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和善來在靜思精舍已生活了十幾年。
「祖籍」泰國的秀秀是只暹羅小母貓,儀態優雅、喜愛潔凈。牠有個異于一般貓咪的行徑,那就是上廁所時會跟著眾人排隊等候、蹲馬桶。
「看牠總是安穩地蹲在馬桶上,偏著頭、兩眼盯著天花板,像極了一個純真、淘氣的孩子。」德旸師父說。而只要看到證嚴上人坐在觀音殿旁,愛撒嬌的秀秀總是飛奔上前,依偎在上人身上。
相較之下,善來這只純白波斯小公貓的行為,就顯得漫不經心且大而化之了。
牠不太喜歡洗澡,洗澡時間一到,總是喵喵叫,得費好大力氣才能完成;牠還有個壞習慣,總愛縱身跳到辦公桌,趴在電腦鍵盤上睡覺;有時干脆擋在電腦螢幕前,任人好言好聲請求,仍在那兒慢吞吞地,活似個小公子哥兒。
然而,善來的膽子卻非常小,見有人大聲講話,或是遇到地震,動作敏捷的牠即會「咻地!」趕快找地方把自已藏起來,不似生性優雅的秀秀,像個貴婦人般一點兒也不為所動。
若要論起和小動物的相處,秀秀算是一只愛護小動物的貓咪了。某天,志工們正在進行早會,突然有只大老鼠在中庭竄來竄去,秀秀看見了,也不追趕傷害,只是默默地跟在老鼠后面,一步一步將牠驅逐出去。貓鼠相見,氣氛分外祥和。
有次,秀秀抓住一只壁虎被德旸師父撞見了,當場以證嚴上人的話提醒牠:「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牠望望德旸師父,再看看那只壁虎,竟會意地把壁虎給放了。
相較于秀秀對老鼠及壁虎的網開一面,善來則調皮又淘氣,牠喜歡在風和日麗的日子里,爬到樹上逗小鳥玩。
這樣不同心性的善來和秀秀,相處起來卻分外相睦。那是因為多年前他們在大殿打來打去,聽到證嚴上人對全球慈濟人說:「我要大家以『和』」供養。」從此以后便和平共處──吃飯時雖共用一個碗,卻彼此禮讓,秀秀吃,善來等在一旁;善來吃,秀秀等在一旁。牠們比紳士淑女還有禮貌,睡在同一個墊子上相互依偎,也不爭搶地盤。
三年前的某一天,秀秀被外面的野狗咬死,這樣的無常帶給眾人無限感傷,也更提醒自己要把握當下……
狗狗大寶
相較于秀秀及善來的快意生活,大寶要算是身世較為坎坷的了。
大寶初到精舍時,拖著糾結的毛發、渾身是傷。精舍的工作人員見牠全身都是皮膚病,加上一身的臟污與惡臭,于是帶牠去看獸醫、處理已發炎的傷口,并到美容院把糾結的毛發剪短,還為牠蓋了一間「大寶屋」。
收留初期,眾人排班一天喂食兩餐,定期為牠洗澡、敷藥。周期性的任務對于工作繁忙的同仁而言,自然無法盡心如愿,德偌師父見大家忙不過來,于是默默負起照顧之責。
「那時牠耳朵、手腳皮膚都潰爛,傷口發癢時總忍不住地抓。我就對牠說:不能抓,你這樣一直抓怎么會好?大寶聽后,竟然就不抓了。」德偌師父述說著大寶的聰穎和乖巧。
德偌師父未出家時即習慣收養流浪狗,皈依佛門后,遇見偶爾跑進精舍的流浪狗,會安排牠們就醫,再送往流浪動物之家。大寶就在他的細心照顧下,漸漸恢復了元氣。
前往精舍參訪的人見大寶體形渾圓可愛,一身毛絨絨,走路不疾不徐,總喜愛和牠接近及照相。然生性羞澀的大寶剛開始會拒絕和參訪者合影,德偌師父就對牠說:「大寶,要跟人家結好緣才是。」大寶似是聽懂了德偌師父的話,從此乖乖地讓別人為牠照相。
如此一來,大寶不僅廣結了善緣,之后更在慈濟義賣會場中與人合照,為土耳其地震災民、阿富汗流離失所的人們募得不少款項。
精舍里的小動物們,都是跟著眾人吃素的。大寶初來時,有次跟著德偌師父到鄰近林子里,見一戶人家在烤肉,便被吸引了去,回來時嘴里咬了一只雞腿。德偌師父見狀,嚴厲地對牠說:「大寶,你來精舍是要修行的,怎么可以吃葷食呢?」大寶看著德偌師父,心有所悟地將雞腿放下,從此不碰葷食。
而說起牠和證嚴上人的一段故事,更令人覺得大寶是富有靈性的狗狗。一日,證嚴上人來到荷花池畔,見了大寶跟在身后,就摸一摸牠說:「你要來這里修行啊?」大寶搖一搖尾巴,上人看見大寶的尾巴糾成一團,無心地說:「你的尾巴怎么那么短?」本來跟著走的大寶停住了腳步,眼皮垂了下來。上人見狀趕緊走回去,再摸一摸牠說:「尾巴短,沒有關系,誠心修行比較重要!」大寶睜亮了眼睛,提起腳步又繼續跟著走。
原本是一只流浪狗,到精舍后受到了百般的寵愛,深具靈性的大寶也以貼心的忠誠回饋眾人。
「我到田里工作,牠會跟到田里乖乖地陪在旁邊。在廚房時,我不準牠進去,牠就趴在外面的窗臺上不時地探望。」德偌師父說。
常照顧大寶的宗教處同仁廖怡敏說:「有次我遇到困境,獨自一人到園里沉淀心情,大寶就跟在身后,當我流淚時,牠還上前舔去我的眼淚,用身體和『手』來膚膚我。」
精舍的環境也讓大寶涵養出慈悲的心性。
「有次我喂牠吃飯,要離開時發現兩只老鼠在碗里吃牠的食物,牠竟靜靜地待在一旁,等老鼠吃飽后再吃剩下的食物。」德偌師父說,其實大寶不只能與老鼠和平共處,就算身軀小如蝸牛,牠也禮讓三分。「有一次我看到兩只蝸牛在牠的碗里,大寶也是讓蝸牛先吃。隔天一早我再去看,蝸牛竟然還在牠的碗里。」
愛護小動物的經驗在大寶身上屢見不鮮。有一陣子,大寶沒事就往精舍外的叢林跑,不久,后園就多了一只受傷的小白狗。「有天我去后園子施肥處拉網,無意間摸到一個軟軟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大寶把被遺棄在林子里的小白狗帶了回來。」德偌師父說。
被大寶帶回的小狗全身是傷,病得相當嚴重。眾人像照顧大寶一樣地為牠清理身上的蟲蚤,帶牠去看獸醫。如今,小白狗長得健康漂亮,終日在大寶身邊跟前跟后,大寶做什么,牠就做什么。
大家都說,這是狗狗大寶知恩回報,將己身感受到的愛擴及到其他動物身上。
動物的啟示
寰宇之中數以萬計的生物,以既有的生活模式在滋養著生息。靜思精舍里的大寶、善來及秀秀相互以和對待,跟其他不同物種的動物也能和平共處,具足靈性和乖巧的作為,不知不覺地啟發了人們的心。
德偌師父說:「看到大寶的忠誠,給我很大的警惕;見牠和小動物在一起,天真和睦,充分表現赤子之心,我深刻體會人跟人的相處,忠誠及合心共沐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導、要求大寶時,也讓我反過來警惕自己,要教別人,自己也要能做得到。」
牠們的行徑,驗證在怡敏身上,又是另一番體認:「我體悟到結好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大寶很忠心地對待每一個人,讓許多人看到牠就心生歡喜。而人貴為萬物之靈,具足著聰明才智,卻往往失卻了那分單純的赤子心。從大寶身上,我深覺應該要把自己放單純一點,好緣才會源源不斷地來。」
世間一切蠢動含靈皆有其至情至性,秀秀、善來與大寶示現了:萬事萬物都有值得人們學習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