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半逾城 離親出家
悉達多太子于二月初八日夜端坐思維過去諸佛 旨發(fā)四種大愿 為救拔三界受縛苦惱眾生 為眾生破諸暗惑除其重障 成就如是方便智門 為眾生說正法 令其悟解 為眾生說正法 令得解縛 因而太子命車匿備馬懷看焦慮 慈愛的心情告別熟睡的妻子 離親出家 此時 凈居天諸神 讓那些軍士 婇女全都昏睡 四大天王手捧承接馬足升空而去梵王帝釋趨前引路 到達古時跋伽仙人的苦行林中 與林中獵人易服而住 從此太子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修行生活

12 詰問林仙 尋修行道
悉達多為修行尋師 走向苦行林 見古松下盤腿苦修的老人 骨瘦如柴 榕樹上有綁腿倒掛的年輕人 還有身披草衣吃看污泥的修煉者一男子在烈火中任火吞燒并將孩子也推進火里 尋求永生 太子心中悲涼 感慨苦行對生命的摧殘 聽到死神的獰笑 聽不到真理的聲音 看到愚昧與殘忍 看不到智慧與慈愛 太子問其原由 仙人答 為欲生天 太子說 諸天雖樂 福盡則墜輪回六道 終為苦聚 我今學道 為斷苦本 太子與諸仙理論 直到傍晚 有一仙人善知相法 與眾人說 仁者諸相具足 必當?shù)糜谝磺蟹N智 為天人師 北面有一位阿羅迦蘭大仙 仁者可往于是太子就北行尋道

13 勸請回宮 留下五人
悉達多太子出走后 眾心悲痛不已 唯有堂弟暗自高興召集親信 妄圖暗害太子 凈飯王派太子的老師和大臣至苦行林中尋找太子 太子看了父王的信后說 我已發(fā)大愿 為普天下人皆離生老病死苦 為悟真諦 超脫生死 拯救眾生 我只能為大眾的疾苦 奔小家的恩情 日月可落地 高山可成海 我修行的心永劫不變 師想 今者空歸 云同奉答 遂留下智慧聰明 心意柔軟稟性忠厚耿直的喬陳如等五人守護侍奉 師及大臣辭別太子悲泣而回

14 六年苦行 牧女獻糜
太子渡過六年苦行生活 獨自在樹下凈心守戒 不臥不起 任憑風雨 直到最后不飲食 骨瘦如柴 六年中他 一刻也沒有停止對生死的思考 發(fā)現(xiàn)肉體受難不能解脫人生的煩惱 原因是心地不凈 太子心自思維 我今于伽阇山示修苦行 日食一麻 一麥 身形消瘦 有若枯木我若以此羸弱之身而取道外道就會錯誤認為自餓是般涅槃因 我應(yīng)當受食 然后救度眾生 想到此 離開苦行林 思考新的修行法 就來到尼連禪河旁洗凈身體席地而坐 這時凈居天示意牧女供養(yǎng)太子 牧女即取乳糜以奉獻 但喬陳如五位同修誤以為太子退失了道心便離他而去 自行修道

15 菩提樹下 成等正覺
悉達多放棄苦行生活 來到 一棵高大的菩提樹下 坐在 一塊半坦的金剛石上 凈居 天子為他在石上鋪了用吉祥 草做的墊子 太子在樹下靜 坐七日 凝神定思 悉達多 太子修行正覺驚動了魔王 為阻礙太子成道 魔王親自帶領(lǐng)三個女兒及魔兵魔將把太子包圍起來 先誘以權(quán)力 又以美女挑逗 繼而動用武力 是時 太子仍怡然靜坐 毫不動搖 經(jīng)受了權(quán)欲 情欲 貪欲的考驗 至第七日即十二月初八日 所作已經(jīng)成就 智慧已經(jīng)明了明星出時 廓然大悟 嘆曰奇哉 奇哉 奇哉 眾主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顛倒執(zhí)著 而不證得 若離妄想 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xiàn)前 悉達多太子終因了悟一切法緣起空無自性之理 而終于戰(zhàn)勝了魔王 成等正覺

16 轉(zhuǎn)妙法輪 始具三寶

17 追殺千人 佛化無惱
舍衛(wèi)國有位輔相之子 名曰無惱 就學于婆羅門 師言七日之中 斬干人首 而取每人一指用來裝飾 必定往
生梵天 無惱接受教敕 見人便殺 人稱鴦掘魔羅 到第七天早上 只少一根手指實無人可殺 遠見母親即 欲加害 此時 佛化作沙門行于彼邊 無惱見之奔母追趕 后經(jīng)佛的點化 心意開悟 投佛出家昧定境 降伏火龍佛陀帶領(lǐng)弟子來到伽耶山舊地重游 又看到當年的菩提樹和金剛石 還有尼連禪河邊的少女 世尊想到 優(yōu)褸頻螺迎葉有廣大的名聲我應(yīng)去教授正法 日暮時到達 借住在石室中 結(jié)跏趺坐 時入三昧定境 石室中有毒龍 全身放出煙霧 世尊就進入火光三味 也釋放出煙霧 毒龍大嗔怒 身中出火 佛亦出火 二火俱熾焚燒石室 迦葉夜起 見石室燃燒 驚怖嘆惜 命弟子以水澆之 火不能滅 而更熾盛 這時 世尊以神通力制伏雪龍 授三歸依 置于缽中 因由內(nèi)心清凈 終不會被外災(zāi)所侵害 于是迦葉和其兩個弟弟及其一千弟子均皈依佛 迦葉有大威德故名大迦葉 乃至佛滅后往持法化

三昧定境 降伏火龍
佛陀帶領(lǐng)弟子來到伽耶山舊地重游 又看到當年的菩提樹和金剛石 還有尼連禪河邊的少女 世尊想到 優(yōu)褸頻螺迎葉有廣大的名聲我應(yīng)去教授正法 日暮時到達 借住在石室中 結(jié)跏趺坐 時入三昧定境 石室中有毒龍 全身放出煙霧 世尊就進入火光三味 也釋放出煙霧 毒龍大嗔怒 身中出火 佛亦出火 二火俱熾焚燒石室 迦葉夜起 見石室燃燒 驚怖嘆惜 命弟子以水澆之 火不能滅 而更熾盛 這時 世尊以神通力制伏雪龍 授三歸依 置于缽中 因由內(nèi)心清凈 終不會被外災(zāi)所侵害 于是迦葉和其兩個弟弟及其一千弟子均皈依佛 迦葉有大威德故名大迦葉 乃至佛滅后往持法化

為眾說法 建造精舍
佛陀帶領(lǐng)弟子 來到靈鷥山王舍城頻婆娑羅王的住處佛為眾人說法 國王頻婆娑羅喜出望外前去聆聽教誨國王聽完佛法 大臣和人民便獲得法眼清凈 這時國王發(fā)心慈悲 奔離貪欲 為佛陀建造了規(guī)模宏大的精舍名竹林精舍 這是佛陀證道后傳法布道的第一座精舍從此 佛陀帶領(lǐng)千余弟子開始在此常年修行布道

竹林精舍 廣收徒眾
于舍城中有一婆羅門 聰明智慧 一名舍利弗 一名目犍連 各有一百弟子 聞妙法后均得法眼凈 即帶領(lǐng)二百弟子 往竹林精舍出家為沙門 雨時世尊與千二百五十人 于摩竭提國廣度眾生佛陀在竹林精舍修行布道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 佛陀說 眾生男女 一 律平等均有佛性 接納了孤女陀羅尼達 蕩女弗麗 在佛陀的教化下 痛改前非 改惡從善 迷途知返 佛陀慈悲度主之德 超世的學問 令聞?wù)邍@服 一些智者帶領(lǐng)門下弟子紛紛皈依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