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十人九痔。無論男女老幼都有發病的可能。不過,從痔瘡的發病期來看,春天和秋天是這一疾病的多發期。中醫說,春秋季空氣干燥缺乏水分,人體的調節功能容易紊亂,出現大便干結、便秘的情況而誘發痔瘡。
痔瘡癥狀若不算嚴重,可依靠飲食來治理,消除便秘,免令病情惡化。
飲食方面應多食青綠蔬菜、新鮮水果,如芹菜、菠菜、韭菜、黃花菜、茭白以及蘋果、桃、杏、瓜類等含有豐富纖維素的食品,可以增加胃腸蠕動,潤腸通便,排出腸道的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
赤小豆:與當歸合煎,可治療痔瘡便血、腫痛。單獨一味或與大米同煎成粥亦有良好作用,是防治痔瘡的優良食品。
槐花:新鮮槐花可以做涼菜、包餃子,具有涼血、止血消痔的功效,亦可代茶飲。
黑芝麻:對于痔瘡患者兼有便秘者,可長期服用,具有潤腸通便,減輕痔瘡出血、脫出的作用。
肉蓯蓉:可用于老人,病久體虛者和產婦便秘、痔瘡脫出、出血等,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的功效。
豬、羊等動物大腸:中醫認為可以腸補腸,經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其有止血、止痛、消腫的良好作用。
鱉肉:用于痔瘡出血日久,氣血兩虛的患者,有補益氣血的功效。
胡桃仁:可潤腸通便補虛,減輕痔瘡脫出、便血癥狀。
竹筍:內含豐富的纖維素,痔瘡患者服用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
蜂蜜:對痔瘡患者可起到補益和潤腸通便的作用。
熟大腸 臟連丸是治療痔瘡的古代名方,是用豬大腸焙干研末與適量黃連粉配合做成的丸藥。據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動物大腸中有一種特異蛋白質對于痔瘡有止血、止痛、消腫的作用。所以內痔出血的病人可以多食熟大腸。
其他還有茄子、香蕉、柿餅、海參、無花果、香菜、木耳、馬齒莧等對防治內痔出血都有作用,痔瘡患者應當多吃,對控制出血、減輕脫出等都有好處。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蔥、生蒜、芥末、姜等,能刺激直腸肛門部位血管充血和擴張,造成排便時刺痛和墜脹感,從而誘發痔瘡。
忌飲酒:中醫認為痔瘡多屬濕熱,飲酒可助其濕熱,而且酒(特別是烈性酒)可使直腸靜脈充血,誘發或加重痔瘡。
忌食肥甘厚味、炙烤食物:這些食品可刺激直腸肛門部的黏膜皮膚,使充血明顯,導致痔瘡發生。
忌食難于消化、堅硬的食物:食物難以消化會導致便秘,從而使直腸血管曲張。
忌食味濃及香料多的食物:容易令腸道不適,同時令肝臟充血、下腹腔壓力加大,可導致痔瘡發生或使痔瘡加重。
忌食壯陽火的水果:如芒果、榴蓮、荔枝、龍眼等。
每天堅持做適量運動: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
若長期痔瘡出血,可能引致鐵質不足而貧血,須加以適當補充,例如進食豆類、堅果、水果和深綠色蔬菜,增加鐵的吸收。
介紹一款基本方,有止血消炎功效:
槐花 、連翹、地榆、小薊各3錢(9克),煎服。
不過,上述基本方不能幫助排便。如要清熱潤腸,可酌加桃仁、草決明、玄參;要加強平肝效果,可加白芍。記住,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依賴瀉藥,否則排便過量,只會令腸頭松脫,直腸跌下來。
另一方面,待炎癥消除,靜脈曲張情況改善後,可添加補氣活血的藥物,如當歸、紅花、丹皮等,將內部運作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