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樂平發現一條怪魚,這魚既像烏魚又像鯰魚,更怪的是嘴巴里長有舌頭,剛捉到的時候全身是黑色的,養了以后變成了青褐色。水產專家一時難以鑒別。今日,江西省科學院水產專家確定怪魚是七星鱧,這種魚原產自熱帶淡水系,是黑魚的“親戚”,屬于外來物種。
據悉,七星鱧學名是月鱧,還有山斑魚、秤星魚、星光魚、麻魚等別稱,隸屬于鱸形目鱧科,系次級淡水魚。鱧科魚類在我國僅有烏鱧、斑鱧和月鱧三種,相比七星鱧體型較小。各地七星鱧的特征都稍有不同,一般體色大多為白色、綠色或深褐色,偶爾有淺褐色者,頭部寬而大,頭頂較平,口十分大,腹部呈現乳白,尾部側扁。七星鱧最明顯的特征是周圍布有珠色亮點。
七星鱧屬底棲魚類,喜歡生存于河流、池塘、湖泊、排水溝渠、沼澤等水質清澈可見以及水生植物生長繁多的水域中。七星鱧性情兇猛,性喜陰暗,晝伏夜出,白天潛伏在水草叢中或洞穴中,夜間出來活動覓小魚、甲殼類以及水生昆蟲稚蟲為食。七星鱧適應環境能力強,能借助鰓腔中的輔助呼吸空氣,可在濕潤的草地上靠擺動身體前進,尋找新的水源。只要保持濕潤,即使脫水運輸數小時也不會死亡。
樂平市水產站副站長張金勇介紹,七星鱧因其蛋白質含量高,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滋補、收肌、活血、壯陽等多種藥用價值,近年來廣東、廣西等地有養殖戶進行人工養殖。樂安河及其上游沒有發現人工養殖七星鱧,在樂安河發現這種魚最大的可能是有人從南方帶過來后放生。雖然七星鱧性情兇猛,對本地原生魚種危害大,由于在樂安河發現且數量極少,不會對本地原生魚種造成威脅。(稿源:江西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