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發生一起因飲用豆漿而發生全家人中毒的事件。原因就在于豆漿沒有完全煮透。其實,常見的蔬菜確有個如何進食的問題。有九種常見蔬菜,要小心吃: 餐前吃西紅柿。容易使胃酸增高,食用者會產生燒心、腹痛等不適癥狀。而餐后吃西紅柿,由于胃酸已經與食物混合,胃內酸度會降低,就能避免出現這些癥狀。 香菇過度浸泡。香菇富含麥角甾醇,這種物質在接受陽光照射后會轉變為維生素D。如果過度用水浸泡或過度清洗,就會損失麥角甾醇等營養成分。 炒豆芽菜欠火。豆芽質嫩鮮美,營養豐富,但吃時一定要炒熟。否則,由于豆芽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等有害物質,食用后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等不良反應。 炒苦瓜不汆。苦瓜所含的草酸會妨礙食物中鈣的吸收。在炒苦瓜之前,應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汆一下,待去除草酸后再炒。 綠葉菜存放過久。剩菜(尤其是韭菜等綠葉蔬菜)存放過久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不壞,嗅之無味,但也能使人發生輕微的食物中毒,尤其是體弱和敏感者。因此,綠葉蔬菜既不要長時間烹調,也不要做好后存放過久。 四季豆沒煮熟。四季豆如果加熱不透,毒素未被破壞,就會致人中毒。四季豆致人中毒的成分主要是亞硝酸鹽、皂甙等。煮四季豆至80攝氏度左右,會提高豆內的毒性,未熟透的豆比未煮的豆毒性更大。四季豆中毒的時間在食后半小時至5小時,最長可達十幾個小時內發生中毒,而中毒癥狀主要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等。四季豆加熱至100攝氏度或經30分鐘以上加熱后,可破壞毒性。 黃花菜新鮮吃。為貪口感新鮮、甜美,有的人喜歡買回剛剛采摘下來的新鮮黃花菜燒湯、清煮。但新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毒性成分,它在體內被氧化為二秋水仙堿,對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均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對神經系統則有抑制作用。中毒重的則可損傷腎臟,出現血尿、尿閉,它能使脊髓及延腦麻痹,如發生上行性麻痹,人在一兩天內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等。因此,烹飪新鮮黃花菜前先用水浸泡30分鐘;注意不能直接炒,必須在開水中煮透、煮軟后擠出水分,然后再用清水漂洗幾次炒食。也可將鮮黃花菜蒸熟后曬干,食前用水泡開,再進一步加工食用。 發芽的馬鈴薯。發芽馬鈴薯的毒性物質為龍葵堿,它對胃腸道粘膜有較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對中樞神經有麻痹作用。食用發芽馬鈴薯中毒,潛伏期一般為數十分鐘至數小時,表現為咽喉抓癢感和燒灼感,上腹部燒灼感或疼痛,然后劇烈惡心、嘔吐、腹瀉等,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因此,發芽部分及已變色的馬鈴薯肉不能吃,假如一個馬鈴薯只有一兩處發芽,可將芽拔掉,再挖去變色的馬鈴薯肉,然后放冷水中浸泡半小時以上,使殘余毒素溶于水。生芽過多或皮肉已青紫者,不能再食用。下鍋炒馬鈴薯時放一點醋,可加速破壞毒素,防止中毒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