉、草原以及奇特的民風民俗。這些迷人的自然風光、神秘的佛教文化、古樸的民風民俗,構成了一個鮮為人知的人間仙境。
神秘的佛教文化是木里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縣幅員面積1.3萬平方公里,人口13萬,居住著藏、漢、蒙古、彝、苗等18種民族,境內的藏族、納西族、蒙古族等大多信仰藏傳佛教。
木里大寺是木里藏鄉佛教文化的中心。屬于藏傳佛教格魯派木里三大寺(木里、瓦爾寨、康塢)之一,始建于1656年,是一個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人才輩出、享譽全藏區的名剎凈土。
公元1711年,木里正處戰爭、瘟疫之苦,為眾生安樂,第三世木里香根活佛昂翁貢秋與第二世大喇嘛崔稱絨布兩人共同商議并主持修建了甲娃強巴佛銅像。佛像內裝藏寶物眾多,集世間之所有,超乎所想,總計達20馱之多。歷經300多年,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與大部分寺廟一同被毀。隨著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貫徹落實,1982年木里大寺恢復重建,成為全國藏蒙地區二十四座保留寺院之一。國家撥了??钚迯土四纠锎笏碌哪杲悼荡蟮?,2004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但是,鎮寺之寶強巴佛至今未得到修復,多年來,廣大信教群眾強烈要求恢復強巴佛像。為了進一步滿足廣大海內外信教群眾的愿望,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木里旅游產業的發展,在十世木里香根活佛的大力倡導下,經省州相關部門批準,成立了木里藏族自治縣木里大寺強巴大佛功德基金會,經過多年的籌資等準備工作,決定于今年遵循歷史原貌恢復重建強巴大佛。
恢復重建強巴佛是木里藏區進一步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具體體現,既能夠滿足廣大信教群眾的宗教文化需求,又為維護藏區穩定和構建和諧社會服務,還將成為木里香巴拉夢幻之旅、洛克路探險之旅的一張世界級的閃亮旅游勝地名片,吸引眾多的國內外游人及信教群眾前來旅游、朝拜,能極大地提升木里旅游的文化品位,大力推動木里旅游產業的發展。(稿源:涼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