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超市的奶產品銷售區,鮮牛奶、純牛奶、純鮮牛奶、早餐奶、晚餐奶、可可奶、草莓奶;酸酸乳、乳酸(菌)奶、高鈣奶、低脂奶等牛奶產品讓消費者應接不暇,可什么是巴氏奶、什么是純牛奶、什么又是還原乳?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即使是最忠實的“奶民”也難免會分不清楚。
巴氏奶可稱鮮牛奶
記者在超市內的牛奶產品銷售區數了一下,各種標志名稱的牛奶產品不下15個,口味確是豐富多樣,有的甚至就是牛奶飲料,但哪種營養更加豐富呢?
隨著明年1月1日牛奶標志新規范的啟用,牛奶市場標志豐富多樣的問題將有所緩解。據陳德端介紹,11月份,國家質監總局與農業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液態奶標志標注管理的通知》,規定:以生鮮牛乳為原料,經巴氏殺菌處理的巴氏殺菌乳標“鮮牛奶/乳”;當牛奶的原料中不純粹是新鮮奶源,全部或部分使用了奶粉復原乳時,要標注“復原乳”;經瞬時高溫滅菌處理的超高溫滅菌乳標“純牛奶/乳”。
經試驗檢驗,巴氏奶的蛋白質含量在90%以上。在國外,牛奶經巴士菌殺菌后依然被稱作鮮牛奶,此次禁鮮令的解除,意味著國內奶制品與國際銜接起來了。
還原奶和常溫奶概念不同
據介紹,國內市場上部分奶制品原料是從國外進口,通常是奶粉的原料狀態,而市場上的液態奶是用奶粉還原后的產品,這樣的乳產品是還原乳。由于常溫奶和還原奶的滅菌生產流程相似,市場上不乏用奶粉來還原牛奶的復原乳。
如果不在乳制品的外包裝上明確標志為還原奶,消費者一般很難區別還原奶和常溫奶,由于還原奶原料從國外進口,不僅成本較低而且操作簡單。據了解,一公斤的奶粉可以配比8.5到9公斤的水,且復原乳至少要經過兩次高溫加熱,從最初的牛奶制成奶粉,再從奶粉高溫還原成牛奶,牛奶的營養成分受到了較大破壞。
“禁鮮令解除后,消費者可以更加明白地消費,可以更加明確地區分鮮奶、純牛奶、還原奶。”陳德端說。