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鶴山市大雁山海會寺寺前廣場正式落成。
海會寺是鶴山市一處有名氣和有靈氣的人文古跡和風景名勝,鶴山市委、市政府為貫徹落實國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征得相關部門同意后,于1994年批準修復,首期工程在1995年完工并對外開放。此后經過10多年的建設,海會寺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建筑物錯落有致,向社會各界展示了獨特的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近年來,鶴山市委、市政府積極實施大雁山“一軸四版塊”改造工程,把打造一個集旅游觀光、宗教活動于一體的宗教文化廣場作為雁山宗教文化的建設重點,從去年12月開始,建設海會寺寺前廣場。經過近1年多的努力,一個建筑面積達7000多平方米的廣場以全新面貌展現在市民面前。
鶴山市市長黃國常等四套班子領導、鶴山市四套班子辦公室正副主任、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各鎮(街)書記、鎮長(主任)、統戰委員;回來參加世界鶴山鄉親聯誼大會的400多名嘉賓;廣東省民族宗教委、廣東省佛教協會、江門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江門市佛教協會的有關負責人;香港佛教協會理事、竹林禪院釋意昭大和尚、市內外有關佛教善信等到現場參加慶典活動。
當日,釋意昭大和尚率約30位法師進行誦經,祈求鶴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社會祥和。現場還放生了一批錦鯉龜、鳥等,共種植13棵菩提樹(代表海會寺重建落成13年)。(稿源:江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