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的養生理念是:人體健康有五大基石,分別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早防早治。其中,心理平衡最為重要。
心理平衡——“最好的醫生就是你自己”
鐘南山教授表示,養生第一要義就是心理平衡,這也是最難做到的一點。科學研究顯示,正常人體內每天都會產生3000個癌細胞,而同時,在我們的身體里面,又有眾多“自然殺傷細胞”專門負責對付癌細胞,使其在萌芽狀態時就被及時殺滅。而這些“抗癌勇士”的戰斗力與情緒休戚相關,樂觀、自信等良好情緒能激發它們的戰斗力,當人們被憂慮、恐懼、貪欲、怯懦、嫉妒和憤怒等不良情緒困繞時,這些“自然殺傷細胞”的作用下降20%以上,抵御腫瘤細胞的能力也就大大減少了。所以,平時一定要學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若想身心松,三樂在其中: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
要做到心理平衡,先要有一個明確的生活目標,并執著追求。調查顯示,有明確生活目標的人長壽幾率相對要高。但這個目標不能太苛求,以至于以犧牲自己的健康為代價。人要學會知足長樂。
在講到具體的平衡技巧的時候,鐘教授引用了一句古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即要從失敗與挫折中尋找積極因素,從而達到新的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
鐘南山表示,現在很多白領的飲食狀況是“早飯不吃,中飯湊合,晚飯撐飽”。這與健康的飲食習慣背道而馳。因此,鐘教授希望白領們要合理調整的自己的膳食,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合理膳食的另外一點是不要暴飲暴食,進食到七八分飽最合適。這是古今老壽星們的經驗之談。如今人們收入越來越多,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吃得越來越好,但是健康卻越來越少,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富貴病也隨之而來。預防及解決這些疾病,健康飲食更顯得尤為重要了。
適當運動——生命在于運動
鐘教授指出,平時進行打球、散步、游泳等常規鍛煉是不夠的,還應該要針對力量、靈敏、耐力和柔韌四個方面做一些體質鍛煉。適當鍛煉能延緩肌肉松垮、骨骼疏松等人體衰老過程。他同時提醒人們不宜過度運動,長期堅持做適當的有氧運動對身體最好。
早防早治——“輕傷要下火線”
要提高警覺,對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等常見病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身體如有不適現象,一定要及時檢查,把病患扼殺在萌芽期。像抽煙史超過10年這樣的高危人群,更是要提高警惕。
另外,疲勞過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談及李媛媛、楊邁、叢飛、高秀敏、傅彪等人英年早逝的現象,鐘南山的語氣滿是惋惜。他分析道,現在的中青年人往往以為自己年輕,身體好,便輕視健康,身體出現異常狀況也不太重視,往往到了問題嚴重的時候才去醫院看病。他反對宣傳精英分子“輕傷不下火線”,強調精英分子是寶貴的社會財富,應該好好保重身體。
他建議大家在健康問題上應早防早治,以免空留遺憾。“工作就像一只皮球,掉下去還會彈起來,不必過分在意;而健康就像一個空心玻璃球,一旦破碎就不能再恢復了。”
“身體的健康最終取決于健康的生活習慣與心態,而這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鐘教授講述了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2003年鐘教授被檢查出有小面積的心肌梗塞,情緒一度非常低落。他的表哥聽說后,竟向他慶賀:“第一,你不是在飛機上發病的,診治及時;第二,這次是小范圍的心肌梗塞,算是給你個教訓,提醒你以后要注意身體。你說我是不是該慶賀你?”鐘教授聽后想想是這個道理,心情舒緩,病情也很快好轉了。另外,鐘教授認為“養生先立品,仁者自會長壽”。
鐘教授最后建議廣大的白領精英們要善于培養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珍惜生命健康,張馳有度、勞逸結合,最終實現從“將才”向“帥才”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