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昌學者竺岳兵最近經過研究大膽提出一個新觀點:《西游記》描寫的水簾洞就在新昌天姥山!他的研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從現有可查的資料看,全國叫水簾洞的地方共有17個,一般大家較認同江蘇連云港的水簾洞是孫悟空所住水簾洞的原型。但據我研究,新昌天姥山的水簾洞才是小說的原型。”75歲的竺岳兵向筆者表示,“小說是虛構之作,而我的觀點卻絕非想象產物。”
《西游記》對孫悟空出生地的介紹是:“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竺岳兵說,“十洲”、“三島”是道家的說法,根據道書的記載,這十洲除了有三個洲在北海和西海,其余都在長江口以南一帶。尤其是在唐人筆下經常出現的仙山瀛洲,方位就在會稽正東方向的海面上。
小說中毛猴告訴師父:“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傲來國其實就是“鰲來國”,其疆域相當于現在的寧波市、紹興市、臺州市和舟山市范圍。“國近大海”,當在靠近大海的地方,大致位于現在舟山市普陀洛伽山一帶。
據了解,新昌確實有個水簾洞,在天姥山上,沃洲湖邊。四周群山環繞,清幽如仙境,一掛飛瀑自山頂而下,高約30多米。瀑下一潭,清澈見底,清涼無比。為了證明此處就是當年孫悟空安營扎寨之處,竺岳兵提出了很多證據。
首先這里曾經是以竺道潛為首的佛教高僧修行悟道的地方,被譽為佛教中國化時期的中心地,但同時也是以南齊人顧歡為首的道教學派修行講學之地。在竺岳兵看來,水簾洞的非凡來歷,被作者演繹成了孫悟空的啟蒙老師須菩提給弟子上課的情形,“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教配合本如然”。
其次,小說里講到孫悟空想要給小猴們弄批鋒利的兵器,4個老猴建議說“向東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廂乃傲來國界……必有金銀銅鐵等匠作”。這個地方,從小說里看離東海龍宮不遠,而天姥山水簾洞到普陀山的距離在100公里左右。竺岳兵說,這是別處任何一個水簾洞都不具備的條件。
還有如意金箍棒。這是孫悟空向東海龍王強借來的兵器。小說里寫到這是大禹治水時用過的測量江海深淺的“定子”,是一塊神鐵。而傳說中,大禹治水最后的地方就在了溪(剡溪自嵊州清風廟至三界的一段),大禹將浙東洪水疏導到東海后,把神鐵留在了附近海域。這反過來也可說明東海龍宮正在普陀洛伽山一帶。
不但如此,在《西游記》中,竺岳兵還發現了大量可與浙東一帶真實地名相呼應的地方。小說第一回在介紹了花果山后,接著寫道:“有詞賦為證,賦曰:勢鎮汪洋,威寧瑤海……”竺岳兵說,“勢鎮汪洋”即鎮海,“威寧瑤海”即寧海,“東海之處聳崇巔”似李白所謂“驚層巔”詩句,是指天姥岑,等等。
竺岳兵還指出,《西游記》中多處寫到普陀山、洛伽山、梅山等地名。這進一步說明《西游記》描寫的東海龍宮在普陀,而天姥山水簾洞在東海龍宮西面,這與小說描述的方位一致。
據了解,竺岳兵是在系統研究天姥山時萌生這一驚人觀點的,并經過長達8年的研究考證。(稿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