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營養均衡的角度看,素食者如果不善于配搭食品,容易造成營養不良。通常,他們可能:
1、缺鐵:人體對植物食品中的鐵質的吸收力較差,容易形成貧血。
2、缺乏維生素B12:這種維生素是造血過程和神經系統所必須的,幾乎只存在于動物
性食品中。
3、缺鈣:不利于骨骼健康。
4、缺鋅:影響免疫功能和性欲等。
5、蛋白質的質量比較低。
6、熱量低:長期素食者由于蛋白質與脂肪不足,容易引發營養不良。
7、微量元素缺乏:人體必須的元素如鋅、鈣、鐵等主要來自葷食。素食中鋅、鈣、鐵含量少,且含有較多的植酸和草酸,會阻礙鋅、鈣和鐵等元素的吸收。
縱觀上述情況,素食者可從下列食品中,吸取所欠缺的營養,使身體更健康。
維生素A:紅蘿卜、番薯、南瓜、芒果等。
維生素B12:蛋類與牛奶(不嚴格素食者)、酵母、綠葉菜等。
維生素C:辣椒、花椰菜、番茄、草莓、橙等。
維生素E:花生、麥胚、果仁等。
鈣:豆奶、豆腐、西芹、芥蘭、芝麻等。
鐵:南瓜籽、杏仁、腰果、梅脯、核桃等。
鋅:巴西堅果、全麥谷物、燕麥等。
此外,吃素者應經常注意自己是否有腳氣病、夜盲癥、牙齦流血等現象。如果能夠增加菜色的變化,每天補充一顆綜合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就可以避免微量營養素的不足。不嚴格素食者,最好能吸取奶和蛋,以避免營養不足。兒童、孕婦、哺乳的母親,最好不要堅持純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